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朝霞 郭凯峰 张立坤
人才是实现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关键因素。本文从多学科综合能力、人工智能能力和外语跨文化交际能力三方面探究如何提升大运河文化人才素养,实现大运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利用,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一、大运河悠久的历史文化
中国的大运河有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由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浙东大运河三部分组成,是世界上距离最长、规模最大的运河,它沟通了物资和文化的交流,也孕育了璀璨的文化,形成独具特色的大运河文化。大运河沿线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至今保存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006年,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总计518项中,运河沿线省市共161项,占总数的31%。大运河沿线城市有众多的丰厚文化遗产,如宗教遗存、会馆、园林、历史文化街区、古建筑群、武术、戏曲等,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遗产的宝库。
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提出及意义
大运河文化对于阐释和研究中华文化具有独一无二的价值,自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遗产保护和文化传承,2014年中国大运河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大运河成功申遗。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探索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和利用。2019年9月27日,世界运河城市论坛暨世界运河大会在扬州举办,其主题为“运河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利用”,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筹)正式开工,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标志亮相。
建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首先能展示中华文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其建设过程就是一部中国文明的持续演进史,有力促进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的持续发展,增强全民对中华文化、中华文明和中国精神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其次,作为中国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交汇点,大运河文化不仅在中国文化传承发展中举足轻重,也在与中国有贸易关系的诸多国家中留下印记。建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有利于继续推动大运河文化的国际传播,进一步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用大运河文化符号向世界讲好中国大运河故事。在文化全球化的新时代,文化的传播能力已经成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决定性因素,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有助于提升沿线城市的文化软实力,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三、提升大运河文化人才素养
目前,我国获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申请者年龄普遍偏大,自身文化水平较低,后备人才青黄不接,导致一些物质保护传承人难以为继,甚至出现人才断层。另外,高校非遗人才培养没有专门“非遗”传承人培养方向,大学生对“非遗”的传承、保护、利用的认知不够。积极探索大运河非遗文化创新人才培养是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一个关键性因素。
新时代大运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利用涉及到文化、教育、艺术、计算机科学等多种学科,人才培养的研究内容覆盖文化历史研究、大运河专项研究、人工智能技术研究、数字媒体展示研究、跨域设计思维研究、文化产业研究、外语跨文化交际研究等多个领域,目的是培养具有较强跨界研究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本文将从多学科综合能力、人工智能能力和外语跨文化交际能力三方面探究如何提升大运河文化人才素养。
(一)多学科综合能力
由于大运河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涉及到地理、历史、文化、艺术、科技等多领域综合内容,某一领域的单一型人才不能满足这一需求,人才的素养的提升必然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在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目标要求、师资队伍、课程设置、教材教法等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国家和各相关部门进一步提供人力、物力、财力和政策支持,以完成从单一背景人才到主题型、复合型人才的转变,在文化专题、表现能力、未来发展等方面均能得到积累与提升。
為了加快大运河文化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首先要加强师资建设,多途径宽视野地提升现有师资力量,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培养“双师型”教师,建立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并充分发挥他们的顾问作用,使学生或受训者开拓视野,提高自信心和开拓能力;其次,合理设置课程体系,在加固专业基础与核心课程前提下,仔细选择体现人文性、交叉性、开放性、前瞻性特点的选修课,如旅游文化、乡土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等选修课,培养“厚基础、强能力、广适应”、集智能与技能与一体的高级复合型人才;再次,改革教学内容,对教学内容进行灵活取舍,并且不仅仅局限于教材,还应引入不同学术观点,追溯理论本源,探索问题的本质,为跨学科就业和进一步深造提供坚实基础。
(二)人工智能能力
第三代人工智能在大数据、算法及深度学习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人工智能时代已经来临,并在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理解和用户画像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大运河文化公园建设在保护、传承和利用方面存在着文化遗产保护层次较低,传承力度不够和利用水平较低等不足,而人工智能所表现出接近人的智慧,能自我学习、自我适应、灵活处理新情况,为大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利用提供了全新的路径。例如:在保护方面,人工智能的大数据能实现文化遗产保护的数字化,在人、机、物协同作用下,大数据给大运河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提供全新的生产方式,通过对数据的获取、存储和处理,对大运河文化遗产进行实时监控、提供相应决策并将其资源化;在传承方面,人工智能算法能实现文化遗产传承精确化,利用大数据深度学习、深度剖析大运河文化遗产背后的历史故事、意象、风俗等,还可以把文化遗产素材与VR技术充分结合,打造沉浸式文化产品,让受众在虚拟世界里领略当年大运河的盛况;在利用方面,人工智能的终端将实现大运河文化遗产利用的场景化,大数据的支持让各类终端与用户的交互行为得以实现,智能终端将在时间、空间两个维度共同构筑用户的具身场景,实现用户体验和消费的场景化。
近年来,我国人工智能人才需求日益旺盛,为了应对这一需求,2016年,2017年和2018年,教育部共公布了三批获批设立的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的院校名单,几百所高校新增了该专业,大力培养大数据专业人才。为了深入贯彻《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山大学、西安科技大学等许多知名大学紧跟产业升级人才需求,大力发展人工智能师资力量,以先进机制与文化建设为核心,致力于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工程型、创新型的高素质人工智能领域高端人才,许多学院都设有本科的智能科学与技术国家级特色专业,在系统工程和智能信息处理等相关专业也招收了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为人工智能培养优秀的研究学者和科技人才,这些高端人才将在大运河文化公园建设中把人工智能与大运河文化充分融合,发挥重大作用,实现大运河文化遗产的智能化保护、传承和利用。
(三)外语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语言沟通在运河文化的对外传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大运河文化的传承需要与其他运河国家交流,也因其交汇点位置需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文化沟通,对于外语人才的需求更大。我国过去在培养外语人才方面主要是英语、法语、德语等发达国家的语言,但大运河文化的传承和传播还需要其他多种非通用小语种人才达40余种。对此,有关高校应设立多种小语种专业,学习其语言文化,另外,还应组织师资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短期培。为了讲好运河故事,这些外语人才不仅需要具有良好的外语能力,也有必要学习外文的中国文化,以至于在交流过程中,不会出现“中华文化失语”现象,重视目的语文化和中国文化的双向输入,提高跨文化语言转换能力。
大运河文化的生态传播所涉及国家的历史传统、风俗习惯、语言文字、政治法律、宗教信仰等各有不同,在实施发展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需要中外各国在相互理解基础上加强业务合作,消除文化障碍,对此,这些语言人才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至关重要,不仅需要有语言基本功,还要求具有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加强文化、历史、政治和经济等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其语言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既具有乡土情怀,又具有国际视野,从而真正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互通,促进不同文化互相借鉴和彼此认同,为政治对话和经济合作创造有利条件。
四、结语
当今社会,国际竞争不仅局限于政治、经济领域,文化软实力逐渐成为更重要的因素。作为中华优秀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大运河文化可以为中国文化走出去起到积极作用,自大运河文化公园建设这一战略提出以来,中国政府加强与周边国家合作,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为中外政治、经济文化合作交流奠定坚实基础。在文化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这一新的战略目标在实施过程中肯定会遇到一些困難,人才素养成为能否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关键因素。教育部、高校和社会各界相关部门都采取积极措施,为大运河文化公园建设培养高端人才,随着这些人才在多学科综合能力、人工智能能力、外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等方面的逐步提升,他们必将在工作中更加游刃有余地增信释疑,建立大运河经济文化共同体,讲好运河故事,让世界听到、听懂大运河的文化之声,坚定文化自信,并向世界展示中国闪亮的文化形象。
(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本文为河北经贸大学科研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视角下大运河南运河段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与法治保障研究(编号2020PY07)的前期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