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智慧农业教育的创新路径
——基于国(境)外重要农业国家的比较研究

2021-03-22 02:20
智慧农业导刊 2021年3期
关键词:互联网+智慧院校

王 辉

(北京交通大学清河职业学院,北京 100085)

智慧农业的发展直接影响着我国的经济稳定和未来发展,随着智慧农业进程发展的提速,教育作为推动科技现代化的主要驱动力,为智慧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着智力支撑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智慧农业发展最根本的就是教育的智慧化[1]。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智慧农业教育的实践提供了更便捷性的途径、更多样性的模式、更全面性的交流、更密切性的合作,一部分农业发达国家已将信息技术广泛地应用于智慧农业教育领域。比如,美国、法国通过智慧教育模式,更好地满足了劳动者个性化需求,适应了当地智慧农业的发展,强有力地推进了农业智慧化[2]。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陈焕春教授认为,改革开放40多年来智慧农业大幅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但健康农业和绿色农业的科技需求向智慧农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明确了新要求[3]。可见,虽然我国智慧农业教育已取得阶段性成就,但与农业发达国家仍存在较大的差距[4]。基于此,全文将整体篇章结构具体安排如下:第一部分梳理智慧农业教育及其发展历程;第二部分将中国与国外重要农业国家智慧农业教育进行了比较,分析“互联网+”背景下中国智慧农业教育所面临的形势以及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探究当今中国智慧农业教育发展的实施路径,以期对推进我国智慧农业教育发展有所助益。

1 智慧农业教育及其发展

智慧农业教育(Smart Agriculture Education)可以认为是将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物联网技术、光电技术、通讯技术、云计算以及创新思维等集成运用到传统农业教育中去,促使传统农业教育由“教师中心”模式向“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模式的转变,从而增强教学效果,实现更精准的智能感知、更共享的数据资源、更广泛的互通互联、更透彻的智能分析、更科学的智能决策、更贴心的社会服务的一种智慧化教育模式。

由表1所示,伴随着四次产业革命,农业发达国家运用物联网技术在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等农业经济方面取得了成效,在此期间我国农业教育经历了萌芽探索期、动荡形成期、调整发展期、成长腾飞期,虽然农业智慧应用研究起步比较晚,但发展比较快。改革开放之后,“211”工程、“985”工程建设汇聚了优势力量,推动了智慧教育学科发展,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高校“双一流”建设和“新农科”教育有序推进,吹响了我国从“农业教育大国”迈向“农业教育强国”的号角,智慧农业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表1 国内外智慧农业教育发展

2 “互联网+”背景下国外重要农业国家智慧农业教育的比较

在工业现代化和智慧农业进程中,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法国、英国、新西兰、荷兰、丹麦、以色列、瑞典、俄罗斯、罗马尼亚、乌克兰、意大利、日本、菲律宾、韩国、印度、中国台湾等重要农业国家和地区皆出现过农业劳动者的综合素质不能适应技术进步及生产方式变革的情况。为了应对变革,这些农业国家和地区通过完善智慧农业教育体系、提高教育经费投入与补贴、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探索实践教学模式等举措和手段[2],建构了丰富有特色的智慧农业教育体系。

美国作为农业现代化高度发达的国家,其智慧农业生产体量及生产效率在世界上均处于领先地位,分析其原因最重要的是美国国会以律法形式保证了美国的智慧农业教育-科研-推广机制密切配合、相互融通、协同并进,加速了美国智慧农业教育的蓬勃发展,极大提高了智慧农业科研水准和农业劳动者的整体素质,满足了智慧农业发展的智力需求。受美国的影响,加拿大和菲律宾也基本上借鉴了美国的教育制度和模式,甚至高校的教科书也是引自美国的。据美国农业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美国从事农业劳动者仅占美国全部人口的1.6%,其中7%的农业劳动者具有高中以下学历,高中毕业占比68%,超过25%的农业劳动者拥有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学历。对比美国,我国从事农业劳动者的教育程度整体水平较低,有87.8%的从业者仅接受过初中或以下教育,高中以及中等职业教育占比11.7%,只有0.52%的劳动者接受过高等教育。数据表明,我国农业科研成果每年有6000多项,但仅有约1/3转化为生产力,能产出农业规模效益的低于1/5[5]。而且美国非常重视智慧教育的国际化,比如,以教学科研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程度作为评价院校的重要指标,并将科研院所作为吸引优秀人才、引入先进技术与汲取世界文教精粹的重要渠道。澳大利亚发达的智慧农业离不开资金、技术和农耕地等投入,特别是智力资本的投入促使智慧农业教育体系的高等教育、中等教育、远程教育、继续教育、推广教育紧密协同发展。另外,国立ANU大学和昆士兰省立大学等皆与世界各国进行广泛的教育交流和合作,尤其是世界排名第5位的ANU大学,就有25%的学生来自于世界其他国家。而昆士兰省立大学的27000多名本科生中就有超过6%的学生来自于80多个国家[6]。德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机出口国、第三大农产品与食品出口国,作为欧盟中主要的农产品生产国,其依赖于完备的智慧农业教育体系,使得智慧农业教育发展较好地体现了智能化、可视化及标准化等特点,推动德国农业迅速进入智慧农业时代。依据德国农民联合会提供的数据,当前一名德国农业劳动者能够养活约144人,而在1980年仅为现在的30%左右[7]。法国建构了成熟且完善的智慧农业教育体系,为智慧农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撑。比如,20世纪60年代:农业教育致力于服务农业产业现代化从而加速了农业教育改革。20世纪80年代:农业职业教育与农业科技教育协同发展。20世纪90年代至2000年:赋予了智慧农业教育更强的社会服务功能,强调农业教研多元化与跨学科农林专业人才培养。2000年以后:促进智慧农业教育国际合作,致力于构建欧洲智慧农业教育与科研共同体[8]。荷兰各院校尤其注重国内外智慧农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比如为引入世界上先进的智慧农业科技组建了国际农业教育交流协会,一方面通过选派科技专家、学者和教师去国外院校参加智慧农业相关项目,另一方面鼓励农学生参与联合培养项目赴荷兰求学。而且通过建立中荷智慧农业教育研讨交流机制,在智慧教育应用方面开展合作,推进了教育智慧化的进程[9]。以色列高度重视智慧教育事业的发展,国内从事农业的劳动者大多接受过良好的教育,恶劣的自然地理环境倒逼智慧教育激发大数据应用潜力、提高农业效率以促进智慧农业快速发展。2015年中国和以色列教育部为促进两国院校间的科研交流与学术合作,签署了声明: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与以色列共同缔结研究型院校联盟,以谋求更全面的协同发展[10-11]。瑞典农业现代化程度位居世界前列,瑞典智慧农业所取得的成就得益于智慧农业教育的重要支撑:智慧农业教育重视探究农业发展模式向世界健康农业转型,重视科学研究创新对智慧农业产业的指引,重视智慧农业教育对农业劳动者综合素质的提升[12]。罗马尼亚具有完备的面向农业现代化的智慧农业教育体系: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密切结合,全日制教育和职业培训密切结合,生产、教学、科研密切结合;罗马尼亚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农林院校禁止直接从应届毕业生中遴选学生留校当教师。印度注重教育实践;注重培养高级专业人才和建设师资科研队伍;注重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

我国智慧农业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1)高素质智慧农业管理型人才比较匮乏,已成为困扰我国智慧农业持续发展的难题,因此,急需构建新型智慧教育体系;(2)当前智慧农业的产教研体系不够健全、产教研成果转化率有待提高。

3 国外智慧农业教育的启示

3.1 深化我国智慧农业教育体系的综合性改革

建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智慧农业发展需求,以高等农业教育为引领、以职业技能教育为主体的各级各类农业教育协同发展的智慧农业教育体系。在横向层次上,除持续维持普通农业教育的科学发展增速外,应加快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速度;在纵向层次上,除持续提升中等农业教育的办学水平外,应努力提高农业研究生教育质量。

3.1.1 建构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实验课程体系

通过聘请智慧教育专家、农学研团队、高新技术企业示范智慧农业课程,及时借鉴国内外最新教研成果,进一步开发智慧农业课程的价值。同时运用互联网、大数据、遥感、工程、生物等技术途径和平台,促使学生遵循提出问题→研究设计→分析数据→实验发现→思辨质疑→讨论修正的思路进行科学探究,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动性[13]。智慧农业教育培养的技能型、复合型、应用型专业人才,既要掌握农业现代科学技术,又要熟知信息技术或其他高新技术,立足产业链推送跨学科课程群以便学生选修,推动农林人才培养更加契合国家需要、满足社会需求。

3.1.2 完善产教研体系,提升“新农科”教研成效的转化推广能力

一方面,发挥农林院校为智慧农业生产提供专业技术指导的引领作用,农林院校依托智慧农业基地,开展智慧农业生产相关领域的科技研究,提升院校的科研创新能力;另一方面,主管部门可以通过资金投入、绿色通道等方式增强对农林院校等相关领域的支持力度[14],推进智慧农业教研的创新发展。

3.2 智慧农业教育国际化的创新路径

AllenF.Wysocki教授强调,国界无法阻碍科研交流,团队的使命是将学术成果传递给从中受益的所有人。TonyO'Donnell教授也认为,国际化有利于促进世界各国最优秀的师生学习交流。薛红卫教授甚至认为,国际化不但是各院校完成跨越式发展的重要路径,更是践行历史使命与承载社会担当的关键保障。中共中央、国务院2017年2月已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将“国际化交流合作”明确为“双一流”等高校的第五大职责与使命。冯江教授指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发展很快,但高等农林院校国际化实质性的交流协作却落后于综合型院校[3]。

3.2.1 构建智慧农业教育共同体,拓展交流合作方式

一方面,在教育领域交流合作中,智慧农业教育具有特殊属性,它为智慧农业服务,反过来智慧农业又促进智慧农业教育的发展,所以应重视智慧农业教育与智慧农业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将智慧农业教育与其他教育对比,智慧农业教育不但具有特殊属性,而且具有普适属性,普适属性表明智慧农业教育也能借鉴通用方法和模式,高等农林院校应充分拓展现有的教育交流合作方式,例如协作办学、教研合作、留学生联合培养等。

3.2.2 通过建立多层次合作联盟,致力于关键前瞻领域的创新

智慧农业教育联盟开放共享的学术资源和民主自由的学术氛围促进了智慧农业教育合作的良性发展。建议一是筹建“一带一路”农林院校联盟,增强“一带一路”农林院校间的广泛交流;二是建立智慧农业科技与教育合作中心,紧跟智慧农业发展前沿[15],致力于关键前瞻领域的创新。

3.2.3 举办智慧农业学术论坛,实现学术交流的多样性和高层次化

智慧农业学术论坛与智慧农业教育联盟不同,论坛具有时间更短、强度更大、层次更高的特点,能有效发挥农林院校教育智库的引领作用[16]。建议开展智慧农业学术论坛,与世界智慧农业教育领域相互交流,广泛合作,协同并进。

3.2.4 扩展国际交流网络,开拓国际合作渠道

一方面,资助教师和选拔优秀学生到国外院校交流研讨,增强合作开发国际性科研项目的能力;另一方面,吸引国外高水平智慧农业人才到国内院校任教,有助于充分引入并吸收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提高农林院校发展潜力与农业人才培养质量[17]。

猜你喜欢
互联网+智慧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