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文中
诞生于印度拉贾斯坦邦塔尔沙漠边缘的比什诺伊教(Bishnoi),系印度最早的环境友好型宗教团体。500多年来,比什诺伊人(Bishnois)世代遵循环保信条,热爱和保护动物、树木等非人类自然生命。他们的绿色环保理念和环保精神渗透到其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更在当代社会得到承续。
500多年前,在印度西部拉贾斯坦邦塔尔沙漠边缘诞生了印度教的一个分支——比什诺伊教。该教派创始人制定了29项信条,其中6项与环境保护密切相关,如不砍绿树、不杀动物、爱护所有生命等。鉴于此,该教派被认为是印度最早倡导野生动物保护、树木保护和绿色生活的宗教团体。自比什诺伊教问世以来,一代又一代的比什诺伊人遵循29项信条,崇尚自然,对非人类自然存在物具有强烈的奉献精神。其信仰已与环境保护密切结合在一起,甚至可以说,环保思想已深深地溶于其血液中。公元1730年,363名比什诺伊人为保护绿树免遭皇家军队的砍伐而壮烈牺牲,该事件堪称印度最早的环保运动。在日常生活中,比什诺伊人通过一切可能的方式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生。
印度拉贾斯坦邦西部地区,是比什诺伊教创始人詹布赫什沃上师(1451—1536)的出生地。比什诺伊教产生于艰苦的岁月。在工业化前的社会,拉贾斯坦邦的气候和地理条件对其政治、经济、社会尤其是宗教产生了很大影响。阿拉瓦利岭将拉贾斯坦邦大体分为两部分:西北部和东南部。西北部属于干旱和半干旱区,主要是干旱平原、流动沙丘,连同其附近的塔尔沙漠,被称为“死亡之地”。在环境如此恶劣的地方,动植物数量十分有限,当地人生存维艰。如何使人的可持续发展与当地有限的自然资源协调一致,成为当时亟需思考和解决的难题。在此背景下,比什诺伊教应运而生。
比什诺伊教创始人詹布赫什沃上师出生在拉贾斯坦邦焦特普尔地区的一个小村庄。他大智若愚,7岁尚未开始说话,34岁时还一边放牧一边在沙丘上打坐。他早早地与大自然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拉贾斯坦邦10年大干旱期间,目睹人们为获取食物、喂养动物而不断砍伐树木,结果随着干旱的持续,人、树、动物皆面临生存困境,他体恤人与非人自然物的苦难,冥想生命的短暂,思索如何普度众生。修行时,他脑海里时常出现一幅沙漠绿洲的景象:沙漠边缓缓流淌着一条清澈的小溪,小溪两岸长着绿色的植被和树木,沙漠行人和野生小鹿共饮溪中水。慢慢地,他体悟到普度众生的关键在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生,尤其是人要从内心深处敬畏绿树和动物的生存权利,要从行动上切实保护自然。公元1485年,詹布赫什沃最终找到了解决其多年来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的答案——创立比什诺伊教,同时立下了29项信条,力图通过塑造信仰来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Bish表示20,noi表示9,Bishnoi即为29,该教派的名称就从这个数字而来。
在29項信条中,有10项针对个人卫生和全民健康,如每天早上洗澡,吃家里烹制的食物,不吃在不清洁条件下烹饪或保存的食物,过滤水、牛奶、薪柴灰,不使用鸦片,不吸烟和使用烟草,不服用大麻,不饮任何类型的酒等。有9项涉及社会公德和积极健康的社会行为,包括保持谦逊;消除欲望、愤怒、贪婪;保持良好的品格,知足常乐,有耐心;非常真诚地说纯净的话;不偷窃;不谴责;不说谎;不把时间浪费在争论上;发自内心地宽恕、原谅、赦罪。有4项与敬神有关。其余6项则与生态环境保护密切相关,包括同情和爱护所有的生命;保护环境,不砍伐绿树;不对家畜进行绝育;保持纯素食,不吃肉;不穿蓝色衣服,不从绿色靛蓝植物中提取蓝色;为动物提供庇护所,不宰杀动物,确保它们能够有尊严地过完一生。这6项都源于他们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当地经济主要靠畜牧业维持,而畜牧业离不开动物,禁止伤害或宰杀动物有助于维持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而维持人们的生计。同样,他们禁止砍伐绿树,因为伐树会减少动物获取饲料的机会,特别是在绿色植物稀少的沙漠地区。
从生态学和生态文明的角度来看,29项信条的基本目标是: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维持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个人卫生和身心健康,塑造公德心和正能量的社会行为;确保社群形成健康向上、环境友好型的社会生活方式,促进人与非人自然物在沙漠生态系统中世代繁衍生息、共同繁荣。数世纪以来,比什诺伊人在29项信条的指引下,为保护绿树、动物、自然而不懈奋斗着。
许多人看到大度和善、仁慈博爱、具有自然习性的比什诺伊人时,可能会想当然地认为他们太过温和,在保护自然方面不敢付诸行动。有些人甚至把他们的自然习性视为懒惰。然而这些猜测都远离了事实。比什诺伊人在面对砍伐者、偷猎者时,变得极为勇敢,丝毫不示弱。他们在保护自然方面的热情和奉献精神是其他宗教团体都难以相比的。为了保护自然,他们甚至会采取集体抗议活动,其中最具影响力的当属公元1730年的抱树运动,此运动深刻地彰显了比什诺伊人对29项信条的严格遵循。
这场运动发生在当地一个名叫柯荚丽的村庄——村名即源于村里随处可见的柯荚芮树(其学名为牧豆树)。在比什诺伊人心目中,柯荚芮树具有重要的生态、经济和药用价值,其与榕树、菩提树一样,皆为圣树。1730年9月的一个“黑色星期二”,柯荚丽村原本祥和平静的氛围被一帮闯入者打破,他们是焦特普尔国王阿布哈·辛格派来的一队人马,要砍伐绿色的柯荚芮树,获取木材,为国王建新宫殿。其砍伐行为遭到了以妇女阿姆瑞塔·德维为首的柯荚丽村民的抵抗,他们采取了非暴力的抗议方式——用双臂环抱树木,以身体作为盾牌。为执行国王的命令,皇家军队企图杀害抵抗者。态度最坚决的阿姆瑞塔紧紧抱住树,临死前大喊道:“为救一棵树,哪怕被砍头,也是值得的。”随后其头颅被士兵用斧子砍下。军官威胁道,任何阻止砍树的人都将落得此下场。阿姆瑞塔的一言一行激励着同村人,她的三个女儿艾苏、拉特尼和巴古丝毫未被恐吓住,她们走上前去,勇敢地抱住树,结果也被砍下头颅。
阿姆瑞塔和她的三个女儿牺牲的消息很快传遍了附近的83个村庄,闻讯而来的比什诺伊人纷纷抱住树不肯松手,也同样不幸地被士兵们一一斩首。然而,自愿牺牲的行为一直未中断。国王得知比什诺伊人的勇气和大规模流血事件后,十分震惊,立即赶往现场,叫停伐木行为,向比什诺伊人道歉,并宣布比什诺伊人居住的地方为保护区。而截至此时,已有363名比什诺伊人为保护圣树、捍卫信仰而牺牲,据统计,他们来自49个村庄,包括294名男性和69名女性,其中还有一对在冲突白热化之际路过柯荚丽村的新婚夫妇。
此事件促使行政机构在不久之后颁布了一项禁止在比什诺伊人居住区砍树和狩猎的皇家法令,并将其刻在紫铜板上。这项法令至今在该地区仍然有效。
比什诺伊人将动物、植物等非人类自然生命纳入伦理关怀的范围,系世上最早视环境保护为宗教信仰的古老社群之一。500多年来,他们对环境保护的热情从未消减,不仅在日常生活中践行29项信条,更在29项信条的启发下与时俱进,集体采取某些新型的环保做法。平和、仁慈、博爱的比什诺伊人凭借坚定的信仰在塔尔沙漠边缘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动物、树林与人和谐相处的诗意栖息地。
如今在塔尔沙漠边缘可以见到大型的比什诺伊社区,它们好似沙漠中的绿洲,绿树环绕村庄,其间不少动物在自由漫步。羚羊是比什诺伊社区中最常见的一种动物。据传说,詹布赫什沃上师声称自己死后,经过生命的轮回,将变为一只印度黑羚,重回故地。比什诺伊人世代对印度黑羚怀有崇高的敬意,或许是在期许自己来生也可化身为黑羚。他们认为鹿亦是神圣的动物,并能和鹿进行交流互动。比什诺伊妇女如果遇到一只丧失父母的幼鹿,会把它当作自己的亲生孩子来养育,甚至用自己的乳汁哺育它。他们爱护进入其社区的任何动物,如印度瞪羚、秃鹫、鹧鸪、孔雀以及濒危的黑冠鹭鸨等,它们在这里找到了安全的港湾。他们允许野生动物在其农田上吃草甚至庄稼。他们提前为动物储备饲料,以备不时之需。他们在酷暑时期会把珍贵的水分给动物一部分。他们是素食主义者,禁止屠杀和食用动物,其饲养的动物通常会老死,死后被埋进土里,以滋养沙漠中有限的植被。他们熟谙食物链的运作规律,不会为保护某一物种而猎杀其天敌。他们对动物的悉心照料换来了动物对他们的无比信任,有些动物仿佛心有灵犀,选择留在社区中与他们一同生活。
比什诺伊人不仅热爱动物,也热爱绿树,甚至用生命保護绿树。他们认为砍树是无耻的行为,是对其宗教信仰的侮辱。他们在荒漠中积极种植和培育灌木、矮树丛等绿色植物。他们尊崇和保护柯荚芮树,因为艰难的生存条件使他们早已认识到,柯荚芮树不仅是他们最主要的辅助食品来源,也是其牲畜的饲料来源,更是防风固沙的绿色屏障。他们同柯荚芮树一起顽强地生长在沙漠之中。他们设法节约自然资源,不会通过砍绿树获取薪材,主要以枯树的枯枝和晒干的牲畜粪为燃料来源。在名为“哈凡”(一种将谷物、酥油等献祭物制成圣火,用以纪念出生、婚姻等特殊时刻的仪式)的祭祀仪式上,比什诺伊人制造圣火通常所用的材料并非木材,而是椰子壳。比什诺伊妇女绝不会为了获取燃料或食物而砍伐绿树。比“禁止砍树”的信条更进一步的是,她们耐心地沿着湖泊和放牧区步行数小时,寻找和收集动物粪。比什诺伊人无论在穿着还是其他方面都禁止使用蓝色,因为蓝色主要来自靛蓝染料,而靛蓝染料需要从绿色灌木中提取。禁止使用蓝色的根本目的就是保护绿树。另外,他们认为,蓝色不仅会吸收太阳的有害光线,还与死亡和不法行为有关,因而比什诺伊男性的通常服装是白色的,这是他们最理想的选择。
其他生活细节也凸显了比什诺伊人的生态环保理念。比什诺伊人过着如同原始部落一般的简单朴素、自给自足的生活。他们注重房屋和院落的清洁卫生,通常住在简朴的圆形小屋里,屋内通风、干净。他们经常擦洗小屋和庭院的地面,在泥地上抹上牛粪以驱除害虫。他们用土炉子做饭。他们具有运作良好的传统集水系统,尤其是通过地下水箱收集雨水。他们在庭院里建有粮仓,以储存多余的谷物。他们过滤水和薪柴灰,以免伤害其中的微生物。他们虽然生活清贫,但男女老少都散发着健康的气息。他们积极探索和调整农作物的栽培方式,使其与当地环境相适应,成功种植了小米、小麦、胡萝卜、萝卜、芝麻等多种农作物。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下既做到了物质生活上丰衣足食,也做到了精神生活上充实富足。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采取的各种环保策略不仅是适宜的,而且具有启发性。
比什诺伊人坚定的环保理念和执着的环保精神在新时代里继续激荡回响。
鉴于比什诺伊人在1730年的环保运动中首创了“抱树”的策略,通常认为这给印度当代的“抱树运动”带来了灵感。1960年代在印度北方邦的喜马拉雅山区,森林砍伐严重,不仅导致水土流失、水资源枯竭和洪涝灾害,还导致农业产量下降,危及当地人的生存。1970年,森林砍伐所导致的洪水泛滥致使200多人丧生,此灾难让当地人深知森林砍伐的危害性。1973年4月,20世纪的第一次“抱树”抗议活动发生在北阿坎德邦阿拉克南达河谷上游的曼达尔村附近。当政府将一块很大的林地分配给一家体育用品制造公司时,村民们感到极为愤怒。环保主义者羌迪·普拉萨德·巴特带领村民进入森林,拥抱树木,阻止砍伐。抗议活动持续多日后,政府取消了该公司的伐木许可。之后,“抱树运动”似星星之火,迅速蔓延到整个印度喜马拉雅山区,共拯救了数十万棵树木。
在阿姆瑞塔·德维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感召下,印度政府以其名设立了两个重要的环保奖项,即“阿姆瑞塔·德维·比什诺伊传承奖”和“阿姆瑞塔·德维·比什诺伊野生动物保护奖”,前者用以表彰那些已经或正在为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后者主要授予在野生动物保护领域表现出巨大勇气、做出重要贡献的人。
现在,柯荚丽村已成为一处著名的历史文化遗产。1988年,印度政府正式将柯荚丽村设为印度第一个国家环保纪念馆。该遗址上坐落着一座庄严的烈士纪念碑,作为对在大屠杀中丧生的363名比什诺伊人的纪念。为了缅怀先烈、传承环保精神,后人在该地区种植了大量的柯荚芮树,如今该地区有一大片葱郁的树林,仿若世外桃源。
时代风云巨变,但比什诺伊人的环保决心始终未变。当今比什诺伊社区中出现了不少环保领域的学者、知识分子和领导人,他们不忘祖训,探索出一系列新颖的环保策略,为当地野生动物和自然资源保护做出了重要贡献。诞生于1990年代的一个名为“比什诺伊老虎战队”的动物保护组织,就是他们在环保领域的一大创举。该组织由约1000名比什诺伊壮年人组成,他们积极救助受伤的野生动物,如果发现一只受伤的动物,会立即将它送往焦特普尔救援中心,动物痊愈后,会被放回野生环境中生活;他们不畏牺牲,以最勇敢的决心同偷猎者周旋较量,并且依法将抓捕到的偷猎者移交给森林管理部门,懂得在环境犯罪案件中走司法程序。在过去20多年里,至少有14名“老虎战队”勇士为保护野生动物而献出了生命。
“老虎战队”曾经抓住并要求严惩印度宝莱坞头号影星萨勒曼·汗。1998年,萨勒曼在焦特普尔的一次打猎活动中,完全出于取乐的目的,杀死一只印度黑羚。此行为引起当地人的强烈抗议,因为印度黑羚不仅是印度濒临灭绝的国家级保护动物,亦是他们极为崇拜的对象。2006年,萨勒曼因8年前的偷猎行为被焦特普尔地方法院判处5年监禁和2.5万卢比 (约合560美元)的罚款,这是印度《野生动物保护法》颁布以来最严厉的一次判决。该事件间接地提升了比什诺伊人在国际上的知名度。
比什诺伊人朝拜的“达姆”(其意为圣地)已成为讲述生态故事、传播生态理念的地方。柯荚丽村即为一个达姆。每个达姆既反映了比什诺伊教的宗教哲学,也讲述着与本圣地有关的具体故事、轶事等。每個达姆都具有自己的环保故事,这些故事均与詹布赫什沃上师一生中从事的环保活动有关,如植树、恢复树的活力、维护神圣的小树林、建池塘、合理用水、为鸟类等动物设立饲养区和庇护所等。圣地通过讲述鲜活的环保故事,传播着比什诺伊人的环保理念,在圣地举办大型的纪念活动,更有助于培育公众的环保意识。
比什诺伊人的环保理念和环保实践影响着其他社群。拉吉普特和贾特是受比什诺伊人影响较大的两个社群。过去,这两个社群对动物抱有攻击性的态度,认为狩猎是一种极限、刺激的运动。然而近年来,他们改变了想法,开始向比什诺伊人学习,积极开展一些旨在保护自然和野生动物的项目。
比什诺伊人具有500多年的自然崇拜史,堪称当代与自然相处最融洽的社群或部落之一。他们认为树木、动物等非人类自然生命是神圣的,并从内心深处尊重和敬畏它们,因此他们世世代代播撒绿色,保护动物,在沙漠中营造出一片片人与非人自然物共享的绿洲。比什诺伊人的环保理念、环保实践和环保精神,已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和精神风貌,为当代人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了标杆。
(作者工作单位: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