本刊记者 木 子
代表分组审议广东“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刘宇韬/摄)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审查了《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
作为未来5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和全省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广东“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备受瞩目,引起与会代表广泛热议。人大代表对广东未来5年乃至15年的发展蓝图满怀信心,并围绕新发展格局、区域协调发展、“双区”建设、强化民生保障、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基层政府数字化转型向纵深发展等关系广东发展全局的大事,说体会、谈感受、提建议,进一步凝聚迈步新征程的信心、决心与干劲。
“广东‘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打造新发展阶段持续高质量发展典范的目标,这是可期的。”在分组审议会上,省人大代表、广州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哈迎飞如是表示。
哈迎飞说,在经历了“十三五”高质量发展的起步期和加速期后,“十四五”时期,广东应围绕IAB、NEM,即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既定目标,继续阔步前行。
哈迎飞认为,IAB、NEM奠定了广东未来发展的新动能基础。广东要想实现进一步的高质量发展,仍需补齐一些短板,如广东上市公司中,细分领域的“小巨兽”很多,但缺乏大型的龙头企业。为此,他建议,要逐步凝聚、培育整合大型的龙头企业,同时以营商环境、金融支撑、区位等优势,引进大型龙头企业,以此带动产业链、产业园等,形成一个良好的产业生态圈。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广东也将进入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将努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广东“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大篇幅对科技创新作出部署。
省人大代表、深圳优必选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周剑表示,科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广东应抓住“双区”建设的历史重大机遇,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打造高质量发展动力源,通过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规划纲要’对于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对制造业的高度关注,让我们企业代表备受鼓舞,我们充满信心。”省人大代表、广州瑞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志强建议,在未来的产业发展中,企业要重点加快构建技术创新平台,强化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重点推进关键核心技术和重大短板装备的创新发展;重点培养和引进高端装备领域“高精尖缺”的创新型人才,形成良好的人才支撑机制,构建企业发展创新体系,为产业发展提供新动能。
广东“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明确提出,要拥抱“双循环”,围绕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抓重点、带全面,以新担当新作为奋力推动“十四五”开好局。
面对“双循环”带来的新机遇,粤企如何在新格局下寻求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路径?省人大代表、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院长嵇世山说,在传统产业中,广东的企业借助产业集群效获得了快速发展。珠三角过去引以为豪的产业链在数字化的大数据时代逐渐失去了优势。5G时代,所有数据都可以在云端进行交换,“云中漫步”让距离不再成为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不需要面对面工作,一些上下游产业链被打破,原来的理念和逻辑已经被突破了。因此,新的逻辑是否可以为产业界、企业界、地方政府所理解是对粤企最大的挑战。如果地方政府还是围绕着传统产业链去理解,那就会难以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要求。他提出,在新的时代要求下,粤企要有几点清晰的认识:首先,企业需要明确自己想做什么。例如,做玩具、做衣服的企业跑去做半导体,不仅是个体的失败,更是社会资源的浪费。其次,在确定了方向之后,需要知道企业的缺口在哪里,是资源、人才抑或是资金的问题。再次,产品生产出来了,需要怎么卖?卖到哪里去?企业关上门自己和自己玩是不够的,一定要通过外部需求的激发,令内部需求得到发展。而对于政府而言,与当地行业协会、企业达成共识则是关键,政府要引导企业更好地把握自身与环境的状况,增强重构产业链的信心。
省人大代表、广东梅一客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张雪莲也十分关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其审议发言直指广东尤其是粤港澳大湾区外贸新业态的短板问题。她建议,粤港澳大湾区应进一步加强政策体系和制度创新,在跨境双向股权投资、资产转让、外资银行准入、再贷款再保险、供应链金融等方面逐步放开限制;降低注册资本、资金成本和汇率风险,推动“跨境电商+实体新零售”“保税+会展”“联合租赁”等新业态持续涌现和健康发展。此外,他还提出加强香港“数字交易中心”、澳门与葡语国家“中医药科技产业国际合作中心”的建设经验推广,探索将港澳资本视为内资,推动港澳与内地合伙联营或独资经营等一系列建议。
广东“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中提出的目标任务之一,就是推进数字化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关乎此,引发不少代表关注并热议。
“‘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里,数字经济被放在了重要位置。我认为数字经济是广东未来发展的‘新赛道’,广东可以依托科创能力,为数字经济赋能,在‘穗芯’‘智行’‘智造’等方面发力,构筑数字经济新生态。” 省人大代表、省第二扶贫协作工作组副组长贾英竺说。
“在我们父辈创业的年代,数字经济还是‘空中楼阁’。我们无法想象足不出户,商品就送到家的‘云上购物’情景。”省人大代表、珠海市关爱协会会长崔云香指出,如今电商产业给经济发展按下了加速键,特别是全球疫情催生了跨境电商的蓬勃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广阔的发展前景,吸引众多电商平台纷纷前来布局。跨境电商行业应趁此东风,探索具有特色的发展模式,赋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她建议,要以“链”带“群”,构建完整的电商产业生态圈。落实粤澳跨境电商企业扶持政策,确定一批重点跨境电商企业和服务项目。充分发挥跨境电商珠澳“西线产业链”作用,与现有的港深“东线产业链”相互补加快形成完整的粤澳跨境电商产业圈。她还建议,数字赋能跨境电商产业,建立大湾区重点跨境电商服务资源基础数据库,加快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在跨境物流信息共享和跟踪方面的应用,让数字化助力跨境电商快速发展。
一个是千年商都、科教重镇,一个是经济特区、科创高地。广州和深圳,同处改革开放最前沿,同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中心城市和区域发展核心引擎,被广东“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赋予了发挥“双城联动、比翼双飞”作用,牵引带动广东全省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使命。
“尽管广深已在去年10月签署7个领域的合作协议,但这只是市级层面的合作。”省人大代表、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尹涛提出,要进一步深化广深“双城联动”发展,建议省里建立专门的机构,实现广深“双城联动”的常态化机制,推动深度合作和协同合作,全方位推动科技创新、现代产业、基础设施、营商环境、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对接协作,协同布局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联合实施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工程,联手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和综合交通枢纽,共同增强核心引擎功能。
“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我们要在这三个‘新’上寻求突破,寻找下一步增长的动力源。”尹涛说,目前广东正在推进各种重大平台项目、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的建设,包括广州、深圳在内的城市都在行动,他建议在这方面也要再接再厉,“未来的增长动力也许就寄望于此。”
在营商环境的对接协作方面,尹涛认为,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加快构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是政府一直不遗余力努力的方向。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支持广州、深圳开展国家级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建设,这将帮助两地寻找到激发发展活力的突破口。
城际铁路一体化建设必将促进城市圈融合发展(资料图片)
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差距较大仍然是广东最大的短板,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内生发展动力有待进一步增强。对此,广东“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进行了针对性部署。
省人大代表、梅州市五华县财政局局长张裕表示,广东“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和省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工作安排”部分均对区域、城乡平衡发展作出了具体部署。尤其是广东“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推动特殊类型地区振兴发展,加大对老区苏区财力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支持梅州、汕尾等积极创建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等。“随着这些利好举措的出台,期待也相信未来广东能补上‘短板’,区域、城乡的发展差距能缩小,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能取得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粤东人民很关注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省人大代表、省人大监察司法委主任委员陈少波说,统筹区域协调发展要扬长避短,当前汕头应抢抓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大机遇,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比如在数字经济浪潮下,汕头可利用大数据做好线上线下联通产业,“汕头人经商的能力和意识很强,要发挥这一优势,做平台、做流通、做服务”。
“目前,粤港澳大湾区东西两岸仍存在发展不均衡的问题。”省人大代表、珠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设计分院副总工程师潘裕关心大湾区一体化发展。他建议通过环湾临海片区规划、体制机制创新、科创湾区建设、发展未来产业、未来社区智慧城市建设、营商环境建设等多领域着手,建设“醉美湾区”、活力湾区、科创湾区、一体化湾区,真正打破城市间行政区划壁垒,推动大湾区全方位一体化发展。
省人大代表、肇庆市商务局局长黄丽芬同样在研究大湾区城市间发展不平衡、产业不协调问题。她建议,应当利用佛莞城际开通契机,开行肇庆、佛山、广州、东莞、惠州5市间城际列车,将线路串联互通,实行5市一城一站,快速联通,打造大湾区“一小时交通圈”,更好满足沿线群众交通出行,促进人流、物流、信息流快速流动,促进珠江两岸地区区域协调发展。
广东“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中涉及的城市群、都市圈成为与会代表讨论的热词。在分组审议会上,不少代表聚焦都市圈发展,呼吁都市圈发展要打破壁垒,加强区域间公共服务合作等,促进都市圈融合发展。
省人大代表、深圳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党委副书记吕国林表示,深圳都市圈中,深莞惠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密切。城际铁路必将成为都市圈交通一体化融合发展的重要交通方式之一。然而,目前都市圈的城际铁路建设体制机制尚未理顺,建设相对缓慢。
省人大代表、深圳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谢志岿也认为,目前城际轨道速度慢、不便捷,不利于城市间互联互通。在谢志岿看来,都市圈内部除了各个城市自身的发展,还要看广州、深圳等发展引擎城市的辐射带动力。“深圳的产业和人口规模、质量、密度高,向周边进行产业和人口转移的动能和势能大,但由于交通和公共服务等壁垒,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他认为,只有打破行政界限,使核心城市的产业和人口畅通地向周边城市转移,才能发挥核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周边城市发展和城市圈的形成。
如何“破壁”加快都市圈各要素自由流动?其中城际铁路一体化建设发展是关键。吕国林提出,要加快推进联系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前海枢纽等重大枢纽的城际铁路建设,加快推进莞惠城际、深圳宝安国际机场至大亚湾城际、深惠城际、穗莞深城际等城际铁路建设。在体制机制方面,建议由省政府统筹,成立由深圳牵头、东莞和惠州共同参与的协同推进机构。同时,建议统筹考虑广州、深圳都市圈实际需求,尽快制定都市圈城际铁路相关技术标准。
谢志岿也建议,改进城市内和城际轨道交通的设计,如建设快慢结合的双层轨道交通干线(双向四线),慢线(站距较短)组织沿途客流,快线(站距较长)高速送达,以提高通道利用率和客运能力。
广东“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今年广东将大力推进文化强省建设,提升文化凝聚力和引领力,努力塑造与广东经济实力相匹配的文化优势。在本次大会上,不少代表以文化融合和创新助力人文湾区建设展开讨论,为建设文化强省建言出招。
省人大代表、汕头大学副校长刘文华说,以文化为纽带推动大湾区协调发展,既是赋能大湾区全面发展的强劲动力,也是凝聚粤港澳三地力量的最佳载体。“要充分看到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将大湾区多样文化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动丰厚文化资源变成强大文化产业。”他建议首先要加强大湾区城市间文化及相关产业的分工与合作。
粤港澳三地血脉相通,文化同源。省人大代表、五邑大学党委书记张焜认为,大湾区各地间的文化交流合作,有利于提升湾区精神人文家园凝聚力。以江门为例,保护利用好如良溪古村、开平碉楼与村落等具有特殊意义的文化遗产资源,以及侨批(银信)档案,有利于三地增强本土文化认同。
省人大代表、中山市经济研究院院长梁士伦提出,希望媒体能在人文湾区建设中发挥智库优势,采访挖掘出大湾区文化建设中更细微、更深度的典型个案,展示灿烂岭南文化,为人文湾区建设提供宝贵经验与思考。
推进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成果(资料图片)
脱贫攻坚之后,如何与乡村振兴全面有效衔接?广东“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在分组审议会上,不少代表为广东乡村振兴战略建言献策。
推进乡村振兴,广东应如何扬长避短?省人大代表、广东纵横融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杨亚文建议,广东要打好“特色牌”,以做大做强县域经济为抓手,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痛点,用大湾区市场的强大马力,拉动县—镇—村的全面振兴,让城市充满活力,农村也充满活力。“短板就是潜力。”他认为,乡村振兴不能局限于村庄概念,应该实现从县域经济到镇域经济再到村庄经济的全面振兴,其中,县城是一个关键的切入口和抓手。人才方面,村庄范围内空间、资源有限,人才难以施展拳脚。在县域范围内打通资源,这些能人就能可作为、有作为。产业方面,县城在打造规模产业方面有比较优势,可以通过土地流转、股份合作制等方式实现农业规模经营,形成产业链,既能改变传统农业“一家一户”式分散、小规模经营格局,又能扩大产业竞争力、就业稳定性等。县域经济发展得好,不仅“一村一品”更容易形成,还可能培养、吸引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能人、农业职业经理人、农业企业家,甚至会涌现出一批农业产业园。以县城带动人及各种要素的集聚,以地域带动园区的规模化,以园区的集群化对接城市产业链网,县域经济才可能融入现代经济的分工体系。
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如何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如何让农民的腰包真正“鼓起来”?省人大代表、阳春市岗美镇那排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红燕认为,乡村振兴中,农业产业振兴是关键。没有产业的振兴,就没有完全的脱贫,也就没有乡村的振兴。她建议:首先,各地要因地制宜,选择适合的、有市场前景、有差异化的产业来发展农业产业,避免过量和无序化发展,同时要注重把人才、技术、市场、先进观念等带到农村去,带动农民实现可持续增收。其次,要靠产业振兴。实现产业振兴,需要根据各个地方自然的禀赋条件来开展,比如有的地方适宜搞农业产业,有的地方适合搞农旅结合,有的地方适合搞农业加工。再次,要在农业技术上进行突破,同时农业产业振兴一定要和市场相结合,并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市场、技术,来调整产品结构、拓展市场、重新定位。
在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和广东“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中,都提出要大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强调了广州等都市圈的集聚功能,引导常住人口向中心城市、城市群和城镇有序转移。这是广东首次提出要以常住人口为基准合理配置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资源。 对此,一些代表积极建言献策。
“省政府工作报告和广东‘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到的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以及增强现代化都市圈的集聚功能,这个是社会进程的规律。”省人大代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党委书记夏慧敏指出,人口集聚对我国城市经济增长会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且农村人口向都市圈聚集,也能获得更好的公共资源,提高生活质量水平。“需要注意的是,省政府工作报告和广东‘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同时强调了‘引导常住人口向中心城市、城市群和城镇有序转移’。”夏慧敏认为,“有序转移”指的是“公共资源的增长能力要以教育、医疗水平增长的匹配速度转移人口”。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医疗、教育这些公共资源的配置要有前瞻性、计划性,要预测到未来人口基数的发展来进行合理配置。“对广州而言,这是动力也是压力。”夏慧敏指出,虽然广州的医疗等公共服务资源在全省相对来说有一定的优势,但是有序合理分布以及高质量高水平的医疗资源依然是紧缺的,这在未来需要关注。
“大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是广东“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中的一句话,让省人大代表、广州市动漫艺术家协会主席金城印象深刻。他指出,广东未来要以常住人口为基准合理配置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资源,这突破了以往的户籍观念,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对于广深这种大都市而言,拥有打开门来服务大众的开阔胸襟,是吸引人才、集聚资源的关键。他认为,在现代社会中,文化是重要的公共服务资源。提供更多能服务于常住人口的普惠性文化产品,是广东文化事业的发展方向。在这方面,广州一直做得很好,广州图书馆、广州大剧院为普通大众敞开大门,传递了一座城市的文化温度。广州在教育、医疗、文化等资源领域,未来还需要面对服务越来越多常住人口的挑战,需要政府加大投入力度,以永庆坊、北京路的改造经验为榜样,用绣花功夫活化文化资源,让老城市焕发新活力。
珠江河畔的广州大剧院(资料图片)
构建新发展格局,今年要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夺取“开门红”。广东如何实现这一目标要求?如何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分组审议会上,代表们踊跃发言。
省人大代表、广州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杨宇正说,细读了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和广东“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中的数据,从经济总量到自主创新质量等各方面综合考量,广东的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迈上了一个新台阶。我们正处于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交汇点,今年也是“十四五”起步的一年,所以提升广东的经济发展质量,今年将是关键一年。还有,广东省是中国经济第一大省,也是中国产业发展强省,下一步要继续走前列,创出新辉煌!他提出,广东要适应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2021年开好局非常关键。首先要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为此,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不急转弯很重要。尤其要处理好短期经济稳定、中期结构调整和长期体制改革之间的协调平衡、可持续性。对广东来讲,要做好构筑国内大循环主体地位这篇大文章,做好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的开局准备,做好深耕东亚生产网络,把握全球需求东移、供给东移、创新东移、服务东移、资本东移重大机遇的谋划。
省人大代表、广州尚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锦英表示,广东“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到,今年要以企业为载体,加快技术创新,形成一些龙头企业以及“链主”企业。这对我们IT从业人员来说,是很大的激励,我们一定会铆足劲去干。技术攻关是否能够真正实现它的效果,要通过市场和实际应用来体现。他提出,政府应配套出台一些应用政策,要给从事人工智能、区块链、量子科技、生命健康、种子科学等的公司,开放并提供更多应用场景,让技术得到充分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