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驱动的高中生涯课程校本化设计与实施

2021-03-24 11:03郭蒙蒙王凯
中国教师 2021年3期
关键词:生涯学科职业

郭蒙蒙 王凯

生涯规划教育是高中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培养学生选择能力和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重要作用[1]。在教育改革框架下,学校如何正确定位、设计、开发和实施生涯课程,使之既融入学校课程体系,又能适应学生的真实发展需求,成为重要课题。

一、学校生涯课程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已有不少学校在生涯课程建设上进行了诸多探索,也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整体而言,仍存在一些问题。①重经验导向,轻制度分析。倾向于以简单工作思维按照经验办事,缺乏对生涯相关制度文本的分析,在课程建设依据的论证上相对匮乏。②重职业认知,轻整体指导。表现为将生涯指导窄化为职业认知与职业定向,缺乏对学生心理、理想、学业、生涯等的整体设计与指导。③重学科选择,轻能力建设。关注了如何引导学生根据高考改革要求结合自身实际进行科目选择,但忽视了科目选择背后的信息获取与分析、兴趣认知与思考、选择路径与策略等能力的培养。④重口头说教,轻深度体验。在实施上偏重于知识教学,多采用口头说教的方式,缺乏真实情境的创设,导致学生鲜有进行深度体验的机会。⑤重结果达成,轻过程思考。关注结果的达成,对结果达成的过程缺乏分析与思考,致使过程性信息流失,生涯规划也因此走向功利化。⑥重测量工具,轻自主探索。部分学校专注于使用测量工具如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职业能力倾向测试等,对学生进行能力倾向测试,再让学生依据测试结果“纠正”自己的职业兴趣与职业定向。事实证明,一旦将职业兴趣测验结果视为标准答案,就会产生对测量工具的过度依赖,相应地,学生进行自主探索的权利会被弱化甚至被剥夺。⑦重自我得失,轻社会价值。有些学校在生涯课程建设中过分突出学生的“自我价值”,以自我为中心,以自我得失为标准,去进行选择,忽视了人的社会性,忽视了个人成功与社会需要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缺乏对社会价值的分析和纳入,导致了生涯课程的短视与低效。⑧重人职匹配,轻变化适应。有不少学校的生涯课程建设以“人职匹配”理论为依据,强调学生职业兴趣、能力、性格、价值观等与未来专业和职业的匹配度,忽略了对学生生涯适应力和对未来不确定性积极接纳能力的培养[2]。生涯具有鲜明的动态性、不确定性和混沌性,生涯课程的重点应该在于让学生具备适应未来变化的能力,而非简单地找到一个跟当前自己所表现出的倾向相匹配的职业。

上述問题已经明显制约了学校生涯课程的进一步发展。笔者认为要真正发挥生涯课程的作用,必须明确课程的建设基础与制度内涵,基于学生真实的需求,形成结构合理、彼此衔接、内容丰富、实施多元、评价合理的生涯课程体系。

二、生涯课程的制度内涵:学生发展指导制度转型

1.从“建立”到“加强”:学生发展指导制度的转型

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加强对学生的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指导”,这被视为生涯规划制度确立的开端。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强学生发展指导”。文件指出既要注重指导实效,“加强对学生理想、心理、学习、生活、生涯规划等方面指导”,又要健全指导机制,“学校要明确指导机构,建立专兼结合的指导教师队伍,通过学科教学渗透、开设指导课程、举办专题讲座、开展职业体验等对学生进行指导”。政策用语从“建立”向“加强”的转变体现了国家对学生发展指导制度重视程度的跃迁,寓于其中的生涯规划也因此而成为学校实践的热点。

2. 生涯课程建设的新内涵

除了上述规划纲要以及指导意见外,新高考改革试点的推进以及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也从政策上助推了生涯规划教育的发展。

按照制度转型的要求,生涯课程建设在内涵上要秉持“全景立场”,与学生多元化的学业选择糅合在一起,更好地帮助学生制定学涯、职涯和生涯规划[3],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更好地适应高中阶段的学习与生活,处理好兴趣特长、潜能倾向与社会需要之间的关系,选择适合的发展方向,提高生涯规划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

三、需求驱动的高中生涯课程设计与实施

在对存在问题和制度转型深入剖析的基础上,笔者及研发团队以“需求驱动—角色赋予—深度体验”为逻辑主线,开展了高中生涯课程的创新设计与实施。

1.课程定位描述

课程定位指向课程的价值内核,在开发之初,研发团队认真分析和研讨生涯课程到底要做到什么。是不断地告知学生应该怎么做,还是赋予学生真实的角色,通过角色感知自己的生涯任务?是不断地通过外在强化让学生形成解决生涯问题的策略,还是通过角色赋予唤起学生内在的需求和力量?是通过完整机制努力给学生铺平所有生涯道路,还是让机制开放,让学生在角色困惑中经历磨砺和成长?经过反复研讨,研发团队确定了“角色→关系→成长→发展”的基本定位,通过赋予学生真实角色,将问题还原到各种关系中予以处理,从而激发学生自我成长的内在需求,实现主动、活泼的发展。

2.课程目标设定

研发团队参照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表达方式,制定了生涯发展领域素养,作为生涯课程的总目标(见表1)。

3.课程开发流程

依据课程定位与目标,采用“NRCCE”设计模式进行课程开发。N(need analysis)是开发前期的需求调研与分析,主要包括对学生需求、教育教学需求、当前政策等进行分析;R(resource analysis)是开发初期的资源分析,主要包括指导人员分析、校内资源分析、校外资源分析等;C(curriculum development)是对生涯课程的研发,主要包括综合信息研制、课程开发计划、多方参与审议计划、整体设计课程、活动以及导师指导等;C(curriculum executing)是课程的执行与管理,主要包括过程性管理、过程性指导、过程性改进等;E(effect evaluation)是课程实施后的效果评估,主要包括使用数据评估效果、多方参与评估、进一步完善课程等。

4.课程类型与内容

生涯课程分为四类,相互支撑、彼此銜接,共同构成了生涯课程的内容体系。

一是生涯独立课型,介绍生涯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探索自我与环境,加强与环境的互动,做出选择并制订生涯规划。一般使用综合实践活动或校本课程时间,每学期不低于8课时。高一年级重点在环境适应与自我认知,高二年级关注职业探索与初步定向,高三年级专注升学规划与过渡准备。

二是学科渗透课型,将生涯规划理念融入各学科教学中,培育学生学科素养,使学生了解各门学科的特点,以及与之相关的高等教育专业特征、相对应的职业和行业特点等基础知识,充分认识学科学习的价值与意义,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学科能力倾向、发展潜力进行学业规划。

三是班会课型,重在朋辈教育与实际问题解决,在班会课型中需要明确四种角色:①组织者角色,主要负责组织班会活动、组织职业体验活动、组织人员交流;②指导者角色,主要负责指导学生制订个人计划、指导学生个人成长;③协调者角色,主要负责协调学生与家庭共同参与、协调其他导师参与、协调需要指导的学生个体;④管理者角色,主要负责协助学生做好综合素质评价和自我完善生涯规划等。

四是实践课型,以实践体验为主,通过创设各种真实场景,让学生有机会亲身经历、深度体验,主要包括生涯夏令营、模拟招聘会、青春导师活动、职业体验活动等,让学生多层次、多角度丰富生涯认知,多方位、多类型开展生涯探索,逐步发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专业领域,并产生持续、积极的自我效能感。

5.课程多元实施

生涯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系统的生涯规划是一个“认识、学习、体验、调整、成长”的演绎过程[4]。需求驱动的生涯课程在实施层面需要学校根据不同的学生对象、课程内容,灵活地选择实施手段和工具。比如,在学科渗透课型中的学科绪论课,可以通过“介绍学科历史——引导学生形成学科整体印象→分析学科价值——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学习→培养学科素养——引导学生建立发展意识、储备未来→关联专业与职业——引导学生拓宽视野、关注未来”的实施流程,让学生在“学业、专业、职业”之间建立联系。除此之外,可以灵活运用情境体验模式、测验体验模式、榜样引领模式、岗位体验模式等引导学生在自我潜能与外在需求之间寻找一种平衡,将个体自我实现与社会价值形成对接。

6.课程发展性评价

针对生涯课程的特殊性,笔者及团队按照形成性评价方式,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在科学运用常规测量工具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法来记录和描述学生在课程修习过程中的表现,依据课程目标考查学生在生涯觉醒、生涯认知、生涯规划能力等方面的变化,对生涯课程效果进行检测。从而促进学生梳理课程收获,自我改进,促进教师不断优化、完善生涯课程设计,改进实施方式。

参考文献

[1] 肖玮萍. 高考新政下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现状及其应对策略[J].教学与管理,2018(10):17-20.

[2] 刘鹏志,金琦.普通高中生涯教育要避开五大“雷区”[J].人民教育, 2019(Z1):108-111.

[3] 王海云.关于高中生涯教育课程的实践与思考[J].河南教育(基教版),2020(10):47-48.

[4] 陈菡.普通高中生涯规划团体辅导课程化探索[J].教学与管理,2020(34):37-39.

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基于情绪识别技术的学科情感目标检测与教学设计改进研究”(课题编号:DHA19036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1.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昌平学校;2.北京教科院课程中心)

责任编辑:孙昕

heartedu_sx@163.com

猜你喜欢
生涯学科职业
我的教书生涯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16 Years in the Mines
手残党的厨艺生涯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超学科”来啦
我爱的职业
五花八门的职业
学生获奖及学科竞赛
关于马术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