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榕榕 翁飞帆 李旭芳 蔡琦 丁铮
聚落的景观形式和样态可以直接反映人们的生活方式、地域文化以及社会意识形态,然其演化过程受到了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双重影响。以泉州的崇武所城为研究对象,透视闽南古厝聚落景观的二元演化机制,其中内生式演化反映人与生存环境的相互关系,外生式演化是应急社会事件的结果。文章将内生性和外生性二元空间研究视角并置分析崇武古厝聚落不同类型的景观特征,为闽南古厝聚落的保护发展提供借鉴依据。
二元空间; 演化机制; 闽南海防厝落; 景观特征
TU-87 A
[定稿日期]2021-03-02
[作者简介]陈榕榕(1994~),女,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丁铮(1968~),男,教授,研究方向为环境设计及理论、环境景观生态修复及可持续研究。
1 崇武所城概况
崇武所城是明代(1368~1644年)在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东南沿海设立的军事要塞,属于海防衛所型古村落。南临泉州湾,洛阳江直流西南部;北临湄洲湾。境内地势开阔平缓,溪流具有少、小的特点,小山丘数量较多且均匀分布在狭长地形的两端。境外与台湾海峡相邻,附近海域遍布岛屿和礁石。时至今日,其丁字型石砌古城墙仍是我国保存最为完整的明代军事防御设施(图1)。
2 厝落景观演进的二元化特征
厝落景观演进具有“二元化”特征,由特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属性构成。地理学家索尔认为,自然环境构成了人类生存的基础部分,而附加在自然景观上的各种人类活动形态则构成了社会文化景观[1]。因此,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在厝落演化中始终被认为是影响厝落形态的主要因素,然这两种因素下的各种要素以不同的方式作用。从作用机理的角度看,厝落景观受到“内生式”和“外生式”的影响,逐渐演变成与自然环境相呼应的文化景观特征[2]。
3 崇武所城景观的演进
3.1 崇武所城景观的演化历程
崇武所城处于三面环海一面靠山的有利地形。五代闽国时期(907~960年),将军张梱在青山扎寨防御海边倭寇,保护附近村落的百姓。
宋朝(960~1279年),设崇武乡守节里,续置了小兜巡检寨,保卫泉州港的海外贸易。同时形成了该时期特有的景观符号“姑嫂塔”,其景观布局表现为大家族各自聚居的点状格局。
明朝(1368~1644年),其景观格局因线性的城墙及内部街道的形成而逐渐完善。丁字型的石砌古城墙及门楼、照壁共同构成了崇武所城景观符号的外围的线性结构;而内部的景观布局为“一心两轴”,心即所公署,两轴则是由几条主干道连接成类似十字型的景观轴线,民居分布以家族群为组团的形式构成。
清朝(1616~1911年)至抗日战争时期,崇武所城逐步恢复明代格局。鸦片战争后,崇武古城防御性渐失向传统居住型聚落发展。
抗战胜利至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此,渔民生活重心逐步向所城南部转移。
3.2 崇武所城景观的演化机制
3.2.1 内生式演化
内生式演化是厝落不受外部力量干预依靠边界内的土地资源以及自身机制进行演化的过程,反映人们是以生存为目的,为适应自然环境自发地进行改造、创造并在繁衍生息的行为。由此,崇武所城形成两类景观:
(1)受生存理性支配为适应自然环境而形成的缘地性景观[3]。崇武所城自古以来便是军事重镇,因而所城的整体规划、街巷布局到单体建筑都具有海防卫所的防御特质。从平面上看,崇武的城外轮廓形状似荷花,内部被城墙围合起来。街道的尺度呈现小、多、密的特点,形态多以不规则的形式出现。随着聚落的自然生长,街廓顺应城墙,因形就势形成不规则平面。
(2)在社会本性的作用下对社会关系的适应而形成的血缘性景观,表现为按照尊卑有序的方式围绕宗族建筑布局房屋,以及同一姓氏在村中某一个区域的集中布局。如陈氏宗族,以陈氏家庙为空间基核,不同房派向外分散延伸形成各自的家族圈形成次中心,陈氏所有的小家族圈与大宗祠共同构成了陈氏宗族的大家族圈,福射力覆盖整个崇武所城[4]。家族院落在景观中所表现出的聚集性,同样反映出厝落在演化过程中对于社会环境的适应性。崇武古厝聚落的形成依赖于土地的自然供给并在此世代定居,人们的行为活动及思想观念受到土地的束缚。在不受外部力量作用下,居住者在边界内部不断传递形成的生存经验却不发生显著的变化。因此,上述景观构成了崇武所城的乡土部分,具有乡土特性。
3.2.2 外生式演化
外生式演化是古厝聚落经受外部力量干预的一种演化方式,人口流动成为外部力量介入的可能,为聚落社会打开边界提供一种契机[3]。人们会根据事件来构造物质环境,与场所呈现出一种交互式的参与性。外部事件的发生改变人们稳定的行为活动并产生应激性反应,在古厝聚落的边界内部留下痕迹形成“事件空间”[5]。因此,外生式演化是应急社会事件的结果,古厝聚落受其影响形成的事件空间带有强烈的事件痕迹。
崇武所城几百年来阅尽沧桑战事累累,在朝鲜和我国沿海地区活动的日本倭寇在明朝洪武三年(1371年)突然登陆崇武,对泉州地区造成威胁。洪武二十年(1388年),江夏侯周德兴奉命修建城墙,设立卫所用来防御倭寇侵略。明中叶以后,抗倭战事越来越多,军民几经生死顽强抵抗才保住崇武所城,明代的抗倭事件促进了崇武所城防御系统的完善。在抗倭战事基本结束以后,崇武古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然保持着重要的军事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曾多次炮轰侵略崇武,城墙上的“炮击处”便是昔日抗战留下的痕迹[6]。从历史维度上看,抗倭以及其它的抗战事件共同促使了崇武古厝聚落防御性景观形成。
据历史记载,中原人大量移民入闽按时间序列分为西晋末年衣冠八族入闽、唐初陈元光入闽、唐末王潮王审知治闽,以及南宋时期中原人大批入闽三次[4]。闽南地区人口迅速增长,中原汉族文化的迁移传播与当地的古闽越文化交融形成独特的闽南文化。在漫长的历史中,崇武所城按照自身历程动态发展逐渐形成具有闽南特色的文化景观(表1)。
4 崇武所城景观特征分析
4.1 乡土视角下的崇武所城景观
4.1.1 缘地性景观
线性的街巷系统是构成所城整个景观体系的特征要素之一,通过设立各种不同职能的景观节点为停滞行为和功能转换提供空间支持以形成完整的空间序列,为街巷整体意向的形成提供认知元素。崇武街巷景观的空间序列分规则布局型和不规则布局型两种[6]。其规则性体现在崇武所城由几条主要街巷连接四个城门形成景观轴线构建了崇武街巷景观的空间秩序。其不规则性体现在从街到巷再转入民居入口的过程中,经历了从公共空间到半公共半私密空间再到私密空间的一系列转换,充分显示了其进退有序、开合有法的特点。
4.1.2 血缘性景观
崇武所城的血缘性景观以各级祠堂为中心,由数个聚居组团的布局形式出现。根据《崇武镇志》记载,在南宋乾道元年(1165年)间有张姓祖先自泉州城内迁居于此,其位置坐落于城隍庙下;明代,林氏祖先奉命镇守崇武,其他支系相继迁居,形成租厝群。据崇武凤阳府经氏族谱记载,于洪武年(1368年)间授命崇武千户所百户官并定居崇武,宗族在此地繁衍生息其现存遗迹古濠旧家是清初在原址上建立的。何氏始祖积序公由南靖来崇武开创基业,九世公为崇祯(1628~1645年)进士其家族以宗祠为核心向外延伸发展。血缘关系是维系民居景观秩序的纽带,因此家族繁衍扩张形成以宗祠为核心的聚居组团。
4.2 事件视角下的崇武所城景观
4.2.1 宗教性景观
宗教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具特色的要素之一,崇武古城内遍布各种宗教文化及民间所奉非宗教被神化的人物的寺庙。明清时期,宋明理学被广泛接受并成为了正统模式,官方将闽南的民俗文化中具有代表意义的文化形式纳入民间神庙的建设中。根据实地考察,崇武所城内的每个铺镜单元中都有作为当地地缘性社区象征的祀神,并有着明确的控制范围。因此,境庙是景观的基核,控制着一定的社区范围。民间信仰以崇武的铺镜空间为载体支配着崇武厝落景观形态[4]。自古人类敬畏天地,并通过建造神圣点建构落景观的神圣性[7]。其神圣的纪念场所影响厝落家族的聚集性以及景观秩序的形成。
4.2.2 防御性景观
在崇武所城外围,西门不仅设立了迎接诏书迎恩亭的场所,还建立了供士兵练习的演武场。在大岞山、赤山、高雷山和青山四处设有传递敌情的设施“烟墩”,并沿海设置了三处汛地控制东门、南门、北门的海面。城墙的建设顺应地形地势,崇武四个方向都设门楼,东、西、北三面为月城,南门的门外设照壁作为屏障。内部以所城公署为中心,该建筑群通过轴线控制空间布局的秩序,形成严整对称的布局形式,边上设有中军台以供发号施令。完整的防御系统使崇武所城能够抵御百年来的战事侵袭仍然屹立不倒,外部以山海作为天然的防御屏障,内部有重要军事指挥台以及分布着多种街巷类型形成防御性极强的景观网络系统[6]。
5 结束语
闽南闽南地区曾是中国海港贸易的重心之一,也是多元文化的交流地。随着社会的高度发展人们对建设美好家园的期望愈来愈强烈,但更新改造后的城市、农村面貌趋于统一,缺乏场所感和归属感的特色。闽南海防古厝聚落同样难逃现代化浪潮的摧损,本文着眼于崇武所城景观形成与演化,深入探究其地理背景与动力机制,将乡土空间和事件空间并置着重分析其景观特色。以加深人们对闽南海防厝落的认识,从而为未来的保护和发展道路提供更好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 陈舜敏. 闽南沿海传统聚落景观的叙事转译与活化[D].泉州:华侨大学,2020
[2] 张小林. 乡村空间系统及其演变研究[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46-51
[3] 邓巍,胡海艳,杨瑞鑫,等.传统乡村聚落空间的双构特征及保护启示[J].城市规划学刊,2019(6):101-106.
[4] 高虹. 闽南传统聚落空间形态演变的自组织机制研究[D].上海:华东理工大学,2015.
[5] 龙迪勇. 空间叙事学[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8.
[6] 傅汕.泉州崇武古城的保护与发展[D].泉州:华侨大学,2005.
[7] 潘朝阳.西湖溪谷地的客家聚落空間与宗教神圣中心[J].闽台文化研究,2013(2):63-76.
2640501186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