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川铃
摘 要:初中生物教师如何在不断变革的环境中实现持续有效的专业发展,是当前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议题。偏远山区教师专业水平的局限,师资力量的匮乏,让生物教师专业发展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专业跨界成为了大部分生物教师的重要来源。理清教师在生物专业发展中的跨界学习机制,对于帮助更多教师从事生物教育教学,促进生物教师专业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
1.专业跨界打破传统生物教学
跨界学习是打破学科界限的跨学科知识建构,强调教师成长在夯实专业知识的同时拓宽视野,多渠道进行知识重构。[1]从教育学方面看待教师专业发展不仅仅是内在的专业化水平的提高,也包含了教师个体专业素养的提升。在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知识与信息日新月异,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全能型教师的培养越发重要。作为一名新型的中学生物教师,不仅仅要具备有关生物学的一些知识底蕴,更多的是需要新科技环境下的各种综合素养。
1.1教师队伍的多层次需要专业跨界
根据调查,重庆市黔江区初中生物教师115名,其中生物专业且专职的教师有56人,非生物专业且专职的教师有30人,非生物专业且非专职的教师有29人。非生物专业是指在最高学历中没有获得与生物学有关的学历。非生物专业教师有来自英语专业的、化学专业的、物理专业的、语文专业的、地理专业的、数学专业的等。达到了任何专业的老师都可以从事初中生物教学的现状。根据黔江生物教师年龄组成结构来看,40岁以上的生物教师有7成以上,这些教师的专业与生物对口的概率更低。大多是从其他专业因为年龄需要、学科需要不得不从事生物教学。针对这样的现状,完成生物教师在自己教育生涯的后期,完成教师的跨界成长很有必要。同时生物教师的自身专业水平也存在一定的缺陷,需要结合生物教学和其他教学的特点完成跨界成长。
1.2生物知识的交叉需要专业跨界
通过对四本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知识交叉点的梳理,会发现生物学与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医学的交叉点颇多,尤其是与物理、化学的交叉十分密切,与物理的交叉点42个,与化学的交叉点50个。[2]例如:人身体上的杠杆、人的呼吸系统与大气压的关系、人眼的成像原理与光学透镜成像的联系、植物的光合作用与物理中光的波长的关系、温度控制对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植物的颜色与光的反射原理等,都体现了与物理学的密切联系。以《节气里的生物密码》教学为例,在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时候,我们不仅仅需要专业的生物学知识,还需要对应的历史知识、地理知识、文学知识。生物的生存环境造就了生物知识的专业性,生物的地域分布造就了地理知识的专业性。同时我国二十四节气的由来,以及节气里的三候都与当时的历史环境有关。不同的时期产生的与生物有关的文学作品,也是学习节气里的生物密码的重要背景。根据生物学本身知识体系的交叉特点,可见单纯的生物学知识是不足以构建完整的专业知识体系的,这样的知识体系的构建只有通过跨界学习才可以实现。促使每位生物教师需要拥有跨界学习的动力,从多维度认识生物学。
同时在生物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也不仅仅应用到了生物学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其他专业的技术进行指导。比如课件的制作,需要图片处理技术、视频处理技术、PPT制作精化技术、微课制作技术等。生物教师的跨界技能培训可以更好的服务教育教学。随着新课程生物学核心素养的提出,要从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多个维度去培养全面的学生。教师不仅仅应该具备核心的生物学素养,更应该拓展自己广阔的视野,成为全面型教师。
传统的专业“界线”正在日渐模糊。教师的跨界,不是专业的弱化,而是一种强化和重构。只有将眼界跳出狭隘的专业层面,回归教育的基本常识,我们才能在聒噪的生态中,守住教育之本,教育之真。
2.年级跨界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人教版初中生物学主要围绕以下八个层面进行教学,生物与生物圈、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生物圈中的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健康地生活。在教学过程中生物的结构层次是后面学习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动物、人等的基础,与后面学习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息息相关。在学习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时,与后面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是分不开的。而一些生物学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应该会伴随所有的生物学学习过程,比如显微镜的使用、观察法、实验探究法等。在生物教学过程中,保证知识的系统性尤其重要,七年级和八年级知识的连贯性需要我们做到年级的跨界。有助于教师从多个层次系统的梳理知识,便于学生尽快形成知识的纵向体系。初中生物知识有一部分是高中生物学的基础,比如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高中生物学的基础,在这部分内容中我们做好了系统的梳理,便于为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涯做好铺垫。
3.区域的跨界实现资源的共享
教学资源因地域因素、历史因素、行政因素、个人因素导致分布不均衡。教学资源的共享需要在此时尤其重要。我们可以利用以下方式实现资源的共享。
3.1以技能大赛为突破点
定期或不定期的举办各种专业技能大赛,以集团为单位进行,组建一个小型的参赛团队,在比赛过程中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远程观摩、指导训练。以2019年重庆市生物教师优质课大赛为例,本次比赛持续了5个月的时间,通过区级初赛,市级初赛最终形成决赛,赛前针对选手和指导教师进行了集中培训,以比赛的模式共享了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赛后把优质课进行分享,做到了全市范围内的资源共享,优化了生物教师的专业素养。
3.2以大学慕课为平台
慕课MOOC是以连通主义理论和网络化学习的开放教育学为基础的。这些课程跟传统的大学课程一样循序渐进地让学生从初学者成长为高级人才。课程的范围不仅覆盖了广泛的科技学科,比如数学、统计、计算机科学、自然科学和工程学,也包括了社會科学和人文学科。绝大多数课程都是免费的。突破了上课时间局限性、上课地点局限性、选择内容的局限性。从时间和空间上给每位需要进修的人员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式。
3.3以支教和集团交流为渠道
目前在重庆市多个区域开展了支教或集团办学的方式,以黔江区为例,每年城区中学都会选取40名以上的教师定点定向的支援乡村学校,其中不乏有校级领导的支援,有利于把优秀的教学方法和优秀的管理方法进行统筹推广。同时黔江初中所有学校分成了5个办学集团。以一所城区学校为中心,将所有的教学资源放在教学集团中,可以采用定期集体备课、定期集体赛课、定期集体献课的方式分享教学资源。同时集团学校采用统一试卷月考、半期考,在中考学科会采用共同的复习计划,有助于城乡共同发展进步。
事实上,许多教育家本身就是优秀的“跨界者”。比如,夸美纽斯创办和管理过许多学校,但他的专业是神学和哲学;卢梭从未上过课,却写下不朽名著《爱弥儿》,如此人物,不胜枚举。现在的教育时代是一个没有边界的时代,所以在未来的教育时代,谁能把教育做得边界无限,谁就占据了教育的制高点。[3]跨界学习的意蕴就是跨越边界,打破边界的学习。当教师踏入不同文化或领域时,在多种观念文化知识领域之间会发生撞击,这种撞击会不断整合各种观念文化,不断产生新的构想。跨界学习使教育不再停留在,为教育而教育,教育不仅仅是为了自身服务,更多的是为了一种社会服务。当代教师实现跨界的转变,不仅是一种形势所逼,更是一种新的潮流新的趋势。
参考文献
[1]周彦冰.教师专业发展中的跨界学习策略[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5,(31):75-77.
[2]李珏欣.初中生物与其他学科交叉教学的应用研究[D].江苏:南京师范大学.2018.
[3]何莉.教育走入"无人地带".中国教师报.2016-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