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泽琨 刘哲坤 陈王帆
(中国计量大学质量与安全工程学院,浙江杭州 310018)
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全国各界都应当重视并着力实践。国内研究者自1996 年开始对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进行研究,目前该主题受关注度也越来越高。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研究者在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并加以讨论,以了解我国在生活垃圾分类处理问题上亟待加强和仍需改进之处。
截止到2020 年7 月于中国知网数据库输入关键词“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进行检索,共获得文献1 202 篇。将已获得的文献利用中国知网数据库对其年发表数量进行计量可视化分析(见图1),可以得出:我国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研究文献的年度发文量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相关文献数量在2003 年之前较少,其线状趋于平缓,年发文量均为个位数字,可见这一问题仅受到极少数学者的关注。自2003 年至2015 年间线状发生起伏,2015 年的发表量增至63 篇,年均发表相关成果达36 篇,可见生活垃圾处理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2015 年之后,线状上升陡直,年度发表数量急剧攀升,并且仍有上升趋势,2020 年预计将达到258 篇。
图1 相关文献年度发文量
我国研究者对于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研究自20 世纪90 年代就已经开始,但长期处于一个低谷、零散的状态,直至近10 年左右相关的研究文献数量才有所提升,并且在近几年内才进入研究的火热期。文献研究数量的增加也客观地反映了我国对于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这一问题研究投入的增加,这与目前我国垃圾处理问题的日益严重以及国家对于垃圾分类处理的日益重视有着密切联系。
对已获得的相关文献按照其不同主题进行计量可视化分析,得到了其频次统计柱形图,见图2。由图2 可知,在相关文献所涉及的研究主题中,占比最大的主题是“生活垃圾分类”,为15.47%,共计370篇;占比5%左右的主题有“垃圾分类”“垃圾分类处理”“生活垃圾”“城市生活垃圾”“垃圾处理”“生活垃圾处理”,其数量均在130 篇以上;占比2%左右的主题有“分类收集”“农村生活垃圾”“垃圾分类收集”“分类处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等,其数量均在50篇以上;占比较小的主题有“可回收物”“分类投放”“北京市”“垃圾分类管理”“源头分类”等。垃圾处理作为垃圾问题的关键环节,学界最为关注,共有相关研究成果347 篇。从占比来看,我国研究者在展开研究时侧重于选用的主题依次是“生活垃圾分类”“垃圾分类”“垃圾分类处理”“生活垃圾”等。由图2 可以看出,我国研究者对于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研究更加青睐于“垃圾分类”这一主题,而对于更深层次的研究比较缺乏,对于垃圾分类的具体手段、处理技术的深度分析这类研究微乎其微,针对源头分类主题展开的研究更少。此外,垃圾分类处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其内部相互之间的配合尤为必要,但是在这些主题中并未发现有针对各环节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而进行的研究。
图2 相关文献所涉及的不同主题文献数
通过深度挖掘文献内容,发现我国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如下方面。
3.1.1 我国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现状研究
我国于2000 年确定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8 个城市为生活垃圾分类回收试点城市,但在实施过程中大部分城市取得的效果并不佳。2001 年至2008 年间,武汉、广州、深圳先后取消了垃圾分类回收,其他某些城市的垃圾管理体系也形同虚设,这无疑表明了我国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工作还存在着许多待改进之处。
第一,针对国内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现状,有研究者认为我国缺乏一套适合自己的生活垃圾回收体系[1]。研究者认为我国居民垃圾分类工作还停留在简单的回收利用阶段。在收集方法上大多采用混合收集,分类收集推广缓慢且尚处于试点阶段[2]。即便是某些区域真正地配套了合理的分类设施,但大部分居民在投放垃圾时仍是肆意而为;即便是做到了合理的垃圾投放,但因没有完整的垃圾分拣产业链体系与之配套,导致分类后的垃圾仍被混合运输到垃圾处理场[3]。
第二,有研究者提出我国应制定垃圾分类的具体标准。认为制定标准需考虑各地区居民生活水平、垃圾产生量、土地空间等,因地制宜地实施标准,以便从局部到整体实现良好的过渡[4]。
第三,有研究者关注城市居民垃圾分类思想认识问题,认为居民生活垃圾管理政策实施成败的关键条件是社会公众对垃圾分类的认知、理解和支持程度[5],而要强化居民垃圾分类的意识,还需要通过宣传垃圾综合处理,鼓励公民积极参与生活垃圾管理,努力提高其参与意识,增强其参与能力[6]。并且要重视环保教育,将环境保护和循环经济、垃圾分类处理等知识融进教材,贯穿于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直至大学教育的全过程,让公众知晓垃圾分类的意义,并从小养成习惯[7-8]。
第四,有研究者关注垃圾分类方法的研究,提出垃圾收集方法的选择一般应考虑如下因素:生活垃圾的产生方式、生活垃圾的种类、公共卫生设施和设备的完善程度、地方条件和建筑性质、处理处置方式、生活垃圾管理的目标要求等。应设置多种生活垃圾收集方法,方便居民投放垃圾[9-10]。
第五,还有研究者研究了垃圾收集容器,按照材质、形状和容量对垃圾收容器进行分类,提出收集容器的选择除考虑容积、密封性、清洁及对环境影响等因素外,还需考虑居民、社会和环境等因素[11]。
3.1.2 我国居民生活垃圾处理研究
有关居民生活垃圾处理的研究,我国研究者主要介绍了常用的3 种垃圾处理方法,即填埋法、焚烧法和堆肥法。填埋法是最初选用的垃圾处理方法之一,其主要特点是操作简单、运行费用低,但同时也存在占地面积大、渗沥液积存、浪费资源等问题[12]。焚烧法指利用生物化学方法,实现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处理。但是,研究者也表示该方法存在产生大量飞灰、易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的问题[13-14]。堆肥法主要是利用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去实现生活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但研究者认为就目前而言此技术仍处于摸索、起步阶段。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不断地解决技术难题,堆肥处理技术会逐步在垃圾处理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研究者总结出,目前我国焚烧技术、堆肥技术发展水平尚低,垃圾处理因此主要以填埋方式为主。我国居民生活垃圾处理方法还不完善,未形成系统及制度约束[15-16]。
3.1.3 我国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管理研究
研究者提出,我国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政策法规以及各项制度的不健全,直接导致了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缺少硬性约束[17]。因此目前我国首先需要做的是建立完善的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法律体系,制定配套性法律法规及制度,将指导性的法律条款进一步细化,增强法律法规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18]。
第一,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制度的研究。在生活垃圾处理中,政府始终是生活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责任主体,其应当合理行使监管权以推进生活垃圾处理行业有序发展[19]。当然,生活垃圾处理还需要城管、街道、居委会、物管、业主委员会等多个责任单位或主体的协同联动,这就需要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其中,明确各主体在垃圾分类中所承担的责任是首要的[20],可以根据各部门的具体工作性质将责任落实到个人;还可以成立垃圾分类协调小组,每个相关单位都应该有工作人员加入协调小组中[21-22],以此推动城市垃圾分类工作开展得更加有序。
第二,建立健全居民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的研究。研究者表示要严格按照“谁污染谁付费”的原则,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垃圾处理收费制度;还要明确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征收的主管部门,确定征收途径;实现收费模式由均等定额制向计量制转变;建立严格的生活垃圾处理费制度管理体系;严格规范责任追究制[22]。
第三,建立健全垃圾分类处理奖励制度的研究。物质激励不仅可以直接鼓舞受激励者,还可以间接起到刺激和教育他人的作用[23]。如“绿色账户”可以积分换取礼品,或者使居民在与“绿色账户”平台合作的商户处进行消费时获得好处等。而在学校中,年轻人更为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构建声誉激励机制可以有效激励大学生的垃圾分类行为,还能降低学校监管部门对环境的监管成本。
第四,建立健全第三方治理制度的研究。居民生活垃圾第三方治理模式是我国环保产业在市场化发展中的重要产物,如果得到良好的运行,将对垃圾治理起到极大的推进作用。从已颁布的法律文件及其实施效果可以看出,我国第三方治理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有关城市生活垃圾第三方治理法律规制问题的分析还处于不完善状态,尚未形成体系化[24]。研究者认为,造成第三方治理法律制度有所缺陷的原因是法律的稳定性导致法律制度无法及时对城市生活垃圾第三方治理的新理论及时进行调整,且政府的扶持力度尚显不足[25]。
3.2.1 国外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经验研究
早在20 世纪70 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就开始重视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问题,其研究较国内起步较早,有不少研究者关注到发达国家经验,其研究关于日本、德国的经验介绍比较多。
日本生活垃圾分类极其细致复杂。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厨余垃圾、金属垃圾、塑料垃圾……分类之细让扔垃圾也变得没那么简单[26],加之日本民众普遍具有良好的生活垃圾分类意识,使得日本的垃圾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在垃圾处理方面日本坚持“3R”原则,即减量控制(Reduce)、回收利用(Reuse)和循环再利用(Recycle)。日本的垃圾分类处理有3条优点:第一,日本制定了严格的垃圾分类标准,使得分类工作有序进行;第二,日本非常重视对于其民众的垃圾问题意识教育,使得其民众的环保意识极高;第三,日本在垃圾处理上不断进行改良创新,不仅做到了垃圾的减量化,更实现了垃圾的资源化。
与日本相似的是,德国的垃圾分类原则也十分细致,其将生活垃圾大致分为不可回收垃圾、纸质垃圾、包装垃圾、电子垃圾、生物垃圾、玻璃垃圾等几类,每类对应不同颜色的垃圾桶。为了确保垃圾分类有效运行,德国还通过立法对责任主体进行了严格约束。德国还积极推行垃圾的资源化和减量化,充分调动企业的力量,建立起政企合作的垃圾处理模式,形成了良性循环的发展机制,有效地提高了垃圾处理效率。德国垃圾问题处理模式可简单概括为以下几点:第一,落到实处;第二,从孩子抓起,贯彻到教育中;第三,吸收私人资本,提高处理效率;第四,民众参与度高,信息透明度高。
根据国外垃圾分类处理的成功经验,我国学者认为国外垃圾分类处理的成功均得益于其能够依照国情,综合考虑自身经济发展状况、居民生活习惯以及分类的后端处理技术工艺来制定相应的分类方法[27]。同时国外在有着完善的法律法规保障垃圾管理顺利进行的基础上,政府部门严加看管,严抓垃圾分类处理,督促居民严格按照指定的分类标准对垃圾进行处理[28]。
从以上研究内容可以看出,较多研究者并没有将生活垃圾源头分类作为研究核心,相当数量的研究是在将垃圾源头分类作为实现垃圾分类处理的对策意见的基础上提出的。这类研究中,研究者大都基于一些理论知识即对我国的垃圾管理工作展开议论,严重缺乏了实证性。还有大多只是单纯为了表明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并没有进一步地分析如何去做。其余多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发达国家成功案例的分析及对其经验的总结和借鉴方面。因此,我国研究者还要更加深入、全面地展开对垃圾分类处理的研究工作。
3.2.2 国外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发展历程研究
国外居民生活垃圾管理的发展历程分为3 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 世纪70 年代初期至80 年代初期,垃圾末端处理问题一直是全球垃圾管理对策的焦点,这一时期以形成“垃圾处理法”为特征。第二阶段是从20 世纪80 年代中期至90 年代,垃圾减量逐渐变成垃圾对策焦点。第三阶段自20 世纪90 年代始,垃圾对策焦点集中于潜在垃圾和前段垃圾减量的全过程控制对策上,这一时期以德国《循环经济和垃圾法》的出台为特征,资源利用也由过去原料—产品—废弃物的单向运行转变成原料—产品—原料的循环模式[29]。
3.2.3 国外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研究历程
国外学者对于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影响家庭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因素方面的研究。Daniel 对欧盟的15 个国家进行对比研究,重点比较国家环境、社会体制、生活习惯对居民家庭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影响程度的差异。结果显示,最具影响力的因素是生态动员,生态动员可以解释45%的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行为差异。
第二,在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意义方面的研究。Peter Beigl 经过成本比较和生命周期评估这2 项指标的比对,研究分析了生活垃圾分类和不分类处理2 种情形各自的优缺点,并指明遵循减量化、资源化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可以产生巨大的环境和经济效益。
第三,在促进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措施方面的研究。Jamse 按照家庭生活垃圾产生数量,模拟征收生活垃圾处理服务费,尝试借助市场机制来鼓励家庭参与垃圾回收利用。经过实证分析,表明在适当生活垃圾回收计划中引入市场机制,会对居民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四,在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技术方面的研究。O Eriksso 对瑞典3 个城市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比较混合焚烧、分类处理、生物降解、垃圾填埋4 种生活垃圾处理方式,发现减少垃圾填埋、加大对物质和能量的回收利用,可以有效降低能源耗费,节约经济成本[30]。
通过对已获得的相关文献内容的深度剖析和总结归纳,再加以对比国外研究者在垃圾问题上的研究历程,针对我国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研究文献的概况提出以下研究反思:
第一,从目前搜索到的文献看,我国研究界有关居民生活垃圾分类研究方式方法,主要以经验总结、应然研究为主。在经验总结上,实证调查研究比较少见,更多的都是发表议论研究,或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对应然性提出解决问题理念、思路,但精准而科学的方法策略欠缺。
第二,研究方式方法简单、单一,缺少系统性、整体观。有关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研究中,大多数研究者都只针对生活垃圾分类、生活垃圾处理、生活垃圾运输等某一方面问题发表意见、建议,少有从系统的角度将垃圾分类、垃圾处理以及垃圾运输统筹起来进行研究、提出处理方案。本文认为垃圾分类的目的是减少垃圾存量,更是为了科学处理垃圾,尤其是循环利用,甚至变废为宝。研究垃圾分类一定要与垃圾处理联系在一起进行,垃圾运输也一定要以垃圾分类和垃圾处理为基础,统筹研究,才能深入而科学。
第三,有关垃圾产生主体方面的研究,更多关注了以家庭为单位的居民,忽略了集体居住群体垃圾分类处理研究。像工厂、企业、大学生活区这样人群集聚且集体集中居住的垃圾产生主体的垃圾分类处理研究鲜有。这部分群体居住在一起,但不是以家庭的形式存在,其垃圾产生、分类处理等有独特之处。他们又是我国居民构成很重要的部分,在世界范围内都比较有独特性。其垃圾分类、处理管理有独特的规律,应该将其作为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研究中很重要的群体。
第四,有关垃圾分类、处理政策法规的研究,罗列法律条文以及倡导应该在哪些方面立法的偏多,有关处罚方面的规定、法律执行程序研究的较少。
第五,有关垃圾处理技术的研究过于简单。有些高新技术,尤其是变废为宝的材料转化技术介绍较少;有些效果良好的处理方法则因为推广度不够高而没有得到研究者的关注。
第六,在文献中还没有发现介绍绿色能源(垃圾处理)公司的案例,而实际上在我国这样的公司已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