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小微金融作为商业银行重要发展战略对象,在社会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对于中小银行来说,如何能够在战略转型关键时期抓住机遇,做好小微金融事业,对于推动银行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首先对中小银行开展小微金融的必要性进行分析,然后探讨两种小微金融实践模式,最后提出中小银行开展小微金融的对策。
关键词:中小银行;小微金融;模式;对策
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中,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等都会对传统商业银行发展模式造成严重的冲击,银行之间的竞争力不断增加。小微金融更加适合市场化经济,更加符合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形势,是金融领域的“蓝海”,也迅速成为各大银行所关注的焦点。相对而言,中小银行综合实力较弱,为了能够增强自身竞争力,积极开拓小微金融市场尤为关键。基于此,加强对中小银行小微金融开展对策的研究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1 中小银行小微金融发展的重要性
1.1 能够满足国家政策导向需求
小微企业是当前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相关调查发现,小微企业占当前国内市场主体90%以上,同时能够承担社会就业70%的份额。近年来,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加,小微企业对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为了扶持小微企业发展,国家相关部门相继出台了关于支持小微企业的金融政策,为小微金融服务创新、风险防范等提供了政策引导。同时,相关部门还为小微金融发展出台了鼓励性政策,也更加明确了金融机构的考核标准。因此,中小银行积极发展小微金融业务,符合国家政策导向。
1.2 能够顺应金融行业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小微企业数量不断增多,为商业银行业务开展提供了诸多可能,也是银行重要业务基础。在小微企业发展过程中,迫切需要从银行获得贷款,小微市场平均渗透率逐渐增多;另外,我国征信体系正在逐渐完善,民众的信用意识也逐渐增强。当前,国内业务活跃的征信机构超过近千家,已经形成了以人行征信管理中心为代表的社会信用数据库,也形成了多层次结合的社会征信体系。加上在技术创新背景下,原有的商业模式逐渐被打破,网络技术运用对提升小微贷款业务效率有很大帮助,计算机电算化办公,让银行小微业务流程更加精简、便捷。同时,借助于风险管理系统,能提升小微企业风险预警能力,将大数据分析技术运用到小微金融服务行业,能够解决小微企业信息不透明、信息不对称等带来的风险问题。
1.3 小微金融具有良好发展前景
在全球金融危机时期,美国富国银行正是通过社区银行积极开展小微业务的方式,帮助银行平稳度过金融危机,同时在2015年7月份,富国银行也成为全球市值最高银行,与美国银行、摩根大通银行以及花旗银行等竞争对手相比,富国银行盈利波动指标远远超出。从国内金融市场中,很多中小银行积极开展小微金融服务,尤其是小微信贷业务,在风险管理、投资回报等方面均具有良好表现。以台州银行为例,其推出的“城商行”模式,小微贷款适合于大多数风险权重,能够帮助银行集约资本。
1.4 能够培育出更多优质的客户
中小银行可以根据市场发展需求,积极推出多元化的小微金融服务,迎合当前市场中小微客户发展需求。通过小微金融,将更多小微企业发展成为自己的客户,为小微企业发展提供金融服务,随着彼此业务的深入,能够熟悉客户群体,增强客户的“忠诚度”,在激烈竞争中也更能够占据主动。如果让对手抢占了小微金融市场,则会将客户来源抢占,对银行发展造成不利影响。中小银行发展中,需要尽大努力培育小微客户,为广大市民、市政、市企等提供优质服务,让其成为银行稳定的客户。在与大型银行错位竞争过程中,抓住小微金融领域的机遇,能够做出特色化、差异化的选择,是促进中小银行发展的重要手段。
2 中小银行常见的小微金融发展模式
近年来,小微金融业务逐渐成熟,各个银行纷纷开始开展小微金融业务。常见的类型包括信贷工厂、IPC模式。
2.1 IPC模式
小微贷款服务是当前诸多城市商业银行的选择,其中,包商银行作为首批采取IPC微贷的银行。最初,包商银行采用支行试点的模式,经过一段时间试点后,发现IPC微贷模式具有很大的可行性,逐渐发展为准事业部模式,并切实执行IPC技术标准,对微贷业务开展独立核算,采取封闭运行及垂直管理模式。根据当时国内经济环境,包商银行微贷业务不断增多,贷款余额一度超过120亿元,超过12万个微贷客户。IPC微贷模式具有以下优势:第一,其作为纯粹的贷款服务,微贷客户派生存款相对较少,同时纯粹贷款业务效率更高,银行客户经理能全身心为客户服务,大大提升了放贷效率;贷款业务能够保持单纯,不会鼓励银行客户经理与客户过于靠近,避免出现道德性“迫贷”等问题;第二,这种贷款服务模式采用一口定价模式,以便于能够为银行获得更高的利润;第三,采用按月分期还款的模式,能够提升风险控制水平;第四,从贷前决策、贷后管理各个阶段,客户经理全流程跟踪负责,责任较为明确,能够让最了解整个流程的人对风险进行全面把控。
当然,IPC技术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具体体现在:第一,该模式属于劳动密集型方式,需要银行发展大量的客户经理。由于实施单户调查与分析,需要大量人员,微贷业务开展需要具体的执行人,无论招聘、培训等都需要银行能够耗费大量的资金成本、精力成本,对风险控制也具有一定的要求;第二,由于这种贷款模式无法为客户提供综合性金融服務,银行在客户锁定方面存在很大的弊端。
2.2 信贷工厂模式
信贷工厂模式作为一种典型的小微金融服务模式,以平安银行为例,其实施信贷工厂模式中,由信贷工厂为平安银行全行集中提供信贷审批服务,绝大多数小微企业信贷审批工作、贷后管理工作都由信贷工厂进行集中处理;同时,银行金融事业部全权负责企业战略制定、产品研发以及营销策略制定、风险管理等工作,并由信贷工厂向银行各个分行派驻风险官;各个分行都设置了专职副行长,专门与信贷工厂业务管理部门进行对接,全力推进小微金融业务的开展;另外,由总行向支行小微金融事业部下达业务指标,并进行任务分解,利用两率加平衡记分卡考核方式,对各支行开展小微贷款业务进行考核。
信贷工厂模式优点体现在:第一,该模式能够提供标准化产品,通过扫描进件,客户经理单产增加;第二,可以采用线上服务平台,实施标准化审批,审批效率更高,且能够实施一致风险偏好,为客户提供更便捷高效的贷款服务;第三,通过标准化业务流程,可以实现数据建模分析,为审批决策、风险控制等提供量化工具,便于贷后管理工作实施。
当然,各个商业银行都在积极探索创新小微金融服务模式,并通过试点试行等形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3 新时期中小银行开展小微金融服务的有效对策
3.1 通过产品事业部开展相关业务
为了减少中小银行开展小微金融改革的困难,应该改变传统垂直管理的模式,而采用产品事业部的模式。通过产品事业部方式,可以降低银行机构改革的难度,同时有利于提升各个支行对小微金融服务的积极主动性,通过现有业务资源,为小微金融业务发展提供帮助。同时,产品事业部模式也符合当前零售业务下沉的趋势,能够满足中小银行发展的客观需求。
当然,为了能够促进产品事业部模式开展效果,对各个分行做出激励,中小银行可以利用强条线管理形式,总行可以设置一定权重指标,对分支行进行考核,同时也可以从总行直接为分行小微金融业务费用、绩效等进行配置。根据银行业务改革工作,可以全面推行支行零售化改革,让支行能够提高对小微金融业务发展的紧迫感。
3.2 推行标准化小微金融产品以及标准化的小微金融业务流程
积极推行标准化小微金融产品,采取标准化业务流程,才能切实提升小微金融发展效率,同时能够让银行客户经理更容易上手,这与当前社会中对小微信贷需求量大的特点相匹配。第一,根据贷款中选择的担保方式不同,包括信用贷款、保证贷款以及抵押贷款等,银行可以设计出针对性的金融产品。当然,保证不同产品所对应贷后检查、调查表格以及风险应对点等有所不同,不同金融产品需要设置不同风险容忍度,根据覆盖风险的原则对产品进行定价设计;第二,采用标准化流程,也能够让信息录入向着标准化方向发展,能够借助于大数据分析技术,对相关产品数据进行处理,逐渐实现自动化审批,也能够实现风险自动化预警。当然,小微金融业务并不等同于批量开发、零散业务。其中,零散化开发模式主要采用单户调查模式,这种速度相对较慢,且风险控制模式较为简单;而采用批量产品开发模式,尽管会大大提升产品增长的速度,但风险系数更高。要求中小银行需要能够根据风险控制理念不同,有针对性的设计小微金融产品。
3.3 利用信贷工厂模式提高业务效率
传统的小微贷款模式流程复杂,对前端业务人员来说工作量巨大。因此,中小银行中后台可以利用信贷工厂模式,对相关数据进行集中录入,除了前期通过人工录入外,对于客户征信、工商信息以及法院等信息,都可以借助信息化技术进行自动导入,并构建各类数据模型,对贷款额度进行预审批,大大简化小微贷款业务的流程,实现自动化审批工作。另外,可以借助信贷工厂模式对小微贷款业务进行预审批,预审批结果能够直接反馈到中小银行业务部门中,信贷业务部门通过调查,对小微金融贷款业务做出具体审批决策。只有保证业务团队信贷调查结果与决策的统一性,保证权责分明、信息对称,才能切实提高业务开展效率。当然,为了保证中小银行小微金融开展顺利,采用信贷工厂模式中必须具备明确的信贷风险责任机制。
3.4 组建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在开展小微金融业务过程中,需要大量优秀的业务人员,其必须能够坚持真实、细致的原则,能够经得起交叉检验的信贷调查工作,为信贷决策奠定基础。只有具有详细的调查数据,才能建立有效的风险控制模型。因此,中小银行必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组建高素质的小微金融业务客户经理,保证信贷调查结果的真实性、有效性,能够为信贷决策提供帮助。根据目前中下企业金融业务开展实际情况,很多客户经理对抵押品具有较强的依赖感,对客户第一还款来源调查不足,一旦小微企业不能提供足够的抵押物,则不能获得信贷支持,这笔贷款业务也无法完成。因此,在对客户经理培训过程中,应该帮助其转变思想观念,增强其信贷调查技术。中小银行可以成立经理培训中心,能够针对小微金融业务开展实际情况,采用标准化的培训流程,对小微客户经理进行批量化培训。
4 总结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小微金融是当前银行金融服务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小微金融业务能够帮助小微企业解决贷款业务,同时还能够帮助银行获得更加稳定的客户群体,对提高银行在市场经济下的竞争力具有重要帮助。中小银行在与大型商业银行差异化竞争过程中,应该致力于小微金融业务,能够根据银行实际情况,紧跟时代发展需求,选择科学的小微金融服务模式,抓住小微金融业务发展机遇,为银行自身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尚勤.当中小銀行改革发展遇到小微金融难关——专访全国政协委员,上海银保监局党委书记,局长韩沂[J].中国农村金融.2020,15(8):25-26.
[2] 杨宏斌.商业银行小微金融发展困境及对策——机遇供给侧的分析[J].营销界.2019,24(11):85-87.
[3] 王丽媛,张若罔,金华凯.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小微金融业务优化策略研究——以河北银行为例[J].山西农经.2020,16(7):158-160.
作者简介:郭瑞芳,(1984-),女,汉族,籍贯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中级经济师职称,主要从事农信机构审计工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