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焕保
摘要:文化是一个国家的根和脉,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国家强。少数民族文化的动向更预示着民族区域经济发展的走势,瞄准这种走势做好规划、协调关系、抓住机遇、树立品牌,必将成为促进少数民族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策略。发展盈江县民族文化产业,必须努力挖掘边疆历史资源、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加快发展地方民族文化产业,必将对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盈江县;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思考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根和脉,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国家强。少数民族文化的动向更预示着民族区域经济发展的走势,瞄准这种走势做好规划、协调关系、抓住机遇、树立品牌,必将成为促进少数民族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策略。文化旅游业是一个民族的共同文化传统在旅游过程中的特殊表现,文化是旅游业创名牌、提高竞争力的法宝。民族文化旅游业实质是以民族文化特色为主的文化旅游,即以探寻少数民族的“奇异风俗”,体验丰富“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古老”文化的一种旅游方式。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盈江县地方民族文化多姿多彩和独具特色的特点,挖掘边疆历史资源、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加快发展地方民族文化产业,必将对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基于盈江县众多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发展好以民族文化旅游业为主的民族文化产业对其经济社会发展有积极意义。
一、盈江县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
盈江县地处祖国西南边陲的云南省,东面、南面分别与德宏州的梁河县、陇川县接壤,东北方向与保山市的腾冲市接壤,西面大部分地区与缅甸山水相连,国境线长达214.6公里,全县国土面积为4429平方公里。盈江县水资源极为丰富,大自然风光绮丽,少数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十分丰富,颇具极大开发价值和潜力。
(一)民族风情浓厚,文化多样
县内主要居住着傣族、景颇族、傈僳族、德昂族和阿昌族,是云南省民族较为集中的县之一,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的团结在党的领导下,充分展示各自民族丰富的文化和风俗习惯,通过各自的民族节庆进行展示,如傣族的“泼水节”、景颇族的“目瑙纵歌节”、傈僳族的“阔时节”等具有较为突出的代表,也十分富含浓厚的民俗风情韵味。盈江县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较好,除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九项名录外,还有支那乡的傣族象脚鼓舞、旧城镇的傣剧等均已列入云南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清单,这些都为盈江县的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作出了很好的示范和榜样。
(二)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独特
盈江县有气势磅礴的虎跳石,独树成林的“榕树王”,璀璨明珠“凯邦亚湖”,有如人间仙境的“支那云海”,雄伟壮丽享誉东南亚的“允燕佛塔”,有巍巍壮观的支那“大娘山”,山上古杉劲拔,苍峰突崖,人称“滇西小庐山”,有风光秀丽的大盈江国家级湿地公园,公园内江水婉蜒壮阔,绿宝石般的美丽平坝,竹林掩映下的傣家竹楼,袅袅炊烟,构成了风景名胜区美轮美奂的神奇画面。盈江的历史文物和民族文物众多,有文物保护点79处,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和石古寺及石刻文字散落在县内,很多是近现代以来的建筑。据统计,县内有国家级的文物保护单位两个,省级两个,州级九个,县级十二个,具备开发价值的文物点有六十七个,这些都造就了盈江县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三)独特的边境文化优势
盈江县是德宏州边境线最长的县之一,共有214.6公里,占全州的42.6%。多年来,中缅两国人民友好往来密切,自由贸易、通婚已是习以为常的事,有着较为深厚的文化渊源。盈江县的那邦和洪崩河口岸是直通缅甸八莫和密支那最近的通道,由此通道亦可通往印度,是中国通往印度洋的最佳区位优势,将为中国未来发展经济全球化战略提供有利条件。
(四)民族文化的交融性和独特性凸显
盈江县正在规划建设大盈江国际商贸城,通过建立旅游休闲区、赌石城、咖啡小镇、翡翠文化园、半山大酒店等项目,未来盈江县将成为中国最大的翡翠、玉石毛料交易中心、中国与东盟国家交流的中心和桥头堡,将会为中缅边民互市交易和中缅旅游提供更加便捷的条件。近年来,在盈江县已经有大量来自缅甸的边民和华侨,还有来自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及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等国的客商,致使盈江县民族文化具有更大的交融性和独特性。
二、盈江县民族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文化体制与机制落后,保护与建设资金投入不足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不完善,民族文化设施欠缺,同人民群众的文化预期差距较大;管理体制需要改进,运行机制缺乏灵活性,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文化管理体制未建立,民族文化产品面向市场、适应市场的能力弱,多种筹资渠道未真正形成,资源整合难度大,文物保护和产业环境不容乐观。如傣族等的一些傳统历史文化正在随着老人和传承人的离世而丧失,受经费、人才限制,有些抢救保护工作半途而废,特别是对村寨布局、住宅造型、建筑建材等方面缺乏整体资源性、民族文化性、历史传承性的文化兼容,不利于民族建筑文化和村寨文化的保护传承,与环境的协调性不够,推进安居工程的速度越快,民族的建筑文化将丧失越快。
(二)景点分散、交通滞后
盈江县虽然有无与伦比的自然风光,但目前依然存在着“散”与“乱”的问题。“散”,就是景点不集中,特色不能很好的显现,主题不明显,比如浑水沟、榕树王、虎跳石、允燕塔等,有“珠”而无“线”,缺乏创意包装。再加上县内交通建设的总体水平还不够完备,例如:航空线路只能通至邻县腾冲县和州府所在地芒市,铁路尚未开通,高速公路只是擦边而过,县内公路等级较低,这都大大影响了盈江县旅游文化产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三)文化产业规模和消费市场较小
盈江县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不充分,总量规模小,社会化、产业化程度低,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优势远没有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偏低。加上,文化发展不平衡,民族村寨文化站、文化活动室的设施建设、网点分布、服务能力相对落后,农民群众特别是山区少数民族群众的文化生活仍然贫乏,文化消费水平还较低,制约着盈江县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
(四)文化人才匮乏,文化产品科技含量不高
在民族艺术创作、编辑等领域人才缺乏;民族音乐、歌舞人才传承缺失;在县内尤其缺乏民族文化中的品牌策划、产品设计、生产经营、中介服务、市场营销等方面的专业人才,人才优势难以形成。当前除翡翠毛料加工,珠宝成品销售外,其他能进入市场的民族文化产品较少,在市场上的竞争力相对薄弱。
三、加快盈江县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建议
(一)保护优先战略
一是要树立保护民族地方文物资料的意识,使少数民族群众能辩证的对待自身的传统生活方式,防止民俗被同化和庸俗化。二是要广泛继承和发展民族传统文化。特别重视對一些即将消失的、非常重要的民族民间习俗、民族节庆、舞蹈、戏曲活动和民族的语言、音乐以及实物、文献等的保护,采取扎实可行的措施进行拯救,加快制定地方民族文化保护规划和制度。在开发的同时又对其实施有效的保护,防止过度商业化和伪民俗的出现,用文化旅游资源招商引资或注册公司,通过建立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公开招聘专业人才,实行公司化投资、经营和管理,通过整合的民族文化资源和景区景点资源,进行资产评估,用资源入股,吸引和寻找极具实力的公司合作,通过大公司、大项目搞好进行集中连片的大开发、开辟大市场、实现大发展,同时还要大力引进经济类、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使民族手工艺走向规模化生产经营。
(二)突出特色战略
一是突出地域特色,发挥口岸优势和盈江县民族文化对南亚、东南亚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二是突出主体少数民族风情特色,发挥与中原文化的比较优势,吸引国内文化消费者和西方国家为主的国外文化消费者前来盈江县进行民族风情考查与体验。三是突出旅游文化特色,强调盈江县独具个性的商贸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美丽生态的绿色旅游。四是突出历史文化特色,强化盈江县的少数民族历史文化中的事件、人物和史实的影响和作用。五是突出建筑方面艺术化民族文化元素,在建筑方面要体现当地的特色,在当地旅游重点地方,应强调居民和游客对民族文化活态体验的积极引导,包括各类节庆、民族手工艺创意坊、民族歌舞、信仰图腾空间、生产生活场景、特色生态产品购物等,应强调民族文化在城市空间、建筑形态、活动场所、文化媒介中的活态体验。
(三)文化品牌形象战略
一是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调动全社会力量,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民族文化宣传,做到有计划的制定,有步骤的推进。二是要积极开发网络传媒的方式,以微信、抖音的方式传播更多正能量,达到广泛引起众多人关注的目的。三是努力创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盈江作品来,增强盈江县民族文化的市场占有率,全面提升盈江县的知名度,重塑盈江县民族文化在全州的影响力,精心打造一批有影响的民族文化品牌,从而带动全县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文化市场的普遍繁荣。四是积极开发旅游商品,对现有的特色旅游商品在加工工艺和艺术创意上进行挖掘,使其能真正代表本地旅游的形象;充分开发利用尚未开发的商品资源,根据市场需求,开发研制;加大旅游商品的宣传促销力度,实行品牌战略,完善服务,树立良好信誉。五是要提炼民族文化的核心价值,目标消费群、竞争者以及地区本身情况,为品牌战略决策提供详细、准确的信息导向,并在此基础上,提炼高度差异化、清晰的、明确的、易感知、有包容性、能触动和感染消费者内心世界的品牌核心价值,一旦核心价值确定,在传播过程中,可把它贯穿到所有经营活动里。
(四)人才强县战略
推动盈江县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是要大力培养和引进人才。一是要实行优惠政策和人才流动新机制,广泛吸引国内外知名艺术家、经纪人、企业家来盈江县创业;二是积极改革分配制度,建立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的灵活多样的分配激励机制;三是大力培养文化产业人才队伍,重点培养一批熟悉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业务并掌握有关国际规则的人才,以及文化经纪人、主持人、艺术家和会展策划等专门人才;四是强化在职教育和岗位培训,努力提高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五是鼓励多渠道开办民族舞蹈班、民族绘画班、民族织锦班、民族饮食班、民族语言文化班、民族医药文化研修班等,培训民族文化的接班人,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总之,盈江县作为云南省边疆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要主动融入国家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战略和云南省大滇西旅游环线的战略安排,全力挖掘本县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积极寻找契合点,努力将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变成地区经济社会新的增长点,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盈江县这块森林茂密、水系纵横、风光秀丽、物产富庶的亚热带雨林的“伊甸园”必将会受到更多国内外来宾的青睐和光顾。
参考文献:
[1]牛崇荣.云南旅游之最[M],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
[2]陈新.口口相传的云南旅游书[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
[3]张胜冰.文化产业与城市发展——文化产业对城市的作用及中国的发展模式[J],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4]蒋晓丽.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产业论[J],四川出版社.2006.
[5]张建邦.盈江县旅游产业发展情况调查研究[J].创造,2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