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吹着他们薄凉的影子

2021-03-22 02:26吴佳骏
清明 2021年2期
关键词:哀歌石阶墓园

吴佳骏

那副沉重得被岁月磨损了牙齿的石磨在不停地转动着,发出悲哀的叹息声。它的转动将日月拉得很长,也将他和她的身影拉得很长,将他和她的记忆拉得很长,将他和她的生命拉得很长,将他和她的疼痛拉得很长……他们是这条寂寞小街上的一对夫妻,也是这条寂寞小街上一个手工豆腐作坊里的老板兼伙计。他们干这一行,已经三十几年了。他们磨出来的豆浆、压出来的豆腐,极大地满足了这条小街上人们的口福。毫不夸张地说,小街上各家各户的小孩子,没有哪一个不是吃着他们的手工豆腐长大的;而小街上各家各户的老人,也没有哪一个不是吃了他们的手工豆腐后才咽下最后一口气的。在以往那些贫穷的岁月里,他们的手工豆腐既祭送着人的死,也催养着人的生。他们那副石磨的旋转就是人的生与死的轮回。人们永远都不会忘记,他和她站在石磨前推豆子的任何一个白天和黑夜。他有节奏地、匀速地推动着磨盘,她则配合默契地朝磨眼里灌送清水和泡胀的黄豆。白色的豆浆顺着石磨朝下流淌,四周弥漫出一股持久的淡香。每当这个时候,小街上的老妇人们就会聚集在豆腐作坊对面的屋檐下,观看他们的劳作。手里要么拿着针线在纳鞋底或替一件旧衣裳缝纽扣;要么手拿棒针在织毛衣或端着一筛子绿豆在拣选沙粒;要么手拿蒲扇在替身旁熟睡的孙儿驱赶蚊虫;要么什么也不做,就那样安静地坐着,彼此谈论着这辈子都谈论不完,也谈论不清的往事和家事。偶尔,她们也会停下手中的活计或停止彼此的谈论,与作坊里正在推磨的他们闲扯几句,进行必要的情感上的沟通和互动。他们自然也会礼貌而温和地跟老妇人们展开交流,但也仅仅是嘴上答复,双手是绝不会停的。他们心里明白,老妇人们真正的用意,是等着喝他们熬的新鲜豆浆。因为喝豆浆,他们从来都是不收费的。他们的大方给了这群老妇人晚景里简单的快乐和幸福,故而老妇人们都很感激他们。有时她们自己喝了豆浆,还不忘给家中的老头子也端一碗去尝鲜。他们也不介意。他和她都觉得,自己也终会有老的一天。人老了,能隔三岔五地喝到一碗新鲜的热豆浆,也算是有福了。哪怕喝完豆浆就死去,走到黄泉路上,心也是热的、烫的、暖的。只有他们理解这些老人们,宽容这些老人们,善待这些老人们。至于那些已经离开小街居住的老人们的后人,是不会懂得一碗热豆浆对于他们迟暮的父母的意义的。

但是过了今晚,这些老人们的幸福时光将不会再有了。她们再也喝不到新鲜、滚烫的,能让她们苍老、冰冷的心暖和的豆浆了。这家在小街上存在了几十年的手工豆腐作坊明天就要关闭了。他和她的儿子、儿媳在城里开了家卖豆花的小餐馆,儿媳怀孕已有六个月,他和她不得不去城里帮忙照顾儿媳的生活和小餐馆的生意。况且,他们的儿子早就在餐馆的招牌上醒目地打上了“曾氏祖传手工豆花”的字样,若是他们不去“撑门面”,那小餐馆就很可能招致顾客的唾骂而变得门可罗雀了。尽管,他们都还不太熟悉机器制作豆花的一套程序。他和她也曾跟儿子推心置腹地谈过,希望他能在餐馆里卖正宗的手工石磨豆花。可这建议遭到了儿子的强烈反对,儿子明确地告诉他们,他的目的是赚钱,要的是时间和效益。如果采用传统手工磨制豆花,耗工耗时不说,人也累,会延长盈利周期和减少盈利数额。他们再次给儿子出主意,说假使采取手工磨制豆花,凡是进店消费的顾客,每人均可获赠新鲜豆浆一碗,这样必定会生意兴隆,财源滚滚。他们的儿子生气了,严厉地说:“餐馆是我开的,我说了算。”他和她都不再开腔。他们知道,如今没有几对父母是在儿女面前说得起话的——这不,他们的儿子不但明天一早就要开车回来将他和她拉走,还要将那副陪伴了他们几十年的石磨也拉走,说是放在餐馆门口招揽顾客。

小街上的老人们都在为手工豆腐作坊的即将关闭感到伤悲,也在为长久给她们带来口福和温暖,明天就要离开小街的他和她感到伤悲。她们舍不得手工豆腐作坊,也舍不得他们夫妻俩。午时一过,那些老人们就跑来苦苦央求,渴望他们最后再推一次手工豆腐给她们吃,最后再熬一锅新鲜的豆浆给她们喝。她们有的手里拿着钱,有的手里提着鸡蛋,有的手里捧着珍藏了大半辈子的小礼物。老人们说,她们白喝了几十年的豆浆,这次无论如何都要付一次费,还要送给他们小礼物作为告别的纪念。他和她看着一个个衰老、赤诚和质朴的老人,说不出一句话来,良久,才眼含热泪地说:“谢谢大家了!豆浆保证让你们吃到新鲜、热乎的,照旧还是免费。咱们在一起几十年了,今天不能破了规矩。”

天色正在向黄昏靠近。老人们仍像从前一样,聚集在豆腐作坊对面的屋檐下。几十年来,她们第一次什么活也不干,什么话也不说,只专注地、默默地观看他们的劳作。在她们的观看下,那副沉重得被岁月磨损了牙齿的石磨在不停地转动着,发出悲哀的叹息声。

那天中午的光如同刚被河水漂洗过的黄色丝绸,带着水草的气息和鲜明的色泽。在这气息包裹和色泽浸染下的小街荒芜着,透明着,沉寂着。一切的一切都呈现出梦中才有的画面和场景——蓝色在天穹上兀自蓝着,白色在云朵上兀自白着,绿色在树冠上兀自绿着,红色在砖墙上兀自红着,青色在门窗上兀自青着。这各种颜色混杂、交织在一起,描绘出一幅绝望抑或希望的图景。而就在这幅图景之上,出现了一扇什么颜色也没有的木门。木门的边框已经朽坏,门的上半段和下半段都清晰可见被蛀虫咬噬出来的小孔。有几条虫子正在小孔里爬进爬出。或许在所有人的眼中,这些虫子经年累月地钻出孔洞的目的不过是为了求生。但在虫子的世界里,它们钻孔难道真的仅仅是为了求生,而不是想探究人类的生存吗?尤其是被那扇木门关闭着的人的生存。阳光照不亮那些木门上的小孔,颜色更刷不亮那些小孔内部的黑暗,人们自然也无从知晓那些虫子们的想法。那干脆就让我们跳开颜色和小孔,跳开虫子和虫子的想法,直接推开那扇木门,放阳光和颜色进去,放我们的目光和思绪进去,一起去看看那扇木门内的人生吧。

木门推开,带着水草气息和鲜明色泽的光瞬间扑进屋里。那光想捕捉黑暗,却意外捕捉到了自己的影子——那影子也是木门的另一块光。在这不知是光还是光的影子的照射下,安放着一张陈旧的木桌。木桌抽屉上两个圆圆的拉环已然生锈。光射在锈上,似乎也是锈的,透着暗淡之色。好在木桌的边沿,立着一个印着青花的光洁瓷碗。这个碗不但增添了光的亮度,还使得光在亮度之外,多了一种硬度和锐度。没有人说得清那个碗放在木桌上多长时间了。也许是几年前的一个月夜放的,也许是几个月前的一个早晨放的,也许是几天前的一个傍晚放的。但现在是中午时分,有光照亮的中午时分。那个碗在光的照亮下静静地放着——它放着,并不是一种摆设,也不是专供那些画家观摩的静物。这条小街上几百年来都没有诞生过一个画家,只诞生过数也数不清的“生活家”。当然,生活家的生活本就是一幅又一幅画——活生生、血淋淋的画——任凭技艺再高超、知识再丰富、底蕴再深厚的画家也画不出来的画。如此说来,那个碗是用来装东西的。装什么东西呢?这倒没一定了。有时它用来装红薯,有时它用来装土豆,有時它用来装青菜,有时它用来装剩饭,有时它用来装白水,有时它用来装药汁……装这些东西干什么呢?还能干什么,不仍是给碗旁边坐着的那个老妇人和躺着的那个老头子,以及蹲在他们脚下的那只猫吃吗?

现在是中午时分。带着水草气息和鲜明色泽的光照着那个碗,也照着那个老妇人,照着那个老头子,照着那只猫。又该是吃饭的时候了。那个碗里装着的食物正冒着热气。那个坐着的老妇人仍跟往日一样,穿一件只能在几十年前才能看到的蓝布外套,头上戴一顶灰色的毛线帽子,掉光了牙的嘴嚅动着。俄顷,她慢慢地端起木桌上的碗——这次碗里装的是白生生的米饭,米饭上覆盖着几片莴苣叶子。她用筷子撬起一团饭,靠近漏风、干瘪的嘴吹了吹,再慢慢地朝躺着的老头子那同样是漏风、干瘪的嘴里送去。那个老头子大概是早已习惯了老妇人的喂食,配合默契地努力张大嘴,轻轻地含住饭粒,一点一点地嗍。他的半边身子都瘫痪了,使不上一点劲。两只眼睛也在四年前瞎了,看不到一点光。整日都只能躺在那张由长椅改成的床上,平静而凄楚地度着生命最后的日子。老妇人喂老头子一口饭后,就将筷子缩回来,又从碗里撬起一团饭,送给蹲在脚边的喵喵叫着的猫。那只猫也习惯了老妇人的喂食,饭团刚从筷尖上滑落,还未落到地面,它就张嘴接住,囫囵吞下了肚。猫是两个老人唯一的“灵物”,只有它愿意终日陪伴着他俩,不会像他们的儿子那样,嫌他们脏,嫌他们臭,嫌他们麻烦,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躲着他们。尽管这样,他们还得在小街上其他人的面前撒谎,说自己的儿子是孝顺的,经常会回来看他们,还拿钱给他们用。若不这样说,他们怕儿子在外面没脸见人。再不争气的儿子也是自己身上掉下的肉,他们做不出来毁坏儿子名誉的事。待猫也喂过食后,老妇人再次从碗里撬起一团饭,送入自己的嘴里。她每顿都吃得很少,老头子也吃得很少,猫也吃得很少。可吃得再少也得吃。人也好,猫也好,只要活着就不能不吃饭。但倘若人到了活着只能吃饭的地步,那他就注定只能无用地、没有尊严地活着了。

带着水草气息和鲜明色泽的光照着那个碗,也照着靠那个碗装食物活命的人和猫。待他们都吃完了,那个碗又将被老妇人洗得干干净净地放置在木桌之上,等着去装其他的东西。装其他什么东西呢?这倒没一定了。它有时装着白天,有时装着黑夜;有时装着贫穷,有时装着病痛;有时装着尘土,有时装着幽光;有时装着爱恨,有时装着生死……

那是一条迤逦、陡峭的石阶,从小街的右边一直延伸向后山的密林深处。在那一级一级凹凸不平的石阶表面,曾落满过春的花瓣、夏的果实、秋的黄叶、冬的雪花。也即是说,自有这条古老的石阶以来,从它上面走过的,就不仅仅是人和动物,还有时间和季节,生死和荣枯。小街上的人都不知道这条布满历史沧桑的石阶是由谁主持修建的,只依稀听几位最年长的老人说,在他们父辈的父辈时,就有这条石阶了。那几个老人还说,在许久以前,后山顶上耸立着一座庙宇。这条石阶就是通往那座庙宇的。庙宇里原本住着两个和尚——一个师兄和一个师弟。

每天固定的时辰,晨钟和暮鼓那响亮而浑厚的声音就会在两山之间久久地回荡,惊起迎着晨曦出林觅食和披着落霞归巢的鸟儿发出阵阵啸鸣。小街上的人们也在这钟鼓声的沐浴和洗礼中日复一日地创造着、延续着、蓬勃着。那时大家认为,有了这庙宇的守护和钟鼓声的指引,他们的生活必定会一日比一日红火,他们的人生必定会一季比一季有意义,他们的小街必定会一岁比一岁兴隆。但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也许是师兄和师弟意见不合,也许是师兄想念他在红尘中的家了,竟下山还了俗。师兄走后,师弟倒也能恪守清规戒律,独自在山顶的庙宇里寂寂苦修。只是自此以后,那晨钟和暮鼓的声音就再也不如以前响亮和浑厚了,甚至连那些早出晚归的飞鸟也不再因钟鼓声而发出啸鸣。小街上的人们呢,自然也少了几分生气和活力。这样过了三五年,又不知道什么原因,那守时的钟鼓声突然就消停了,再也没有响起过一次。小街上的人们心里都有数,那个受他们爱戴、顶敬的师弟也下山云游去了。从那时起,后山顶上的庙宇就空寂了,败落了,熄灭香火了。以至于历经斗转星移和岁月沧桑,现在连那座庙宇的遗址都找寻不到了,只留下这条覆满青苔的石阶掩藏在萋萋荒草丛中。

当然,后山上是否真的存在过那座庙宇,也没有确切的史料记载。这不过是那几个老人的记忆,但谁能保证老人的记忆是可靠的呢?就连那些锁在档案馆里已写成历史的白纸黑字都可能是错谬的,又怎能相信几个民间老人毫无根据的记忆?难道他们的记忆就不会长满萋萋荒草?或许他们杜撰出这样一个庙宇的故事,目的只是想为自己单调而落寞的晚景增添一点情趣和色彩罢了。人活着,总得给自己找点乐子吧,总得编几个故事来哄骗哄骗自己吧。不然该活得多么苦啊!

不过,那条石阶倒是真真切切存在的。

无雨的黄昏或下雾的早晨,都有人喜欢沿着石阶爬上后山去观景。后山是小街的最高处,也是生活在小街上的人一生所能抵达的最高处。他们走在石阶上,就是走在通往人生至高处的路上。在低处生活了一辈子的人,到死都想着朝高处攀爬。尽管他们也不知道那高处到底有什么——有庙宇和香火吗?有晨钟和暮鼓吗?有永恒和福乐吗?每一个踏着石阶爬山的人都这么猜想着。他们在这迷人的猜想中气喘吁吁地攀登着。然而遗憾的是,在这些爬山的人群中,没有一个人到达过山顶——也就是他们人生中可能达到的最高处。那条迤逦、陡峭的石阶给他们设置了太多的路障——有塌方的,有裂缝的,有松陷的,有打滑的……总之,这太多的路障致使很多人都只爬到半山腰的那个小平台就停止了攀爬。他们习惯了站在半路上远眺夕阳笼罩下的山脉,或仰望被朝阳染红的山峰,或静观浓雾包裹下的层林。他们暗暗地想,自己只是一个生活在小街上的底层人,能借助石阶爬到一定的高度,看到与低处不一样的风景就算是有眼福了,何必希求那么多呢?贪婪未必是什么好事。好风景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观赏得到的。无疑,他们的这些想法是真实和可爱的。他们是极易满足的一群人,也是极易与世无争和乐天安命的一群人。活着本就不易了,还能在活着之外看一看风景,那是多么大的命运的恩赐啊!

也有个别运气和胆量俱佳的人,他们并不满足于只站在半山腰上看风景,而是想去山顶看一看险峰。于是乎,他们或孤军犯险,或结伴同行,跨过一重又一重路障,艰难地继续沿着石阶爬行。可让他们想不到的是,当他们感觉快要爬到山顶时,石阶却瞬间终止了,出现在他们眼前的是一片荆棘密布的繁茂丛林。如果他们继续爬行,势必会困入密林腹地,既找不到上山的路,也找不到下山的路了。那樣的话,他们冒再大的危险,也终究是不值得的。没有人愿意在追求人生制高点的途中迷路或失踪。故那么多年了,仍是没有一个人登上过山顶。

渐渐的,小街上的人们登顶的愿望自然也就淡了,沿着石阶爬山早已变成了他们强身的方式和生存的娱乐。但是前不久的一天,大家看见石阶上有一个拄着拐棍的人,孤独而决绝地朝着石阶尽头的密林深处攀登,西风吹着他薄凉的影子和沧桑的灵魂。这个人他们都不认识,却又觉得他就是他们之中任意一人的化身。大家用崇敬的目光注视着他——一个真正用生命和信念将石阶变成了理想之路的人。

阒寂而多梦的子夜知晓他的一切秘密。

那秘密是一首哀歌,自寒冷的地底下唱出,摇撼和震颤着他那脆弱的神经。他躺在堆满石碑的工棚中一间冷硬的木床上,翻了一个身,又翻了一个身。四周一片寂静。有一只躲藏在石碑缝隙里的蟋蟀发出短促而尖利的叫声,那叫声是另一首哀歌,与那首来自地底下的秘密哀歌一道,合力在驚扰和折磨着他很浅很浅的睡眠。而在工棚和他的睡眠之外,苍白的月光洒满了大地。夜风在小街两边的旷野和树枝上乱窜。也许再过十分钟或十五分钟,他就会心悸地从受到干扰的睡眠中醒来。如若不然,那首秘密的哀歌就会一直唱到天明。自从他在二十几年前刻出第一块碑文的那天晚上起,那首哀歌就没有停止过。他知道,那哀歌并不只是那些长埋在地底下的亡魂唱出来的,也是那一块又一块镌刻着他字迹的石碑唱出来的。在这个世界上,大概也只有他这个小街上的刻碑人,才听到过石头唱出的哀歌。能唱哀歌的石头,跟能唱哀歌的人一样,都是会落泪的。那每一个工整地刻在石头上的娟秀汉字,就是石头之泪——其中寄托着生者对死者无限的哀悼与惋惜。

现在,十五分钟已经过去了。他果然在子夜的哀歌声中挣扎着醒来。他睁开双眼,借助透进工棚的清冷月光穿好衣裤,缓缓地下床拉亮电灯。这时,棚内的月光瞬间就被灯光吓跑了,从夜空返回到了人间。而那刚才还一直在唱着的哀歌也骤然停止了,还有那一直在叫个不休的蟋蟀也关闭了它的歌喉。

夜更静了。静得让人有些发慌。

他掏出一支烟点燃,坐在一块石碑上,拿过一张写着碑文的纸看了起来。他在天黑前接到一个活儿,替人刻一块碑。他已经有近一年没有接到活儿了。这年头,操办丧事早就有了专门的殡葬公司,做法事、哭灵、抬棺、刻碑、择地、下葬都由公司一包在内,省时省事。谁还会单独去请人手工镌刻一块碑呢?再说,他也老早就不想再干刻碑的手艺了。他已经被那些前来请求刻碑之人的哀歌,亡魂的哀歌,石头的哀歌纠缠得坐立不安。刻一块碑,他就与哀歌打一次交道,与死亡打一次交道。他已经厌倦了这种塞满寒意的生活。他想换一个活法,不再去跟涉及死亡的人交涉死亡,不再去跟涉及死亡的日子谈判死亡,而是去听一听比哀歌更婉转、更悠扬、更欢快的健康之歌。但是他的这个想法,最终还是被天黑前来找他的那个人给破坏掉了。那是一个很特殊的人,他不能不满足他的要求。他们都还是幼童时就熟识了,又在一起经历过许许多多的事。即使是在那个人整人,人害人,人咬人的年月里,纵然他们头上各自都顶着千斤万斤的压力,也没有互相陷害、检举和揭发,罗织罪名落井下石,置对方于死地。双方都保全了做人的底线:正义、良知和慈善。他欣赏这个人,钦佩这个人。这个人一生都没有求他做过哪怕一件细小的事,唯独这次跑来请他刻碑,他说什么都没有理由拒绝,也不会拒绝。他深刻地知道,如今像他那样的人,已经没有几个了,他乐意为正直、有操守和有品德的人刻碑。但这是个想法古怪的老人——抑或正派的人想法都是古怪的吧——他还活着就请人刻碑了。这事他还是第一次遇到。不过,他也理解他,他没有后人,早点给自己刻块碑没什么错。待哪天一命呜呼,由他生前嘱托处理其后事的人在刻好的碑上填上卒年、卒月、卒时即可。他信得过他的刻碑手艺,还一再请求他亲自替自己写几句碑文。他说只有他了解自己,也只有他最适合给自己撰刻碑文。他还说人无论生和死,都要把自己交给信得过的人才放心。他为他说的话而感动,他坐在灯下正在观看的碑文就是他在天黑时写好的,他还在斟酌写准确没有,是否还需要修正。他反复地看了看,认为没有问题,才起身拿起锤子和錾子在一块石碑上凿刻起来。他准备在天亮之前为朋友刻好这块碑。

夜更静,也更深了。在锤子和錾子碰撞出的清脆的叮当声中,那支哀歌又唱了起来。他的双手一阵颤抖。那哀歌从来都只在他的梦中唱响,为何今夜却从梦中跑了出来,在他刻碑的时候响起呢?且歌声比他在梦中听惯的歌声还要响亮得多。他停下锤子和錾子的敲打,俯身帖耳于石碑上,想确切知道那哀歌到底是来自寒冷的石碑,还是来自寒冷的地底,抑或地底下寒冷的亡魂。他聆听了很长时间,确定那哀歌就是石碑唱出来的无疑。而且,他这次终于听明白了那哀歌中的秘密——他将无数记载着死的碑文刻入石碑,实则是救活了死亡,让死亡继续在人间活着。正是因为这样,他才在夜夜的睡梦中听到哀歌声。知晓这个秘密之后,他顿时释然了许多,轻松了许多。他重新握紧锤子和錾子,平静地、毅然地将先前刻在石碑上的几个字铲去了。他决定从今夜开始,不再刻下一个字。倘若日后有谁再来找他刻碑,他就只给对方一块“无字碑”——一块既不记述死也不记述生的无字碑,一块让哀歌再也无处发声的无字碑。

锤子和錾子碰撞出的清脆的叮当声在长夜里响着,他寂寞的心在这响声里起伏不定。也许再过十分钟或十五分钟,天就该亮了。

初升的太阳发出第一束明耀之光的时候,他正躺在小街屋檐下一张暗黄色的竹椅上,跟着那束光不紧不慢地在漫长的回忆里走着。他的回忆是一个深不见底的黑洞,只有穿过那个黑洞,他才能穿过他的前世,迎接新一天的来临。早在太阳升起之前的暗夜,他就已经在苦苦跋涉了——跋涉在此岸的悲苦小路上——那条路上遍布着泥泞、深坑和荆棘。他小心谨慎地走了许久,才终于走到回忆中最后的两个路段。跨过这两段路,那束光就会彻底照亮大地,照亮未来,照亮彼岸,照亮他新的人生。

现在,顺着光的指引,他在最后两个路段的第一段路边停下了脚步。他走入了一片树林。多年来,这片树林一直在他的回忆里青翠、葳蕤和幽静着。他曾作为一名护林员,在这片林子里消耗过七年的光阴。倒不是他有多么喜欢这片林子,实在是觉得人间太苦了,想躲到红尘之外去隐居,就在树林里搭建了一间小木屋,过起了跟露珠和雾岚,虫声和鸟鸣,月光和星光为伴的生活。

每天,他在阳光抚摸树叶和百鸟唱响群山的清晨醒来,走出木屋,伸个懒腰,呼吸清新空气,向陪他过夜的树木问好。做完这必要的仪式,他再返回木屋,煮一碗清淡的野菜粥果腹。然后,就手拿一把弯刀,肩挎一个水壶,出去转山。直到中午时分,他才慢悠悠地回到木屋,随便吃点东西,美美地睡上一觉。午觉醒来之后,他要么去林间给每一棵不同种类、不同年轮的树命名;要么给缤纷下坠的落叶寻找归宿;要么给活在落叶之下的虫子們扫出一条暗道或挖掘出一条壕沟;要么给受伤或生病的鸟雀止血和疗伤。入夜了,他照例还会打着手电筒绕着山林转圈——这既是在用微弱的光警示那些伺机盗伐林木的人自重,也是在跟夜幕下的树木和夜间跑出来觅食的动物们道晚安。如果是春季或夏季,他巡逻后回到木屋,绝不会急着睡觉,而是坐在或躺在木屋外用两块木板拼合成的露台上观察星象,聆听夜的私语和一切天籁之音。若是秋雨淅沥或冬风呼啸的晚上呢,他就安静地蜷缩在小木屋的被窝里,想些心事和过往的时光——他想自己在军队里服役时的披肝沥胆和雄姿英发;想在战场上杀敌时的冲锋陷阵和死里逃生;也想退役后回到故乡时的凄惶和黯然;想人与人之间,友情与亲情之间的炎凉和冷暖。山林给了他一个世外的桃源,也给了他一个理想的活法。但令他怎么也想不到的是,这片让他像日夜守护和平、守护生命一样卫护着的山林,最终毁于一场大火。大火过后,他终日都活在深深的自责和恐惧中,因而再也没有回到他那乐天安命的隐居世界里去。

太阳越升越高,明耀的光也越加明耀了。光的明耀稀释和融化了他凝固的回忆。他怀着歉疚和落寞的心情走出了山林,继续向前苦苦跋涉。他边走边朝那片山林回眸,想给山林下跪和磕头,以此来为他因失职而造成的严重后果赎罪。可他的双膝还未及跪下去,忏悔就催促着光指引他来到了那最末的一段路上。在这段路的左侧,他看到了一个翠柏森森的墓园。这个墓园他太熟悉了,他知道自己无论如何也绕不开它。他必须走进去,才能终止他的跋涉,爬出他的黑洞,趟过他的泥泞,迈过他的深坑,铲出他的荆棘,迎接他新的人生。

那场大火之后,他失去了他的去处。他像一条野狗般在小街上流浪了一段日子,他脆弱的心中塞满了巨大的悔恨。或许正是因为怀着这悔意的缘故吧,他去那个墓园做了守墓人。墓园的大门正好对着那片被大火焚烧过的后山。每当落日西去,霞光染红墓园之际,他都能见到那座山流出的殷红血迹——树的血迹,草的血迹,花的血迹,鸟的血迹,虫的血迹……他站在墓园前,面向那座山低头默哀。他多想替那些被大火烧死的树、草、花、鸟和虫也建造一个墓园,让它们在死后受到跟人一样的尊重,都有一处安放它们骨殖或灰烬的墓穴,都有一块粗糙的木质或石质的小小墓碑。为实现这个愿望,他一年四季都守在墓园。无论是清明时节还是岁末年初,只要遇到有人来墓园扫墓,他都会耐心地提醒扫墓人也给对面山上那些死去的植物和动物上炷香,并不厌其烦地向来人念诵死去的每一棵树的名字,每一根草的名字,每一朵花的名字,每一只鸟的名字,每一条虫的名字——那都是他在做护林员的七年时间里替它们取的名字。然而,没有任何一个扫墓人理睬他。他们能够每年都抽出时间来祭奠亡故的亲人或朋友就不错了,哪还有精力和闲情再去祭奠人之外的其他生灵呢?于是,他的整个暮年都在墓园里一面劝说那些缺少慈悲的扫墓人,一面带着祈祷的心境安抚那些树、草、花、鸟和虫的孤魂。

太阳早已照亮了大地,也照亮了他回忆之黑洞和此岸悲苦的小路。他躺在小街屋檐下一张暗黄色的竹椅上,安详地闭上了眼睛。

他到底还是迎来他的新人生了。

责任编辑   许含章

猜你喜欢
哀歌石阶墓园
没有尽头的石阶
Songs from the Past
The Psyche of Lamentations《耶利米哀歌》之魂
哀歌·屈原那纵身一跃
墓园里的机器人(环球360°)
一曲自然哀歌的背后——读阿来的《云中记》
汤显祖墓园发掘的纷扰
石阶与佛像
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园
读当代作家傅爱毛的《疯子的墓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