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精实
(鞍山市精神卫生中心,辽宁 鞍山 114000)
精神分裂症是临床上较为严重的一种重症精神疾病,易导致患者出现自残或自杀等不良行为,临床致残率和病死率均相对较高[1]。由于外界对于这种病症缺乏认知,对患者存在歧视,易导致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病情恢复期存在较高的病耻感,甚至出现严重的焦虑、抑郁不良情绪,使患者产生绝望的情绪,进而拒绝接受援助和治疗,最终导致患者的治疗效率大打折扣[2]。在传统意义上对患者进行护理的效果相对并不理想。本研究旨在探讨全程康复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病耻感和心理状况方面的影响。
1.1 一般资料 调查时间为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选取在此期间来我院进行治疗的44例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到我院进行治疗的另外44例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9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460,P=0.8310);观察组患者年龄最大为72岁,年龄最小为22岁,年龄平均为(52.15±18.25)岁,对照组患者年龄最大为73岁,年龄最小为20岁,年龄平均为(53.08±17.92)岁,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412,P=0.8100)。纳入标准:所有患者的诊断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中的相关诊断标准[3];所有患者均为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患者病情稳定,且精神状态良好,具有良好的表达能力;所有研究对象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合并严重躯体病症的患者;治疗依从性较差的患者;精神分裂症病情发展的患者[4];因各种原因无法完成本研究治疗,而中途退出研究的患者。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重点关注患者的日常行为,对患者进行生活指导和心理指导,护理时对患者进行积极的饮食干预和相关行为干预,并做好对患者的日常生活维护工作等[5]。观察组患者落实全程康复护理,具体的护理方法如下。①日常生活康复:对患者进行训练指导,指导患者进行穿衣、如厕、起床、睡觉、刷牙等,培养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同时注意对患者的仪容、仪表等进行指导,帮助患者改善不良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嘱患者学会独立生活,以便为回归社会做好相关准备[6]。②自我认知康复: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认知障碍,是这种病症的主要症状[7]。因此在进行干预的过程中要召集患者家属进行集体健康宣教,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认知行为,宣教相关病症知识,使患者和患者家属对疾病有全面的认识,帮助患者消除偏见和误解,强化并树立患者战胜病症的信心[8]。③医护支持康复:为患者制订相应的康复计划,每日坚持对患者进行巡视,每次护理时都需评估患者的独立生活能力,指导持续时间30 min,持续为患者进行12周的训练[9]。待患者病情逐渐稳定后,医护人员评估患者的心理变化表现,定期对患者进行心理状况的评估和了解,同时强化对患者相关行为的指导,为患者普及精神分裂症的知识,告知患者降低主观低落情绪的措施。积极给与患者帮助,使患者能正视自身的病症,树立回归正常生活的勇气,从主观上克服偏执情绪,并逐渐恢复自制力,使患者能够独立的处理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意外事件发生率,对两组患者的病耻感进行评分,采用自制的评分量表,共设28个项目,每个项目0~3分,使患者对自身行为进行正确的判断,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的病耻感越严重。护理后,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Rating Scale,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HAMD)评估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如果HAMA评分不足7分,则说明患者无焦虑症状;如果HAMA评分超过14分,则说明患者存在焦虑症状;如HAMA评分超过21分,则说明患者存在明显焦虑;如HAMA评分超过29分,则说明患者存在严重焦虑[10]。如果HAMD评分不超过7分,则说明患者正常;如果HAMD评分在7~17分,则说明患者可能存在轻度抑郁;如果HAMD评分在17~24分,则说明患者存在中度抑郁;如果HAMD评分在24分以上,则说明患者存在严重抑郁。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意外事件发生率为4.55%(2/44),对照组为25.00%(11/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病耻感评分、HAMA评分和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调查对象的病耻感和心理状况评分见表1。
表1 两组调查对象的病耻感和心理状况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调查对象的病耻感和心理状况评分比较(分,)
精神分裂症是临床上比较严重的一种病症,会导致患者在社会生活和日常工作中都面临着不同程度负性情绪的影响,加之外界对患者产生不公平对待的情况,也会对患者的自制力恢复产生影响。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治疗期间特别是治疗恢复期做好相关康复工作尤为重要。全程康复护理应用在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中,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病耻感,提升整体心理状况。全程康复护理的重点是对患者进行全程的监护,帮助患者检验和掌握不良心理状况,据此对患者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全程康复护理在对患者进行干预时能够从患者康复的全角度出发,全面性的为患者提供各项康复指导,综合改善患者来自于生理、心理等的不良情况,并且帮助患者积极的争取来自于家庭和社会的相关理解和援助,对降低患者的不良情绪、心理不良感受、提升整体治疗效果发挥出重要的价值。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意外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病耻感评分、HAMA评分和HAMD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针对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采用全程康复护理进行干预可有效降低意外事件的发生率,减少患者的病耻感,并改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不良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