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儿童角度进入审美、立美研究(二)

2021-03-24 11:03冉乃彦
中国教师 2021年3期
关键词:内化自主性想象

冉乃彦

【摘 要】在内化出现以后,审美情感就会出现。内化就是有了自己的内心活动,表现出自主性,具体有延迟模仿、伪装的游戏和初期的绘画三方面。想象是幼儿审美的第一要素,二岁至七岁是人的想象力发展的关键期。想象力有四个特点:搬家、拼凑;猜测;全情投入;自我中心。

【关键词】儿童审美 立美 内化 自主性 想象

【上期概述】美不仅应该是教育的半壁江山,而且在儿童成长早期更应该是教育的基础。当代儿童审美研究可以从三方面相互启发、密切合作:一方面可以依靠脑科学的研究;另一方面可以依靠广大教师、家长在实践中积累的丰富案例和经验,再加上科研人员从哲学角度给予提炼、论述。节奏是儿童最初的审美体验,人的“内在性”和“无限性”是审美能力的开始。

五、内化表现在自主性

刘绪源认为“在内化出现以后,审美情感就会出现。这以后,真正的审美才会开始” ①。内化,就是有了自己的内心活动,表现有三方面:一是“延迟模仿”,当眼前的实物离开了,孩子还能模仿,说明它已经被孩子内化在心中了。常常有这样的情况,一个父亲爱打人,或者孩子看到电视、游戏里的打人动作。过了很长时间,需要的时候,他就会把这种动作模仿出来。二是“伪装的游戏”,孩子心中有数,才能装得像。有的孩子为了让别人害怕,通过内心的策划,把自己记忆中的储存搬出来,可以装出跺脚、攥拳、瞪眼等表示愤怒的动作。三是“初期的绘画”,绘画也是玩,但是“这与被节奏直接唤起的即时的快乐,有了重要的区别”。这是有内心活动的行为,这时候儿童绘画都是有所指,往往“不是画自己所见,而是自己所想”。所以成人如果看不懂孩子的画,务必不耻下问,往往会有惊人的发现。图1是一个孩子画的自画像,可能是由于玩手机,被妈妈处罚了。头上有光环的是“好”我,头上有角的怪兽是“坏”我,玩手机的“坏”我,得意地看着“好”我,后来妈妈惩罚了“坏”我。这正是在画“自己所想”,而不是“自己所见”。

内化,表现在自主性。一是喜欢看到恶作剧(作弄耍笑,使别人难堪的行为)。因为可以从中获得乐趣,得到意想不到的驚奇,但是,小孩子只能在想象中获得快乐。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是弱势群体。例如:“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叫妈妈,妈不睬。‘骨碌碌滚下来。”最后看到小老鼠倒霉了,“骨碌碌”滚下来,就十分高兴。孩子们往往喜欢选择这样的儿歌、故事让成人讲,这种主动选择说明他的自主性。二是期待。当读到“上灯台”时,孩子就开始准备笑了,因为他知道后来的结果。等读到“滚下来”时,他就会哈哈大笑,这是主体的预设,得到了验证。成人指点着孩子身体某一部分,唱出儿歌,和孩子有身体的接触,孩子也会有期待。同时也有了对身体的自我意识。三是和假想人对话。刘绪源举了一个二岁孩子的例子:“他有一个只有他自己知道的小伙伴,个子只有他的一半儿那么高。那是无形的(但在他的眼里是有形的),他经常会弯着腰和他说话……”(见图2)

笔者的孩子小时候,特别喜欢一个玩具小房子,晚上把它放在枕头边,还经常和它对话,每天离开时,要认真地说“再见”。这是孩子自己想象出来的小伙伴,因此是“自主性+想象力”的一种表现。看来,审美的开始,是和自主性的开始相联系的。

六、想象是幼儿审美的第一要素

“在他想象力发展的时代,确有这种空想作品的需要。”“儿童的身心发展和阅读是分阶段的,每个阶段需要的东西,如不及时给予,这就像剥夺了他们的衣食和生长的权利一样,必将影响他们以后的精神发展。而且过了这个时候,往往就很难再弥补了。”注意,“很难再弥补了”!但是,成人已经从毛毛虫变成蝴蝶了,成人想不起来自己的幼年,也不理解孩子的这种需要。

笔者特别喜欢这张照片(见图3)。五个孩子,是在模仿手机自拍吗?那么满足,那么自豪,脑海里闪现美丽的画面,心中弥漫着幸福的味道……一只拖鞋,竟然带给他们这样巨大的欢乐。没有丰富的想象力,是绝对做不到的。而这些,成人往往无法理解。

有一个从美国回到中国的二岁中国小孩,他一句中国话也不会说,一天到晚总是发脾气。笔者去串门的时候与这个小家伙玩了一个多小时火车玩具,笔者只能用少得可怜的“是”“不是”“约翰”“珍妮”等英语笑着和他交流。看得出,是想象力使他感到满足。第二天,他的奶奶告诉笔者:“孩子一大早就问‘那个哈哈笑爷爷怎么还不来。”笔者有一次去韩国旅游,同行中有一个四岁男孩。在每个商店里,他在妈妈购物的时候,都会利用商店的各种设备带着笔者做海员、海盗等游戏。他玩得津津有味,完全沉浸在他想象的世界里。

对于儿童来说,想象之所以是愉快的,是因为它带来的是精神的自由。一个弱小的孩子,在想象中没有被动,更没有压抑和恐惧,因此思维和情感能够得到充足的发展。这就是这个年龄儿童的精神需要。高质量地满足儿童的这种需要,应该是成人世界不能推诿的事情。

想象力发展会有关键期。刘绪源认为,“认知的迟缓可以弥补,因为认知发展是终生的。而情感的发展,尤其是人的想象力的发展,却只有在某一个阶段特别顺畅、特别自由,之后就不再有这样的机会……这道理很简单,就因为儿童期的这一阶段实在太特殊了。当他们开始了自己内心生活的时候,他们的资源非常有限,他们的认知还在很浅的层次,图示结构非常单薄。他们的情感刚刚萌生,情感渴望发展,但接触的面很窄。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还没形成,这与大脑思维系统尚未成熟有关。这时候,儿童生活中一旦遇到无聊的时候,他们该怎么办呢?他们没有更多的行动能力,无法接触他们渴望接触的广阔的世界。因理性还未生成,所以也不能深入思考,这时他们只有想象。他们需要读大量的(无限多的)想象类读物。这种需要正是人类特有的内在性与无限性在儿童身上的体现。如果没有,就只能自己编造,因为他们已面对空白,他们无法忍受空白。空白即无聊,这是人所受不了的,何况是生命力最强的儿童……孩子长大,逻辑思维生成,即到了六七岁以后,他们就再不愿意任由自己的想象到处奔突了……到这时,儿童将面临着内外两面的变化。内,是指他们的理性发展起来了,其内心再也不是想象力的独家天下了,刚长大的孩子会矫枉过正地特别反对小时候的心理和行为,一提起就会羞愧难当,甚至怒不可遏。这是因为他们已初具皮亚杰所说的运算能力,可以接受教育了,学习生活于是开始,在想象中自由疯狂的日子永远结束了。所以人的想象力自由发展的阶段,其实也就是二岁至七岁。这四五年时间也就成了人的想象力发展的关键期”。

1. 想象的第一个特点:搬家、拼凑

什么是想象?周作人所说的儿童的想象力“是集合实在的事物的经验的分子综合而成”,是鲁迅先生说的“他的小说中的人物没有专用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笔者的孩子上幼儿园时,有一天一本正经地说:“昨天老师带我去北京展览馆参观。是坐小轿车去的,旁边还有一只大狼狗。解放军还给我们敬礼!”笔者当时信以为真,后来和老师聊天时才发现没有这回事。他就是把老师、小轿车、大狼狗、展览馆、解放军敬礼都搬过来,通过想象,拼凑在一起。

2. 想象的第二个特点:猜测

儿童为什么用搬家、拼凑?因为他的能力有限,不能掌握更多的信息。又因为认识有限,不能夠正确理解各种事情,可是他又忍不住想去发现、了解,就采取了猜测的方法,弥补自己的不足。例如,当儿童读文章遇到不认得的字时,又急于知道下面的内容,就用猜测方法蒙过去。有时候大致蒙对了,也有时候蒙错了。有人问孩子:“为什么火车头‘滋滋冒气?”孩子很有把握地回答:“你要是跑累了,不也喘气吗?”有一个八岁的孩子说:“狗有四条腿,当然比人跑得快。”这个猜测可能是急中生智,也可能是一种小聪明,总之锻炼了想象能力。对能力、阅历有限的小孩子,这样做总比消极放弃强吧?

儿童的猜测也是根据自己不多的生活经验。首先佩服个子大、力气大的东西。因此吊车、恐龙等一般是儿童最佩服的。对于复杂的事情,儿童的猜测就会犯错误。例如,笔者的个子比笔者的哥哥高,因此笔者的侄子、外甥小时候总把笔者叫成“大舅”“大大”。他猜的是什么,也是提取自己脑海中的储存或者现实生活中的所见,然后将它们联系在一起。例如,孩子看到天空中的云彩,就能把它想象成是一只老虎、一条蛇……如果我们能够多带他们接触自然和社会,他们看到的、听到的越多,联想就越丰富,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越来越丰富,就为创造力做了很好的铺垫。所以,多接触大自然是必须的。因此,想象并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与一个人的实践密切相关。深厚的生活积累可以使想象力服务于人类的创造性,如爱因斯坦的贡献,而不是像有的小孩只有卡通漫画的积累,没有生活的积累,整天模仿打打杀杀。这种自由的猜测,可以自圆其说,有助于儿童发现自己的本质力量,也就是主体性力量,这是一种乐趣,美的乐趣。正是马克思说的“我的劳动是自由的生命表现,因此是生活的乐趣”。

3. 想象的第三个特点:全情投入

想象是具体的形象思维,或者叫“有情思维”,不能脱离情感。刘绪源认为“全情投入是一种审美想象。情感是弥漫性的。会由审美对象弥散到生存环境和自己的存在,并有深刻的穿透力。所谓真情似水,便是这个道理,他向四周扩散,并引起复杂体验”。

想象,是幼儿时期的重要精神生活,在全情投入的想象中,情感得到真实的发展。所以,发展想象力实际上是幼儿培养情感的最重要方法。马克思说:“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孩子在与人互动中,之所以充满感情、全情投入,就是他要发现自己、证实自己的力量。

儿童在想象中是全情投入的,那还是因为在想象的时候,他是自由的,因此他的想象能够充分反映出他的本质力量——即他愿意自由表达的,不论是搬家、拼凑还是猜想。所以,对于幼儿的遐想、发呆、编故事,甚至吹牛,成人不要过多干涉,更不要打击、禁止。发展想象力过程中,情感的出场非常重要。想象力是情感思维,它和逻辑思维不一样,也是不可或缺的。如果只单纯进行理性的逻辑思维教育,其恶果正在逐步显现出来。

4. 想象的第四个特点:自我中心

刘绪源认为“自我中心”的实质就是“主观性”。想象总是充满“主观”的,虽然那可能只是一个短暂的过程。小孩子常常以为自己爱吃什么,别人也爱吃什么。“童话大王”郑渊洁的儿子小时候竟然给汽车倒了半瓶牛奶,怕汽车饿着。小孩子乱跑,走丢了,大人急得要疯了,孩子却说:“我这里好好的,你们着什么急呀?”笔者的儿子小时候有一次理发表现特别好,笔者奖励他一串糖葫芦。他经过思考后说:“爸爸,我以后每天都理发!”

不过,尽管主观,究竟还是发展了自我,何况只是短暂的过渡过程。所以这个时候的儿童的“主观”,其实是有了自己的观点,也是一种进步,只不过这种观点并不是客观的,将来在生活中会慢慢得到纠正。这是因为儿童的想象,也是他思维的“作品”,他可以“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马克思语)。因而能够进一步发现自我、认识自我,发展自主性。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复习了各种景象,又把它们搬过来拼凑成新的景象,大大丰富了自己的储存,又通过天马行空的想象,锻炼了自己的思维能力。

想象是超前反映中的形象系统,而思维是超前反映中的概念系统。二者是紧密相连的。彼得罗夫斯基在《普通心理学》中说“想象是在情景非常不明确的认识阶段上发生作用的”。这点正好是幼儿期的特点,难怪幼童想象特别丰富。这同时也说明,为什么二岁至七岁是想象力发展的敏感期,因为这时候儿童处在“情景非常不明确的认识阶段上”。

家长经常反映,儿童忽然从胆子大变成胆子小,大致也是这个阶段,笔者以为这是他的想象力促成的。由于他的认识不成熟,就会把一些想象拼过来,吓了自己。儿童这个阶段的吹牛甚至说谎,往往也是由于没有将真实与想象区分开造成的。

一位家长反思道:“我们往往会以成人固有的思维去评判孩子的行为,孩子一旦‘离谱,我们就会焦急、烦恼。孩子三岁半的时候,我‘随潮流给她报了幼儿舞蹈班。在每次的集体汇报表演环节,当看到只有她‘沉浸在自己的音乐节奏里,完全不理会统一的动作时,我就心里起急:她不会是思维有问题吧?现在知道了,她没有问题,而是在感受这主观的体验中的内心的愉悦。”

(待续)

(作者单位: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责任编辑:孙昕

heartedu_sx@163.com

猜你喜欢
内化自主性想象
读悟化展:小古文浪漫教学四重奏
自主性数学课堂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无人机自主性分级标准浅析
快乐的想象
一生
思辨:儿童哲学促学生道德内化的教学实践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乐学善悟,让数学复习更有效
英语学习的自主性及其教学应用
内化与外化:鉴赏之二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