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发明 ,常生华 ,王国栋 ,郝生燕 ,刘佳 ,张辉元 ,徐银萍
(1.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畜草与绿色农业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70;2. 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甘肃兰州730020;3.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贮藏加工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70;4.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与啤酒原料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70)
牦牛是以我国青藏高原为起源地的特有家畜,是世界屋脊上特有的景观牛种,其也是唯一一种能在青藏高原高寒地区繁殖的牛亚科动物[1],在藏族人民的衣食住行和烧(牛粪)、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牦牛是藏族人民心目中的“全能家畜”。牦牛乳是藏族人民最为重要的经济收入支柱[2],也是我国宝贵的畜产资源。
近年来人们发现食物中脂肪酸的种类及组成比例直接影响人类某些疾病的发生发展,而共轭亚油酸(conju⁃gated linoleic acid,CLA)作为一种新型功能型脂肪酸,其特殊的功效越来越受关注[3]。天然CLA 主要存在于反刍动物牛、羊等的脂肪及乳中,其中CLA 的两种异构体cis9,trans11-CLA 与trans10,cis12-CLA 含量较高,并且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如抗癌(结肠癌、胃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疾病预防(脉粥样硬化、糖尿病、高血压等)、保健、机体调节、减脂降重等[4-5]。
研究表明,牛乳中共轭亚油酸含量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如牛品种对其乳中共轭亚油酸的含量有较大影响,饲喂相同牧草或饲料时,不同牛品种间乳中CLA 含量有着较大差异,这与其不同的生理差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其原因可能和不同品种牛乳中“trans-11”十八碳烯酸、Δ9-脂肪酸去饱和酶的活性有关[6-7];自然放牧的反刍动物乳脂中CLA 含量随季节的变化有显著的差异,表现为夏季最高,冬季最低,这可能与牧草中营养成分的含量及种类有关[8];瘤胃内环境、瘤胃pH 值、瘤胃氢化菌类型等也是影响牛乳中CLA 含量的重要因素[9-10];某些离子载体通过抑制某些脂肪酸氢化菌的生长,抑制反式油酸的产量,使瘤胃中硬脂酸含量下降,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上升,由此CLA 含量提高;在动物采食方面,进食量、饲料中脂肪含量种类、日粮中纤维素水平及类型、饲粮中铜的含量、青绿牧草的比例以及饲喂方式都对乳中CLA 有一定的影响[11-12];在分子遗传和细胞学说方面,主要研究有关脂肪酸合成的酶对反刍动物体内CLA 生成的影响,如: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乙酰辅酶A 羧化酶(acetyl CoA carboxylase,ACC)、硬脂酰基辅酶A 脱氢酶(stearyl CoA dehydrogenase,SCD)等,另外在基因的多态性及相关基因的表达量等方面有所研究[13];单宁酸一直被认为是抗营养因子,近年来研究发现在饲料中加入一定量的单宁对反刍动物的乳或肉里共轭亚油酸有一定的积极效应[14]。
本研究通过对不同牧草物候期放牧牦牛瘤胃液、牧草中脂肪酸及乳脂中CLA 组成的测定,以期发现牧草生育期对放牧牦牛瘤胃液、牧草中脂肪酸及乳脂中CLA 组成的影响规律,并对应测定不同生育期牧草养分、单宁酸、牧草脂肪酸含量,以及瘤胃pH 值、发酵参数、挥发性脂肪酸(volatile fatty acid,VFA)含量、反式11-油酸(trans-11-oleic acid,TVA)含量,通过与乳中CLA 含量变化进行相关分析,探索影响放牧甘南牦牛乳中CLA 含量的营养因素,以期发现提高牦牛乳中CLA 含量的方法从而生产更高品质的功能性牦牛乳制品,为预防及治疗某些现代常见疾病,提供绿色、有效的食疗产品,牦牛乳产品开发以及牦牛枯草期补饲提供理论依据。
本试验以青藏高原高寒草甸作为研究对象,该草原属于甘南州合作市(N 33°06′-35°32′,E 100°44′-104°45′)。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北部,气候属高寒湿润类型,冷季长,暖季短,年均气温-0.5~3.5 ℃,极端最高气温28 ℃,极端最低气温-23 ℃。年均降水量545 mm,集中于7-9 月。地表径流深200~350 mm,年蒸发量1222 mm。高寒草甸草地植物种类丰富,以矮生嵩草(Kobresia humilis)、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和珠芽蓼(Polygonum viviparum)为优势种牧草。
试验于2018 年4 月开始从甘南州合作市周边确定牦牛养殖户,选择10 头体格健康、年龄相近(6~8 岁)、产犊胎次相近(3~4 胎次)、产犊时间相近(4 月底/5 月初产犊)、自然放牧的产犊甘南牦牛,试验采用单因子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原理,分别选择高寒草甸草原3 个不同的牧草生育时期,包括牧草返青期(5 月)、盛草期(9 月)、枯黄期(12 月),将所选10 头带犊牦牛随机编号后自然放牧,放牧时间为4-12 月,分别跟踪采集返青阶段(5 月)、盛草阶段(9 月)、枯草阶段(12 月)3 个时期的牦牛乳、瘤胃液,同时在放牧区域内采集相应时期的天然牧草,分别测定3个牧草时期甘南牦牛乳中CLA 含量,并对应测定不同时期牧草中常规营养物质、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PUFAs)、单宁酸含量、瘤胃液中挥发性脂肪酸(VFA)、反式11-油酸(TVA)含量及瘤胃液pH,分析物候期对甘南牦牛乳中共轭亚油酸含量的影响,并进行相关分析探究影响甘南牦牛乳中CLA 含量的因素。
1.3.1 牧草样品采集 分别在牧草返青期、盛草期、枯草期3 个时期,选取牦牛放牧植被均一的草地,在样地对角线选取植被均一的地块设置15 个1 m×1 m 的样方,调查记录每个样方内植物物种数目,然后齐地面刈割每个样方内所有植物种,分别分装于已标号的信封袋,带回实验室并在65 ℃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将烘干至恒重的牧草用立体式粉碎机(FZ102,上海)粉碎,后过1 mm 网筛,用于牧草养分及单宁酸含量测定,3 个牧草生育时期牧草样品分别设置15 个重复。
1.3.2 乳和瘤胃液样品采集 将母牛与犊牛隔离一夜(防止哺乳),于次日早晨08:00,一并空腹采集牦牛乳和瘤胃液,乳样使用50 mL 离心管进行收集;瘤胃液采集时将牦牛放倒绑定,使用胃管式瘤胃液采样器每头抽取50 mL 瘤胃液,将收集好的牦牛乳及瘤胃液置于准备好的冰盒中带回实验室待测,3 个牧草生育时期分别采集乳和瘤胃液样品各10 份。
1.4.1 牧草养分及单宁酸含量测定 干物质(dry matter,DM)含量采用干燥法测定、粗蛋白(crude protein,CP)含量采用全自动凯氏定氮仪(美国,Foss Kheltec 8400)测定、粗脂肪(ether extract,EE)含量采用传统索氏抽提法测定、粗纤维(crude fibre,CF)含量采用全自动纤维分析仪(美国,ANKOM 2000 Fiber Analyzer)测定、粗灰分含量采用煅烧法测定、无氮浸出物含量=100%-(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总钙含量采用络合滴定法测定、总磷含量采用国标分光光度法测定,单宁酸含量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14-15]。
1.4.2 牧草、乳和瘤胃中脂肪酸含量测定 牦牛乳中常规营养物质含量采用全自动乳成分分析仪(日本岛津,UV-2550)测定、牦牛乳中CLA 先提取、甲酯化后用气相色谱分析,采用归一化法,乙酰氯—甲醇甲酯化法测定,牧草和瘤胃液中脂肪酸提取、甲酯化参考乳脂分析的方法[16],采用pH 211 型精密pH 计测定瘤胃pH 值,采用气相色谱仪(日本岛津,GC-2010 Plus)测定挥发性脂肪酸(VFA)[17]。
采用Excel 2010 进行数据整理与作图,采用SPSS 19.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对3 个牧草生育期牧草不同营养品质指标、脂肪酸组成、放牧牦牛乳品质指标和共轭亚油酸含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采用LSD 法进行多重比较(P<0.05),数值采用“均值±标准差”表示。
由表1 可知,物候期对牧草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无氮浸出物、总钙、总磷含量、钙磷比和单宁酸含量均有显著影响(P<0.05)。返青期牧草钙磷比显著高于盛草期和枯草期(P<0.05),枯草期牧草粗灰分含量较返青期降低了30.2%,枯草期牧草钙磷比较盛草期增加了16.5%。盛草期牧草粗蛋白、粗脂肪和总磷含量显著高于返青期和枯草期(P<0.05),枯草期牧草粗蛋白、粗脂肪、总钙、总磷和单宁酸含量较盛草期分别降低了66.5%、66.3%、42.9%、44.4%和60.8%。枯草期牧草干物质、粗纤维、无氮浸出物含量显著高于返青期和盛草期(P<0.05),枯草期牧草干物质和粗纤维含量较返青期分别增加了3.1%和30.8%,枯草期牧草无氮浸出物较盛草期增加了11.2%。
表1 物候期对牧草养分及单宁酸含量的影响Table 1 Effects of phenological period on forage nutritional value and tannic acid(Dry matter basis)
由表2 可知,物候期对牧草中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硬脂酸、亚油酸、亚麻酸、总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总脂肪酸均有显著影响(P<0.05)。盛草期牧草中月桂酸、肉豆蔻酸、亚油酸、亚麻酸、总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总脂肪酸均显著高于返青期和枯草期(P<0.05)。枯草期牧草中硬脂酸含量显著高于返青期和盛草期(P<0.05)。与盛草期相比,枯草期牧草中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亚油酸、亚麻酸、总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分别降低了100%、100%、14.1%、34.7%、49.3%、30.2%和34.5%。与枯草期相比,返青期牧草中硬脂酸含量降低了39.0%。与盛草期相比,返青期牧草中多不饱和脂肪酸/总脂肪酸降低了9.8%。
由表3 可知,牧草物候期对放牧牦牛乳中乳蛋白、乳脂率、全乳固体、非脂乳固体、乳糖、络蛋白、游离脂肪酸、柠檬酸、密度、酸度含量均有显著影响(P<0.05),对乳中尿素和冰点没有显著影响(P>0.05)。与返青期相比,枯草期放牧牦牛乳中乳蛋白、非脂乳固体、乳糖、络蛋白、游离脂肪酸和密度分别降低了28.4%、17.3%、24.1%、19.0%、56.4%和0.6%。与盛草期相比,枯草期放牧牦牛乳中乳脂率、全乳固体和酸度分别降低了36.1%、20.4%和23.6%,乳中柠檬酸含量增加了77.3%。
表3 物候期对放牧牦牛乳成分的影响Table 3 Effects of forage phenological period on composition of grazing yak
由表4 可知,牧草物候期对放牧牦牛乳中共轭亚油酸异构体c9t11、共轭亚油酸异构体t10c12 和共轭亚油酸总含量均有显著影响(P<0.05)。盛草期放牧牦牛乳中共轭亚油酸异构体c9t11、共轭亚油酸异构体t10c12 和共轭亚油酸总含量显著高于返青期和枯草期(P<0.05)。与盛草期相比,枯草期放牧牦牛乳中共轭亚油酸异构体c9t11、共轭亚油酸异构体t10c12 和共轭亚油酸总含量分别下降了67.6%、64.7%和66.7%,且均在枯草期含量最低。
表4 物候期对放牧牦牛乳中CLA 含量的影响Table 4 Effects of forage phenological period on conjugated linoleic acid content of grazing yak(mg·mL-1)
由表5 可知,物候期显著影响了牦牛瘤胃pH 值、乙酸、丙酸、乙酸/丙酸、异丁酸、丁酸、异戊酸、戊酸、总挥发性脂肪酸和反式11-油酸(P<0.05)。牧草返青期牦牛瘤胃pH 值、异丁酸和戊酸含量显著高于枯草期(P<0.05),牧草盛草期牦牛瘤胃异丁酸和戊酸含量显著高于枯草期(P<0.05),牧草盛草期牦牛瘤胃乙酸、丙酸、丁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返青期和枯草期(P<0.05),牧草返青期丁酸、戊酸和反式11-油酸含量显著高于枯草期(P<0.05);牧草枯草期乙酸/丙酸显著高于返青期和盛草期(P<0.05),牧草返青期显著高于盛草期(P<0.05)。
表5 物候期对放牧牦牛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Table 5 Effects of forage phenological period on rumen fermentation parameters of grazing yak
由表6 可知,牧草粗蛋白、粗脂肪、无氮浸出物、单宁酸、总脂肪酸和瘤胃液pH 值与放牧牦牛乳中CLA 含量显著正相关(P<0.05),牧草粗纤维和粗灰分与放牧牦牛乳中CLA 含量显著负相关(P<0.05),牧草中PUFAs和瘤胃TVFA 与放牧牦牛乳中CLA 含量无显著相关关系(P>0.05)。
牧草粗蛋白、粗纤维、粗灰分、粗脂肪、钙、磷含量以及钙磷含量比是影响牧草营养价值的主要因素[18]。本研究表明,物候期对牧草养分含量有显著影响,盛草期牧草营养价值高于返青期和枯草期,枯草期牧草无氮浸出物含量显著高于返青期和盛草期,粗纤维含量显著高于返青期与盛草期。赵禹臣等[19]研究发现,青藏高原暖季牧草营养物质含量远高于冷季,其中暖季粗蛋白与粗灰分含量显著高于冷季,而冷季粗纤维含量显著高于暖季;赵玉宇等[20]通过对青藏高原不同牧草营养价值评测发现,粗蛋白与粗纤维呈极显著负相关;赵禹臣等[19]通过对西藏那曲地区牧草营养价值研究发现,牧草营养物质含量会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夏季牧草营养物质品质最好,能满足当地放牧家畜的营养需要,冬春季牧草品质最低,粗蛋白等严重缺乏,本研究结果与此一致。研究表明,牧草中粗蛋白含量高低主要取决于气候条件,空气湿度系数下降,气候干燥系数上升时,牧草中粗蛋白含量会显著上升[21],甘南地区夏季降水较多、光照足、气温较高,而冬季温度低、日照量不足,这与牧草中粗蛋白含量低有密切关系。当酸性洗涤纤维过高时(≥30%),会影响粗蛋白消化,冬季的粗纤维含量高严重影响了牧草的营养价值及适口性[22]。研究表明,Ca、P 含量及钙磷比对家畜等的生长发育和代谢具有重要意义[23],本研究发现钙磷含量、粗蛋白等常规营养物质随牧草生育期的变化有一定的规律,盛草期牧草品质优于返青期与枯草期,返青期牧草品质又高于枯草期。单宁含量随季节变化的研究较少,单宁作为抗营养因子,通过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适量的单宁对反刍动物体内CLA 的沉积具有积极作用。本研究结果表明,返青期和盛草期牧草中单宁含量显著高于枯草期,返青期与盛草期单宁含量无显著差异,本试验结果与此一致,曹弦[24]对巴山木竹(Bashania fargesii)中单宁酸含量研究发现,海拔不同单宁酸含量不同,相同海拔山竹单宁酸含量表现出一定的季节性,从2 月返春到7、8 月盛夏其含量呈上升趋势,且7、8 月最高,2 月最低;Zhang 等[25]对福建东山县赤山林场的木麻黄(Cacuanna equisetifdia)单宁含量测定发现,夏季幼枝以及成熟小枝中单宁含量显著高于冬季。
表6 牧草脂肪酸组成及放牧牦牛瘤胃中CLA 含量与乳中CLA 含量的相关性分析Table 6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fatty acid composition in for⁃age and CLA content in rumen and milk of grazing yaks
牧草中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受到季节、地域、天气及降水多少的影响,其中多不饱和脂肪酸是反刍动物合成CLA 最重要的前体物质之一,牧草中PUFAs 含量越高,会促进CLA 的合成,提高反刍动物体内CLA 的沉积,其中亚油酸是反刍动物瘤胃合成CLA 的前体物之一。冯德庆等[26]对28 种牧草中所含脂肪酸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类牧草之间各脂肪酸含量具有一定差异,其中含量最高的为亚麻酸,其次为棕榈酸和亚油酸,其他脂肪酸种类含量较低,说明不同地域由于气候原因,牧草种类及牧草的生长情况具有一定差异,造成牧草中各脂肪酸含量有所不同。本试验结果为返青期(5 月)PUFAs 占总脂肪酸的55%左右,盛草期(9 月)为61.0%左右。伏映萍等[27]通过研究宁夏盐池天然混合牧草脂肪酸组成发现,5 月混合牧草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含量的36%~57%,10 月PUFAs 占总脂肪酸含量的46%~61%。本试验研究结果与此一致,从牧草返青期到盛草期牧草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含量呈上升趋势。王玉鹏等[28]对天祝地区牧草脂肪酸测定发现,夏秋两季PUFAs 普遍高于冬春两季,且秋季高于夏季,本试验结果与此一致,可能是甘肃天祝与甘南均地处青藏高原,具有相似的海拔和气候环境,牧草种类及生长周期也较为相似。
CLA 属于功能性脂肪酸的一种,其特殊的功效已成为近年来热门的研究对象[29]。反刍动物体内的CLA 来源主要有两种,一种由瘤胃内的亚油酸生物氢化生成,一种由食物中PUFAs 经氢化形成中间产物(TVA)转化而成[30]。研究表明[28],CLA 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差异,有研究发现夏秋季放牧牦牛乳中CLA 的含量显著高于冬春季节,本试验研究结果基本与此一致(盛草期CLA 含量显著高于返青期与枯草期,返青期CLA 含量显著高于枯草期),可能是因为夏秋盛草期牧草营养品质好,并且牧草在这个生长阶段各种营养物质最为丰富,牦牛在放牧采食过程中可以摄取更多营养。研究表明[31],脂肪酸中CLA 含量随季节变化的波动最大,盛草期最高,冬春枯草期含量最低,研究发现夏季盛草期时Δ9-脂肪酸去饱和酶的活性较高,说明盛草期牧草可以提高泌乳母牛乳腺中Δ9-脂肪酸去饱和酶的活性,本试验研究结果与此一致。薛秀恒等[32]研究表明,造成牛乳中CLA 含量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采食青绿新鲜牧草的量及牧草品质,大量研究也表明日粮对乳中CLA 含量起到本质的作用,更进一步支持了本研究盛草期放牧牦牛乳中共轭亚油酸异构体c9t11、共轭亚油酸异构体t10c12 和共轭亚油酸总含量显著高于返青期和枯草期的结论。
已有研究表明[33],影响瘤胃pH 值的因素很多,如采食日粮组成及日粮采食量都会影响其数值。本研究结果表明,返青期与盛草期牦牛瘤胃液pH 值显著高于枯草期,这可能与牧草中营养物质的变化以及采食量有关,其导致瘤胃中总挥发性脂肪酸的含量发生变化,从而使瘤胃pH 值发生改变。放牧牦牛瘤胃液中VFA 随季节动态变化的研究较少,本试验通过对返青期、盛草期及枯草期3 个牧草生育时期泌乳牦牛瘤胃液VFA 含量测定,结果表明,盛草期乙酸含量最高且显著高于返青期和枯黄期;丙酸、丁酸、戊酸、总挥发性脂肪酸和反式11-油酸含量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盛草期含量最高,且显著高于返青期和枯黄期。这可能是由于不同季节气候环境不同导致的牧草中营养物含量不同及牦牛采食量不同,使其瘤胃内环境发生改变,导致其含量发生显著改变。已有研究表明,青绿饲草料发酵后乙酸含量比例可到70%以上[34],本研究结果基本与此一致。张莹等[35]利用气相色谱法测定青藏高原牦牛、犏牛和黄牛在暖季与冷季的VFA 含量,发现牦牛、犏牛和黄牛瘤胃液中总VFA 含量在暖季与冷季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乙酸与丙酸比值介于3.9~5.0,均属于乙酸型发酵,本研究结论甘南放牧牦牛瘤胃液中总VFA 含量暖季显著高于冷季和牧草返青期与盛草期瘤胃发酵属于乙酸型发酵与此一致。TVA 是反刍动物乳脂中生物氢化的重要中间产物,近年来研究发现乳脂中TVA 含量与反刍动物体内CLA 含量具有显著相关性,TVA 在反刍动物体内通过一定作用生成CLA。本研究结果表明,随牧草生育时期的变化,返青期和盛草期牧草中亚油酸含量和TVA 含量均显著高于枯草期。研究表明,提高饲料中亚油酸的含量会提高奶牛与肉牛瘤胃液中TVA 含量[36-37],杨俊花[38]的研究也发现,大豆油中富含亚油酸,在饲料中加入2.0%的大豆油可以显著提高瘤胃液中脂肪酸和TVA 含量,本试验结果与此相符。
单宁一直被认为是抗营养因子,近年来研究发现在反刍动物日粮中添加适量的单宁酸会提高其体内CLA 含量。本研究结果表明,牧草中单宁含量与牦牛乳中CLA 含量的变化呈一定相关性,本研究结论与此一致。Kelly等[39]的研究表明,单宁对瘤胃脂肪酸氢化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绵羊采食富含单宁的冠状岩黄芪(Hedysarum coronarium)牧草,其肌内脂肪中亚麻酸比对照组提高4 倍,长链脂肪酸中二十二碳五烯酸含量也升高。Valentina等[40]对羔羊日粮添加45%亚麻籽粉(富含单宁),发现羔羊肌肉脂肪酸中CLA 与反11-十八碳酸烯比值显著提高,其肌肉中Δ9-脂肪酸去饱和酶表达量也有随之提高的趋势。
据Wahle 等[41]研究报道,TVA 在反刍动物体内通过Δ9-脂肪酸去饱和酶作用生成CLA,是瘤胃合成CLA 的前体物。本研究结果表明,随牧草时期的变化,牦牛瘤胃液中TVA 与其乳中CLA 含量呈线性相关,且其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均为盛草期显著高于返青期与枯草期,返青期又显著高于枯草期,本试验结果与此一致。卜登攀[42]在奶牛的研究中也发现奶牛瘤胃中TVA 与其乳中CLA 含量呈线性相关。
据Valentina 等[40]研究报道,日粮纤维不足导致瘤胃pH 下降,会影响CLA 瘤胃前体物TVA 的形成,从而影响乳中CLA 的含量,本研究从牧草返青期到枯黄期,牧草粗纤维水平呈逐渐上升趋势,与乳中CLA 的含量变化无相关性,可能是因为枯草期牧草中粗纤维含量太高,使牧草适口性下降,品质降低等导致。本研究结果表明,枯草期瘤胃液pH 值低于6.0,显著低于返青期与盛草期,盛草期与返青期无显著差异,瘤胃液pH 与乳中CLA 含量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本研究结果与此一致。Lin 等[43]研究发现,pH 在5.5~8.5 时,亚油酸异构酶具有转化合成CLA 的活性,瘤胃pH 值降低会抑制纤维分解菌活性,从而降低PUFAs 的氢化作用,使瘤胃TVA 含量降低,导致乳中 CLA 含量下降。Martin[44]研究表明,当瘤胃 pH 值低于 6.0 时,乳中 CLA 含量显著降低,当 pH 升高时,CLA含量随之升高。
1)盛草期牧草粗蛋白、粗脂肪、总钙、总磷、单宁酸、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硬脂酸、亚油酸、亚麻酸、总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总脂肪酸显著高于返青期和枯草期。
2)盛草期放牧牦牛乳中乳蛋白、非脂乳固体、乳糖、络蛋白、游离脂肪酸、密度、乳中共轭亚油酸异构体c9t11、共轭亚油酸异构体t10c12 和共轭亚油酸总含量显著高于返青期和枯草期。
3)盛草期牦牛瘤胃乙酸、丙酸、丁酸、戊酸、总挥发性脂肪酸和反式11-油酸含量显著高于返青期和枯草期。
4)牧草粗蛋白、粗脂肪、无氮浸出物、单宁酸、总脂肪酸和瘤胃液pH 值与放牧牦牛乳中CLA 含量显著正相关,粗纤维和粗灰分与放牧牦牛乳中CLA 含量显著负相关,PUFAs 和瘤胃TVFA 与放牧牦牛乳中CLA 含量无显著相关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