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松养心胶囊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

2021-03-22 04:38:04蒋兆年秦卓韩磊
中外医学研究 2021年5期
关键词:室性心功能意义

蒋兆年 秦卓 韩磊

慢性心力衰竭多发于老年人群,简称为“心衰”,其发病原因多样,是一种综合征,主要特征为神经内分泌激活、运动耐力下降及心脏功能异常,主要表现为心前区有压迫感、心悸、心慌及胸闷等[1]。该疾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较高,极易导致患者发生意外性猝死,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2-3]。药物治疗为目前临床上治疗该病的主要手段,西医药物治疗主要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为基础,对血流变影响较小,临床疗效较低[4-6]。为分析应用中药联合西医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特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该疾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行对比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60例,纳入标准:(1)符合该疾病的诊断标准,其中慢性心力衰竭符合1971年Framingham心衰诊断标准;(2)中医诊断标准主症为:盗汗或自汗,动则汗出,疲乏,气短,心悸;次症:面颧暗红、口干及头晕心烦;舌脉:脉细数无力或结代,舌红少苔;(3)心功能分级为Ⅱ~Ⅳ级;(4)基础心律为窦性心律。排除标准:(1)近期接受其他药物临床试验;(2)过敏体质;(3)妊娠或哺乳期妇女;(4)并发严重感染、瓣膜病、心源性休克、心包炎、肺栓塞等对治疗效果有影响的疾病;(5)伴有痴呆或神志不清等精神疾病;(6)合并造血系统、严重肝肾功能损伤疾病;(7)伴随持续性或阵发房颤。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56~85岁,平均(67.28±3.38)岁。病程2~16年,平均(8.87±1.19)年。心律失常类型:短阵心房颤动2例,交界性期前收缩7例,房性期前收缩8例,室性期前收缩13例;心功能分级:Ⅵ级8例,Ⅲ级10例,Ⅱ级12例。合并基础疾病:糖尿病12例,高脂血症24例,高血压26例。试验组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54~86岁,平均(67.37±3.41)岁。病程2~16年,平均(8.90±1.21)年。心律失常类型:短阵心房颤动3例,交界性期前收缩7例,房性期前收缩9例,室性期前收缩11例;心功能分级:Ⅳ级7例,Ⅲ级9例,Ⅱ级14例。合并基础疾病:糖尿病11例,高脂血症23例,高血压25例。两组合并基础疾病、性别、心功能分级、病程、心律失常类型及年龄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治疗同意书已被患者及其家属签署,且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每日早、晚各口服一次100 mg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Novartis Pharma Stein AG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70344)治疗,连续给药两周后,将用药量增加为200 mg/次。接受为期1个月的治疗。

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给予每日早、中、晚各口服一次1.2 g参松养心胶囊(北京以岭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0030058)治疗。接受为期1个月的治疗。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临床疗效:根据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无效:症状、心功能指标无改善,甚至更差;有效:症状有所改善,心功能改善1级但未达到Ⅰ级;显效:症状基本或完全消失,心功能改善2级及以上或达到Ⅰ级。治疗有效率=(有效+显效)/总例数×100%。

心功能:通过心脏多普勒彩色超声仪(型号:EPIQ7型;厂家:德国西门子)对患者心功能指标进行测定,包括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并对比两组患者的心输出量CO情况。

神经内分泌因子及血清钠水平:测定两组患者的抗利尿激素ADH、血管紧张素PRA、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血清钠水平。

1.4 统计学处理

对本研究内所涉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时均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计算,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试验组治疗有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两组心功能改善情况对比

两组治疗前LVEDD、LVEF及CO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试验组LVEF及CO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LVEDD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心功能改善情况比较 (±s)

表2 两组心功能改善情况比较 (±s)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试验组(n=30) 62.19±3.65 59.20±3.33 36.41±3.32 43.62±3.98 3.75±0.22 4.63±0.39对照组(n=30) 62.20±3.66 61.32±3.45 36.42±3.33 39.98±3.56 3.76±0.23 4.09±0.35 t值 0.011 2.422 0.012 3.734 0.172 5.644 P值 0.991 0.019 0.990 <0.001 0.864 <0.001组别 LVEDD(mm)LVEF(%)CO(L/min)

2.3 两组神经内分泌因子及血清钠水平改善情况对比

两组治疗前ADH、PRA、NT-proBNP及血清钠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试验组ADH、PRA及NT-proBNP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血清钠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表3 两组神经内分泌因子及血清钠水平改善情况 (±s)

表3 两组神经内分泌因子及血清钠水平改善情况 (±s)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试验组(n=30) 84.01±5.54 60.87±3.87 4.30±0.65 3.28±0.44 5 004.54±544.29 2 140.34±103.23 125.54±23.23 143.41±16.43对照组(n=30) 84.02±5.55 73.31±4.00 4.31±0.66 3.70±0.51 5 004.58±544.36 2 590.43±114.43 125.61±23.30 134.32±17.42 t值 0.007 12.242 0.059 3.415 0.000 15.996 0.012 2.079 P值 0.994 <0.001 0.953 0.001 1.000 <0.001 0.990 0.042组别 ADH(ng/L)PRA[μg/(L·h)]NT-proBNP(ng/L) 血清钠(mmol/L)

3 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根据患病位置不同分为左心衰竭与右心室衰竭两种,其中,左心室衰竭的发病率更高[7]。该疾病的致病因素为心房或心室受累,患病后发病缓慢,如未给予有效控制,极易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等疾病,导致心功能受损加重,并易延发为机体各功能损害,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较大威胁[8]。西医认为,心肌收缩力下降致使心排血量难以维持为该合并症发生的主要病因,因老年人生理条件特殊,化学药物及非药物治疗受到诸多限制,使该病治疗陷入相对瓶颈期[9-10]。我国医学认为该病病理机制为本虚标实,属“痰饮”“水肿”“心悸”范畴,表现为胸痹心痛、心悸气短、四肢乏力等,并常伴有下肢水肿及小便不利等症状,当以利水活血、温阳益气之法治疗[11-12]。现为探究将中西医联合用药对该疾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特做此研究。

本研究表明,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试验组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LVEF及CO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LVEDD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ADH、PRA及NT-proBNP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血清钠的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提示了,参松养心胶囊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该疾病的效果显著。究其原因,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属于一种复方制剂,是PRA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能够阻断PRAⅡ并促进利钠肽分泌,进而使血管得以扩张,并降低醛固酮含量,使尿钠排泄作用加强。而参松养心胶囊中的主要成分为龙骨、酸枣仁、桑寄生、山萸肉、土鳖虫、赤芍、甘松、黄连、五味子、丹参、麦冬、人参,该方使通过敛、养、补三法,起到使心肌细胞自律性降低、安神清心、益气养阴、活血通络的作用,通过调节整合、荣养气络使心肌细胞代谢得以改善,并通过多环节、多靶点、多途径整合对通道进行调节,对折返激动进行抑制,进而使多离子通道、心脏传导系统功能及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得以有效调节。两种药物联合应用,能起到协同促进之效。

综上所述,在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治疗中应用参松养心胶囊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室性心功能意义
一件有意义的事
新少年(2022年9期)2022-09-17 07:10:54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不同起源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观察
有意义的一天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探究
心功能如何分级?
中西医结合治疗舒张性心功能不全临床观察
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56例临床分析
室性心动过速电风暴的诊治及进展
诗里有你
北极光(2014年8期)2015-03-30 02:50:51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左心功能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