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文化遗产在历史校本课程开发中的运用

2021-03-18 12:40龚坚雷卓权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校本文化遗产历史

龚坚?雷卓权

摘 要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开展文化遗产教育,对中学生学习历史和培养历史核心素养以及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均有着积极的意义。不过,由于历史课程在中学教育教学中处于相对边缘的地位、教师对当地文化遗产的认识有限等原因,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并不充分。当前地方文化遗产在中学历史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应用良莠不齐,亟需从授课主体、授课客体和授课内容等角度主动融入校本课程的开发,培养学生爱家、爱国的家国情怀和文化自觉意识。

关键词 地方文化遗产 中学历史教育 校本课程

1999年,我国开始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新型三级课程管理模式,校本课程的开发随即受到关注。到2001年,教育部强调,学校应充分考虑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结合当地的文化传统和本土优势,尊重学生的兴趣和需要,集中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校本课程。换言之,学校历史学科的校本课程开发,可将本地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融入到历史校本课程内容中。本文针对地方文化遗产在中学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运用进行了调查,通过对相关学校的教育开发案例进行分析,找出文化遗产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地方文化遗产主动融入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策略。

一、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研究

1973年,菲吕马克(Furumark,A.M)和麦克米伦(McMullen,I.)两位学者在爱尔兰阿尔斯特大学召开的“校本课程开发”国际研讨会上首次提出“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在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校本课程,又称以学校为本位的课程,是指为满足本校学生的需求,利用学校和当地社区的课程资源,由学校老师自行编制和实施的课程[1]。校本课程强调教育管理中心向学校转移,让学校成为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主体[2],它既是对传统课程知识的课外补充,也是学校办学理念、特色教育的体现。校本课程具有自主性、创新性和针对性强的特点。

当前我国关于中学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讨论颇多。李洪修提出,对于中学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需充分利用改革为学校带来的课程管理权力,实现民主课程管理体系[3]。党朝亮认为,校本课程分为三大模式,分别是“需求主导式”“条件主导式”“目标主导式”,三种模式的共同特点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形成自身特长,创设出学校特色课程[4]。可以看出,中学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本质,是在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外,还应该体现学校的特色。

随着时代的进步,学校教育的文化功能在近些年逐渐受到重视。张家辉提出,可利用信息化手段并结合学科的特点,再根据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出一套既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又能提高学生人文素质、推进我国素质教育发展的校本课

程[5]。李美红等以我国具有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研究蓝本,提出在初中开发校本课程过程中须注意因地制宜、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性学习、一切从实际出发整合教学资源、开展研学之旅以及建立完善的评价管理体系等方面的协调,以促进校本课程发挥其作用[6]。文化遗产作为一项重要的文化资源,为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在实际应用上也拥有不少的尝试。因此,校本课程对文化遗产具有传承与保护的功能。

具体到文化遗产在历史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应用,杨汉章认为地方教育行政机构与学校老师可立足于本地,充分利用本地历史资源,将历史学习贴近本土[7]。张美娟等提出,关于文化遗产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作用以及在实践过程中要通过史实、尊重人文,在与学科课程进行整合的同时渗透德育[8]。周刘波提出可利用巴渝的文化遗产开发校本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9]。

综上所述,学界关于地方文化遗产在中学校本课程中开发运用的讨论主要包括如何利用文化遗产的外在表现形式进行课程开发,体现当地特色。但是,地方文化遗产在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运用中始终处于边缘地带,不管是课程内容编写还是表现形式,都没有体现出文化遗产本应该发挥的作用。本文选取肇庆市端州区3所中学进行调研,分析地方文化遗产在历史校本课程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文化遗产在历史校本课程开发运用中应加强全方位融入的提升策略。

二、地方文化遗产在历史校本课程开发中的运用现状

肇庆拥有大量的历史文化资源,为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优越的条件。本文通过互联网查询和口述访谈方式,了解到肇庆市端州区的百花中学、颂德中学、肇庆中学均有历史校本课程,课程名称分别为“中国传统文化”“铁与火——电影中的人类兵器发展简史”“如何学习历史”,三门课程的侧重点不同,授课方式亦不一样,但在地方文化遗产的使用上都存在一些共性问题。

1.地方文化遗产使用率低

校本课程是学校为达到某种教育目的或解决某一实际问题,由学校自主决定进行开发的课程。它的开发主体是学校教师,教师在开发校本课程时可以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充分利用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以及基于本土特色文化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讨论与研究。历史校本课程作为学校的选修类科目,是对历史课堂内容进行的补充,将地方文化遗产融入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亦可提高学生对本地历史文化的自信。通过调研发现,教师在对历史校本课程进行编制时尽管都依据学校现有的资源以及学生需求的具體情况编制出了具有学校特色的历史校本课程,但是三所学校的历史校本课程皆存在文化遗产使用率低的问题,如百花中学在讲授“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时,很少讲授关于肇庆本地文化遗产,只有在讲述技艺方面的内容时才涉及肇庆的端砚,而其他两所学校均未提到文化遗产。可见,地方文化遗产在历史校本课程中的使用率极低。

2.课程授课方式单一

相比传统课程,校本课程作为一门灵活性极强的课程,授课方式应当多样化。教师除了考虑课程内容外,仍需对授课地点、授课模式等教学形式进行思考。文化遗产的讲授和学习可以采取课堂和校外相结合、知识讲解和传承人展示相结合的模式进行,学校不仅可以把地方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请进校园,走入课堂,在教室中展示文化遗产,传授技艺;还可以组织学生到文化遗产地进行参观学习,感受文化遗产的魅力。但是在调研中发现,三所学校的历史校本课程均采取传统课程教学模式,授课地点大多为教室,教师主要采用讲授法进行教学,学生小组讨论为辅。这种模式将历史校本课程变成了另一节“历史课”。

3.课程教师边缘化

教师边缘化是指在课程改革中,教师对教改中新的教育理念“避而远之”,大多坚持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模式[10]。在面对较为新颖的历史校本课程时,由于缺乏经验,历史教师难以走出以往形成的历史课程授课技巧与方式,同时,历史教师在传统的历史课上可以轻松采用文化遗产作为课外资料进行授课,但在讲授历史校本课程时,文化遗产却是讲授的主线,教师个人反而觉得不适应,不知不觉把校本课程上成了传统的历史课程。正因为教师的边缘化,他们不愿花太多的时间去调整和学习,没有对教学经验进行总结,导致校本课程的质量不高,在肇庆市内有很多学校尚未设立历史校本课程或者在设立之后由于效果不佳又将其取消,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并没有真正落实到位。

三、地方文化遗产融入校本课程的开发策略

校本课程的实施,为学校开设具有自己特色的课程提供了可能,但是通过调研发现,目前地方文化遗产在中学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中存在不少问题,学校和教师应该立足学校、立足实际,从授课主体、授课客体和授课内容出发,多渠道主动融入校本课程的开发。

1.授课内容的融入策略

学校在开发历史校本课程的过程中,要充分挖掘地方文化遗产资源,选取可为教学所用的素材纳入校本课程的开发内容和体系,将历史校本课程内容与历史课程、文化遗产内容相结合,既能突出学校的特色,又能体现地方社会的特点。一是建立历史校本课程开发小组。从观念上加强对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视,促使教师积极改变角色,实现从传统课程教授者到主动开发者的转变。在传统历史教学中,教师一直作为一名被动的课程教授者,历史课程的教授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标准。校本课程开发具有较强的自主性,学校应组织成立历史校本课程开发小组,根据每位历史教师的特长进行分工,确保地方文化遗产编入校本课程,走入课堂。二是让教师认识和理解地方文化遗产。历史教师作为校本课程编制的主体,首先自身必须对本地文化遗产有较清楚的认识,深究地方文化遗产所包含的重要教育意义。教师可通过阅读和参加讲座培训等形式丰富自身文化遗产知识,并梳理和讨论哪些资源能够编入历史校本课程。在历史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应结合学校办学理念、学校教学目标等内容,教导学生领会文化遗产所蕴含的深层意义,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历史观与价值观。

2.授课主体的融入策略

授课主体是指历史校本课程的授课教师。历史校本课程作为独具本土特色的课程,在授课形式上不应局限于传统课程,授课主体可发挥主观能动性,选择多种不同的形式,将学校、社会、家庭三者力量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学校已有资源,让文化遗产走进历史校本课堂,让历史校本课程走出课堂。地方文化遗产能否在历史校本课程中得到充分展示,取决于历史教师能否改变传统授课方式。因此有必要加强历史课程师资培训,掌握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更新教师的校本课程授课理念,采取合理有效的授课方式,针对不同类型的文化遗产资源采取与之相对应的授课方式,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多方位展示地方文化遗产。例如,历史校本课程中关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端砚制作技艺”的授课,可以采取讲座的方式,邀请其传承人或者对其颇有研究的学者来课堂现场展示或开展讲座。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带动学生了解本土文化遗产内在的故事并感受其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授课客体的融入策略

校本课程的授课客体或授课对象是学生,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同样取决于学生的具体需求,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历史课程的积极性,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角。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思想,采用“自学-指导式”“目标-导控式”“问题-探究式”“示范-模仿式”的教学模式,提高活动课、小组探究课的比重,增加课程的趣味性与操作性,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例如,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民间文学、传统舞蹈、传统戏剧、传统体育等都可以采取活动课与小组探究课的形式进行。历史教师可提前通知学生初步了解文化遗产的相关内容,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等教学资源,再度展示文化遗产的相关资料与课堂学习目标。针对不同类型的文化遗产,指导学生开展不同形式的小组探究,将课堂交给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通过自身的尝试,增强对本土文化认同感与自豪感,有利于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王纬,王妍莉,编著.中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16:4-5.

[2] 李子健.校本课程发展、教师发展与伙伴协作[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17-19.

[3] 李洪修.基础教育改革研究[M].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2013:193.

[4] 党朝亮.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南海经验[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65-69.

[5] 张家辉.地理教学中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意义和途经[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0(09):37.

[6] 李美红,李鹏.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初中特色校本课程开发[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02):21-25.

[7] 杨汉章.论地方史志与历史校本课程开发利用[J].科教文汇,2007(09):103.

[8] 张美娟,张美华.关于“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校本课程的开发与思考[J].历史教学问题,2007(02):109.

[9] 周刘波.家国情怀:历史校本课程的价值取向与实现路径——以“巴渝文化探究”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为例[J].中国教师,2019(09):58-60.

[10] 李飞,杨坤.课程改革中教师边缘化现象分析及改善策略[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6(08):64-66.

[作者:龚坚(1980-),女,湖南涟源人,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社会工作系,副教授,博士;雷卓权(1998-),男,广东佛山人,广东省中山市东升求实学校,教师。]

【責任编辑 郑雪凌】

猜你喜欢
校本文化遗产历史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新历史
文化遗产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