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詹先桃,筆名阿詹,江西九江人。青年文学家作家理事会九江分会主席、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九江市诗词联学会副秘书长、九江市作协会员。作品见于《青年文学家》《江西作家文坛》《九江日报》《九州作家》《东方作家传媒》《诗词轩》《香港内地诗社》《浔阳晚报》等报刊。
风光旖旎的甘棠湖畔,四季都有绝美的风景。除了络绎不绝的游人,偶尔也能见三三两两的钓翁气定神闲地垂钓。
一个秋日的午后,从烟水亭景区出来,沿着湖边漫步。见得不远处,一个老者举着钓竿,眼睛盯着波光潋滟的湖面,全神贯注的样子,犹如一座雕像。
我轻轻走到他身后,既期待着能分享钓竿拉起时鱼儿欢蹦乱跳的那份喜悦,又怕惊扰了鱼儿上钩。犹豫间,老者侧过脸和善地望我笑了笑。微笑瞬间缩短了两个陌生人之间的距离。
“说话会不会影响您钓鱼啊?”我轻声问道。“没事没事。”老人极力想用普通话回答我,但明显夹杂着浓郁的川音。“您不是本地人吗?”“女儿女婿在这里工作,都忙。我和老伴退了休,来这里帮忙照看照看孩子。”“您从哪儿退休的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遥远的新疆、浓郁的四川口音、美丽的浔阳古城,三个完全不搭的地方,被老人很自然地连接在一起。
这是一个有故事的老人!我索性蹲了下来,与老人细细攀谈起来。
老人姓谢,祖籍四川遂宁,务农为生。八十年代,新疆建设兵团去人口大省四川招聘,他们夫妇二人跟同村的几十人相伴前往。一去便是30年,将青春和汗水奉献给了祖国的边陲。
我问:“新疆好不好?”谢伯言语间充满了深情和自豪:“好!当然好!库尔勒的香梨皮薄肉脆、阿克苏的苹果又大又甜、吐鲁番的葡萄味甜多汁、策勒的纸皮核桃手捏即碎、哈密的香瓜远近闻名,统统都是亚克西(意为很好、很棒)!”老人如数家珍,说到兴起,维吾尔族词语脱口而出,看来老人的情感已深深融进了那片土地。只是,谢伯沧桑的脸上刻下的每一道皱褶,除了岁月的痕迹,显然还有辛劳和磨难的印记,这里面一定有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以后有机会,能不能多跟我讲讲新疆的事儿啊?”“可以,可以,只要你愿意听。” 谢伯满口应承。
天色向晚,为不耽误谢伯钓鱼,我们互加了微信,临别我笑着跟谢伯说:“今天影响您钓鱼了!回头钓到大鱼,一定要拍给我看啊。”
第二天清晨醒来,拿出手机翻到了谢伯的微信,想跟他老人家问个好。“谢伯早啊!”文字刚一发出,我呆住了!屏幕上跳出一行字:××开启了朋友验证,你还不是他(她)朋友。
我还不是他的朋友?昨天加上好友后,不是还互发了微信表情吗?这是咋回事儿呢?谢伯明明说好了要讲新疆的故事给我听,钓到大鱼要拍视频给我看,还特别提到在九江客居几年,已经爱上了这座城市,有空要跟我好好聊聊这几年的感受。但现在为什么不是好友了呢?
就在我百思不得其解时,一声短信提示音送过来这样一段文字:对不起,孩子!家里人说现在社会很复杂,不好随便加陌生人微信,所以……要想听故事,可以随时来找我。只要天气好,我都会在昨天那个地方钓鱼,欢迎你来!
谢伯的家人没有错,他们是为了保护和关心老人才这么做。
“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几乎成了某些“明智”之人,防范上当受骗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诚然,怀疑是人的原始本能,是特有的自我保护机制,但人类社会的特征是群居。集群的本质便是建立在互相信任的基础上,没有了信任,人类将何以共存?信任,是一种美好的情感、是人与人交往的基础、是沟通的桥梁、是开启心扉的钥匙。
英国诗歌之父乔叟说:“怀疑一切与信任一切是同样的错误,能得乎其中方为正道。”没错,我们既不能怀疑一切,也不能相信一切。要学会智慧地分辨,就像一首歌中唱的那样:“借我一双慧眼,把这世界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