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基文
摘要:在德育课程的性质和特点下,利用传统节日活动开展传统节日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既是落实核心素养的需求,也是传承传统节日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思政教学 传统节日教育
小学思政教学的立足点是培养全体学生恪守公德、遵纪守法的意识,成为“合格+特长”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中国传统节日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容,蕴藏着丰厚的育人内涵,在小学思政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
一、调查了解现状,走进传统节日
物质生活的富足弱化了人们的精神追求,近几年明显感觉传统节日逐渐边缘化。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文化强国战略,学校需加强思政教育,举行形式多样的中华传统节日活动,带领学生了解传统节日,弘扬璀璨文化。
(一)课堂节日调查(以本校为例)
在思政课堂上,对600多名三至六年级学生开展传统节日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学生自身认知层面(第1—4题);家庭重视程度层面(第5—8题);学校开展活动层面(第9—12题);社会氛围营造层面(第13—16题)。依据调查样本得出如下结论:67.67%的学生对传统节日缺乏认知;63.26%的家庭对传统节日不重视;35.19%的学生在学校活动中知晓一部分;8.13%的学生从社会层面上了解一点。
(二)问题形成原因
1.学校传统节日教育缺失
学校教育评价方式重智轻德,在传统节日方面,忽略了对学生品德的培养。校园里没有形式多样的节日主题活动,导致学生普遍缺失中华传统节日文化心理,传统节日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无法生根发芽。
2.家庭传统节日重视不够
家长普遍觉得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天天都在过节,少了传统节日的仪式感,忽略了传统节日的内涵以及我们在传统节日中的精神寄托与追求,家庭仅是竭尽所能为孩子提供物质条件,没有真正将传统节日的教育氛围落到实处。
3.社会传统节日氛围淡薄
社会转型期,西方文化一度盛行,青少年辨别能力弱,国外节日受到追捧,加之受国内多种价值观影响,经济为上,利益为先,对传统节日文化产生冲击,使其教育功能逐步丧失。
(三)节日教育意义
中华传统节日是我们国家非常重要的文化遗产,我们在了解每个传统节日的由来以及意义的同时也能了解许多历代的文人雅士,感悟文人墨客的家国情怀,激发学生听党话、跟党走,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二、课外实践活动,体验传统节日
(一)春节、元宵节开展“除旧布新、志愿服务”活动
节日期间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文化民俗和志愿服务活动,培养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思想观念,增强对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体验欢乐祥和、互助奉獻的节日氛围。
节日实践活动:当一天家庭小主人,整理家务、购买年货等;做一次社区志愿者,参加社区的各种节日公益活动;做一份电子纪念册,用手机或相机记录下自己和家人过春节的瞬间,做成电子相册永久保留。
(二)清明节、端午节开展“缅怀先烈、家国情怀”活动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对国家的文化选择具有巨大影响。当今,亚文化充斥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导致青少年对中华传统节日普遍缺乏认同感。我国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传统节日的滋养不可或缺,如清明节、端午节等。
节日实践活动:开展“我说先烈故事”活动,缅怀先烈精神,激励自我奋进;开展红色童谣创作与传唱活动,凸显祖国的怀抱是个人成长的摇篮;开展“革命精神代代传”红歌赛,培养理想信念,树立家国情怀。
(三)中秋节、重阳节开展“阖家团圆,尊老敬老”活动
对于传统节日,要取其精华、固本求新,促进其顺应时代发展。随着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在不丢掉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同时,让青少年更自觉地认知自己在未来社会的责任。
节日实践活动:搜集整理中秋节、重阳节古诗词,开展吟诵活动;收集身边阖家团圆、尊老敬老的故事,开展分享会;开展“三个一”活动,即包一件家务事、制一份感恩报、拍一张全家福。
三、课内主题育人,升华传统节日
小学思政课要明确传统节日对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在思政课堂上开展形式多样的传统节日主题活动。活动要紧扣学生生活,倡导节日新风,主题应增强文化自觉,突出人文情怀,目的是激发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一)春节、元宵节结草衔环不忘恩
辞旧迎新之际,利用思政课堂和学生一起盘点一年中哪些人对自己的成长给予过指引,对自己的生活提供过资助,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过帮扶……号召学生利用节日,寄一张明信片、写一封汇报信、送一件小礼物,表达感激之情。另外,在春节、元宵节来临之际,课堂上播放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日常生活视频,邀请新时代好少年讲述自身事迹等,让学生在享受传统节日带来愉悦的同时,懂得好人有好报、德者有所得。例如,2020年春节我们遭遇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袭击,开学第一节网上思政课上,精选了微视频——《最美的逆行者》,让学生们真真切切地上了一堂环保课、生命课、大爱课……懂得野生动物与我们人类共同生活在地球上,我们应该与它们和谐共处,不可肆意屠杀食用;铭记疫情无情人有情,全国医护人员在万家团圆时抛小家为大家,齐聚武汉抗击疫魔,体现了敢于担当、勇往直前、不顾生死的精神,我们要永记危难时刻白衣战士的无私与牺牲;致敬武汉这座城市,为了打败病毒怪兽,武汉人民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二)中秋节、重阳节饮水思源不忘根
思政课堂离不开学生的实际生活,它需要将形式多样的活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合肥当地的中秋节活动有赏明月、吃月饼、玩火把、摸秋等,寓意家人团圆,五谷丰登。中秋节时,课前安排学生分组准备月饼馅料、模具,查找中秋古诗词等。课中前半部分组织全班学生分组制作、展示、推荐月饼作品,畅谈作品蕴含的意义及对中秋节的感悟,让学生在制作月饼的过程中,既体验劳动的愉悦与艰辛,又感受家人朋友团圆的氛围,享受温馨的亲情与友情。课中后半部分,老师取出自备月饼,一边分给学生们品尝,一边选出男女生代表队,开展中秋古诗词诵读比赛,让学生在诵读比赛中了解中秋节日民俗,感受幸福生活,引导饮水思源。课后布置开展家庭赏明月、玩火把等实践活动,要求学生结合自己所见、所思、所感,记录生活中的片段。重阳节时,组织学生召开主题“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辩论会,辩论中心问题为:老人是社会、家庭、子女的负担吗?应该善待还是抛弃老人?通过辩论厘清老人对社会的作用与贡献,对家庭的担当与付出,对后代的抚养与教育……让学生意识到变老是自然规律,人人都会老。没有老,哪有小?摒弃老人是负担的观念,老年人需要爱,社会需要营造敬老、助老、养老的氛围。
(三)清明节、端午节尽忠报国不忘心
国是最大国,家是最小家,没有国,哪来家?清明节时,课前了解学生们耳熟能详的英烈人物,搜集他们的英勇事迹和视频,课堂通过讲一讲故事、看一看视频、演一演壮举、说一说感受的方式来触动学生的心灵。接着全员开展“网上祭英烈”活动,向英烈们敬献一束思念花,写下一段感恩话,牢记今天祖国的昌盛、人民的幸福是英烈们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教导他们传承先烈精神,立志尽忠报国。端午节时,课前组织学生了解屈原的生平,查找屈原投江自尽的原因,搜集屈原撰写的诗词,课堂上开展说说屈原人、辩辩屈原事、诵诵屈原诗(词)等活动,通过交流、辩论、吟诵,了解古人的家国情怀,突出爱国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增强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教诲学生时时处处童心向党、胸怀祖国。
人之情、族之魂、国之恩是思政课践行传统节日教育的根本。将传统节日与思政课堂结合起来,既传承了传统节日,又培养了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宫晓璇.幼儿园传统节日教育探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9,(10):154-155.
[2]钟恒炳.中华传统节日教育活动在农村小学缺失的思考与实施策略[J].小学教学研究,2018(8):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