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洋海战中的“猫鼠游戏”

2021-03-18 04:47赖迪辉
百科探秘·海底世界 2021年2期
关键词:反潜德军潜艇

赖迪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同盟国之间依靠大西洋进行物资交换及作战支援,可以说,总面积9336万平方千米的大西洋是同盟国赖以生存的补给线。因此,纳粹德国将大西洋交通线视为眼中钉,千方百计破坏它。英国战时内阁首相丘吉尔曾说过:“战争中唯一真正让我害怕的是德国海军的潜艇……对于我们来说,德国潜艇的攻击是最具毁灭性的灾难。”能令丘吉尔都闻之色变的德国潜艇就是大名鼎鼎的“U艇”(特指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使用的潜艇)。德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总共投入使用了351艘不同类型的潜艇,用于破坏美欧之间的海上交通线,从而彻底改变了海战战略形态。有的同学可能会问,潜艇难道就没有对手吗?这里有一份数据统计,或许可以从侧面告诉大家答案: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航空兵在反潜作战中击沉潜艇412艘,占击沉总数的37%,是击沉潜艇最多的兵力。今天,我就为大家讲一讲“二战”期间,在大西洋上展开的空中反潜之“猫鼠游戏”。

“水中幽灵”初得手

1935年6月18日,英德两国签署了《英德海军协定》,规定德国可以拥有海军,但潜艇吨位数不得超过英国潜艇吨位数的45%,德国开始撕下伪装外衣,光明正大地扩充其潜艇部队。6月29日,“一战”后德国制造的第一艘潜艇U-1号下水了。U-1号潜艇是一种单壳体结构的小型近海潜艇,水下排水量303吨,攻击力较弱。时任德国海军潜艇支队司令的邓尼茨非常看好潜艇的前景。他认为,要想在德国海军先天不足的情况下战胜老对手英国,就必须发展潜艇来破坏英国的海上交通线,从而有效打击英国经济。1939年9月3日晚,德军潜艇U-30号在北爱尔兰附近水域发射鱼雷击沉英国客轮“雅典娜”号,这是“二战”中被击沉的第一艘船,大西洋海战由此拉开序幕。

英国人很快决定还以颜色,派出了海军航空兵执行反潜任务。此时的英军空中反潜力量主要是“一战”时期的古董级航母,如“皇家方舟”号、“勇敢”号,以及一批帆布蒙皮老式雙翼“剑鱼”飞机。这一阶段的空中反潜效果极差,一方面是反潜机以航空炸弹为攻击武器,但当时航空炸弹性能较差,投下后反而在撞击海面时反弹爆炸,甚至发生过反潜飞机被自己投下的炸弹击落的事件,造成反潜飞机发现潜艇浮出水面后反而不敢投弹的尴尬处境;另一方面,当时的航母性能一般,搭载的舰载机数量与武器种类很有限,因此很难应付U艇的突袭。1939年9月17日,英军22 500吨级的“勇敢”号航母在准备接受舰载机着舰时被德军U-29号潜艇击沉,包括舰长琼斯上校在内的514人阵亡。德国的“幽灵”潜艇并未就此罢休,1939年10月13日,德军潜艇U-47竟然突破重重封锁,在秘密航行5天后潜入英国海军的核心禁地斯卡帕湾,在英国海军眼皮子底下发射电动鱼雷,击沉了英军主力战列舰“皇家橡树”号。“皇家橡树”号满载排水量33 500吨,舰长189.1米,装甲防护厚达330毫米,如此一艘海上巨无霸居然被比自己小很多的U艇击沉在自家院子里,这无异于奇耻大辱。这件事也刷新了人们对于U艇作战效能的认识。

空中反潜显身手

1940年是德国U艇的高光时刻,特别是在德军占领法国、挪威后,U艇进入大西洋更加便捷。德国海军指挥官邓尼茨发明的“狼群战术”,使英国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仅在1940年这一年的时间里,德军U艇就击沉471艘运输船,总吨位约218.6万吨,损失潜艇31艘。面对U艇咄咄逼人的攻势,空中反潜力量几乎没有还手的余地,而这种被动局面的改善,必须靠技术创新来突破。

英国是最早将雷达军事化的国家。茫茫大海上,如果仅靠人眼搜索潜艇,显然是很困难的。为了给反潜飞机装上“千里眼”,英国在1940年初就开始为“旗鱼”“海象”等飞机安装1.5米波长的机载雷达。1942年2月,更先进的AS-G型厘米波机载雷达面世,该雷达能够探测到140千米内的船只以及15千米内的潜艇。机载雷达的好处是能够在较远的距离首先发现海面的潜艇踪迹,但接近以后海面杂波会干扰雷达工作。于是英国人又发明了“利氏探照灯”。该探照灯安装在反潜飞机机身下方,能在黑夜之中为反潜飞机在中短距离内提供有效搜索照明条件,对“狼群战术”的夜间突袭构成威胁。在1942年6月和7月这两个月中,装备利氏探照灯的英军“威灵顿”式飞机在比斯开湾发现德国潜艇11次,8月份发现34次,9月份发现37次,先后击沉4艘。以往德军潜艇在夜间以水面状态自由通过比斯开湾的美好时光一去不复返,德国潜艇部队的官兵满怀恐惧地将利氏探照灯称为“地狱之光”!

名词解释

狼群战术

以一队潜艇埋伏,一旦一艘潜艇发现敌舰,立刻通知其他潜艇集结迎战。通常是天亮停止攻击进入战位,晚间趁夜色近距离发射鱼雷突袭。狼群战术也是德国潜艇面临对手海空优势兵力的一种妥协产物。邓尼茨也因此被誉为“海狼之父”。

利氏探照灯

1940年10月底,为了解决反潜飞机夜间近距离发现潜艇的难题,英国岸防航空兵司令部一位名叫汉弗莱·戴维德·利的空军行政中校,建议在反潜飞机上安装探照灯。利中校选择地面防空部队所使用的标准制式直径90厘米的大型探照灯,并克服了该探照灯体积大、耗电量大、散热多的问题。这种新型的反潜装备被正式命名为“利氏探照灯”。

1941年3月起,英军开始使用PBY“卡特琳娜”远程水上飞机执行反潜巡逻任务。“卡特琳娜”水上飞机是“二战”期间产量最高的水上飞机,它的飞行轨迹遍及全球四大洋。巧妙的机身设计使该机的作战半径能达到2 000千米。这样计算的话,从英国本土或冰岛和加拿大起飞后,该机能为北大西洋的大片海域提供反潜护航。紧接着,1941年6月,美国生产的B-24轰炸机也加入了反潜作战序列。B-24的航速是“卡特琳娜”的2倍,所携带的深水炸弹数量也是后者的2倍,甚至还配有20毫米口径机载加农炮,加上机载雷达引导,可以说,B-24轰炸机能使U艇遭受灭顶之灾。

潜艇最后的挣扎

德军很快意识到潜艇防空作战的重要性,开始为潜艇安装高射机枪,最常见的布局是将指挥塔分为上下两个平台,上面较宽的平台安装两门双联装20毫米口径高射机枪,下面的平台安装一门四联装20毫米口径高射机枪。后来德军觉得这还不够,又专门设计出了7艘防空U艇,如U-411号潜艇在指挥塔前后分别配备四联装高射机枪,甚至还多装了一门37毫米口径高射机枪,该机枪每发子弹重0.73千克,射程1 535米,最大射速50发/分钟,对低空来袭目标具有相当大的威胁。1941年12月17日,英军一架舰载战斗机发现德军U-131号潜艇后开火扫射,U-131号潜艇利用甲板防空机枪还击,竟然将该战斗机击落,首开潜艇击落战斗机的先河。

盡管有了高射机枪壮胆,但纵观整个大西洋海战,没有一艘U艇敢于浮出水面直接挑战反潜飞机,少有的几次潜艇对空战例基本都是潜艇走投无路被迫上浮后开展自卫还击。如果不能提前发现反潜飞机,潜艇就算有对空火力傍身,也依旧是活靶子。

德军领教了英军机载雷达的厉害后,打算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以雷达对抗雷达。德军陆续发明了“比斯开十字架”厘米波雷达信号探测器、“梅托克斯”改进型探测器、“博尔库姆”雷达系统等用于侦测英军反潜飞机雷达所发出的信号,以便及时发出反潜飞机来袭警报。但不幸的是,上述系统本身发出的信号又被英军新发明的机载雷达探测到,反而暴露了潜艇的位置。这类问题直到1944年战争接近尾声时,德军才勉强解决。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随着战争的深入,科技创新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首先是美国海军、陆军合作,在加拿大和格陵兰建立了多个远距离无线电导航工作站,为巡逻反潜飞机与护航船队提供有力的导航服务,加上“二战”后期航母舰队的加入,极大拓展了舰载机的搜索范围,这就为更快速精确定位潜艇位置打下了基础。其次,对机载磁力探测器的研究极大推进了新型反潜技术的发展。由于潜艇是金属制造的,它的活动必然会引起所在海域磁场的变化,直到今天,磁力探测反潜仍是主要的反潜技术。

空泡噪声

船舶的螺旋桨在高速转动时,桨叶后方的水来不及补充桨叶留下的空间,于是形成一个低压区。压力变小会让水在很低的温度下沸腾并形成连串的气泡,气泡破裂会产生20千赫兹左右的噪声,这种噪声就是空泡噪声。

潜艇探测技术在进步,攻击潜艇的手段也在不断翻新。比如潜艇在发现反潜机后,通常会采用急速下潜的手段来逃避打击。针对这种情况,科学家研究发现,潜艇的空泡噪声应该是一个可以利用的重要元素,并研制出了新型声制导鱼雷。这种鱼雷从飞机上被投进水里后,利用自身的噪声收集装置在收到潜艇发出的空泡噪声信号后发起攻击;如果暂时没有信号,它就会在陀螺仪的控制下在水下12米的深度转圈子,以便收集各个方向的噪声信号,然后再发起攻击。这套攻击程序一直被沿用至今。1943年5月12日,德军U-456号潜艇被一架PB4Y型反潜机发现,尽管U-456号紧急下潜,但仍被飞机投掷的声制导鱼雷MK24跟踪后命中。从此,反潜作战进入了新的时代,反潜飞机完全具备攻击水下潜航状态潜艇的能力,磁力探测、声呐浮标、声制导鱼雷三位一体的空中反潜方式决定了较量的结果,也使得潜艇对抗潜艇成为可能。如今,攻击型潜艇已经成为重要的反潜力量之一,它的主要武器正是反潜声制导鱼雷。

到了1945年春天,德军潜艇部队的损失率已经高达50%。在整个“二战”期间,德国海军潜艇部队伤亡率高达70%以上,是各国参战部队兵种中损失率最高的。大西洋上的“猫鼠游戏”以德军U艇部队的惨败而告终。正如邓尼茨本人在1945年6月接受审判时所承认的:“早在战争爆发时,我们就已经被打败了。”

猜你喜欢
反潜德军潜艇
舰用管装鱼雷反潜模拟训练系统设计
漫画轻兵器之二十四二战时期德军装甲战术
漫画轻兵器之二十四二战时期德军装甲战术
潜艇的由来
潜艇
二战德军变身解放者?
从引进到自制
潜艇总动员4
航空声纳浮标在反潜作战中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