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豆
疫情大流行使世界各地的经济活动受到冲击。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推进信息通信技术,学校展开线上授课,医院开始远程治疗,餐饮业等服务行业也纷纷普及外卖业务。在日本,由于行政手续在线化管理进展缓慢等问题,日本政府希望加速推进社会向数字化方面的转化,即加速智能城市(城市数字化)的进程。但事实上,日本的智能城市进程却不如想象的那样顺利。
“自我打分的话,数字化进展只能得30分。……我认为,有生之年或许无法实现智能城市这一理想。”位于福岛县会津若松市的埃森哲福岛创新中心负责人中村彰二郎说。尽管智能城市计划得到会津若松市的全面支持,而且很早就开始推进,但要真正实现却并不容易。
会津若松市人口约12万,该市与爱尔兰埃森哲公司联合设立“会津若松+”系统,通过与互联网商合作,向市民提供手机支付、医疗及生活方面的服务。目前,成为“会津若松+”会员的市民近9万人,达20%,今后该系统将进一步把服务种类扩大至361种。但是,会津若松市的智能城市计划与爱沙尼亚、丹麦等数字化率几乎达100%的国家相比还差得很远。
中村说,为减轻医师写处方的负担而引入自动语音功能,这违反了“医师法”,而使用区域货币又违反了“资金决算法”。如果会津若松市能被指定为国家战略特区的“超级城市”试点单位,则可以突破这些限制来进行实验。因此,中村希望会津若松市能够成为国家战备特区,推进智能城市的建设。
其他正在推进智能城市计划的区域,都在设立由地方政府、民间企业和当地居民组成的团体,引进城市信息服务平台等。比如2020年9月开业的“东京港口城市竹芝”,正推进重视实时信息的城市信息平台,向来到这座城市的人们提供店铺的空置和优惠券发放等实时信息。竹芝地区大多濒临近海,适合开发各种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和软件系统,这也是该地区积极推进新型服务实验的原因。2020年7月获得“智能东京”项目建设的“大丸有城建协会”,也在大力推进实时数据的积累和活用等,该商业地区被当作代表日本的智能城市试点,利用信息平台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包括约28万名务工人员的详细数据。在2020年1月于美国举办的CES国际消费电子展上,丰田公司正式发布“编织之城(Woven City)”计划,将在日本静冈县裾野市建设以互联汽车和自动驾驶纯电动汽车为中心、所有产品和服务通过互联网连接的“智慧城市”,并于2021年初开工建设。该项目今后将以汽车的新一代服务作为核心。
一系列的城市开发,需要各企业的积极参与,以及为打造新产业、新商业提供实证实验的场所。智能城市不仅要为居住在不同环境下的居民提供便利服务,而且还要从容应对人口锐减和老龄化不断加剧的形势。只有这样,智能城市的数量才会不断增加,服务功能也会越来越完善。
但是目前的情况却不容乐观。日本大学教授清水千弘指出,日本在推进基础信息的数字化和数据的标准化方面步伐迟缓,能提供的相关服务有限。中村说,智能城市服务大致分为基础设施体系、行政手续体系、医疗和教育等民生服务体系三大部分。现状是难以提供基础设施体系服务,而其他体系的服务却走在前面。比如,建筑业尚未普及用三维电脑设计系统的数据来管理整个城市;汽车自动驾驶需要高精度数字地图,但道路信息也未形成数字化。为制作三维数字地图,日本国土交通省于2019年5月制定了“国土交通数字平台完善计划”,并于2020年4月公布了专业版本1.0,但据相关负责人称,实际上地图的完善才刚刚开始。2020年7月,国土交通省开始着手对此前做成的城市规划图和道路基础图等进行标准化处理,这项工作以民间陆续完善的数字地图为基准,可以更准确地利用空间数据。国土交通数字平台的正式使用,预计在2023年以后。
进入21世纪以来,旨在建造新一代城市体系的智能城市构想倍受关注。为解决人口急剧增长、能源消费爆发式增加以及地球温暖化等城市面临的紧迫问题,智能城市的创建计划日益活跃。日本智能城市企划事业推进部部长石垣称,智能城市的定义经过了几个阶段的变化:首先,智能城市构想的兴起出现在2009年,当时旨在建造维护地球环境的环保城市,主要是建立新一代智能电网,以及使城市生活所需的能源消费更趋合理。希望通过信息通信技术来实现完全控制电力网为首的自来水、通信和交通等城市基础设施的目标。到了2013年,除上述环保城市构想外,又出现了健康长寿、产业创造等关键词,使环保城市的概念不仅包括环境、能源问题等“硬件”,而且涵盖了其他诸多领域,比如对“品质生活”等“软件”寄予厚望。
2013年,一个旨在推动环境共存、产业创造和健康长寿的“柏叶智能城市”项目完成了第一个街区的建设。该项目计划通过电子看板发送信息,采用专门系统对以家庭为单位的电力、煤气等能源进行有效管理,以及通过活动量计等提供可视化服务。这是考虑到环境、产业和健康而推进的一种智能城市形态。
对人类而言,如今已不僅仅关注健康、环境以及创造财富等,而且越来越重视城市的魅力和它的可持续发展性。在全球化大潮中,人与科技紧密联系的城市已成为一个大的概念。用科技将人们连在一起,使城市硬件和软件有机结合,从而实现高效、一体的控制、集成——一座以生活者为本的、崭新便捷的智慧城市开始出现。
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坂村健说,提起智能城市,会让人想到198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 “机器人电脑城市”概念,描绘的是具备人脑功能的机器人(人工智能)提供便利高效服务的未来城市景象。智能城市理念,也是要实现一个使用最新科技,便捷高效地提供城市居民所需的能源、交通、基础设施、金融、医疗、粮食等服务的社会。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IBM公司提出了用IT技术实现国家创新的“智慧地球”(Smarter Planet)”新理念,旨在解决能源、交通拥堵、物流、医疗、健康等各类社会问题,其中就包括智能城市的概念。当时刚刚当选总统的奥巴马于2009年1月在白宫听取了IBM公司和航空器械公司负责人的意见,他们希望政府在医疗(IT保健)、电力(智能电网)、教育和数字通信网等三个领域积极投资。在之后召开的美国国会上通过了自1930年代实施新政以来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刺激经济政策,启动了充分反映“智慧地球”理念的“环保新政策”战略投资计划,并以此为契机将智能城市项目推广到全世界。
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郎自2001年组阁起就推进“e-Japan”的国家IT战略,并开始着手进行邮政民营化等经济结构改革。但是2003年的不良贷款问题引起了微型泡沫现象,导致这场IT革命有始无终。之后的安倍内阁虽然在任职期间为制定地球温暖化对策和经济结构改革做了不少准备,但由于安倍本人身体状况不佳,各项计划都无法实施。继安倍之后的福田康夫内阁于2008年设立了由东京大学教授植田和男带领的“结构变化与日本经济”专门调查会,并发表《全球化经济中生存——让日本经济返老还童》报告书,提出了10年后日本要以“开放式平台”和“颇具魅力的经济体系”的经济模式展现于世的目标。此外,日本政府还提出了2050年前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一半的长远目标,并相应设立了“2050研究会”。该研究会探讨了智能城市与智能电网战略。然而,约半年时间都未拿出完整的报告,最后该研究会也宣告解散。为什么日本的智能城市计划在报告书未出的情况下就“胎死腹中”?
智能城市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有效利用能源,焦点即输电网络。在欧洲,北部的丹麦等国家已经普及风力发电,而南部的西班牙等国已经实现了太阳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的普及。虽然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的发电量不稳定,但通过智能电网可以使双方互联;加之电动汽车和家用蓄电池等连接,足以描绘出未来的智能城市电力互相融通的景象。但是,日本的电力行业却对这种未来的美好景象持强烈抵触态度,因为如果日本引进欧洲的智能电网模式,可能一下子使日本的电力行业出现“发(电)送(电)分离”的状况。2050研究会的主要成员称,电力行业在智能电网方面表现出明显的顾虑,结果导致智能城市构想在未成形的状态下流产。
在2050研究会成立11年后的2020年4月,日本终于实现了电力行业的“发送分离”。同时,日本还不断推进太阳能发电,使可再生能源在电力能源的构成中占比约为17%。2020年7月,日本又成立了“强化海上风力发电产业竞争官民协会”,计划引进“最近10年间超过100万功率、2040年超过3000万功率”的海上风力发电机制,正式宣布日本要将可再生能源作为主导能源。根据2020年6月制定的《能源供应强化法》,着手讨论可再生能源普及所必要的广域输电网络机制。
盡管如此,日本电力行业仍对“电力能否稳定供应”和“能否实现开放分散的智能电网”持观望怀疑态度。如果重蹈12年前的覆辙,日本的智能城市建设构想则很快会被新的世界潮流所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