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承抗美援朝精神为抓手 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

2021-03-25 00:58于笑溪
辽宁教育·教研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丹东学段思政

于笑溪

丹东市委教育工委、丹东市教育局高度重视大中小幼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结合地区实际,创造性地以传承抗美援朝精神为抓手,推进大中小幼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工作,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重要保障。

一、提高政治站位,加强大中小幼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领导

(一)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为指引

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坚持党对学校思政工作的领导,把加强大中小幼思政一体化建设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纳入市政府重点考核内容。

(二)坚持以中央《意见》和省《分工方案》为遵循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简称《意见》)和辽宁省出台的《贯彻落实〈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的重点任务分工方案》(简称《分工方案》),丹东市委细化工作任务,成立了组织领导机构,建立了市委统一领导、各部门共同参与的组织体系,形成了工作合力。

(三)坚持工委牵头、高校联动的工作机制

丹东市委教育工委会同辽东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多次召开会议,广泛听取大中小学和幼儿园思政教师的建议,研究我市思政课总体状况,探讨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的路径和有效方法,成立了丹东市大中小幼思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对全市各级学校的思政工作统一领导、规划和指导;建立了市委教育工委统一领导、市教师进修学院牵头负责、辽东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推动,市委宣传部、抗美援朝纪念馆等相关部门支持配合的工作机制,为构建完善的思政课一体化领导体系和制度体系打下坚实基础。

(四)坚持试点先行、区域联动的实施策略

我市确定1个区、6所市直中小学校、2所县区学校和1所幼儿园为我市大中小幼思政建设一体化试点地区和学校,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学院的领导和指导下,试点先行,积极探索和积累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以点连成线,以线铺成面,在全市逐步推开。

二、强化顶层设计,规划推进大中小幼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路径

自2020年12月我市被确定为省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试点市以来,我们先后组织了座谈会、论证会以及项目开题会、推进会、圆桌论坛等,确定了“思政教育一体化1234”的整体工作思路,即以“传承抗美援朝精神”为抓手,构建和完善大中小幼思政教育一体化课程和研训两个体系,融通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思政教育资源,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和红色资源教育四个环节,全力推进大中小幼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

(一)构建课程体系,促进纵向育人一体化

课程是教育教学的重要渠道,统筹推进大中小幼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必须抓住课程设置这个“牛鼻子”。如果大中小幼各学段的思政课程是一个个扣子,那么就必须有一条主线用于连接和贯穿,才能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的一排扣子,这就要求必须打通各学段之间的区隔,形成一条贯穿不同学段、贯穿学生发展全过程的主线。为此,我们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大中小学校统编思政教材同一专题、不同学段同课异构的集备活动,各学段针对同一专题设立不同层级教学目标,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各学段围绕核心内容进行研讨,引导小学教师“往前看”、大学教师“回头看”、中学教师“既往前看,又回头看”,强化课程学段衔接,纵向串联了大中小思政教材课程内容。我们组建了丹东市大中小学抗美援朝精神研究与指导中心,汇聚了全市优质思政教育资源,指导开发使用抗美援朝主题课程。目前该课程已经转化为课堂教学内容。同时,我们开展了“千名思政教师同备抗美援朝主题内容”“千名思政教师共上抗美援朝主题课例”系列活动,以抗美援朝精神为主题的思政课程体系实现了全学段、全过程的一体化。

(二)构建研训体系,促进教研一体化

我们依托市教师进修学院,遴选思政课建设强校和思政课学科带头人,成立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研组,促进了从小学到大学教学研究的纵向贯通,强化各个学段教师的沟通协作,促进教学资源融通。我们建立了大中小幼思政课“手拉手”包课包片包校集体备课机制,采取“浸润式”学习方式,引领大中小学教师进入对方课堂。

(三)融通各学科课程思政资源,促进横向育人一体化

我们认真研究每门课程承载的育人内涵和育人机理,系统厘清各门课程的功能关系,语文、历史、地理等学科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数学、科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加强对学生科学精神和科学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树立勇于创新、求真求实的思想品质;音乐、体育、美术、艺术等学科加强对学生审美情趣、健康体魄、意志品质的培养。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相互配合,发挥所有课程育人功能,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体系,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横向育人协同效应。

(四)融通校内校外资源,促进课程实践教学一体化

我们坚持思政小课程与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大力推进“开门办思政”,鼓励大中小幼拓展校外教育空间,推动思政教学与学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结合;充分利用丹东丰富的红色资源,开展实地参观、亲历实践等活动,教学效果有了明显提升。结合丹东文明城创建工作,教育引导各学段学生参与适合的志愿活动,奉献爱心,彰显当代青少年良好风貌;充分发挥家长学校和“五老”作用,提升思政教育感染力。

(五)加强思政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师资一体化

我们选优配强思政教师,将中小学专职思政课教师配备纳入教师招聘計划重点保障,配齐中学专职思政课教师,小学实行专兼职结合;加大思政教师培训力度,开展了百名优秀思政教师评选活动、优秀思政教师巡讲活动,召开了各学段思政教师参与的“理直气壮上好思政课”专题培训会,邀请了高中思政课标修订团队的核心成员、《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主编等知名专家来丹东讲学,近千名思政教师得到学习提升;引导高级职称思政教师或教学名师与中青年教师结对,在教学科研、学术交流、社会服务方面给予全方位指导;鼓励辽东学院思政课教师兼任辅导员、班主任;加强市教师进修学院和各县(市)区教师进修学校思政教研员培养力度,提升教研与指导水平。

三、找准推进载体,构建大中小幼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格局

丹东是英雄的城市,拥有抗美援朝战争遗址110处,拥有全国唯一的抗美援朝纪念馆,红色教育资源丰富,挖掘好、阐释好、利用好这些特有的红色教育资源,发扬好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传承好红色基因,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为此,我们以“传承抗美援朝精神”为抓手,在推进大中小幼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上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索。

(一)开发抗美援朝红色课程,推进教学内容一体化

我们组织广大中小幼思政教师,并联合辽东学院、抗美援朝纪念馆等单位,按照“学前讲抗美援朝人物、小学讲抗美援朝故事、初中讲抗美援朝历史、高中讲抗美援朝精神、大学讲抗美援朝战争体现的责任与担当”的思路,在辽宁教育学院指导下开发了《辽宁省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抗美援朝主题课程资源》。该资源包括大中小各学段课程文本、教学设计及实践活动设计,紧紧围绕抗美援朝精神主题,教学内容层层递进,架起了可供各学段思政教师共同教研、集备的平台。全市各学校每年安排抗美援朝专题课程,做到有课时、有教案、有主题。辽东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还开发了《抗美援朝精神》系列视频微课程,实现了线上资源的有效共享。

(二)依托抗美援朝红色资源,推进课内外育人一体化

宽甸县毛岸英学校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自编自演《岸英精神激励我成长》等课本剧,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了红色的种子。丹东市第三幼儿园曾经是抗美援朝出国作战将士子女保育院,幼儿园通过讲园史故事等形式,帮助幼儿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丹东二中自主开发了“一岛一屋一断桥”“唱党歌、跟党走”系列校本课程,将丹东红色教育资源有效融入了思政课堂。

(三)深入抗美援朝红色基地,推进校内外育人一体化

振兴区山上小学与抗美援朝纪念馆定期联合开展“传承红色基因,争做英雄少年”系列活动、“馆校联动育新人,红色故事小宣讲员培训活动”,引导学生学习英雄事迹,涵养英雄气质。丹东市实验小学组建了“红领巾讲师团”,开展了“红色宣讲致先锋”等系列活动,组织讲师团成员深入抗美援朝主题公园、抗美援朝纪念馆、鸭绿江断桥等红色教育基地,面向游客开展宣讲活动,打造学生思政课的社会实践舞台。

(四)挖掘抗美援朝红色宝藏,推進区域思政资源一体化

我们多次邀请领导和专家莅临丹东,将省域内最优质的思政教育资源引入丹东,指导我市更好地挖掘抗美援朝红色资源,推进思政教育一体化工作。振兴区委教育工委组建了“抗美援朝思政教育研发中心”,加强思政课程开发整合,实现思政资源共享;组建了中小学“抗美援朝精神思政课讲师团”,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走近学生,宣讲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丹东市虽然在大中小幼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中做出了一些探索,但是各项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长期推进。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教育厅的关怀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视频会议精神,继续研究探索,为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工作做出积极贡献。

(责任编辑:赵昆伦)

猜你喜欢
丹东学段思政
评价赋能: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必然向度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放缓坡度 因势利导 激发潜能——第二学段自主习作教学的有效尝试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积累真素材 表达真情感 彰显真性情——第三学段作文指导教学策略探索
丹东味儿
湖州试行普通高中学校学段制
丹东第一医院简介
朝鲜在丹东设领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