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凯 东南大学
自2008 年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复苏之路举步维艰,中国经济也进入了“新常态”的基本面,逐步脱离投资与出口驱动经济增长的传统模式,向更具质量和效益的发展轨道演变。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黑天鹅”事件频发,战后多边贸易体制不断受到冲击,国际环境十分严峻。2020 年新冠疫情突如其来大规模爆发,世界经济与国际贸易遭受了更加沉重的打击,全球大市场面临着更大的不确定性。在此背景下,我国提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并强调重视需求侧管理,从需求侧寻找动力,迈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第一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绝不是关起门来封闭运行,而是通过发挥内需潜力,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更好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更加强劲可持续的发展”,同时强调要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当前,需要将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满足国内需求上,依靠中国超大市场规模优势,构建高效、完善的内需体系。
内需包括国内消费、国内投资与进口需求三部分。因为进口需求往往担任“中间角色”被分解到消费与投资中,故在内需中处于被减去的位置。其中,最终消费支出不仅包括居民最终消费支出,也包括政府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不仅包括企业投资即企业资本形成总额,也包括政府投资如基建投资等。
图1 1978年-2019年中国GDP、内需与外需总额变化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扩大开放,形成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拉动的增长模式,内需为主导仍然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内需的规模要大于外需(见图1)。
在内需为主导的经济发展轨迹中,消费需求始终占据主导地位,但存在下降趋势。2019 年最终消费率达到55.43%,比前两年有所提升,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消费潜力仍有待挖掘。整体而言消费、投资关系不合理,消费率走低无法有效拉动经济增长。
居民消费支出所占份额逐步下降,政府消费支出所占份额逐渐上升,表明我国政府与居民之间分配机制不合理,内需显现出萎缩迹象。其中,就消费支出所占份额而言,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之间差距越拉越大,城乡消费差距大幅增加。因此,扩大农村消费市场、提高农民消费能力仍是今后一项重要任务。
2015 年我国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经济的结构,优化要素配置,是改革的主要目的,使经济在质量和数量上都有所提升。接下来应重点关注需求侧如何发力,相应的改革也应围绕扩大及升级需求侧展开。
首先,要保持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
其次,加大收入再分配力度与对低收入人口的转移支付力度,减小居民间收入分配差距。
再次,合理引导消费、储蓄和投资。一方面将储蓄率维持在合理区间,稳定人民币汇率及宏观杠杆率,引导居民适当降低储蓄率;另一方面提高投资针对性,深入把握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内在特性。
最后,适度扩大投资;企业层面减税降费,激活社会投资活力;政府层面要加大对公共服务领域的政府投资,开始新一轮更高水平的基础设施建设。
数字经济通过大数据将消费者信息传递给生产者,利于提高生产效率。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愈发受到资源环境约束的桎梏,人才、土地、公共物品等要素成本不断攀升。要从需求侧发力,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推动数据要素资源高效市场化配置,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增强双循环内生发展动力。
一方面,消除限制一体化发展的各种障碍性因素,加快形成人力、资本、技术等要素自由流动的大市场;另一方面,正确把握外需,企业应注重转变经营方式,短期中做好出口规模稳中有进,长期中注重提升出口能力;政府应主动加强与国际通行经贸投资规则对接的能力,积极稳妥扩大外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