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未来,选择健康

2021-03-24 13:29楼紫茜高琰沈晨孙铃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1年3期

楼紫茜 高琰 沈晨 孙铃

摘 要 为促进人们的健康饮食决策,通过两个研究来探讨两种时间洞察力(未来时间洞察力/现在享乐时间洞察力)与健康饮食之间的关系。研究一采用问卷法测量被试特质性时间洞察力,发现未来时间洞察力能够正向预测个体的健康饮食习惯,现在享乐时间洞察力则反向预测个体的健康饮食习惯。研究二采用材料阅读任务启动被试的情境性时间洞察力,发现未来时间洞察力的启动会使个体更倾向于选择健康食物,而现在享乐时间洞察力的启动会使个体更倾向于选择不健康的食物。本研究为时间洞察力与健康饮食决策的因果关系提供了有力证据,并从时间洞察力的视角为干预健康饮食决策提供了新方法和新思路。

关键词 未来时间洞察力;现在享乐时间洞察力;特质性时间洞察力;情境性时间洞察力;健康饮食

分类号 B849

DOI: 10.16842/j.cnki.issn2095-5588.2021.03.002

1 引言

健康的体魄是幸福生活的基础,人们也大多追寻着健康生活这一目标。然而,生活中人们却常常无法坚持那些有助于健康的行为,因为大多数的健康行为,如规律的体育锻炼、持续的健康饮食、良好的生活作息等,都要求个人在当下付出一定努力或抵挡一些诱惑,却不能及时获益,只能在遥远的未来获得健康收益。在这个过程中,个体对于时间的理解和倾向性扮演了重要角色。Rutchick等学者(2018)提出,从理论上讲,鼓励健康行为的一种潜在的有效方法是通过时间视角的转变,也就是说,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到现在行为对未来造成的影响,从而增加人们对未来健康的认识。有研究表明,增强人们对未来的关注与更多的健康饮食和锻炼行为相关(Gellert, Ziegelmann, Lippke, & Schwarzer, 2012)。因此,本文将从时间洞察力(time perspective, 简称TP)入手,着重探讨时间洞察力与健康饮食的关系,进而提出能够更好地促进人们健康饮食决策的方法措施。

1.1 健康饮食决策

健康饮食决策,即指个体所做出的对于其自身健康有利的饮食决策。健康饮食决策的益处很容易被接受,但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却难以将决策执行。决策的双系统模型(Kahneman & Frederick, 2002)和跨期决策模型对这一现象做出了解释。

人们在面对美味但高热量的食物时会怎样选择呢?Sullivan,Hutcherson和Rangel(2015)提出,人们在对食物做决策时主要会对食物的味道属性和健康属性进行权衡。Kahneman和Frederick(2002)认为人们在决策和推理时通常是两个系统在起作用,一是基于直觉的启发式系统(系统1),二是基于理性的分析系统(系统2)。由于食物对于健康的损害或益处会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才会看出效果,因此饮食与健康的关系变得模糊和难以比较,个体很难通过分析系统进行理性决策,所以在食物选择中,基于直觉的启发式系统(系统1)常常占据主导地位。人们通过启发式系统进行食物选择时,食物的味道属性(感性因素)通常会比健康属性(理性因素)更快速的被考虑,最终导致人们常常选择美味但不健康的食物(孙彦, 李纾, 殷晓莉, 2007)。类似地,Hofmann等人(2009)指出,由于很多时候人们没有时间、动机或资源去有意识地、有逻辑地、理性地思考,因此大多数行为是习惯、启发式过程、无意识联想或自动和习得反应的一部分(即使用系统1),而不是逻辑和理性过程(即使用系统2),所以在系统1的影响下,人们通常会下意识地直接寻求当下对美味的满足而不是理性地考虑遥远的未来健康后果。

人们如何权衡食物的当下效用与未来十年后的效用呢?有研究者发现,个体对事件发生时间与事件结果之间的时间差的认知,影响着对事件价值的估计。相对于未来的刺激,人们会赋予当前的刺激更高的效用,即人们更看重预期的短期结果(何嘉梅, 黄希庭, 尹可丽, 罗扬眉, 2010)。在健康饮食领域,即使对健康的损失显而易见,不健康的食物也能带给人们即时的满足感,使之具有相对更高的心理效用;而健康食物的收益往往是长远的、不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人群中具有相对较低的心理效用。换而言之,食物选择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跨期决策(Frederick, Loewenstein, & ODonoghue, 2002)。并且,Rutchick等学者(2018)的研究发现,在健康领域的跨期决策相比于普通的金钱跨期决策,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更高。我们很难去量化今天吃一顿规律的早餐,少吃一份油炸食品对未来的健康有着多少影响,这种不确定性使得人们做出面向未来的健康饮食决策更加困难。人们在健康领域的短视也解释了为什么人们忽视遥远未来的健康结果而更注重当下食物带来的即时结果。

考虑到人们难以理性地意识到当下饮食选择的长远健康結果以及由于短视而难以抵挡美食带来的即时满足的诱惑这两点原因,我们将引入时间视角下的变量——时间洞察力,探究其对饮食决策的影响。

1.2 时间洞察力

时间洞察力被认为是一种代表个人与时间关系的心理建构,它产生于将自身经验划分到过去、现在和未来时间框架的认知过程(Zimbardo & Boyd, 1999)。关于时间洞察力的类型,学者们倾向于从两个角度来分类。在时间轴维度上,Zimbardo和Boyd(1999)的研究将时间洞察力分为了五种,即过去消极时间洞察力、过去积极时间洞察力、现在宿命时间洞察力、现在享乐时间洞察力以及未来时间洞察力。在稳定性维度上,时间洞察力还可以被分为特质性的时间洞察力和情境性的时间洞察力,特质性的时间洞察力(chronic time perspective)可以被看作是一种稳定的人格特质,而情境性的时间洞察力(induced time perspective)则被看作是一种可以被短暂激发的状态性特质(黄希庭, 2004;Sekcińska, Rudzinska-Wojciechowska, & Maison, 2018)。

以往研究发现时间洞察力中的现在享乐维度和未来维度与饮食行为存在相关性(陶安琪, 2014;钟毅平, 李琎, 王潇, 2017)。在本研究中我们将聚焦于现在享乐时间洞察力和未来时间洞察力两个维度与健康饮食决策的关系。现在享乐时间洞察力(present hedonistic TP)反映了对时间和生活的享乐主义与冒险冲动,即更关注当下的快乐而不顾未来可能的后果;与之相对应,未来时间洞察力(future TP)反映了总体的未来倾向,即能够拒绝诱惑并更关注未来的目标和奖励。

1.3 特质性时间洞察力与健康饮食习惯

过往的许多研究均在试图寻找时间洞察力作为一种人格特质与健康行为之间的关系,包含健康风险行为与健康促进行为。例如,就健康风险行为而言,相比于现在享乐时间洞察力的个体,未来时间洞察力的个体更倾向于减少吸烟行为(Adams, 2009),更偏好安全性行为(Rothspan & Read, 1996),自我报告更少地使用酒精、药物和烟草(Keough, Zimbardo, & Boyd, 1999)。就健康促进行为而言,Daugherty和Brase(2010)对467名大学生的追踪结果显示,时间洞察力特质可以显著提高对于是否规律锻炼、是否规律早餐、是否系安全带以及预期寿命的预测。Piko和Brassai(2009)的研究则发现,青少年的饮食控制与时间洞察力相关,具有低未来时间洞察力的个体表现出更低的饮食控制能力。总的来说,未来时间洞察力高的个体,更具备健康促进行为所要求的高自我控制水平和未来朝向动机(陶安琪, 2014),因而更倾向于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健康饮食作为健康促进行为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对于人体的健康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钟毅平等(2017)发现,相较于具有未来时间洞察力的个体,具有现在享乐时间洞察力的个体更倾向于选择“垃圾食品”。反之,具有未来时间洞察力的个体则更倾向于选择“健康食品”。但此类研究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对于特质性时间洞察力与健康饮食的关系中,以往研究的样本普遍以青少年为主,缺少对更大年龄范围人群的研究。例如,Piko和Brassai(2009)的研究人群主要是15~19岁的中学生,Daugherty和Brase(2010)的研究人群则是参与心理学入门课程的大学生。然而时间洞察力并不是一个恒定不变的特质,其可能会随着个人经历、个人成长等原因而发生改变。因此对于不同年龄层的人来讲,时间洞察力对健康饮食的影响不尽相同。第二,以往研究测量的概念和维度多元化,未能形成统一的指标。在测量未来时间洞察力时,部分研究者使用延迟满足能力来刻画时间洞察力(Cuskelly, Einam, & Jobling, 2001),部分研究者使用时间取向(time orientation)的概念(Dassen, Houben, & Jansen, 2015),也有研究者使用与经济学相关的时间贴现概念来表达时间洞察力(Epstein et al., 2010)。尽管这些概念都与时间洞察力有着部分的重合或相关,但仍存在细微差异,并不能相互替代(Daugherty & Brase, 2010)。

基于以上回顾,我们将使用津巴多时间洞察力量表(Zimbardo Time Perspective Inventory, ZTPI)来对时间洞察力的概念进行更加精准的测量,并扩大样本的年龄范围,探究特质性时间洞察力与健康饮食习惯之间的关系,增强研究结论的生态效度。因此,我们提出研究一的假设。

假设1:健康饮食习惯与未来时间洞察力呈正相关,与现在享乐时间洞察力呈现负相关。

1.4 情境性时间洞察力与健康饮食决策

梳理前人研究,未发现有研究者操纵情境性时间洞察力变量以探讨其与饮食决策的关系。过去的多数研究更多视时间洞察力为稳定的人格特质并考察其与健康行为的关系,但关于时间洞察力作为一种情境性特质如何影响个体的健康饮食决策却未曾被研究,而这对于健康饮食行为的干预是十分重要的。首先,尽管人们有着各自不同水平的现在享乐时间洞察力和未来时间洞察力,但各种各样发生在生活中的事件很有可能短暂地改变人们的时间洞察力,导致人们倾向不同的行为选择(Sekcińska et al., 2018)。再有,特质性时间洞察力与健康饮食的关系本质上是一种相关关系,无法确定何者为因,何者为果。只有通过一定的方式激发并操纵人们的情境性的时间洞察力,并依此来观察这种时间洞察力对于人们行为的影响,才能够确定因果关系的存在,并设计相应的干预措施来帮助人们进行更好的健康饮食选择。

有研究者使用不同的方法对时间洞察力进行了探索性的操纵,研究情境性的时间洞察力与其他行为间的因果关系,如锻炼、风险偏好等。例如,Sekcińska等人(2018)通过给被试阅读启动材料的方式,发现所启动的情境性未来时间洞察力会降低人们的风险偏好,而启动的情境性现在享乐时间洞察力则会增加人们的风险偏好;Hall和Fong(2003)则将干预内容(引导学员关注锻炼所带来的未来影响)以教学内容的形式安置在了连续的健身课堂中,在这之后对结果进行了数月的跟踪,发现干预个体产生未来时间洞察力可以显著增加其干预后数个月的体育锻炼活动。以上研究为本文探究情境性时间洞察力与健康饮食决策之间的关系提供了良好的可迁移的思路与方法。一方面,无论是风险决策行为还是锻炼行为,这些行为本质上同健康饮食行为具有共同点,即均需要个体在当下付出一定努力或抵挡一定诱惑,而在未来收获更高的成效。另一方面,不同的研究者均证实了操纵时间洞察力的可能性,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干预情境性时间洞察力的方法。

基于前人对于稳定的特质性时間洞察力与健康饮食间相关关系的研究以及前人采用的情境性时间洞察力的干预方式,我们将进一步改进操纵材料,形成更适应中国本土的启动情境性时间洞察力的方法,并且提出研究二的假设。

假设2:相对于启动个体的现在享乐时间洞察力,启动个体的未来时间洞察力会促进个体的健康饮食决策。

综上所述,结合时间洞察力相关理论与前人研究,我们将聚焦于与健康饮食行为相关的现在享乐时间洞察力和未来时间洞察力两个维度进行深入探究。在研究一中选用津巴多时间洞察力量表测量时间洞察力,扩大样本的年龄范围,探究健康饮食习惯与时间洞察力关系的普遍性。在研究二中,采用改编后的阅读任务启动被试未来时间洞察力或现在享乐时间洞察力,探究时间洞察力对健康饮食决策的因果关系。

2 研究一 特质性时间洞察力与健康饮食习惯的相关研究

本研究中,我们将使用津巴多时间洞察力量表,探究特质性时间洞察力与健康饮食习惯之间的关系。除去时间洞察力特质、健康饮食习惯外,我们还将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受教育程度以及收入作为控制变量加以考虑。

2.1 被试

通过问卷星平台招募220名志愿者作为被试参与本研究,依据检测问题进行数据筛选。其中有效数据216人次(Mage=30.83, SD=7.77)。有效数据中,男性被试共98名(Mage=30.72, SD=7.57),女性被试共118名(Mage=30.92, SD=7.97)。其中,年龄最大的被试为73岁,年龄最小的被试为18岁。平均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BMI=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为21.02(SD=3.12)。研究结束后通过问卷星平台向被试支付被试费。

各主要的人口统计学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

2.2 研究工具

2.2.1 时间洞察力量表(简版)

津巴多时间洞察力量表的完整中文版已被许多学者所使用(马茜芝, 张志杰, 2020)。在此,我们选用了Zhang, Howell和Bowerman(2013)依据津巴多时间洞察力量表所改编的时间洞察力量表(简版)对被试进行时间洞察力的测量,此简版量表的条目均出自完整版量表。在问卷发放前,请专家对语言进行了严格的把握,确保简版量表中英文意义的一致性。

该量表共5个维度,我们选用了未来时间洞察力和现在享乐时间洞察力两个子维度,每个维度共3道自我评估题。采用5点评分:1=“非常不符合”;2=“有些不符合”;3=“不确定”;4=“有些符合”;5=“非常符合”。其中,代表未来时间洞察力的陈述性语句包含“为达成梦想,我会设立目标,并会考虑具体的实现步骤”、“晚上玩耍之前,我会做完明天要截止的事情以及其他必要的工作”以及“我通常能够循序渐进地按时完成计划”。代表现在享乐时间洞察力的陈述性语句包含“我做决定时会一时冲动”、“我觉得给自己的生活寻求刺激是重要的”以及“我觉得冒险能使我的人生避免乏味无聊”。

简版量表中,未来时间洞察力维度的重测信度为0.75,现在享乐时间洞察力维度的重测信度为0.74(Zhang, et al., 2013)。本研究中现在享乐时间洞察力量表的克隆巴赫α系数为0.54,未来时间洞察力量表的克隆巴赫α系数为0.65。使用Mplus 7.0对时间洞察力量表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 模型的拟合结果良好,χ2(8)=13.22, p=0.10, RMSEA=0.06, CFI=0.97, TLI=0.94, SRMR=0.05。

2.2.2 健康饮食习惯量表

本研究中健康饮食习惯量表由两个部分组成,共12题。第一部分为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中文修订版(HPLP-Ⅱ R)的营养子量表(曹文君, 郭颖, 平卫伟, 郑建中, 2016);第二部分为饮食行为调查量表(庞道华, 李永華, 解瑞宁, 隋云南, 2017)。两个部分的题目形式与计分方式基本相同。量表采用4级评分,其标准为:1=“从不(<1天/周)”;2=“偶尔(1~2天/周)”;3=“经常(3~4天/周)”;4=“总是(≥5天/周)”。量表问题均围绕食用特定食物的频率(例如,“你经常吃油炸食品吗”“你每天吃蔬菜吗”)和一些良好的饮食习惯(例如,“你进餐规律吗”“你每天吃早餐吗”)展开。在处理时,首先完成题目分数的反向计分,然后将两部分分数直接相加求得均值。量表得分越高,则代表该个体的饮食习惯越健康。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克隆巴赫α系数为0.59。

2.3 研究过程

首先,请被试填写人口学信息(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月收入)及身高体重信息。接着,被试先后完成时间洞察力量表(简版)和健康饮食习惯量表。根据量表结果,计算各变量的平均数以代表被试的现在享乐时间洞察力、未来时间洞察力以及健康饮食习惯。

2.4 结果

2.4.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由于本研究数据来源于被试自我报告,可能存在共同方法偏差。采用Harman单因子检验法进行共同方法偏差检验。结果表明,未经旋转得到6个特征根大于1的因子,第一个因子所解释的变异量为18.04%(<40%)。由此可见,共同方法偏差对于本研究的结果未造成大的影响。

2.4.2 时间洞察力与健康饮食习惯的相关关系

进行了Pearson双变量相关性分析,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及相关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表2显示现在享乐时间洞察力与健康饮食习惯呈显著负相关(r=-0.19, p<0.05),未来时间洞察力与健康饮食习惯呈显著正相关(r=0.33, p<0.001)。年龄与现在享乐时间洞察力呈显著负相关(r=-0.16, p<0.05),与未来时间洞察力、健康饮食习惯均呈显著正相关(r=0.17, p<0.05; r=0.20, p<0.01)。个人月收入与未来时间洞察力、健康饮食习惯均呈显著正相关(r=0.19, p<0.01; r=0.14, p<0.05)。受教育程度与健康饮食习惯均呈显著正相关(r=0.15, p<0.05)。性别和BMI与现在享乐时间洞察力、未来时间洞察力、健康饮食习惯相关性均不显著。

为了更好地考察哪些因素显著影响了健康饮食习惯,建立分层线性回归模型。模型共分为2层,以健康饮食习惯得分为因变量,第一层为主要人口学变量,即受教育程度、个人月收入、年龄与BMI;第二层加入了现在享乐时间洞察力和未来时间洞察力。结果如表3所示。

分层回归显示,回归方程校正后的R2为0.15,时间洞察力单独的解释力有7%。在控制了BMI、年龄、性别、受教育水平和收入的影响之后,现在享乐时间洞察力能够显著负向预测健康饮食行为,而未来时间洞察力能够显著正向预测健康饮食行为。

该结果印证了假设1,即具有高现在享乐时间洞察力的个体具有更少的健康饮食习惯,而具有高未来时间洞察力的个体更倾向于健康的饮食习惯。然而,研究一的结论只体现了二者的相关关系,并不能解释因果关系。在研究二中,我们将通过阅读材料的启动方法来操纵被试的现在享乐时间洞察力/未来时间洞察力,更深入探究情境性时间洞察力与健康饮食决策的关系,为干预人们的健康饮食选择提供理论基础。

3 研究二 情境性时间洞察力与健康饮食决策的实验研究

3.1 被试

本研究通过在问卷星平台上发放问卷进行被试招募。共招募到223名被试(Mage=29.89, SD=6.70)参与实验,其中男性78人(Mage=31.64, SD=7.57),女性145人(Mage=28.94, SD=6.01)。我们根据实验中启动任务的筛选题目回答的正确率进行了数据清理,同時剔除了一些填写不认真(如量表回答存在明显规律,作答时间过短,身高体重值超出正常人体范围等)的答卷。筛选后被试共208人(Mage=29.61, SD=6.45),其中男性73人(Mage=31.34, SD=7.57),女性135人(Mage=286.67, SD=5.56)。

3.2 实验设计

实验采取单因素两水平(启动未来时间洞察力/启动现在享乐时间洞察力)被试间设计。因变量为健康食物选择率,使用食物选择任务进行测量。控制变量为情绪(采用5点量表进行评价)以及饥饿程度(采用7点量表进行评价)。

3.3 实验材料

3.3.1 启动任务

对于启动未来时间洞察力和启动现在享乐时间洞察力两组实验材料,我们仿照Sekcińska等人(2018)的研究方法从津巴多时间洞察力量表中分别选取了两个维度下(未来/现在享乐)的一些条目进行改编和整合,形成句意连贯的一段话(两组材料均为176字)。

在实验过程中,将被试随机分配至其中一组,要求被试仔细阅读所提供启动材料,并在阅读完文字材料后完成两道与文字材料相关的选择题,以检验被试是否认真阅读并理解材料含义。

最后为加深启动效果,要求被试结合自身情况完成句子补写任务,句子补写任务要求被试根据文字材料结合自身经历补全句子。

未来时间洞察力启动组被试需要补全的问题包含:(1)“我目前的一个长远目标是 ”;(2)“为了实现这个长远目标,我一直在努力,我所做的具体的事情是 ”;(3)“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有时候会抵制一些诱惑,比如 ”。

现在享乐时间洞察力启动组被试需要补全的问题包含:(1)“我感到十分享受的事情是 ”;(2)“在这个享受的过程中我做了 ”;(3)“因为享受,我耽误或错过的事情是 ”。

3.3.2 食物选择任务

食物选择任务中包含六组食物,每组中有一个健康食物和一个不健康食物,要求被试进行选择并进行相应的计分, 选择“不健康食物”计0分, 选择“健康食物”计1分,将食物选择总分的平均数(食物选择总分数/6)计为被试的健康食物选择率作为本实验的因变量,分数越高表示食物选择越健康。同时,我们还让被试对十二种食物的美味程度及健康程度进行了7点评分。对每组食物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结果显示,六组食物的健康程度都差异显著,p<0.001。对于美味程度,烤五花肉-烤鸡胸肉、黄油吐司-全麦面包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t=-0.20, p=0.84; t=0.71, p=0.48);热狗香肠-蔬菜沙拉、薯片-苏打饼干差异显著,高热量食物的美味程度显著高于低热量食物(t=5.65, p<0.001; t=5.69, p<0.001);碳酸饮料-茶味饮品以及热可可-低脂牛奶差异显著,低热量食物的美味程度显著高于高热量食物(t=-3.71, p<0.001; t=-2.26, p<0.05)。评分结果显示六组食物选择包含了所有可能的选择方向,可以作为有效的食物选择材料。

3.3.3 情绪与饥饿评分

在情绪评分部分,运用邱林, 郑雪和王雁飞(2008)编译的积极情感消极情感量表(PANAS)测量被试的情绪状态。本研究中积极情绪量表的克隆巴赫α系数为0.85;消极情绪量表的克隆巴赫α系数为0.74。

在饥饿评分部分,使用单问题7点量表测量被试的饥饿程度:“请问您现在的饥饿程度是多少?”其中,1代表“一点也不饿”,7代表“非常饿”。

3.4 实验过程

该实验采用线上问卷的形式进行。被试阅读指导语之后填写身高、体重及人口学信息,然后将所有被试随机分到两组启动任务中,完成阅读和补充句子任务后,对情绪和饥饿程度进行评分,最后做出食物选择。

3.5 结果

3.5.1 启动检验

使用设置在启动材料后的两道选择题来进行操纵检验。我们将相应启动模式下两道启动检验题目均回答错误的被试判定为启动不成功,对其数据进行了排除。

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来检验两组的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差异,结果显示,不同时间洞察力启动组的被试在积极情绪上差异显著,t(170.91)=2.51, p<0.05,未来时间洞察力组的积极情绪评分(M=3.66, SD=0.59)要显著高于现在享乐时间洞察力组(M=3.41, SD=0.83);在消极情绪上无显著差异,t(175.35)=- 1.95,p=0.05。

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来检验两组饥饿程度的差异,结果显示现在享乐时间洞察力启动组被试的饥饿程度评分(M=3.67, SD=1.58)与未来时间洞察力启动组被试的饥饿程度评分(M=3.37, SD=1.64)没有显著差异,t(206)=- 1.34,p=0.18。

3.5.2 时间洞察力的启动类型对健康饮食行为的影响

我们将性别、年龄、BMI、积极情绪、消极情绪和饥饿程度作为协变量,以时间洞察力的启动类型为自变量,以健康食物选择率为因变量执行了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在控制了性别、年龄、BMI、积极情绪、消极情绪和饥饿程度这些因素后,时间洞察力的启动类型对健康食物选择率有显著影响,F(1, 199)=47.71, p<0.001, η2=0.21。未来时间洞察力启动组的健康食物选择率(M=0.74, SD=0.28)要显著高于现在享乐时间洞察力启动组的健康食物选择率(M=0.47, SD=0.27),p<0.001。

实验结果说明,未来时间洞察力的启动会使个体更倾向于选择健康食物,而现在享乐洞察力的启动会使个体更倾向于选择不健康的食物,实验结果支持了时间洞察力启动对个体健康饮食决策影响的假设,表明启动未来时间洞察力可以有效促进个体的健康饮食决策。

4 讨论

本研究通过两个子研究考察了时间洞察力对健康饮食决策的影响。结果发现,特质性时间洞察力对健康饮食习惯具有预测作用,并且,通过启动未来时间洞察力能够促进健康饮食决策。

4.1 特质性时间洞察力对健康饮食习惯的预测

研究一考察了特质性时间洞察力和健康饮食习惯的关系,支持了特质性时间洞察力对健康饮食习惯具有预测作用的假设,具体表现为,未来时间洞察力与健康饮食习惯呈显著正相关,现在享乐时间洞察力与健康饮食习惯呈显著负相关。研究结果与过去研究的结论类似,即那些更加考虑未来的目标和奖励的个体比那些更关注当下的享受的个体更倾向于选择健康的食物。有研究表明,考虑未来事件的结果会促进对有机食品的选择(Bénard et al., 2018)。Olsen和Tuu(2017)还发现考虑未来事件的结果的程度会影响人们对方便食品(通常为不健康食品)的选择,考虑当下的个体比考虑未来的个体更倾向于选择方便食品。

研究一发现个人月收入以及受教育程度作为社会经济地位的重要指标,与未来时间洞察力、健康饮食习惯均呈显著正相关,即月收入越高,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群越倾向于具有更高的未来时间洞察力,并越倾向于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这与其他研究結论对应(Nurmi, 1987)。此外,研究一还发现年龄与现在享乐时间洞察力呈显著负相关,与未来时间洞察力呈显著正相关,即个体年龄越大,越倾向于具有更高的未来时间洞察力,而具有更低的现在享乐时间洞察力。多项针对青少年的研究也发现,年龄与未来时间洞察力呈正向关系(Furby & Beyth-Marom, 1992),相对于低于16岁的少年, 16岁以上的青年表现出更多的对未来的恐惧和希望,并制定了更多的计划(Nurmi, 1991)。在本研究中,被试的年龄段集中在中青年阶段(20~29岁的被试占43.5%;30~40岁的被试占48.1%),拓展了以往的研究发现。

4.2 情境性时间洞察力对健康饮食决策的影响

研究二将时间洞察力视为一种情境性的状态,通过启动的方式激活个体的未来时间洞察力或现在享乐时间洞察力,考察了情境性时间洞察力和健康饮食决策的关系。实验结果支持了情境性时间洞察力能够影响健康饮食决策的假设,即启动未来时间洞察力会促进健康饮食决策,启动现在享乐时间洞察力会增加不健康饮食决策。

健康行为通常被认为是一种决策问题或是一种自我控制问题(Hall, Fong, Epp, & Elias, 2008),当行为的收益和成本随着时间的变化难以比较时,我们通常难以做出理性的决策,这个时候自我控制对于健康行为起主要作用。有研究发现自我控制在时间洞察力和BMI之间起调节作用(Price, Higgs, & Lee, 2017)。当个体的未来时间洞察力被启动时,个体更加考虑未来的目标和奖励,因而自我控制能力更强;相反,当个体的现在享乐时间洞察力被启动时,个体更加考虑当下的享乐,其自我控制能力更弱。而自我控制能力的变化也影响被试在健康饮食中的决策行为,即自我控制能力强的个体更倾向于选择健康食物,而自我控制能力弱的个体更倾向于选择不健康食物。同时,个体在食物的选择过程中,需要权衡当下与未来的收益和损失,这属于一种跨期决策(Frederick, et al., 2002)。主流的跨期决策理论认为决策者在远期收益的计算过程中存在延迟折扣率,而延迟折扣率与时间洞察力在健康行为的预测上有相同的效用(刘洪志, 江程铭, 饶俪琳, 李纾, 2015; Daugherty & Brase, 2010)。当个体的未来时间洞察力被激活时,其更加考虑未来的收益,延迟折扣率下降,更容易选择一个“大而迟”(larger-later, LL)的选项,表现出选择对未来收益更高的健康饮食行为;相反,当个体现在享乐时间洞察力被激活时,其更加考虑当下的收益,延迟折扣率上升,更容易选择一个“小而早”(smaller-sooner, SS)的选项,表现出选择对未来收益低的不健康饮食行为。

4.3 研究展望

本研究还有几个问题值得未来深入研究。第一,我们可以探讨情境性时间洞察力和特质性时间洞察力的交互作用,例如,Sekcińska等(2018)发现,情境诱导的未来时间洞察力和现在享乐时间洞察力对特质性的时间洞察力与风险财务决策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所以,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个体特质性时间洞察力是否会影响情境性时间洞察力,以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如何更复杂地影响着人们的健康饮食决策。第二,本研究的启动方法是阅读任务,是一种实验室启动方法,因而本研究结论的生态效度仍有待考证。在未来的研究中,应该通过现场研究,增强结论的生态效度,表明我们的研究结果能够在社会应用中起到实际作用。第三,在实验二中,我们探讨的健康饮食决策严格来说是健康饮食行为意向,并不是真正的行为。在未来的研究中进一步考虑健康饮食的行为意向和健康饮食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对于如何真正干预个体的健康行为是十分重要的。

4.4 研究价值

本研究聚焦于现在享乐时间洞察力和未来时间洞察力,探究了这两个维度对健康饮食的影响。在理论层面,我们研究了特质性时间洞察力与健康饮食习惯之间的关系,探究了两种时间洞察力在何种方向和程度上能够预测健康饮食习惯。此外,我们采用了改编后的时间洞察力的启动方法,验证了情境性时间洞察力的可操作性,为时间洞察力与健康饮食决策之间的因果关系提供了有力的实验证据。

在实践意义上,本研究为促进人们健康饮食决策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从时间洞察力视角提供了干预人们饮食决策的方法,为促进人们健康饮食提供新的思路。生活中人们大多追求健康饮食,然而真正坚持做到的人却是少数。本研究对于促进人们健康饮食决策可以提供以下启示:生活中,启动未来时间洞察力的方法可以聚焦于提高人们的计划性、设定长远健康目标、提高自制力抵抗美味诱惑等方面,以此来帮助人们更容易做出健康饮食决策。未来可以尝试通过在食品包装、货架、商场等增添能够有效启动人们未来时间洞察力的标语,在健康食物的广告中加入未来时间洞察力的启动元素等方式来引导人们选择更加健康的食物。

5 结论

(1)未来时间洞察力能够正向预测个体的健康饮食习惯,而现在享乐时间洞察力则能够反向预测个体的健康饮食习惯;

(2)启动未来时间洞察力会使个体更倾向于选择健康食物,启动现在享乐时间洞察力会使个体更倾向于选择不健康的食物。

参考文献

曹文君, 郭颖, 平卫伟, 郑建中 (2016). HPLP-Ⅱ 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中文版的研制及其性能测试.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3), 286-289.

何嘉梅, 黄希庭, 尹可丽, 罗扬眉 (2010). 时间贴现的分段性. 心理学报, 42(4), 474-484.

黄希庭 (2004). 论时间洞察力. 心理科学, 27(1), 5-7.

刘洪志, 江程铭, 饶俪琳, 李纾 (2015). “时间折扣” 还是 “单维占优”?——跨期决策的心理机制. 心理学报, 47(4), 522-532.

马茜芝, 张志杰 (2020). 高中生亲子依恋与生命意义感的关系: 同伴依恋和时间洞察力的中介作用. 心理发展与教育, 36(2), 168-174.

庞道华, 李永华, 解瑞宁, 隋云南 (2017). 190名大學生营养知识态度和饮食行为问卷调查. 中国校医, 31(5), 333-336.

邱林, 郑雪, 王雁飞 (2008). 积极情感消极情感量表(PANAS)的修订. 应用心理学, 14(3), 249-254.

孙彦, 李纾, 殷晓莉 (2007). 决策与推理的双系统——启发式系统和分析系统. 心理科学进展, 15(5), 721-726.

陶安琪 (2014). 未来时间洞察力与健康行为. 科教导刊 (上旬刊), 4, 219.

钟毅平, 李琎, 王潇 (2017). 时间洞察力特质对食品选择偏好的影响: 解释水平对内隐偏好的作用. 心理科学, 40(5), 1161-1167.

Adams, J. (2009). The role of time perspective in smoking cessation amongst older English adults. Health Psychology, 28(5), 529.

Bénard, M., Baudry, J., Méjean, C., Lairon, D., Giudici, K. V., Etilé, F., & Péneau, S. (2018). Association between time perspective and organic food consumption in a large sample of adults. Nutrition Journal, 17(1), 1.

Cuskelly, M., Einam, M., & Jobling, A. (2001). Delay of gratification in young adults with Down syndrome. Down Syndrome Research and Practice, 7(2), 60-67.

Dassen, F. C., Houben, K., & Jansen, A. (2015). Time orientation and eating behavior: Unhealthy eaters consider immediate consequences, while healthy eaters focus on future health. Appetite, 91, 13-19.

Daugherty, J. R., & Brase, G. L. (2010). Taking time to be healthy: Predicting health behaviors with delay discounting and time perspective.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48(2), 202-207.

Epstein, L. H., Salvy, S. J., Carr, K. A., Dearing, K. K., & Bickel, W. K. (2010). Food reinforcement, delay discounting and obesity. Physiology & Behavior, 100(5), 438-445.

Frederick, S., Loewenstein, G. F., & ODonoghue, T. (2002). Time discounting and time preference: A critical review.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40(2), 351-401.

Furby, L., & Beyth-Marom, R. (1992). Risk taking in adolescence: A decision-making perspective. Developmental Review, 12(1), 1-44.

Gellert, P., Ziegelmann, J. P., Lippke, S., & Schwarzer, R. (2012). Future time perspective and health behaviors: Temporal framing of self-regulatory processes in physical exercise and dietary behaviors. Annals of Behavioral Medicine, 43(2), 208-218.

Hall, P. A., & Fong, G. T. (2003). The effects of a brief time perspective intervention for increasing physical activity among young adults. Psychology and Health, 18(6), 685-706.

Hall, P. A., Fong, G. T., Epp, L. J., & Elias, L. J. (2008). Executive function moderates the intention-behavior link for physical activity and dietary behavior. Psychology & Health, 23(3), 309-326.

Hofmann, W., Friese, M., & Strack, F. (2009). Impulse and self-control from a dual-systems perspective. 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4, 162-176.

Kahneman, D, & Frederick, S. (2002). Representativeness revisited: Attribute substitution in intuitive judgment. In T. Gilovich, D. Griffin, & D. Kahneman (Eds. ), Heuristics and Biases: The Psychology of Intuitive Judgment (pp. 49-81).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Keough, K. A., Zimbardo, P. G., & Boyd, J. N. (1999). Whos smoking, drinking, and using drugs? Time perspective as a predictor of substance use. Basic and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21(2), 149-164.

Nurmi, J. E. (1987). Age, sex, social class, and quality of family interaction as determinants of adolescents future orientation: A developmental task interpretation. Adolescence, 22(88), 977.

Nurmi, J. E. (1991). How do adolescents see their future? A review of the development of future orientation and planning. Developmental Review, 11(1), 1-59.

Olsen, S. O., & Tuu, H. H. (2017). Time perspectives and convenience food consumption among teenagers in Vietnam: The dual role of hedonic and healthy eating values. 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 99(pt. 1), 98-105.

Piko, B. F., & Brassai, L. (2009). The role of individual and familial protective factors in adolescents diet control. Journal of Health Psychology, 14(6), 810-819.

Price, M., Higgs, S., & Lee, M. (2017). Self-control medi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ime perspective and BMI. Appetite, 108, 156-160.

Rothspan, S., & Read, S. J. (1996). Present versus future time perspective and HIV risk among heterosexual college students. Health Psychology, 15(2), 131.

Rutchick A. M., Slepian M. L., Reyes M. O., Pleskus L. N., & Hershfield H. E. (2018). Future self-continuity is associated with improved health and increases exercise behavior.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Applied, 24(1). 72-80.

Sekcińska, K., Rudzinska-Wojciechowska, J., & Maison, D. (2018).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time perspectives and risky financial choice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120, 118-126.

Sullivan, N., Hutcherson, C., Harris, A., & Rangel, A. (2015). Dietary self-control is related to the speed with which attributes of healthfulness and tastiness are processed. Psychological Science, 26(2), 122-134.

Zhang, J. W., Howell, R. T., & Bowerman, T. (2013). Validating a brief measure of the Zimbardo Time Perspective Inventory. Time & Society, 22(3), 391-409.

Zimbardo, P. G., & Boyd, J. N. (1999). Putting time in perspective: A valid, reliable individual-differences metric. Journal of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77(6), 1271-1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