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晗芳
摘 要:随着经济时代的发展,扶贫工作逐渐提上日程。我国政府十分重视扶贫工作、关心贫困群众。同时,通过政府财政直接补贴、帮助创业等措施,我国在农产品脱贫攻坚方面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目前,扶贫攻坚任务仍然很重。针对当下脱贫攻坚战的打响,本文从农产品上行视角下,打开了农业发展新方向,提出相应的策略建议,力争完善农村的产品销路,使农村地区彻底摆脱经济落后的贫困局面,赋予农村经济新的生机与活力。
关键词:经济;消费扶贫;脱贫攻坚;农产品;产品销路联系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10.005
0 引言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网络购物方式的转变以及消费转型升级,互联网经济在消费扶贫领域正发挥着独特作用。但是因为交流信息的不对称以及产品参差不齐,消费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一些不良商家套用农家卖果蔬大爷的照片,在网络上肆无忌惮的使用“帮帮我吧”的悲情营销,导致众多消费者产生了厌烦心理。究其原因,拥有这种心理的原因无非就是在网络另一头的商家可能既不贫穷,也没有滞销,而仅仅是将它当作了营销手段。但是对于真正需要帮助的人来说,这种行为消费了大众的同情心,导致了社会信任成本的提高。因此我们需要精准识别贫困地区的营销需求,去鼓励贫困地区建立基于统一编码标识体系的追溯体系,避免消费者被营销手段“误伤”。不仅如此,还需要重视产品的质量与特色,因为最终打动消费者的依旧是质量。这就意味着要去解决好贫困地区的农产品生产与消费市场的关系,且想要规模产品,既要提高数量,还要提高品质。当地具有地方特色与地方文化的农产品不一定要追求规模和数量。运用“互联网+消费扶贫”的新模式可以让大部分相对贫困的地区农产品数据化、在线化,提高了交易与流通的效率。这样新型的农业模式对贫困地区大有帮助,它很有可能改变目前的农产品上行渠道,大大开拓扶贫脱困新思路,推动消费扶贫的发展。
1 消费扶贫下开展的脱贫攻坚战
1.1 消费扶贫的首目标
随着消费扶贫理念的不断推动,如何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的发展,如何提高贫困地区农产品的质量等问题都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在这种情况下,研究主要达到以下目标:让农户自己学会掌握新技术。实现习近平总书记讲的“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的扶贫方略,抓住贫困地区的特色产业,做好扶贫工作,实现贫困地区的特色产业发展与培养。提高当地农户的家庭收入,帮助贫困农户在经济收入上达到甚至超过国家脱贫的最低标准,从而使当地贫困户的数量下降,节省政府对贫困农户的财政补贴,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1.2 消费扶贫首解决的关键问题
首先需要解决产品虽有产出却数量有限的问题。贫困地区的农业产品大都看起来东西很多,实际数量少而小,且真正变成商品却又没有规模。大部分的企业购买需求量较大,因此时常出现产品供应不上的情况,而小批量购买的成本又比较高。其次需要解决的就是生产出来的农产品质量不好,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的问题。从而导致产品在消费者的心目中没有地位。且贫困地区生产管理也比较落后,导致生产出的产品质量以及产品种类都很少。最后需要解决关于培训农户专业知识的财务问题。需要通过政府相关部门的帮助以及一些企业的合作去进行农业人员的培训。
1.3 消费扶贫的优势
从当下的消费扶贫发展现状来看,消費扶贫具有三大积极意义:
(1)消费扶贫对促进农户增收具有积极意义,提高农户发展农业的积极性,让也大大提高了农民自我发展的勇气,推动当地农业的发展,让农民自己当家做主,形成良性的农业发展循环。
(2)消费扶贫对推动贫困地区特色农产品的长期培养具有积极意义,对促进贫困地区的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让贫困地区的消费扶贫有了发展方向,形成了完备的产品出售体系。
(3)消费扶贫对动员社会力量的全体参与具有积极意义,特别是在基于信息时代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基础上,让消费扶贫变得人人可做,人人乐做。这不仅满足了在消费要求越发严格的当下,对绿色生态农产品的需求,也促进了贫困地区农产品的消费发展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 消费扶贫发展下的新方向
2.1 中国农业发展的现状
2.1.1 我国现阶段贫困地区分布状况
精准扶贫是我国一直关注和正在进行的惠民工程,此项工程与百姓生活紧密相关,对我国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
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消费扶贫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据报道,到目前为止,平均每年减贫的人数在1300万以上。贫困地区各个方面的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医疗、文化、教育等公共服务都有了明显改善。
2.1.2 我国致贫原因情况分析
根据数据统计,在导致贫困的原因中,有50%是因为身体残疾和患病而无法进行劳动。同时,因为缺乏技术、资金、项目以及自身发展力不足而导致贫困的也超过了总体的30%。由此可以判定在我国,残疾、疾病、缺技术、缺项目、缺资金以及自身发展力不足是导致其贫困的主要原因。
2.2 新方向新策略的开展
2.2.1 消费扶贫开展的背景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要在2020年,全国人口一户不落的全部奔入全面小康社会。因此,我们需要去推动贫困地区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增加农民的收入,对农户进行技能培训。结合各个地方实际贫困情况,以“互联网+消费扶贫”为切入点,去解决多方面社会热点问题,如精准扶贫问题、信息时代扶贫新方式问题、农产品滞销问题、电商模式的发展问题等,增加农民的生活技能,推动消费扶贫的快速发展。
2.2.2 贫困地区人民接受技能培训的意愿
2017年我国将贫脱贫标准定于人均收入3300,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在政府和企业的帮助下,100%以上的脱贫户已经达到此项要求。但是还有部分的未脱贫户还没有达到此项标准。同时,根据我国的经济发展,贫困地区人民对于生活需求也将不再满足于吃饱穿暖,需要进一步地去改善生活。
消费扶贫不仅仅帮助农民从经济上发展起来,更要让农民从身心上更加独立自主。让全国人民实现脱贫攻坚,从内心树立当家做主的心态。与传统的扶贫方式不同,消费扶贫需要坚持贫困地区人民的主人翁意识,让贫困地区人民不仅从思想上重视扶贫工作,还身体力行的做好扶贫事业。不仅如此,在开展扶贫工作的时候,需要去有方向、有原则的实施。要突出困区,重点倾斜。特别贫困的地区要重点扶持,使他们贫困面貌有所改善。其次,得一规划,分步实施。服务大局,科学规划,整个项目分两步走,先富带动后富,是整个计划落到实处。
在发展消费扶贫下的脱贫攻坚的新方向后,贫困地区的各方面指标都有了很明显的改善与提高。如经历一阶段培训后,农民的就业率得到明显提高,通过技术培训后参与就业的农户的工作状态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其就业后所创造的具体经济收入也有了显著增长。与此同时,观察参加技术培训的农户人数也正在逐渐增长,同时,查看农户的生活幸福指数在通过技术培训上岗后也有大幅度的提高。新方向下的发展如今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前进,新方向下的脱贫攻坚战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
2.2.3 消费扶贫带来的经济效益
(1)农户方面。
在政府对当地农户扶持的基础之上,对农户进行基数培训后,使其增加一项新的劳动技能。农户在农闲时节或者每天的空闲时间,到当地的工厂做一些零散的活,以此增加收入。
(2)企业方面。
通过精准脱贫的培训,获取本企业所需的劳动技术人员。企业依据本公司的需求,在当地招收符合本公司要求的技术工人。通过在当地直接招聘可以节省一定的招聘工人所需的费用。同时,招收的临时工的成本比固定工人的成本低。这样也节省了公司的成本。
(3)政府方面。
当地的农户在培训过后,帮助其上岗,可以提高当地农户的家庭收入。帮助贫困农户在经济收入上达到甚至超过国家脱贫的最低标准,从而使当地贫困户的数量下降,节省了政府对贫困农户的财政补贴,使农户获得熟练的技能,工作效率提升,进入当地企业后可以提升企业的产值,增加企业给政府缴纳的税费,直接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3 消费扶贫带来的新发展体现
在响应了国家号召,推动发展了消费扶贫后,农户的就业情况明显改善,大部分农户投入农产品的采购与销售工作。且在已经参与培训的农户中,农户在参与培训后的就业率明显提高。农户的经济收入在通过技术培训后也得到了提升,且技术培训的农户人数逐渐增长,农户的生活幸福指数在通过技术培训上岗后也有大幅度的提高。与此同时,企业方面的用工状况也得到改善,企业的运营成本是大大降低。
4 结语
农产品上行是农村和农业电商的重要方面,是决定农村电商精准扶贫成效的重要因素,同时农村电商的特征和特殊性决定了具有整合各方资源的中介组织的重要性,且脱贫攻坚与我国当前农村发展的具體现实紧密相连,紧扣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主题思想,以精准脱贫为目标,给予农户脱贫技术培训,帮助农户克服因自身发展不足而致贫的问题。而消费扶贫打响的攻坚战加强了国家与农民的密切联系,为国家扶贫脱贫政策的有效实施起到了很好的沟通作用,在大学生创业和实现自身价值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明显。
参考文献
[1]逯风暴.消费扶贫之路如何越走越宽[N].新疆日报(汉),2020-07-10(05).
[2]李晓红.合力构建消费扶贫长效机制[N].贵州日报,2020-07-01(08).
[3]范国栋.推进消费扶贫助力脱贫攻坚[N].甘肃日报,2020-06-12(05).
[4]戴运辉.抓好消费扶贫助力脱贫攻坚[N].汕尾日报,2020-06-10(01).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9年年度安徽省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农产品上行视角下电商扶贫新模式——以铜陵学院对口扶贫凤凰村为例”(S201910383159 )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