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村”其实没有神话
——中国乡村教育的“逆水”样本

2021-03-22 08:15文图王海涵
农村.农业.农民 2021年5期
关键词:逆水潜山博士

文图/王 磊 王海涵

单从人口基数看, 地处大别山东南麓的安徽潜山,一个以山为名的县级市,全市仅50 多万人,近年来先后走出了3 位院士。2020 年高考,全市有7 人考上清华、北大,已经殊为不易。

相较之下, 该市还有一个以水为名的村子——逆水村,称得上“神奇”:只有3500 多人,1977 年恢复高考之后, 相继走出29 名博士,54 名硕士,近300 名本科生。

外人将逆水村称之为“博士村”。 该村赓续40多年的教育“神话”,能否探寻到乡村教育的成功密码? 我们带着深深的疑问上路了。

“神话”起源

大山是公平的,有着慈爱的一面,也有着严酷的一面。 逆水村尽管交通不便,但是森林覆盖率达80%,山清水秀,土壤富硒、富锌,空气富含负氧离子。

在当地村民的普遍认识中, 自然条件孕育了逆水村人的聪慧禀赋以及吃苦耐劳的宝贵品质。那些博士、硕士无论走得再远,飞得再高,人生的根脉还扎在这里。

群山的阻挡,未能让祖祖辈辈的村民低头,反倒在他们身上激发出“逆水行舟,力争上游”的倔劲。

经济的发展为乡村教育注入了“第一推动力”。 因为贸易,逆水村人第一次走出大山,尝到了改革开放的甜头。 仅有初中学历的储浩川看到了这里与发达地区的巨大差距, 敏锐地意识到振兴乡村教育迫在眉睫,由此,他的事业重心由“植树”向“树人”逐步转变。

逆水中心小学的原址是由祠堂改建而成。 后来,政府决定将小学搬迁至村里的中心地带,储浩川带头响应,捐出30 万元,解决了土地征迁费用。作为村办企业的当家人,他又果断拍板,村小学生的学费、杂费、教育附加费全由企业埋单;此外,民办教师的全部工资,也由企业来承担,标准达到全县最高。

在捐资助学的道路上, 储浩川为村里的后辈立下了标杆。 逆水中心小学原校长储昭益说,“从逆水出去的大学生,不仅仅是考取功名,更想着反哺桑梓,一些成功人士捐款捐物,帮学校修大门,建幼儿园。 ”

“从小到大,身边从没有孩子考上高中家里不让读的情况;如果想考硕士、博士,家长东拼西凑、砸锅卖铁也要支持。 ” 一位逆水村走出的博士分析,这也是该村高学历人才辈出的原因之一。

让教师安心

1998 年,逆水中心小学搬入新址,储昭益担任首任校长。 为了鼓励学生好好念书,储浩川设立个人助学基金,奖励考上学的孩子。

“教育经费虽然有限,但是再苦再难,对教师的奖励还是舍得的。 ”储昭益回忆,“1995 年,自己工资每月才100 元出头, 一位数学教师拿到的奖金就高达1000 元。 ”

逆水村出来的博士、 硕士几乎都在本村小学接受第一站的启蒙。2017 年,凌节春调入逆水中心小学担任校长时,眼前的校园已是今非昔比,教学楼不仅是全村最好的建筑, 比起城区学校也毫不逊色。

这里硬件设施完善,教师队伍逐步壮大,并且人心稳定。 学校本部目前有155 名学生,23 名教师,其中大部分是近年分配来的师范专业毕业生,而且一半来自外县。

逆水中心小学的教室宿舍

逆水中心小学正在开展智慧课堂教学

逆水初中女足队员在篮球场上训练

在逆水村这个高山村, 青年教师如何能留得住,干得稳?2016 年以来,潜山市结合境内山区、畈区交织的实际情况,摸索出一条“积分调动”的管理办法, 给包括逆水村在内的偏远乡村的教师吃了一颗“定心丸”。

对于青年教师来说, 向往城区生活是人之常情,与其把他们“强堵硬留”在农村,不如搭建公平公正的制度平台,实现有序流动,不仅可以提高工作积极性,也能通过流动,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推动全市学校师资配置更加合理。

“过去想调到城郊去,大家习惯性想到‘找关系’,现在则是凭积分,你不要急,积分达到了,自然有机会。 ”凌节春分析,积分管理办法要求,山区学校必须干满5 年才能申请调动。 像逆水中心小学这样的山区学校,干一年就有1.2 分,而普通学校只有1 分, 这也是对山区偏远学校教师工作的鼓励。

“此外,教师的评优、获奖在积分体系中占有较大比重,旨在鼓励他们立足岗位多出成绩,推动青年教师的进步。 ”凌节春说。

近3 年来, 潜山市新招和新调的450 多名教师,90%以上分配到了农村学校。无论在哪里,流动的机制激发出他们的活力, 乡村教育有了更蓬勃的生命力。

新时代怎么教

在逆水中心小学六年级教室里, 师生人手一块iPad。 90 后语文教师殷文灿每节课教授新知识时,都会习惯性地用上智慧教学系统。 通过智慧课堂,中心小学的优质课程还可以向村小“直播”。 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方式,在逆水村已成为历史。

“十三五”期间,潜山市把智慧学校建设纳入民生工程。2020 年以来,优先覆盖贫困偏远地区及山区农村小规模学校,建设54 所智慧学校。 这让山区孩子抢先一步享受到教育技术的红利。

殷文灿和学生一道, 逐渐度过了智慧教学的适应期。 她发现:“课堂上27 个孩子个个都有劲头,现在连字迹都变得工整了。 ”

新的时代,教研活动必须走出去,不能关在山里闭门造车。 逆水初中校长李向东介绍,外出开展教研活动,出行、住宿等方面费用较大,学校尽力给予保障,所有活动经费都向教研倾斜,并不断加大资金投入。

依据安徽省的统一政策,省级示范高中“指标到校”,逆水初中每年分到固定的指标让在乡村学校排名靠前的学生拥有更大的机会进入重点高中。 让李向东感到欣慰的是,现在经常听到重点高中的教师反馈:“虽然进来的分数有差距, 但是山里的孩子后劲足! ”

“博士村的奥秘究竟何在? ”略有遗憾的是,我们在采访中发现, 并没有什么有力的证据可以表明,是某种特殊、甚至神奇的单一因素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逆水村的教育现象其实并没有神话,也没有什么可供快速复制、推广的秘诀。 它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乡村教育发展的缩影和样本,它是众多教育人和一届届政府“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成果显现。

猜你喜欢
逆水潜山博士
安徽潜山:“田管家”授技术
古皖之源,“皖”美潜山
星徽精密:收购标的“逆水”
摘柿子
感怀
烟雨潜山
平博士密码
博士蚊
逆行的鱼与顺流的叶
润博士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