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法人》全媒体记者 李辽
今天,我们在和平年代再次谈起魏巍这个名字,依旧感觉如同巍峨高山。他笔耕不辍的人生和文学作品感召了几代中国人。他的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写下了最壮丽的赞歌,至今读起来依旧荡气回肠。
无论是在枪林弹雨的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和平时期,他始终坚守共产主义信仰,从不彷徨,从不犹豫,流淌在他体内的英雄血脉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依然炙热,他早已成为人们心中“最可爱的人”。
2021年2月,魏巍去世13周年后,《魏巍全集》正式出版上市,这对于思念他的千万读者来说是莫大的安慰和鼓舞。今年3月6日是魏巍诞辰101年纪念日,为此,《法人》记者专程采访了魏巍的儿子魏猛,跟随他重新回顾魏巍充满革命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一生。
“父亲最喜欢,也是与他最贴切的两个身份,一个是诗人,一个是战士。”魏猛说。
自少年时代起,魏巍就酷爱诗歌、写作。从15岁起,他便在老家河南郑州的《国风晚报》上发表诗作。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7岁的魏巍只身赴西安投奔革命。在黄河南岸,眼望奔腾的河水,遥想着北国烟云,他忧心如焚,流着眼泪用三个晚上写下了五百行长诗《黄河行》。
1937年10月,魏巍由西安辗转至山西赵城县加入八路军,1938年他进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在这所特殊大学中的所见所闻,坚定了他的信念,决定了他的一生。1938年5月1日,魏巍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大毕业后,魏巍被分配到晋察冀敌后抗日根据地。其间,他随部队转战冀中、冀北一带,一边打仗,一边积极参与晋察冀诗歌运动,同时与三五同事共同开展部队的宣传工作:创作写在岩壁和诗传单上的街头诗,负责《抗敌报》《抗敌三日刊》的采、写、编、刻、印、发,真正将诗人与战士的身份合二为一。
资料图片1950年第一次赴朝
1985年到蓉城看望子弟兵母亲刘大娟资料图片
晚年魏巍曾与家人聊起过1942年的艰苦岁月,他说那是抗日战争最困难的时期,他每天饥肠辘辘,还要走很多路,感觉永远也走不完,每一天都格外漫长。有一次,他饿得眼冒金星、浑身发软,一位战友给了他一块锅巴,这块锅巴让他记了70多年。在这样艰苦卓绝的岁月,魏巍满怀豪情写下了长诗《黎明风景》,以必胜的信心期待着民族解放。
“1945年8月15日是父亲一生中最美好最难忘的一天。”魏猛说。这一天,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同时,上级通知魏巍被提拔为晋察冀军区七分区政治部宣传科科长,并安排他连夜到七分区报到。也正是在这一天,魏巍在前线报社见到了之前便认识并互有好感的安平县羽林村自卫队指导员刘秋华。这晚,他们沿着华北平原的河堤相伴而行,久别重逢的相聚和萌芽的爱情让他们无话不谈,远近村庄灯火通明,锣鼓声、歌声、欢呼声响彻整个大地,抒发着人们胜利的喜悦和对新生活的热望……
抗战胜利后,经过4年解放战争激烈的战火,1949年1月北平解放。为改造傅作义的部队,魏巍被任命为晋察冀野战军骑兵第六师第十六骑兵团政委,不久后参与解放大西北和剿匪的斗争。
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拉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12月,已从西北调回北京的魏巍时任解放军总政治部学校教育科副科长,为执行“了解美军战俘”的任务,他第一次奔赴朝鲜。与他一同前往的还有新华社处长陈龙,新华社顾问、英国共产党员夏皮诺。
完成任务后,夏皮诺与陈龙去了汉城,魏巍则留了下来,在前沿阵地上采访了三个月。这三个月,让魏巍终生难忘。他亲眼见证了志愿军战士的英勇无畏、亲自感受了敌人远超我军的先进武器……
1951年4月11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发了魏巍的战地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文章描写了朝鲜战场上最壮烈的战斗——松骨峰战斗,魏巍深情地在文章中记下了13名牺牲战士的姓名。毛泽东阅后批示:“印发全军。”朱德读后连声称赞:“写得好!很好!”而周恩来在1953年第二次文代会上讲话时,竟推开了讲稿,对着话筒大声感谢魏巍为人民子弟兵取了“最可爱的人”这样一个称号。后来,魏巍坦言,“谁是最可爱的人”这个题目不是硬想出来的,而是在朝鲜战场上从情感的浪潮中“蹦”出来的。
这篇文章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极大地鼓舞了前方战士的斗志,也激发了后方人民的支前热情。当时,写给“最可爱的人”的慰问信从全国各地像雪片般飞向朝鲜前线。后来,此文入选中学语文课本,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1986年9月25日,参加狼牙山五壮士纪念塔落成,见到当年抗日根据地南娄山村的房东
1996年8月在东兴林场采伐点,同伐木工人坐在树干合影
1952年6月,魏巍主动申请第二次赴朝,在前线待了8个月。其间,他曾执意去离美军只有几百米的坑道待了15天。这次,他发表了《二次赴朝日记》。2018年,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一书,将魏巍的《二次赴朝日记》收入其中,这些深入战场、身临其境的历史记录引起了巨大轰动。第三次赴朝时,魏巍在志愿军撤离朝鲜时写下了《依依惜别的深情》,同样被选入当时的中学语文课本。
三次赴朝经历,让魏巍成为家喻户晓的作家,找他约稿的人越来越多。当时,《中国青年》杂志和《中国青年报》在全国有几百万发行量,影响力巨大,邀请魏巍进行了多次关于青年人生观的讨论。
此时的魏巍还不到40岁,正值壮年,人生阅历已然丰富,开始构思一部全景反映抗美援朝这场伟大战争的鸿篇巨制《东方》。魏猛说:“父亲觉得光描写朝鲜战场的场景是不够的,这只是一个侧面,还需要有国内工厂、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于是,魏巍一头扎进位于北京长辛店的二七机车车辆厂,代职车间党支部副书记。“他觉得这里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工人革命运动的地方。自己作为无产阶级的一分子,需要脚踏实地了解工人的生活。”一年间,魏巍和工人一起上下班,与工人一起排队打饭,工余时间和工人们玩扑克、下象棋。老工人去世了,他去参加葬礼;小青年结婚了,他赶去贺喜。魏猛露出微笑;“工人们都亲切地叫他‘魏头儿’。”
在这期间,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邓中夏烈士的夫人夏明找到魏巍希望他来完成邓中夏的传记撰写工作。魏巍赴上海、海南等地采访了很长时间,同时查阅敌伪档案,找到很多老工人了解早期工人运动的情况,最后完成了著名的人物传记《邓中夏传》。
魏巍动笔写《东方》之前,魏猛说:“他觉得必须深入研究这个时代,拓宽生活领域,深入农村,在小说中需要体现与朝鲜战争交织的国内‘农业合作化运动’。这样,父亲又在河北农村住了很长时间,1955年开始着手创作《东方》。”
《东方》是魏巍一生的文学事业追求,其创作可谓一波三折,虽处在他创作力最旺盛的时期,却断断续续拖了十几年。1974年秋,他把中断9年半的《东方》的创作又捡了起来,每晚熬夜到两三点,1975年秋终于完成了75万字的初稿,1978年9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问世。这部取得伟大艺术成就的作品众望所归,在1982年获得首届茅盾文学奖。
1978年,魏巍被任命为北京军区文化部长,后来担任北京军区政治部顾问、聂荣臻元帅传记组组长。这一时期,魏巍文学作品盛出。
参与了《聂荣臻传》其中10章撰写工作的魏猛说:“在《聂荣臻传》组织撰写过程中,因为里面有相当重要的历史进程发生在长征途中,父亲考虑重走长征路,一方面获得风土人情、山川风貌的感性认识,另一方面也考虑将长征这个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呈现于笔墨之中,于是开始构思长篇小说《地球的红飘带》。”
1981年,61岁的魏巍第一次重走长征路,从福建福州出发走到江西赣南苏区;1982年,第二次重走长征路从湖南出发,途经成都,走到四川天全县时,因为在下雨天的田埂中步行参观当地红军祠堂,不小心摔倒导致小腿骨折,拄着双拐继续探访当年红军走过的栈桥,之后此行被迫中断;两年以后,魏猛陪着父母从甘肃兰州反向走到四川成都,老两口又继续相伴走到贵州、湖南等地。
《地球的红飘带》几乎反映了长征的全过程,真实感人。聂荣臻在此书的序中写道:“读完全书,我仿佛又进行了一次长征……”
继《地球的红飘带》之后,高龄的魏巍开始撰写反映抗日战争的长篇小说《火凤凰》以及大量散文和文论作品。在《火凤凰》中,魏巍以独特的方式,站在社会主义中国前途和命运的高度,同当代青年展开亲切对话和心灵交流,满腔热情地关注着青年一代的成长,被看作是他的绝唱之作。据魏猛回忆:“父亲在创作这部小说时,数次因为情绪激动而流下热泪。”
魏巍一直心无旁骛,潜心文学创作。“父亲对我们的期望也是这样。”魏猛回忆,“我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在《人民日报》做记者,父亲十分欣慰。”
曾经参军10年、做过文字工作的魏猛对父亲的文学作品有着很深的了解。“父亲着墨最多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这支由毛主席等领导人缔造的军队真正是一支人民军队,与人民利益一致,是人民最能指望、最能依靠的力量,永远是‘最可爱的人’。”魏猛说。
让人兴奋的是,2021年2月,《魏巍全集》正式出版,共10册、500万字,收录了魏巍革命战争三部曲《东方》《地球的红飘带》《火凤凰》及其诗歌、散文、中长篇小说、传记、文论、日记等。魏猛介绍:“在已有的《魏巍文集》基础上,《魏巍全集》搜罗了更多与父亲魏巍有关的文字,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很多文学评论家,一致认为魏巍笔下的人物形象充满了英雄气概,不怕死、不怕苦、不怕敌人,最能体现中华民族百折不挠、不屈服于外来侵略的光辉形象。这与魏巍的为人处世风格不谋而合。
“父亲是一名真正的共产主义战士。”魏猛总结道,“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这份信念他从未动摇,从未怀疑,从未彷徨,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