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星火 光耀神州

2021-03-22 08:14胡晓军
农村.农业.农民 2021年5期
关键词:井冈山革命红色

胡晓军

冬日的井冈山,依然满目青翠。 极目远眺,层峦叠嶂,气势磅礴。

从海拔上看,井冈山不高,其最高峰海拔1841米,在世界诸多高山险峰中,实在排不上位。 但井冈山很高,黄洋界上的炮声、八角楼上的灯光、挑粮小道上的扁担……这里一个个革命火种, 铸就了一座中国革命史上的丰碑。

巍巍井冈山, 连着中国共产党璀璨的历史,90余年过去,它正书写着新的篇章。

信 念

井冈山茅坪谢氏慎公祠背后, 一栋土黄色的两层小楼静静矗立。 这就是毛泽东曾居住过的八角楼。

当年,正是在这里昏暗的油灯下,毛泽东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井冈山的斗争》,阐述“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如今,一队队身穿红军服的学员、游客,秩序井然地在八角楼前排队听着讲解,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对革命圣地的向往和对国家民族前途的自信。 在他们的身后,罗霄山脉耸峙的群峰、参天的古木,无声诉说着90 多年前革命的艰辛与伟绩。 一动一静,两个截然不同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时空的界面,一面是历史的沧桑,一面是现实的盛世。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人建立的全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从而探索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书写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篇。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特聘教授余伯流说。

“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在中华民族迈向伟大复兴的征程中, 滋养过中国革命的井冈山精神, 已成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积蓄前行充沛能量的加油站。

2016 年2 月2 日,正是在这里,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地说,井冈山是革命的山、战斗的山,也是英雄的山、光荣的山,每次来缅怀革命先烈,思想都受到洗礼,心灵都产生触动。 回想过去那段峥嵘岁月,我们要向革命先烈表示崇高的敬意,我们永远怀念他们、牢记他们,传承好他们的红色基因。

“大家好! 我叫余梓洋,欢迎你们来到井冈山!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有一张这样的照片,这是我的太姥爷谢桂标……”这是被称作井冈山上“小红军”的余梓洋每一次给观众义务讲解的开场白。

12 岁的余梓洋, 是井冈山中学初中一年级学生,是革命先烈、中共第一届湘赣边界特委常委、原宁冈县工农兵政府主席谢桂标烈士的第四代红色传人,每到双休日或节假日,她便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茨坪革命旧址群等地方,义务为游客讲解。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 井冈山干部群众按照“讲好故事、紧贴实际、党员带头、发动群众、务求实效”的要求,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积极传承红色基因。 各级党委各基层组织,纷纷采取中心组理论学习、“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三会一课”等形式,开展井冈山精神学习,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学带头讲,特别对《井冈山革命故事》和《红色家书》,进行集中学习讲述和诵读。

一系列弘扬井冈山精神的主题活动连续开展:在清明节,有“不忘初心继承先烈遗志 牢记使命实现跨越发展”为主题的群众性公祭活动;还有“弘扬井冈山精神·讲好红色故事”“红色诗词朗诵”“红色家书”朗诵比赛等活动,让广大干部群众学革命故事、 讲革命故事, 学红色诗词和红色家书,诵红色诗词、红色家书蔚然成风。

信念, 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征程中愈加巍峨。

道 路

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新馆展厅, 矗立着一尊醒目的雕塑:一团耀眼的火焰,定格在八角楼的老式油灯上;油灯底座刻着的八个遒劲大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灯光下熠熠生辉。

1930 年1 月, 率部挺进赣南闽西的毛泽东同志,基于井冈山斗争的伟大实践,挥笔写下6000 余字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这篇长文运用唯物辩证法对中国革命道路进行了深入探索, 阐述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历史必然性,指明了中国革命的发展方向。 它是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理论基本形成的标志。 ”江西省社科院副院长龚剑飞说。

从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出发, 向西北行车约27公里,便到了茅坪乡神山村。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 摄影/郭 晶

走在村里的街道上,脚下是青石板路,周边耸立着一栋栋白墙褐瓦的客家民居, 流淌着潺潺溪水,让人仿佛置身于文人墨客笔下的“梦里江南”。谁会想到,这里曾是个省定贫困村,村里到处是自建土坯房,全村54 户231 人中,曾有贫困户21 户61 人。

正是在这个小山村, 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地对乡亲们说,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将继续大力支持老区发展,让乡亲们日子越过越好。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

2017 年2 月26 日,井冈山宣告在全国率先脱贫摘帽, 成为我国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战中具有深远意义的节点。

走进村民彭夏英家中, 她拿出自己一直珍藏的“登机牌”。 这是她飞往北京领取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的留念, 也是她生平第一次乘坐飞机的“凭据”。她说:“口袋里没有钱,出门都是奢望。”因为贫穷,曾经的彭夏英不仅走不出大山,连来家里串门的亲朋也屈指可数。

“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家里做客,给我送来慰问和鼓励。 ”她说,“我不想当贫困户,贫困户的小孩找对象都难。 ”在党和政府帮扶下,彭夏英趁着乡村游热潮,开起了神山村第一家农家乐,兼卖山里特产,还发展了民宿。 因为勤劳、诚信,客人络绎不绝,大家吃得好、住得下,纷纷点赞井冈山上的“最美厨娘”。

如今,彭夏英不仅自己主动申请脱贫,还积极带动村民一起脱贫。“现在,坐车坐飞机都不是新鲜事了,村里人自己买的车就有39 辆,出山进山,想走就走。 ”彭夏英言语里透着自豪。

从“深居”大山到“飞”往世界,神山村的“彭夏英”们走出的是老区人脱贫奔小康的自信与自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 像井冈山这样的可喜变化,如星火燎原,在神州大地处处发生,以一个个社会发展进步的量变,催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最终实现的质变。 14 亿中国人民,正坚定不移沿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征程奋勇前进。

猜你喜欢
井冈山革命红色
红色是什么
红色在哪里?
星火燎原的井冈山记忆
中国的出行革命
追忆红色浪漫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
井冈山上唱井冈
颜色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