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红亮 王淼
摘要:环境因素可直接或间接引起家禽很多群发性疾病,禽类呼吸道疾病是威胁养殖业安全生产的重要疾病,研究表明,畜舍内的有害气体对家禽健康和生产力的影响远远大于其营养不良对家禽的影响。家禽只有在舒适的环境中才能维持健康活动并完成标准产蛋任务。良好的畜舍小气候对发展养禽业至关重要,因此本文重在研究环境控制对现代养禽业的影响,并提出科学的防治对策,供广大养殖户借鉴。
关键词:家禽;环境控制;诱发;呼吸道疾病
现从作用于家禽的环境因素分析,下面就三方面因素: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学因素具体阐述养殖业中环境控制对家禽健康的影响。
一、化学因素
极易诱发禽类呼吸道疾病发生的是化学因素。化学因素主要指舍内有害气体,畜舍中的有害气体主要有内源性和外源性的。畜舍內产生最多、危害最大的内源性有害气体主要有:氨(NH₃)、硫化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恶臭物质等。而外源性主要指工业生产排放的氮氧化物、硫化物、氟化物等。
其中氨气危害最大,鸡舍最易产生大量氨气,这和鸡粪粪便中有20%-25%营养物质未被有机体消化吸收有关,这些物质在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被微生物分解,产生大量的氨气。当畜舍通风换气不良、卫生清洁措施不好、氨气浓度超标时就极易引发禽类呼吸道疾病发生。
二、物理因素
在物理因素中重要阐述温热、光照、噪声和采暖等方面对家禽健康的影响。温热因素和光照的控制是家禽健康成长的基本条件。禁止对禽类进行过热或过冷刺激。减少人为各种应激因素是控制呼吸道疾病的关键。要根据家禽的不同日龄调节舍内温度,其中蛋鸡舍最适宜的温度范围是13~25℃,育雏舍温度适当提高,研究表明禽类如果处于高温或噪声较大的环境中,产蛋率会明显下降,免疫力也会下降,采食量会明显下降,长期处于90-100dB(分贝) 的噪声环境中,禽类表现为体重减轻、发育受阻、产蛋减少,产软壳蛋等现象。对禽类健康和生产力有明显影响,极易诱发禽类慢性呼吸道疾病的发生。雏鸡光照不足将影响生长发育,蛋鸡光照强度维持在7-10勒克斯,若光照过强易诱发恶癖发生。
三、生物学因素
主要指饲料霉变、饮水不清洁、场内病原微生物增多等因素。 场区饮用水要清洁,要求细菌总数低于100个/毫升,大肠杆菌数低于3个/升。如果水中支原体超标将诱发鸡败血性支原体病(MG),也称鸡慢性呼吸道病。灭鼠、灭蝇不彻底,内外寄生虫没及时消灭,病死禽处理不规范,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都成为禽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潜在因素。禽类禁止使用霉变饲料,发霉的花生饼、豆粕、豆饼、菜籽饼等饲料,实验证明,少量发霉饲料就能诱发禽类疾病,降低家禽抵御疾病的能力。杜绝使用高氟、高汞地区生成的饲料及农作物。另外不良添加剂超标也是最重要的生物学因素。部分养殖户在使用营养性添加剂时饲喂不科学,有的用量过大,造成饲料营养失衡,在使用非营养性添加剂时严重超标,缺乏针对性,正确添加、适量添加重视不够,甚至引起中毒现象。有的养殖户抗菌药物添加剂投喂缺乏针对性,金霉素、土霉素、泰乐菌素、杆菌肽锌、磺胺类药物等投喂时间过长不注意休药期,药物添加剂不注意配伍禁忌,这些用药不当都能降低禽类的抵抗力和免疫力,成为疾病发生的潜在因素,极易诱发其他疾病。
防控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
影响家禽易感性的主要因素是:饲养管理、卫生状况、特异性免疫状态和内在因素。加强饲养管理主要表现在舍内环境控制和舍内卫生的管理,畜舍环境的改善和控制,就是根据家畜生产的需要调控畜舍小气候条件,畜舍小气候条件不仅取决于外围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还取决于畜舍的通风、采光、给排水等设计是否合理,同时还应采取小气候调节设备来对畜舍环境进行人为控制。通常做法是:首先设计活动性窗户,慎用无窗畜舍,活动性窗户开关方便,冬季定期开窗,夏季经常开窗,利用空气对流加强通风换气,控制好舍内最适温度和湿度和饲养密度,禽舍避免过冷过热刺激。在舍顶合适部位安装通风换气装置,安装外排有害气体专用管道。根据季节控制家禽的饲养密度至关重要,密度过大,禽类表现产蛋率下降和诱发其他疾病。
再次执行严格的饲养制度和卫生消毒制度,养禽场废物处理工艺要先进,鸡粪处理用作饲料,有条件的养殖场设立有机肥加工间,采取多措施及时处理家禽粪便,勤打扫,勤消毒,勤通风,保持禽舍干净卫生,禁止舍内积污水和禽粪便。实行全进全出饲养管理制度,禁止不同品种、年龄的家禽混合饲养。最后做好定期疫情监测工作和程序化免疫工作,加强管理人员的学习培训,运用科学的管理手段管理养殖场。
2.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加强对禽类呼吸道疾病的预防
在防治措施上,主要采取“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防治时光依靠饲料中添加抗生素是无效的,必须配合环境的改善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严格落实好养殖场防疫消毒制度、防疫重在避免免疫失败,消毒要注意选择和病原微生物相匹配的消毒液。
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应用于疫情防控中,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和活的灵魂要求分析问题时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问题,在疫情防控中杜绝犯教条主义错误,教条主义者对疫情防控的认识仅停留在防疫消毒的层面,认为疫情防控仅仅是杜绝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畜禽方面,而忽视了环境控制、生物制品安全、种源引进、饲养管理不足等社会因素。战争是瞬息万变的,不能墨守成规,这就是活的马克思主义。疫情防控情况也是千变万化的,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才能收到良好的预防效果,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疫情防控的具体实践相结合,采取适当有效的防控措施降低呼吸道疾病的发生,比如在种蛋带菌时要控制种蛋,而不是饲料添加药物等其他方法。再比如控制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的过程中,尤其要重视空气质量的改善,通风不良,舍内饲养密度过高、用药不当均可加重病情。如果不能及时控制,常常继发其它慢性呼吸道疾病形成混合感染。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属冠状病毒Ⅲ群的成员。本病毒对环境抵抗力不强,对普通消毒药过敏,对低温有一定的抵抗力。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具有很强的变异性,目前世界上已分离出30多个血清型。病毒核酸重组变异加剧,在这些毒株中多数能使气管产生特异性病变,但也有些毒株能引起肾脏病变和生殖道病变,该病病原的血清型较多,新的血清型不断出现,加上不适当的免疫程序,常导致免疫失败,使该病不能得到有效控制,给养鸡业造成巨大损失。因此单靠免疫防病是不现实的。在做好程序化免疫的同时,必须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冬季加强保温,避免寒潮刺激,夏季加强降温和清洁饮水,可在水中加入黄氏多糖和电解多维、维生素c等,适当补充雏鸡日粮中的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加入抗病保健添加剂,加入药物饲料添加剂。在出现少数禽类呼吸道病时,一定要及时隔离病禽,并采用通风疗法,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和舍内氧气含量正常是降低呼吸道疾病的关键措施。
3.利用生物处理法处理鸡场粪污
目前处理鸡场粪污的方法主要有生物处理发,干燥法、除臭法。大中型型养鸡场适合用生物处理发处理家禽粪便,主要处理工艺形式有堆肥发酵法、有机肥加工法、发酵罐发酵法及沼气处理等。养殖场要根据自己产粪污量的大小设计好处理工艺,坚持日产日清,实现粪污的资源化利用。处理后的鸡场粪污符合相关标准。通过先进的处理工艺来改善场区空气质量,消除有害气体。
对于污水量大的养殖场也可利用人工湿地消除舍内污水和有害气体。
人工湿地距离养殖场一般1公里左右,设置在养殖场的下游,便于集纳污水,人工湿地具有净化效果好,工艺设备简单、投资成本小等特点,1953年德国学者在其研究工作中发现芦苇能去除大量的有机物和无机物,通过进一步实验发现一些污水中的细菌在通过种植的芦苇时消失。人工湿地对处理生活污水和畜牧场污水有重要意义。人工湿地在消纳污水要将畜牧场污水和生产区绿化结合起来,绿化可以吸附空气中的尘埃,湿地可溶解有毒气体,达到净化场区周围空气的目的。人工湿地主要收集畜牧场污水和居民生活污水,不能将人工湿地当作畜牧场污水沉淀池用。要体现出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地点要因地制宜、实施简单,可造在住宅旁的空地上,也可利用水塘以及公园的景观池改造;规模可大可小,可以二三十戶养殖场共用一块,也可以一家养殖场造一块;投资少,维护方便,且占地面积小,配合种植水生植物,还可达到美化景观的效果。
人工湿地大小和当地畜牧场污水排放相适应,控制好与禽舍的距离,远离积粪棚、有机肥加工间等设施。通过人工湿地消纳生活污水和养殖场污水,净化生产区环境,间接的起到消除致病因素的作用。另外要在鸡舍周围建设绿化带,搞好畜牧场绿化,不仅可以调节小气候,减弱噪声,净化空气,还可起到防火防风沙作用。
结语
禽类呼吸道疾病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发生,任何疾病都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病毒、细菌增需要一定的条件。饲养管理人员如果能消除一些致病因素,通过学习提高管理水平。环境管理和养殖业安全息息相关,因此控制好家禽舍内小气候最为关键,在加强饲养管理的同时要更注重环境控制和防疫消毒工作,为禽舍创造安全舒适的环境,才能保证家禽健康和生产的需要。
目前随着养禽业的规模化发展,诱发禽类呼吸道疾病的原因较多,因此更要注意禽舍的选址要科学合理,以利于粪污及时排出,不影响周围环境空气质量,家禽舍的建筑学设计要利于通风换气,冬季利于保温和供暖,夏季利于防暑降温。另外鸡场要采取专家指导和人员培训等多种方法吸收各个渠道的技术或技术人才,提高饲养管理人员整体专业技术水平,并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利用综合防控手段才能有效降低禽类呼吸道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