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伟 郭文玉 李青松 张亚丽
[摘 要] 为了提升环境相关课程内容在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简称地城专业)中的教学质量,围绕地城专业培养目标,以雾霾为例调研大学生的环境科学知识水平,思考如何进一步提升环境相关课程的教学效果。结果表明,地城专业大学生雾霾认知水平较低,缺乏环境问题的科学认知与理解。从环境类课程结构优化、科研反哺教学、注重实践环节等方面阐述了如何提升环境课程的教学质量,以立德树人为己任,以期培养新时代高素质地城专业人才。
[关键词]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环境;雾霾;教学优化
[基金项目] 2021年度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大气重金属来源与风险的城郊差异研究”(30602317)
[作者简介] 刘建伟(1988—),男,黑龙江七台河人,博士,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污染物健康效应及综合防控研究;李青松(1976—),男,河南扶沟人,博士,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讲师(通信作者),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土地生态和农田生态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51-0021-04 [收稿日期] 2021-07-13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是2013年因国家高校本科专业调整,由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拆分而来[1],专业体系具有综合性和复杂性、理论与应用并重等特点。河南农业大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以下简称地城专业)强调以理为主,是理、管、文、工等学科交叉的专业,培育目标是使学生在掌握地理学、资源学和城乡规划学的理论与技术方法的基础上,具备人地关联规律、城乡资源调查评价与管理、空间体系规划设计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能在经济、资源环境、国土、城建、市政、规划与设计等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城乡空间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管理工作。课程中以地理类与资源环境规划类课程为主干课程,环境相关课程内容较为有限(资源科学导论、环境影响评价、资源环境规划),或作为选修课(环境科学概论、资源环境监测)课程内容。
雾霾不仅是环境领域的研究热点,而且是与人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环境污染事件[2]。大学生是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群,地城专业的学生是未来国土资源、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骨干力量。大学生群体的雾霾认知水平,可以反映出环境类课程教学质量的高低,为环境课程改革提供依据和参考[3]。因此,本研究以高校地城专业大学生为对象,分析大学生群体对典型环境案例——雾霾的认知程度,并在此基础上以笔者自身教学经验阐述环境等课程的专业地位和作用,优化课程教学。
一、大学生环境知识水平
为了全面了解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大学生的环境知识素养,以河南农业大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系一至四年级全体大学生为对象,以雾霾知识为例开展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调查问卷153份。问卷内容包括7个问题:“是否关注身边雾霾天气或空气质量”“雾霾天气佩戴口罩的频率”“雾霾天气的主要‘元凶’是什么”“造成雾霾天气的原因可能有哪些”“郑州市政府为治理雾霾已经采取了哪些管控措施”“严重雾霾天气情况下您是否会取消户外锻炼或活动的计划”“户外锻炼或活动的时间是否会因为雾霾天气而提早结束”。将各问题赋予权重后给出认知得分,最高分为1分(全部回答正确),最低分为0(全部回答错误),同时记录学生的性别、年龄、年级、对雾霾的敏感性(是否患有呼吸道疾病)等基本信息。本次调查共有153人,覆盖地城专业总人数约60%,可以代表地城专业学生的总体认知水平。从表1可以看出,男女生的比例为0.74∶1,年龄在18~27岁之间。有29.4%的大一学生,有32%的大二学生,有20.9%的大三学生,有17.7%的大四学生。在调查对象中,学生在半年内患有不同类型的呼吸道疾病,雾霾敏感人群,占30.7%;学生在半年内没有患有呼吸道疾病,属非敏感人群,占69.3%。
从调研结果来看(见图1),大学生认知平均得分为0.73分,最低分为0.24分,仅有2个学生的认知得分为满分,50%的学生认知得分位于0.6~0.8分区间。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男女生认知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敏感与非敏感学生之间同样无显著差异(p>0.05)。同时,不同年级之间认知水平并未呈现出随年级上升而上升的变化。雾霾是环境课程中涉及的典型环境问题,通过图1可知,学生对雾霾的认知水平整体不高,不同年级学生认知水平也并未随年级的上升而上升,这表明学生对这类典型的环境问题缺乏系统理解与基本科学知识的储备,不同年级环境课程的授课并未明显增加学生相关知识的理解,因此需要加强地城专业中环境课程设置与教学的优化。
二、优化低年级环境类课程设置
目前,地城专业学生中环境课程内容授课较少,涉及环境课程内容的专业课仅有资源科学导论、环境影响评价和资源环境规划,其中资源科学导论为大一第1学期授课,其他两门课程分别为第4和第6学期授课,学习过程不连贯。大一年级专业课程的设置可将学生的知识体系由高中过渡到大学,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引导学生初步形成本专业的学科体系,为后续课程打下基础,激发学生对于大学课程知识学习的兴趣。资源科学导论的授课目标是致力于为我国或区域发展提供学科人才,解决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引发的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问题。该课程共48学时,以资源科学的发展、应用领域、主要内容和技术手段为主线,而资源不合理利用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仅占小部分课时,对相关环境学科知识的授课不系统、不全面,學生对相应科学知识理解不深刻,学生从思想上不重视该部分的课程内容。环境的改善可以带来资源总量的增加,相反,环境的恶化和污染可剥夺人类可利用的资源量,环境问题往往比资源本身更能引发社会关注。以水资源为例,可以利用2个课时讲解水资源的特征、时空分类、我国现状及面临问题,之后利用2个课时引入我国水环境状况、水质评价方法,并以区域某城市污水处理厂为例介绍水环境改善途径及对居民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使学生形成节约用水的意识。总而言之,在现有课程基础上应适当增加与环境相关内容的授课课时,讲解环境类基础知识,构建完整的环境知识体系,为高年级专业课程提供基础。
三、环境类课程要服务于专业发展
从地城专业学生培养目标来看,城市发展、国土空间规划、资源环境调查评价与管理等专业领域中均要求学生了解区域突出的环境问题,能从现状、原因、防治措施、科学规划等方面,掌握典型环境问题的分析方法,夯实基础。以城市环境为例,在省市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指南中提出城市环境容量的概念[4,5],环境治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其中,规划内容要求摸清区域环境的本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落到学生课程学习中,需要学生了解区域环境质量与环境污染问题及成因、监测与评价方法、预测与科学规划等内容,掌握相关知识与技能。如在资源科学导论课程中对各部门资源讲解之后,紧跟着介绍相关的环境知识,形成“人口—资源—环境”完整的知识结构系统。例如,在资源科学导论“气候资源篇”中介绍气候资源的特征、类型、价值、气候资源与农业生产等内容后,利用1个课时讲解二氧化碳对气候的影响、全球二氧化碳的浓度分布、《巴黎协定》及温控目标、我国“双碳”目标及所做努力等最新的国内外环境热点及重大科学问题。同时,在课程内容上应围绕地城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突出针对性、实践性和应用性。正如教育部原副部长杜玉波在2017年中国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致辞时提道:“学科专业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吻合度,是衡量高校学科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准。”[6]应理论结合实践,在基本知识讲解的基础上,将重点放在城市发展、国土空间规划、资源环境调查评价与管理中的突出环境问题上,同时紧跟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及区域发展重大问题[7]。
四、科研要反哺教学
新形势下高校教师的工作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肩负着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首次提出了“科研育人”的概念[8]。所谓“科研育人”就是要将科研工作的思路、方法和最新进展带入教学领域,充分发挥科研平台资源和实践的优势,把科研优势转化为育人优势,科研和育人互促共进、协同发展,不断充实教学的内涵,实现科研反哺教学。同时,要求教师能及时跟踪学科发展的前沿信息,以科研进步拉动教学水平的提高,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育人水平。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把握科学知识从科研到教学、从实验室到讲台的有机衔接,做到既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又能准确地将科研内容呈现给学生,鼓励学生课下自行学习探索,引导感兴趣的学生加入科研课题项目中进行实践学习,并积极参与院校或国家级大学生科创竞赛进行锻炼。以雾霾为例,组织学生实地参观学习环境颗粒物采样仪器、介绍仪器工作原理、展示收集到的颗粒物样本等,以直观生动的方式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和理解。此外,应加强与环境系的合作,在科研平台和课程教学中吸收环境系的宝贵资源,加强知识学习的广度和深度。另外,强调在日常环境监测中要保持细心和责任心,做科研就要不辞辛苦,通过日积月累来换取宝贵的科研数据及成果,让学生养成水滴石穿的钻研精神。
五、注重教学实践环节
创新实践是课程基础知识的实际应用与探索,是引导学生接触科学前沿知识的有效手段。应以兴趣为导向、以团队或学习小组为开展模式,打破年级专业的限制,提高创新实践水平,达到实践效果的最大化[9]。以雾霾教学为例,组织学生开展城市雾霾科学知识的实践调研活动,可以通过收集数据、图片或视频资料等形式,撰写调研报告、课堂PPT汇报等课堂考核方式,也可以借助院校平台,融入创新实践竞赛中,激发学生的实践创新潜力与兴趣。调研内容为雾霾现状、成因、健康影响、区域治理对策、个人防护等。调研形式包括调查问卷、统计数据收集、期刊文献研读、访谈、实地调研等。鼓励学生走出校园开展调研,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从内容丰富充实、调研形式多样、选题新颖、撰写规范、PPT汇报与课堂展示等方面综合考虑,计入平时成绩。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让学生在日常生活实践中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选题可参考如下:燃油机动车限号与新能源汽车的蓬勃发展;农村散煤与薪材治理及清洁能源的使用——以某农村为例;道路洒水除尘与喷雾的防霾科学小知识;春节期间烟花爆竹市场销售调研与健康影响分析;某重污染企业的退出路径分析;城市周边某施工工地扬尘污染调查;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与PM2.5浓度相关分析——基于多年数据的实证研究。
六、结语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学生对典型环境案例——雾霾的认知水平较低,需要思考如何提升与优化环境教学内容的教学质量。从笔者自身的教学经验出发,建议适当增加低年级学生环境类知识的课堂授课,构建环境知识体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环境教学内容及课程设置要服务于地城专业的发展,找准学科定位,围绕学生培养目标精准施策;以科研反哺教学,拉动教学水平的提高,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育人水平;在课堂中开展多层次、多元化的教学,注重教学实践环节,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培养学生的实践和探索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吉昌,屈康慶.地理学科背景下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建设的思考[J].高教学刊,2015(18):204-205.
[2]陈秋帆,朱丹,丁璐宇,等.某高等院校在校大学生对雾霾危害认知程度调查[J].江苏预防医学,2016,27(2):248-249.
[3]刘兰芳,罗冬梅.基于雾霾认知视角的大学生环境教育研究[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20,41(6):102-107.
[4]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指南(试行)》的通知[EB/OL].(2020-01-17)[2021-07-01].http://gi.mnr.gov.cn/202001/t20200120_2498397.html.
[5]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试行)》的通知[EB/OL].(2020-09-22)[2021-07-01].http://gi.mnr.gov.cn/202009/t20200924_2561550.html.
[6]吕悦风,孙华,许俊杰.“双一流”背景下农林高等院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J].中国农业教育,2019,20(1):94-99.
[7]章丽萍,何绪文,侯嫔,等.浅析环境与健康通识教育课程现状及对策[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14):103-104.
[8]刘在洲,谢晨霞,刘香菊,等.大学科研育人现状、问题与对策——基于H省4所高校的调查[J].高等教育研究,2019,40(6):79-85.
[9]何美凤,刘芳,李翔,等.关于创新实践课程对于学生科技竞赛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7(18):104-105.
3475501908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