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鱼真的存在吗?

2021-03-24 11:46尤丹娜
看世界 2021年3期
关键词:美人鱼渔民海洋

尤丹娜

1991年8月的一天,美国两名职业捕鲨高手在加勒比海海域捕到了11条鲨鱼。

其中的一条虎鲨与同伴们相比身形较长,当渔民解剖这条虎鲨时,意外地在它胃里发现了一副奇怪的骨架残骸。

这副骨架既不完全是哪种鱼类的骨骼排列,也不全然像某个不幸葬身鱼腹的可怜人,而是上身的部分像成年人类的骨骼,从骨盆开始却又变作大鱼的骨骼。

专家们将这副奇特的骨骼数据输入电脑,绘制出的,是美人鱼的形状。

美人鱼,真的存在吗?

无处不在的美人鱼

如果从各式记载来看,美人鱼几乎无处不在。无论是遥远的巴比伦、古老的中国,还是近代的欧洲,在各种不同的文化中,美人鱼及其传说跨越时间、地域,常占一席之地。

在2300多年前的古巴比伦,史学家巴罗索斯的《古代历史》一书中,就开始有了关于美人鱼的记载。中国宋代的《祖异记》更是对美人鱼的形态作了详尽的陈述:“红裳双袒,髻发纷乱,肋后微露红鬣。命肤于水中,拜水感恋而没,乃人鱼也。”

这个极为生动的描述,到了17世纪英国伦敦出版的《赫特生航海日记》里,变成了更为确切、更似今日我们印象中美人鱼的存在:“(美人鱼)露出海面的背和胸像一个女人,身体则与一般人类差不多大,皮肤白皙,披着长长的黑发。当它潜入水下时,则使用和海豚相似的尾巴潜游,在这条尾巴上,还有像鲭鱼一样的许多斑点……”

如果说文字记载里包含着创作者某些不切实际的想象,那么即时、求真的新闻记录里,关于美人鱼的新闻也未曾缺席。

1962年,“活捉美人鱼”事件登上了英国的《太阳报》、我国哈尔滨市的《新晚报》等全球多家报刊。这一年,一艘载有核导弹的苏联货船在古巴外海意外沉没。核导弹事关重大,苏联列宁科学院的维诺葛雷德博士和同伴们乘坐探测舰到古巴外海寻找沉船,试图寻回核导弹。

当科学家们用水下摄影机观察海底时,忽然看到了一个奇特的生物:它远远看起来像一条鱼,近看又更像个在水中游泳的人类小孩。它的头部有类似鱼的鳃,全身长满鱼鳞,但望向摄影机的眼睛,又像极了一个好奇的小朋友。

据维诺葛雷德博士所言,他们设法捕捉到了这条长约0.6米的小人鱼,甚至,还与它进行了“人与人”之间的对话—是的,这条小人鱼还会说人类的语言,它说自己来自亚特兰蒂斯市,这座城市所在的大陆曾横跨非洲与南美洲,后来沉入海底,而它们在海底生存下来,平均寿命达300岁……

这则新闻的结尾表示,这条小人鱼被送往一处秘密研究机构,供科学家进行研究。只是,后续的研究成果也随着这条轰动一时、只闻传言不见真身的美人鱼一起销声匿迹了。

无鳃、无鳞片的美人鱼在英国海洋生物学家的眼里,被视作“类人猿的另一个变种”。

美人鱼长什么样?

如果维诺葛雷德博士所言不虚,美人鱼应该是人头鱼身、全身长满鳞片的模样,同时,为了适应深海的生活,它们会长出鳃来呼吸。

同样,在古罗马百科全书式作家盖乌斯·普林尼·塞孔都斯的《自然史》一书中,“人鱼”这一生物的样子也是“真实的,身体粗糙,遍身有鳞,甚至,像女人的那些部位也有鳞片”。

长着鳃的人脸、遍身布满鱼鳞……这个模样似乎无法称得上“美”,也与文本、印象中的美人鱼大相径庭。

将猴子的头部躯干和鱼的后半段缝合而成的美人鱼标本

另一派科学家对美人鱼模样的描述,则更接近于我们的想象。以挪威华西尼亚大学的人类学家莱尔·华格纳博士为代表的科学家认为,综合文献记载与现代目击者的描述,美人鱼的头和上身应该与人高度吻合—或许并没有长鳃,而下半身则是一条海豚那样的尾巴—应该是光滑的、不会长满鳞片。

更多与莱尔·华格纳博士持相同意见的研究者认为:“美人鱼与人类最相似的部分是它们拥有头发,通体肌肤嫩滑,雌性人鱼拥有和人类女性一样的乳房,可以抱着小人鱼喂奶。”

无鳃、无鳞片的美人鱼在英国海洋生物学家的眼里,被视作“类人猿的另一个变种”。它们之所以能够用类人的面貌生活在深海,是因为“人类的婴儿出生之前也生活在羊水中,一出生就可以在水中游”。

由此看来,抛开鳃与鳞片的细节争论,“类人”属于人类未曾了解的“海底人”,是这些科学家对“什么是美人鱼”的解答。

在更务实的中国生物学家看来,传说中的美人鱼可能没有这样神秘。

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南海的渔民多次在捕鱼作业中模糊地见到美人鱼,坊间也一度流传着“人面鱼身”的故事。1975年,我国科研单位在渔民的帮助下捕捉到了“人鱼”—它其实是儒艮,俗称海牛,是一种比较罕见的海洋哺乳动物。

大部分普通渔民看到的“美人鱼”,极可能是如儒艮、白鲸一类的海洋哺乳动物。

和其他生活在海洋中的动物不同,儒艮仍然用肺部呼吸,每隔十幾分钟就要浮出水面换气,这给了渔民目击到它们的机会;同时,儒艮的背上长有一些长毛,在能见度较低的海面,很有可能会被渔民错看为人类的头发。

被认为是美人鱼原型的儒艮

作为哺乳动物,儒艮需胎生、要哺乳。哺乳时,儒艮妈妈需要用前肢抱住小儒艮,头和胸部则会露出水面,避免吸吮乳汁的幼子呛水—这样的一幕,与那些言之凿凿的“美人鱼哺乳”画面几近无异。

美人鱼,是不是就是儒艮?

美人鱼真的存在吗?

时时换气的儒艮,本质上是不折不扣的“鱼”,和“人”相差巨大,更与各种姿态、皮肤的“美”无关;1962年的“活捉小人鱼”,又是长着鳃与鳞的怪物,与美人鱼的遐想相左。

18世纪中叶,英国伦敦曾举办了一次轰动一时的美人鱼标本展览,并在此后形成了一种风尚,在美国纽约等大城市纷纷展出。但经过验证,那些与人们的想象极度吻合、上身为人、下身为鱼尾的美人鱼标本,实则是猴子与鱼标本的人为拼接。

美人鱼,真的存在吗?

虽然想象美妙瑰丽,但遗憾的是,从进化的角度来看,美人鱼确实不大可能存在。传说里那些“美”的部分—比如飘逸的长发、曲线的身材、伸展的上肢、细嫩的皮肤,对于生活在海洋中的生物来说,都是几近灾难的存在。

长发无用,只能增加游进的阻力;曼妙的身材、丰满的乳房阻碍快速移动,更无法储存足够厚的脂肪应对海底世界的低温;在陆地上可拿取、战斗的上肢—手臂、手指,在海洋中完全失去作用,这双手既不能加速游动,更无法在重力下操控工具,远远不如一对鱼鳍实用;至于人类一般细嫩的皮肤,很容易在深海皮开肉绽不说,完全没有保护色的“白皙”,仿佛是一面自毁的旗帜,告诉深海之中凶猛的鲨鱼、鲸鱼:这里有食物……

更关键的问题是,美人鱼如何呼吸?如果用鳃来呼吸,美人鱼的脸庞显然就不够“美”了,且以鳃呼吸,氧气密度不足,难以供养可以清晰阐述人类语言的发达大脑;如果以肺呼吸,就要有足够大的肺来支撑一段时间的闭气,那么美人鱼的身体至少要像儒艮,才能装下比陆地上的人类大得多的肺。

这些形象与科学的相悖,证明即便真的有某种类人猿因为地壳变动,迫于生存退归大海,在“趋同进化”的法则之下,也会在漫长的适应与进化中成为鱼的样子,才能在错综复杂的深海环境中生存下去。

既然如此,为何世界各地频现“目击者”声称亲眼见到美人鱼?

除去某些刻意为之的猎奇炒作,大部分普通渔民看到的“美人鱼”,极可能是如儒艮、白鲸一类的海洋哺乳动物,在应激反应之下,视觉反馈会造成错觉,“目击美人鱼”便诞生了。

同时,受学识、认知、不同命名方式的影响,在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生物的科学认知参差不齐,很容易在通过文字或其他方式传播信息的过程中造成某种失真。比如,在大航海时代,人们将乌贼称作“北海巨妖”,称鲸鱼为“海怪”。如今,在一些从未见过加拿大无毛猫的人们眼中,这是不折不扣的“外星生物”。“美人鱼”,极有可能是某个已知物种的错误命名、描述讹传。

那么,跨越时空、在各式文化中长盛不衰的“美人鱼”文本形象,为何拥有顽强的生命力?

“美人鱼”或许是一种移情。如果仔细区别美人鱼形象,会发现渔民、海员所见的“美人鱼”几乎都是曼妙的女性形象,肤白貌美、长发披肩,充满某种猎奇的性隐喻;而在亚马孙河流域的传说里,“美人鱼”的形象却几乎都是健壮的男性形象,上半身肌肉发达,肩宽体阔……

为什么不同地方的美人鱼性别差异如此明显?曼妙的女性美人鱼,是常年出海的男性海员的女性幻想,而亚马孙河流域健壮的男性美人魚形象,则是常年孤身生活、在河边洗衣服的妇女产生的男性幻想。

二战时,苏联在为自己的秘密武器火箭炮命名时,特意取了一个少女的名字“喀秋莎”。

或许,在生死瞬息万变的海洋与战场,“美人鱼”与“喀秋莎”带来的想象,都曾在虚幻里,为劳苦中的人们带来过真实的慰藉吧。

猜你喜欢
美人鱼渔民海洋
丑萌的“美人鱼”
美人鱼岛之旅
爱的海洋
第一章 向海洋出发
海里有美人鱼吗?
海狗 也许是狗眼中的“美人鱼”
“实验与探究”的变式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