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尽快地适应初中阶段的学习和生活节奏,是小学生升入初中学校后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这一问题处理的正确及时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科学习和今后的发展。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同样需要关注并处理好小初衔接问题,尽可能从学生成长发展及数学学科角度给予学生及时的指导,帮助学生尽快走出适应期的陌生或恐慌。为此,文章分析了在数学教学中重视小初衔接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分别从对学生认知和心理的引导、小初衔接的学科内容掌握以及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衔接方面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关键词:初中数学;小初衔接;问题分析;民族地区
对于陌生的环境,人们总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小学生进入初中学习后也是如此,但这种适应的过程不应过长,否则极容易影响到其在初中阶段乃至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为此,为了帮助小学生尽快地适应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初中数学老师有必要在分析重视小初衔接的原因基础上,在心态、学习及生活等方面,结合数学学科特点,给予学生必要的引导,以帮助他们尽快地进入初中生的学习和生活状态。为此,文章中笔者结合自身在民族地区多年的初中数学教学经验,参考小学的教材及相关学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首先就初中数学教学中重视小初衔接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然后就提升小初衔接的有效性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意见建议。具体分析如下。
一、 民族地區初中数学教学中重视小初衔接的原因分析
(一)直接影响着初中数学学习质量
知识的学习一般都遵循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如初中阶段的知识学习需要以小学的知识学习为基础,就数学学科的教材内容来看,小学和初中的数学都是围绕着“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这四部分开展教学活动,但相较于小学阶段的具体形象,初中的知识则相对较为抽象,也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逻辑能力,但小学生的认知和心理却未必能够很快地就适应这种学习内容和要求的变化,若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不注重小初衔接,就容易让学生在思想认知和学习内容方面产生脱节现象,直接影响到后期的数学学习状况,而这种衔接工作尤其是在初一时期要特别的重视,如从知识层面来讲,初一有理数的学习直接与后期的整式、分解因式、分式方程的学习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此,从数学学习本身来讲,在开端之年的初一时期教师需要重视小初衔接工作。
(二)关系着初中三年的整体学习水平
众所周知,数学学科在学科学习中居于基础性的地位,尤其是进入初中学习之后,其学习状况直接影响着后期物理、化学、生物等理科类学科的学习,不仅如此,数学学习对学生逻辑思维等方面能力的锻炼也影响着除理化生之外的其他学科学习,如语文议论文写作中就要求学生具备很强的逻辑思维和思辨能力。结合笔者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来看正是如此,表现如大多数学生在小学阶段的学习状况整体上区别不大,但进入初中尤其是初二后学习方面的差距便逐渐增大,越到后期这种现象越是严重,这就与部分教师不重视小初衔接有着很大的关系。
(三)影响着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
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要求教育教学需要关注学生的长远和全面发展,注重结合学科教学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而数学素养是其中之一,在当今信息化时代,数学作为基础性学科,其对学生思维的逻辑性、严密性、思维广度和深度、科学推理、应用以及创新意识和能力等方面的培养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具备这些技能和素养是现代公民更好地工作和生活的需要,对于民族地区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来说更是如此。
鉴于上述分析,笔者认为有必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重视小初衔接,结合个人的教学经验,建议可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提升。
二、 民族地区初中数学教学中提升小初衔接有效性的建议
(一)重视学生在认知、心理方面的过渡引导
相比小学阶段,初中生少了很多儿童时期的乖巧和对父母、老师等成人权威意见的听从,开始逐渐有了更多属于自己独立的想法和见解,加之进入青春期后身体各方面的逐渐变化,初中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表现得比较叛逆,且就笔者所在地区的教学内容来说,小学阶段主要学习语文和数学两门学科,英语在小学阶段虽然开设,但还缺乏系统性的学习,因此,进入初中阶段后,初中生还将接触并真正地开始系统性地学习一些新的学科内容,如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以及道德与法治等。身心的变化、学习任务的加重、学习环境及要求的改变都会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直接的影响,尤其对于适应力较弱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为此,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尤其是担任班主任工作的数学教师,需要注重对学生在认知、心理方面的引导。在此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本地区留守儿童人数较多,对于该部分学生,数学老师应该给予特别的关注,如平时在学习之余与学生多进行交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呵护;经常与学生进行沟通,及时地了解他们的心理动态;必要的时候也可以与孩子的家长进行交流,帮助学生尽快地适应并进入初中的学习状态。
(二)全面了解和掌握小初衔接内容
为做好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小初衔接工作,需要数学教师首先较为全面地了解和掌握数学教材中小初衔接的内容。结合笔者对小学高年级与初一年级的教材比较分析,二者在如下方面存在明显的衔接:第一,就数与代数方面,对应小学高年级教材中的数的认识和运算、式与方程、探索规律,初一数学教材中对应的内容分别为有理数及其运算、整式运算与一元一次方程、变量之间的关系;
第二,在图形与几何方面,初一数学教材中的图形的认识、平面图形与位置关系、三角形与证明在一定方面分别对应小学高年级数学教材中的图形的认识与测量、图形与变换、图形与位置;第三,在统计与概率方面,小学高年级教材中的简单数据统计过程、可能性与初一年级数学教材中的生活中的数据、可能性与概率相对应;第四,从整体上来看,初一数学内容较之小学阶段,知识的内容难度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对学生的要求也从小学时期的直观具体提升至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性和抽象思维能力,当然,对于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的要求也有了增强,尤其是在图形与几何部分的性质与判定定理中这种要求更是明显。为此,为了提升教学效率,数学教师就必须关注这种学习内容及要求上的变化,并在平时教学中倾向性地予以强调和努力。
(三)在教学内容上做好衔接工作
结合上述关于数学教材中内容的衔接分析,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内容上也应该作出如下的衔接工作:
第一,鉴于初中数学中涉及了有理数的内容,为此,在教学中教师可结合小学中算数的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负数及其意义,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有理数的运算,侧重于先进行符号的确定,然后绝对值间按照小学算数的运算进行即可。第二,面对由具体数运算过渡至整式间的运算,对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要求明显增高,这需要教师在具体的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代入思想的渗透,让学生感悟、理解、适应和接受字母代数的特点及其运算。第三,对于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问题,主要需要结合等式的基本性质进行学习和理解,逐步地完成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及系数化一等五个基本步骤,并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实现算术方法向方程方法的过渡。第四,在几何学习中需要循序渐进,由小学平面几何的知识过渡至线段和角的学习,为后续的几何证明打好基础;在立体几何的学习中可结合小学“从不同方向看生活中物体”的内容进行讲解。当然,具体如何进行教学内容的衔接还需各位老师结合学情进行灵活的处理。
(四)在教学方式上做好衔接工作
针对初中新生对新环境的陌生及教学内容难度的增加,笔者认为在教学方式的应用上尤其需要关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注重营造轻松自然的授课氛围。其原因在于这种状态更有助于尽快地减轻或消除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恐慌或畏惧心理,积极地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如教师语言的幽默风趣、师生关系的和谐培养、教学内容的生动形象、信息网络技术的灵活运用等有助于这一氛围的营造。第二,强调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让学生在自主参与和合作探究中实现对抽象数学概念的理解;如面对初一新生空间想象和形象思维能力较弱的情况,教师在教学中可让学生搜集或制作相关的模型、事物、图片等,并对此进行观察比较和分析,由感性的认识逐步过渡升华至理性的理解,实现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升。第三,注重因材施教。尽管普遍来说,初一新生都对数学学习存在着一定的适应性困难,但由于小学数学基础知识及认知理解能力的差异,初中生的学习水平肯定是有所差异的,为此教学中就需要数学教师结合学生的具体学情,进行个性化的教学,提升教学的针对性和目的性。
三、 总结
总之,民族地区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需要结合具体的学情,在各方面做好小初衔接工作,帮助学生尽快地适应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及生活,为初中生的愉快学习和健康成长打好坚实的数学基础。
参考文献:
[1]梅小玲.初中数学起始阶段的教学衔接分析[J].文理导航,2018(12):13-14.
[2]蓝海鹏,杨应文.小学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學的有效衔接[J].中小学数学:小学版,2016(Z1):4-7.
[3]张妮.浅谈七年级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学习,2012(7):122-123.
[4]包丽.基于小初衔接的初中数学单元教学实践:以“分式”为例[J].黑龙江教育:中学,2018(Z2):44-45.
作者简介:郝明海,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县移民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