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玉娟
摘要:小学作文教学时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打基础的一项重要工作。作文教学的任务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又包括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两种,小学作文教学中应运用多种指导方式。如:范文教学,说写指导、观察与实践教学、作文评价等。通过对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加之自己日常的教学经验,本人认为,小学作文教学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
一、遵循新课程标准,明确教学目的
造成上述现状的因素固然很多,但根本一条就是教师对习作教学的具体要求不明确,教学中不能按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进行循序渐进的训练造成的。有的老師还以为习作乃是上了三年级后的事,一、二年级没必要加强训练,这种观念是错误的。例如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低年级的写作提出了要求,具体要求是:(1)对写作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2)在写作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3)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或感叹号。以上要求虽然简单,但对低年级学生来讲,仍需循序渐进地教学分步落实。一般来讲,应在一年级注重引导落实第一条,而对后面的两条暂时步不做要求。此时教师应运用多种激励手段引导学生乐意写,把自己说的话写下来,由写一句到写几句。要鼓励学生自由写,一开始可只考虑学生是否写了,一次能写多少字,能否坚持每天写等方面去引导,甚至不必过多地注意内容是否得体,语言是否重复等毛病。因为只要能养成每天动笔写的习惯,就是最大的成功,其他方面的毛病,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会逐步克服的。要求过多,则欲速则不达。等到二年级时,再加上后两项要求逐步落实,这样才易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认清小学生作文教学的性质
所谓“小学作文教学的性质”,是指教师指导学生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文字表达出来。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生作文是“写话”和“习作”的结合。这既符合小学生学习运用语言表达思想的认识规律,又符合小学作文教学的实际,小学生的作文实质是练习用笔来说话。在学生已经学会或基本学会了用口语的基础上,要让学生学会用笔来说话,实现口头到笔头的转化,把写变成了一种由内到外的自由倾吐,使学生对于写话有兴趣,乐于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毫无拘束地写下来,从而形成一种写作主体,写自己的自得之见,抒自己的自然之情,用自己的自由之笔,写自己自在之趣的思想境界,这样就从心底里排除了“作文难”的障碍,减轻了学生心灵的压力,有利于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益。显而易见,小学作文教学的过程,必须有教师的引导,于是便形成了作文教学活动区别于一般认识活动的独特的“三维结构”(教 师、学生、习作内容),是教师“教”学生“练习”作文的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有机统一的过程。
三、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培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作文教学难,学生写作难,难在哪儿?首先,难在学生内心没有写作的欲望、没有表达的冲动和兴趣;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腐朽为神奇。学生没有写作的兴趣,就算勉强为之,也是赶鸭子上架,写出的文章也是死水一滩,毫无生趣。其次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觉得脑中空空,没有素材,下笔无神。所以,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显得至关重要。
教师应该努力培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学会观察生活,感受自然的美,体会活动的乐趣。其实,生活中并不缺乏美,活动中并不缺乏乐趣,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只是缺少探寻乐趣的心.天空俯瞰大地,阳光沐浴峰峦,春雨滋润万物,小溪缠绕村庄,这都是自然之美;野外郊游的期待,足球比赛的竞争,文艺汇演的投入,这些都是活动的乐趣,只有发自内心地发现美,感悟活动的乐趣,才能把眼中所见,心中所悟的美和乐趣诉诸笔下,作文才能具有美,充满乐趣。所以,在日常的教学中,多创造机会让学生走进生活,参与活动,学生有了兴趣,有了体验,有了素材,写作时才能变得积极主动,迸发写作的欲望与激情。
四、指引学生阐述真实想法,鼓励学生表达真情实感
唐朝诗人白居易说得好:“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文章要想打动人,必先倾注自己的真情实感,才能以情动人,以情感人。在日常写作文时,有的学生会滔滔不绝,眉飞色舞;有的学生会闭口不言,眉头深锁;有的学生则会冥思苦想,继而信手拈来。对于这种现象,我们应该指导学生创作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文学源于生活,生活即作文,作文即生活。写作源于作者生活中的所见所感所悟。只有具有一定量的生活积淀,文章才能饱含激情。反之,如果没有一定的生活积累,学生感情麻木,“无米下炊”,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哪里能真情涌动?即使勉强应付,写出来的文章也是黯然失色,味同嚼蜡,毫无生机与活力;把真情实感述之于笔上,诉之于文字上,倾注笔端,融入描述的字里行间,才能赢得读者的心。
1.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写作有个正确的认识
许多学生在思想认识上存在严重的误区,认为写作文仅仅是为了应付语文考试,使得一些学生写作时空发议论,无病呻吟,胡诌乱侃。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认识到写作文的根本目的是要阐述自己的看法以及抒发自己的情感,让读者与你一起感动。
2.教师要多给学生提供灵活自由发挥的作文题材
例如“选择一份自己将来想要从事的职业,采访正在从事这个职业的人,然后写出一份报告。”不要求学生当堂完成,可以去图书馆查资料或走出校门调查访问,甚至同学间可以协作完成,这样就给了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和空间。类似这样的题目,学生们都觉得很新奇,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他们都会遵照要求去做,不会胡编乱造,生搬硬套,而且会把实践中的切身体验和真实感受融入到作文中去。
总之,在当前课改的洪流中,要切实做好师资培训工作,加大教研力度,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才能进一步引导他们热爱写作,谙熟门径,从而让学生自由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让学生无拘束地写,想怎么写,就写什么,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把作文内容用恰当的语言文字一句一句、一段一段地表达出来,并做到有中心、有条理、有重点、有具体内容、有真情实感。让学生主动参与写作过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习作热情,使学生把写话、习作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一种自觉需要,切实培养、提高学生认识能力,特别是思维的加工和整理能力,从而提高作文能力。因此,把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作为统一的整体在作文教学过程中一体化地完成,正是我们所要追求的作文教学的理想境界。
参考文献
[1]强化课程意识,让语文课堂走向高效——参加区小学语文优 秀课展评活动有感.《新语文学习.教师》.2011 年 5 期.徐金国.姚瑶.
[2]浅谈提高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有效性.《新课程(小学 版)》.2010 年 9 期.单永贵.
[3].小学语文审美教学的实施策略.《新校园:理论版》.2012 年 1 期.常雨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