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蕤,张 妮
(1.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信息化与软件产业研究所,北京 100846;2.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经济编辑部,北京 100086)
提要:政务数据共享是推进数字政府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实现政务数据“聚、通、用”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手段。兰州市作为西部地区率先进行数字政府建设的城市,其数字政府建设情况能够很好地反映我国西部地区政务数据共享的现状和问题。在借鉴全国其他省市政务数据共享经验的基础上,要推动西部地区政务数据共享的进程,建议针对性地从以下方面切入:第一,制定统一的数据管理规范,健全政策法规体系;第二,加强共享平台建设应用和技术创新,提高平台应用质效;第三,加大资金支持,促进数据资源信息化采集方式的普及;第四,破除数据共享壁垒,推进跨部门、跨地区数据共享。
当前,在数字政府建设加速推进、政务数据共享工作稳步开展的背景下,各级各地政府部门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实施方案,明确任务安排、工作部署和保障措施,着力推动各类政务数据汇聚共享,取得了显著成效。数据共享对于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1]。就目前研究来看,学者们已经就政务数据共享的必要性及其价值取得了共识,认为政务数据的共享是打破政府信息壁垒、建成数字政府的必由之路[2]。总体来看,在政务数据共享或者政务信息共享方面[3],学者们主要关注于[4]政务数据(信息)共享的具体策略[5]、政务数据(信息)共享的整体制度构建[6]、政务数据(信息)共享的风险规避[7]以及域外政务数据(信息)共享的经验介绍[8]等几个方面的内容。毫无疑问,如何实现政务数据(信息)的共享已经成为当前数字政府建设过程中的核心问题。但是,学者们在探讨政务数据(信息)共享的问题时,却忽略了区域特性对于政务数据(信息)共享可能产生的影响,笼统探讨数字政府建设过程中的政务数据(信息)共享,并不能够促进政务数据(信息)共享的最终落实。就数字政府的建设本身而言,由于需要大量人才资源、物质资源作为支撑,因而尤其强调社会经济基础的重要性。但是在我国,东西部地区发展不均衡,西部欠发达地区因经济社会整体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体制机制革新等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致使其政务数据共享还不够深入。因此,若要真正促成政务数据(信息)共享的落实,实现东西部地区数字政务建设的均衡发展,挖掘西部地区政府数据(信息)共同过程中的特殊问题并予以解决,就成为当前数字政府建设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甘肃省兰州市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的中心城市,在提升城市治理能力、打造精致兰州的目标下,聚焦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政府治理深度融合,加快建设数字政府,政务数据共享水平已步入西北地区先进行列,走出了一条在西部欠发达地区开展政务数据共享、助推政府职能转变与治理能力提升的特色发展之路。但是,兰州市在建设数字政府的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困难,这些困难与兰州市处于西部地区这一地理背景有着莫大关联。可以说,兰州市在建设数字政府的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也展现出了西部地区数字政府建设的独特样态。例如,兰州市在数字政府建设过程中表现出了人才困境,即缺乏新型的人才队伍来支撑和完善数字政府的建设,而事实上这与整个西部地区新型人才缺乏的问题紧密相关;兰州市数字政府的建设并没有达到深入人心的效果,甚至表现出了政府单打独斗的意味,这与西部地区整体对数字政府建设的重视和认识程度不够有着紧密关联。此外,在基础的硬件设备和软件设施方面,兰州市数字政府的建设也面临着一定困难,而这与西部地区整体信息化程度较低有关,等等。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把兰州市作为整个西部地区数字政府建设的缩影,它不仅仅是西部地区数字政府建设的先行者,更是西部地区数字政府建设的问题透视者。因此,以兰州市作为西部地区数字政府建设中政务数据共享问题的示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通过总结兰州市政务数据共享的具体情况,从影响数据共享的因素出发,分析西部欠发达地区政务数据共享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结合其他地区典型经验制定合理的解决对策,以期为各地提供工作参考和经验方法。
兰州市是西部地区数字政府建设的先行者。早在2015年9月就组建了兰州市大数据社会服务管理局,作为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负责协调推进全市信息资源整合及共享。政务数据作为数字政府建设的基础,兰州市着力强化其基础设施支撑,持续推进政务数据资源汇聚与共享应用,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兰州市形成了政务数据共享与数字政府建设融合发展的整体框架思路。一方面,集中体现为兰州市以政务数据共享作为加快推进数字政府建设的切入点,强调以全面提升政府公共服务水平和社会管理能力为核心,推进“数字兰州”发展战略。《兰州市“十三五”智慧城市发展规划》明确指出“完善数据资源体系,致力‘数据强市’”是推进“云上兰州,数据城市”建设的4项基础工作之一,并重点部署了加快完善基础信息资源体系和推进政府数据资源开放两项工作。另一方面,随着新型数字政府的逐步建立,实现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多源政务数据采集和共享交换,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政务数据的采集,进一步深化了“互联网+政务服务”,为“增服务、扩范围”提供有力支撑。
兰州市围绕政务数据资源管理“干什么、谁来干、怎么干”,强化政策供给与督促落实,逐步形成了地方性政务数据管理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体系(见表1)。
表1 兰州市政务数据共享领域部分政策文件
在制度设计方面,制定了《兰州市政府数据资源共享管理办法》《兰州市推进公共信息资源开放实施意见》。在督促落实方面,制定了《兰州市政府数据更新考核管理暂行办法》,将各单位、各部门的政务数据资源共享情况纳入年底考核,推动提升政务数据共享利用率。在基础支撑方面,制定了《兰州市大数据中心建设规划(2017—2019)》。在标准规范方面,制定了《兰州市政府数据资源目录编制标准规范》《兰州市政府数据资源目录》,是全国第一个依据新标准发布目录清单的城市。在安全管理方面,强化政务数据安全防护体系建设,下发《兰州市数据资源安全管理措施》,重视数据资源安全管理,降低数据的泄漏风险,做好安全防范。
在构建数字政府过程中,兰州市持续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电子政务内/外网建设、大数据中心建设以及政务云平台建设3个方面,形成了“一网一云一中心”的数字政府基础设施底座。在电子政务内/外网建设方面,兰州市现阶段建设了能够实现各级信息沟通、涉及140多个行政机关和110多个党政部门的电子政务专网和外网[8]。在大数据中心建设方面,2012年,兰州市启动实施市大数据中心建设,是西北地区首个由政府牵头,采用云计算方式提供多种服务的政府数据中心。目前,已建成2个数据中心机房和1个灾备中心,存储着公安、民政、卫健、工商等部门的基础数据。2020年,筹划启动建设兰州市主城区大数据中心、数据资源后台处理与备份中心、大数据处理中心,不断增强政务数据存储、共享和安全运行能力[9]。在政务云平台建设方面,2014年,建成投入使用政务云平台,实施政务信息系统上云工程,开展存量政务信息系统迁云工作,实现政府投资新建非涉密业务系统全部上云,由部门自建自运营转变为统筹建设统一购买云服务。
兰州市按照国家相关政策要求,建成以“基础库+主题库+部门资源库”为主的“6+7+52”政务数据库体系,搭建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加强政务数据资源采集汇聚。目前,兰州市已形成涵盖区(县)的政务数据共享交换体系,有效对接了国家和甘肃省的222类数据,实现全市24个部门的数据共享交换。其中,基础信息资源库共计6个,涉及人口、宏观经济、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电子证照以及社会信用等多个方面。主题信息资源库共计7个,涉及健康保障、公共服务、食品药品安全、社会保障、城乡建设、安全生产、生态环保等多个方面。同时,还有一些部门信息资源库,共计52个,主要涉及公安、人社以及市场监管等方面,在政务数据“应归集尽归集”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完整性和准确性,并确保时效性[10]。
从政务数据共享应用上看,兰州市以政务数据集约共享带动政务数据应用,发挥政务数据功能,丰富服务法人、个人的政务平台和工具,逐步转变政务服务模式,提升办事能力和社会满意度。截至2020年4月25日,兰州市政务服务网集成汇聚了542个事项,全年累计受理20 565件、累计办件16 448件,办结率从2018年年底的70.63%提升至79.98%[11],市级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超过96%,基本实现了“不见面审批”[12]。兰州市信用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完成了47家市级信源单位信用信息数据征集整合工作,为兰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供了最基本的条件和最强有力的保障[13]。同时,兰州市完成33个市级部门和8个县(区)的343类电子证照的整合共享,累计颁发电子证照513万余册。已有149家企业通过电子证照接口实现资料认证,37家企业首次实现公积金缴存中调取电子证照并可进行核验及存档应用,电子证照的推广应用在很大层面杜绝信息造假等现象。此外,截至2020年2月,兰州市已整合公安、城管、交通、环保等部门的5.7万路视频资源,数据共享量超过100 PB,居全国前列(见图1),并实现按需及时调取[14]。
图1 兰州市视频资源整合共享量情况
兰州市数字政府建设过程中政务数据共享的实践表明,我国西部地区在建设数字政府的过程中,就政务数据共享的规范层面、基础平台建设层面、数据资源的收集层面、数据资源在政府部门间以及政府与社会间的流通层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由于西部地区薄弱的信息化基础,政务数据共享在上述4个层面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
从数据资源管理的规范层面来看,西部地区在数字政府建设过程中表现出政务数据立法较为分散的特点。目前,西部地区在数据资源管理方面的政策文件多聚焦于政务数据的共享、开放、安全使用等特定方面,而缺乏专门针对政务数据的综合管理办法。政务数据共享是一项系统工程,但是目前西部地区在政务数据方面的规范表现出仅关注局部而缺乏总体性、系统性的特点。以兰州市政务数据领域的政策文件现状为例,尽管兰州市在数据资源管理方面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体系基础,但是兰州市数据资源管理部门自身仍然缺乏对本地数据资源的系统性摸底和统筹管理,其围绕数据共享、开发、应用、安全等方面的政策仍然较为分散,并没有整合、体系化,更没有一部立足全局的政务数据管理规范。根据中国软件测评中心《政务数据质量管理调查白皮书(2019)》的报告[15],在全国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西部地区只有重庆和贵州专门制定了针对政务数据的综合管理办法。西部地区在政务数据综合管理方面立法的落后与中央层面相关立法较为滞后有关。由于发展改革委、公安部、财政部、审计署、国资委等中央部门根据履职需要,已经、正在或将在中央企业侧建设数据采集系统,中央部门层面的数据共享缺乏“一盘棋”的统筹规划,造成地方各部门间信息化建设标准各异,对数据申请要求不一、流程不同,申请工作复杂烦琐、周期长,跨部门数据共享目录和交互标准有待进一步优化。由于缺乏针对政务数据的综合管理办法,在政务数据共享的监管和测评管理等方面的相关规范体制也较为混乱,使得各领域数据共享无章可循。目前,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政务数据共享尚处于萌芽状态,兰州市政务数据共享更是如此。
在数字政府建设过程中,尽管西部地区已经依托数据共享平台初步形成数据共享的枢纽,但实践中数据共享平台的利用深度和广度并不充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共享的效果。以兰州市为例,尽管兰州市已经完成了以2个平台、1个中心为支撑的数据共享汇集基础设施布局,但是同东部发达地区相比,兰州市的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并未发挥应有的作用,不能体现良好的服务性和集约性,相反还会导致“信任危机”,限制了不同部门数字政府建设的进程。一方面,平台上已汇聚的数据多是用于简单的统计、查询,而在深度挖掘数据价值、开展决策分析、解决痛点难点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结合实际情况可知,共享平台设置的信息目录中有一部分并未与资源对接,导致不同地域、不同层级、不同部门之间无法实现数据的共享。有数据需求的机构或个体通常需要重复注册多个账户,无法为用户提供优质的服务体验,查询流程并不合理,还须进行改善与优化。另一方面,受到统一规范缺失的影响,多个部门的电子政务系统存在较大的差异,不管是调用渠道,还是数据存储的路径都各不相同。连接数据共享平台的部委垂直数据系统、省级业务数据系统和同级业务数据系统数量仍有待增加,当前多个平台或数据库都无法实现联网互通,调取数据遭遇阻力,这些都对共享交换平台的实践应用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
尽管西部地区在数字政府建设过程中已经逐步建立起了涵盖内容广泛的信息资源库,但由于长期以来的信息化落后状态拉长了这些信息资源库的推广使用战线,致使西部地区在数字政府建设过程中数据资源的信息化采集方式普及率不高。以兰州市为例,尽管兰州市在数字政府的建设过程中已经构建了6个基础信息资源库、7个主题信息资源库以及52个部门信息资源库,对于政务数据的收集也秉持着“应归集尽归集”的原则,但事实上,兰州市政府的信息载体还是以纸张为主,尚未完成全部的数字化信息建设,距离信息的网络共享还有较大差距。除此之外,虽然少量数据资源完成了网上传递,但是具体的内容冗余重复,无法深入发掘信息资源的价值,导致真实的资源共享效率不尽人意。由于数据分别在各部门独自的系统产生和管理,数据的采集和提供大部分依赖于手工方式,各部门间的数据很难核对,因而存在共享平台数据重复采集、更新不及时、不完整不准确、格式不统一的情况,尚未实现同类型数据的汇聚治理,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数据共享工作的深入推进。以近期疫情防控流动人口数据采集为例,重复、繁重的手工填表给很多基层一线工作人员带来极大不便,引发群众不满。再如兰州市公安和民政部门都涉及人口信息的采集(例如婚姻状态信息),二者之间也存在数据误差的现象,不能保证“一数一源”。
尽管西部地区在推动政府各部门之间以及政府与社会之间的数据共享上做出了一定的努力,但是由于数据供需对接的不畅通,西部地区仍然存在政府部门之间以及政府与社会之间的“信息孤岛”现象,这种现象不利于部门之间的业务沟通,导致信息资源的共享受阻。以兰州市为例,尽管兰州市在数字政府建设过程中有意构建实现全市24个部门的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并且也不断推广政务数据应用以实现政务数据向个人、企业、社会的开放和服务,但由于长期以来标准不一、各自为政、自成一体、不联不通,仍然存在大量地方政务服务急需的数据“拿不到”或“拿不全”、部门提供的数据“无人问津”的现象,“条”“块”共享协同不畅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与此同时,由于关键业务领域数据分散在卫生、公安、民政等各个主管部门,致使不少部门数据归集、共享受到部委规章或规范性文件制约,共享权限也在部委层面协调推进不易。西部欠发达地区,其体制改革往往会遭遇一定阻力,受到体制因素的影响,再加上利益驱使的干扰,导致西部地区的信息资源仅仅掌握在少数部门手中,被分割成多个模块,不利于资源的共享。
在东部地区数字政府建设过程中,山东省具有典范性。早在2019年山东省就已经基本完成了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工作。根据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大数据发展指数报告》[16],山东省数据资源开放共享指数以98.3的得分居全国第1位。总体来看,山东省在数字政府建设过程中,以下几方面的内容是保障其数据共享成功运行的关键。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与其为社会管理以及人们生活便利程度的提高促使相关机构逐渐意识到数据共享对于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基于改革工作的开展,各地新组建挂牌了一批统筹推进本地区政务数据共享的大数据管理机构。在当前,设置专门机构对政务数据的收集、储存以及开放共享进行统筹管理,已经成为数字政府建设过程中部门调整改革的大方向。就实践来看,目前专职的政务数据管理机构主要负责对政府数据采集、共享、开放等全方位的政策以及规范进行整合和完善,并且完善政务信息平台的建设。通过这种方式让政务信息平台从建设到运行实现了真正的“聚”起来,最终达到了消除“信息孤岛”、实现数据互联、开放、共享的目的。这一专门的政务数据管理机构与政府其他部门之间的关系一般被视作是内容与平台、前端与后台的关系,由政务数据管理机构制定发布数字政府政务系统建设流程,规范各部门数字政府建设。
山东省早在2018年便正式挂牌成立了山东省大数据局。该局是在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大数据和电子政务等管理职责的基础上组建而成的,是省政府直属机构。大数据局的主要职能是负责牵头制定并组织实施全省大数据发展应用规划和政策措施,加快建设“数字山东”和“互联网+政务服务”;统筹规划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完善数据开放平台和标准体系,推动政府数据开放共享利用,承担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管理工作;指导协调大数据产业发展,健全大数据安全保障体系等。在大数据局的牵头带动下,山东省出台了大量数字政府、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的指导性政策法规,并不断推进信息平台的建设,大数据局在打破政府数据壁垒、实现政务数据的共享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17]。
根据国家相关工作部署,各地通过制定配套政策、工作方案、实施细则和加强监督检查推进政务数据汇集、整合与共享。目前,各省(区、市)和省会城市基本已完成管理办法、工作方案的制定印发,提出了工作方案和实施细则,明确了责任分工和时间节点,强化责任落实。中国软件评测中心发布的《政务数据质量管理调查白皮书(2019)》[15]显示,截至2019年11月,全国已有28个省(区、市)制定了专项政务数据管理政策法规。
单从山东省大数据局官网的信息来看,大数据局建立至今,已经发布了34部数据建设和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涉及数字政府建设、智慧城市建设、数字经济发展、信息技术平台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方方面面,这些法规在不同程度、不同方面指引着山东省政务数据共享和管理进程的推进。就专门的、统一的、整合的数据管理法规而言,山东省政府已于2019年12月25日发布了《山东省电子政务和政务数据管理办法》[18],该办法已于2020年2月1日起施行。该办法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包括:第一,明确了电子政务和政务数据管理工作的责任主体;第二,对纳入管理应用的政务数据提出具体要求;第三,对政务数据的共享和开放做出规定;第四,规定通过电子政务和政务数据推进“放管服”改革的具体措施;第五,强化对电子政务与政务数据的安全和保障。该办法的出台对于明确政务数据的基本共享原则、确定共享流程与办理时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价值。
电子政务内/外网、大数据中心、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等是政务新型基础设施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层面,截至2019年年底,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已承载全国性业务应用61项,接入中央部门和相关单位共计162家,接入全国政务部门共计约25.2万家,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实现市、县级全覆盖,乡镇(街道)覆盖率达到74.3%。2019年5月21日,国家电网大数据中心也正式成立,这一中心是国家数据共享平台、数字创新平台和国家数据管理的专业机构。到目前为止,国家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已累计开通了1 153个数据服务接口,约1.1万个数据项,支撑查询核验9.12亿次[19]。政务信息基础设施的不断丰富完善,有利于“纵横联动”改革方案的实施,为数据共享的建设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山东省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也不甘落后,提出了要加快建设“网、云、端”的目标。“网”主要是建设泛在连接的信息通信网络。加速发展融合5G、全光网、卫星通信和量子通信等新一代信息通信网络设施,通过骨干网扩容、国际通信枢纽建设和IPv6升级,进一步提高网络容量、通信质量和传输速率。“云”主要是构建高效协同的数据处理体系。加快数据中心高水平建设,推动云计算、边缘计算、高性能计算协同发展,促进数据中心空间集聚、规模发展、存算均衡、节能降耗,提升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应用场景支撑能力,全力打造“中国算谷”。“端”主要是布局全域感知的智能终端设施。积极部署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强感知的物联网与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完善泛在互联、标识统一、动态控制、实时协同的智能感知体系。为了切实保障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山东省大数据局还会同有关部门建立日常联络机制,在重大项目谋划、推进以及服务管理方面,加强协作配合,形成推进合力,共同推进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早在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就发布了《关于印发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施方案的通知》[20],明确提出了开展政务信息共享试点示范的要求。在这一要求的指引下,东部地区城市开始了积极探索政务数据共享新模式的实现路径和策略。通过企业工商登记、学籍学位学历认证、精准扶贫、不动产登记、职业资格认定等相关业务进行示范,为政务数据共享矛盾的解决提供了路径参考。
山东省人民政府于2017年发布了《山东省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建立政务大数据创新应用工作机制,开展与通信、供电、供水等公共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大数据资源协作应用试点示范”。2020年,山东省又启动了16个新型智慧城市试点[21]。在这些试点智慧城市中,每一个城市都基于自身特色构建了相应的共享应用。例如,淄博围绕“优政、惠民、兴业”的主题,选择医疗、旅游、管线、教育、农业等领域作为共享应用建立和推广的试点,推出“健康淄博”一卡(码)通、“1+3+7”智慧旅游体系、地下管线大数据智慧化应用、智慧教育平台、智慧农业建设推广经验等不同的共享应用程序。又如,威海围绕“优政、惠民、兴业、强基”的主题,重点打造了8个领域的共享应用平台试点,包括决策服务移动平台建设、刑事办案一体化信息系统建设、电子印章应用建设、警务与政务飞行数据一体化运用、市县镇一体化视频会议系统建设、星级智慧住宅小区建设、智慧停车建设、政企钉钉平台建设。
通过对兰州市当前政务数据共享中存在问题的总结与分析,并且借鉴山东省在推动政务数据共享过程中的经验,要推动西部地区在数字政府建设过程中政务数据的共享,应当完善以下方面的内容。
西部地区应当借鉴东部地区数字政府建设的经验,通过制定配套政策、工作方案、实施细则和加强监督检查推进政务数据汇集、整合与共享,从而加快制定统一的数据管理规范的步伐。从前一部分对我国目前政务数据共享的经验介绍可知,截至2019年11月,我国已有28个省(区、市)结合自身需求,完成了政务数据的统一管理。实践证明,完善的数据采集以及健全的分类管理制度能够促进政务数据共享的发展进程,为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之间的数据库提供链接端口[22]。我国西部地区更应该重视政务数据获取、分析、利用、修改等相关标准规范的制定与实施,在传统信息资源管理机制的基础上进行升级,对数据共享的方式、类型、对象、内容、条件等进行规范,真正完成信息数据的统一获取、整理与共享。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应该基于国家立法参考借鉴地方案例,吸收成功经验,以此为手段,确保完善涉及政务数据的法律法规制度,对数据获取、利用、传输、交流之间的关系进行明确,确保商业数据、国家主权数据、个人数据的安全与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相匹配,为政府数据共享的建设与发展奠定基础。
西部地区必须不断提升应用政务数据共享平台的深度和广度,加强共享平台建设应用和技术创新,我国西部地区应该基于“互联网+政务服务”、信息惠民、数据综合试验区、电子政务综合试点、公共信息资源开放试点等相关任务,把优化业务办理流程作为切入点,对政务数据共享平台进行改造升级。推动部门信息系统、各类公共信息系统与本地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对接,将各种来源的数据和政府的数据整合统一,完善数据共享目录管理、数据交换分发管理等功能,逐渐延伸共享平台应用的广度,挖掘潜在的价值。在实践中引入大数据、区块链和人工智能技术,为数据信息的有效管理、传输互动与共享等提供支持与保障[23-24],有效处理政务数据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确保数据共享应用可寻根溯源,加快形成更加安全可控、灵活高效的整合共享创新方案。
与此同时,西部地区政务数据共享平台的建设还应当借鉴北京、上海、江苏等东部城市的做法,不断加强电子政务内外网的建设。一方面,通过电子政务内外网的互通支撑跨层级、跨地域、跨部门、跨业务的政务服务体系;另一方面,通过电子政务内外网的互通也应不断加强与国家政务数据共享平台的对接,建立顺畅的共享渠道,以协调推动国家部委完善政务信息目录,增加挂接数据资源,开放更多接口,将数据更多落地省级共享平台,便于地方开展跨部门、跨区域数据共享及协同应用。
西部地区政府数据资源采集方式的信息化普及程度不高其实反映出了西部地区政务信息化程度较为落后的问题。西部地区尤其是西部边远地区,在经济发展方面存在明显的劣势,财政资金供应不足,这些因素都对当地的政务信息化建设与发展造成不良影响。要推动西部地区政务的信息化程度,必须要加强其资金保障。政务信息化呈现出复杂性、长期性、成本大等特性[25],数据平台和信息共享系统需要接受定期的维护与升级,离不开资金的保障。加大政务信息建设的资金保障有利于西部地区地级政府数据共享的顺利开展。基于资金因素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首先,各级政府都应该在自身信息化规划体系中加入政务信息化建设,划拨专项资金用于设施采购、维修与升级,以确保政务数据的采集、管理以及共享都能顺利进行。其次,地方各级政府应将跨部门政务信息化经费纳入本级政府年度财政预算,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对政务信息化建设经费进行合理规划,获取详细的经费使用情况,提升资金利用率,划拨专项资金用于设施采购、维修与升级,保障政务信息化程度的提高。
值得一提的是,西部地区在推广数据资源的信息化采集过程中,可以借鉴北京市、江苏省、浙江省、福建省、山东省等省市通过试点领域积极探索政务数据共享模式的做法,选择某一特定领域作为数据资源信息化的重点领域,以此作为路径探索模板而逐渐将数据资源的信息化采集推广开来。例如,西部地区可以重点加强对精准扶贫、农牧业服务等领域的数据资源信息化采集的资金支持力度,以上述两个领域的数据资源信息采集作为基础,逐渐推动全领域数据资源的信息化采集。
破除数字政府建设过程中数据供给与需求脱节所造成的数据壁垒问题,应当从以下方面切入。
首先,于国家层面建立起常态化的数据共享协调机制,以保障国家与地方之间数据供给与需求的平衡。推动国务院各部门做到“应上尽上”,自上而下打破“条条”部门和“块块”地方的数据壁垒,推动各级数据返还各市应用,实现数据跨级流动,保障数据流通顺畅[26]。建立统一的信息共享申请机制,在明确共享、使用责任的前提下,简化共享程序,破解地方申请共享数据流程烦琐的问题。
其次,应当建立政府数据资源共建共享的激励约束机制,以实现政府部门与部门间数据供给与需求的平衡。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对政府利益获取过程中产生的双重驱动效应进行综合考虑,提升正面影响。一方面,需要在日常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中引入数据共建共享的相关业务。一直以来,绩效考核都是激发组织体成员工作积极性的主要措施之一,能够对政府行为进行一定的约束,实现行为效率的提升。作为政府部门,需要基于数据资源的共享提高自身绩效水平。另一方面,需要对相关的奖惩内容进行明确。切实发挥激励约束机制的功能,做到奖惩分明。假设部分人员在政府数据资源共享建设过程中表现优秀,可以给予适当的物质或名誉奖励,为政府利益的获取创造条件,产生强烈的正向影响;相反,需要给予那些表现较差的工作人员一定的惩罚,适当对其进行行为约束,为信息共享的建设提供参考。
最后,需要完善西部地区数据资源汇聚共享规范,规范细化数据开放共享的管理流程,以实现政府与社会间的数据共享。西部地区应当借鉴广东、山东、浙江、福建等东部省(市)的做法,在专门的政务数据管理机构的统筹安排下,组织各部门确定共享任务清单,基于政务数据的共享,实现政务数据相互之间的关联,发挥信息资源的功能作用,促进数据共享与电子政务项目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