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改革

2021-03-18 05:58周卫江
就业与保障 2021年1期
关键词:建构主义建构技能

文/周卫江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视角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被视为“教育界的一场革命”,由皮亚杰(Piaget)、维果斯基(Vygotsky)等人开创、完善及推动。柯林(Collin)和杨(Yong)早在30多年前就指出,生涯理论的核心应从适应环境的需要转变为实现个体的价值,关注点应从客观生涯转向主观生涯。建构主义对生涯领域的影响日益增强。布朗(Brown)和布鲁克斯(Brooks)提出从建构主义的角度看待生涯发展的四个基本假设。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以学习者为主体,学习者在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的基础上建构新的知识和信息。在建构主义者看来,知识并不是由教师的传授获得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在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协助下,利用网络等信息技术,获取信息并进行加工、处理、形成自己的理解。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

二、建构主义下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改革

自2008年开始,全国各高校相继系统地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而大多数大学对新生开设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课程,促使学生从进校之处就意识到这一课程的重要性,并通过系统的课程学习提前为就业做好准备。但是实际教学中,其教学方法、教学质量、学生知识内化程度等方面存在着问题,影响了教学效果。

“互联网”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学生获取资源进行探究性学习提供了便利条件,同时也符合建构主义所倡导的学习环境相契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情景性、协作性和意义建构,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设计中[1],注重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建构,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导作用,创新教学内容和方法,显得很有必要。因此,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设计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模式如图1。

图1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模式图

(一)教学目标设计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组织者、协调者,帮助学生树立起对自我职业生涯的自主责任意识,引导学生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通过教师对每一章节(模块)的学习内容精心设计,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理论,唤醒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提高大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生涯规划技能;帮助和指导学生通过各种方法、实践活动认识自己以及外部世界,确立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和意识,并能够确定个人的发展方向,设计并实施适合自己未来发展的职业生涯规划[2]。

(二)教学内容设计

从学生的自我构建角度为视角,根据的钟谷兰主编的《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的,按照觉知与承诺、自我认识与探索(兴趣、性格、技能、价值观)、外部工作世界认识与探索、职业决策与调整、职业生涯的实施管理与技能提升、撰写职业生涯规划编写等六个方面,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设计。

觉知与承诺模块的知识侧重于生涯规划的理论发展、意义和方法;自我认识与探索(兴趣、性格、技能、价值观)模块的知识重点在探索自我职业兴趣、分析自我性格特征、合理描述自我技能、认识自身当前的价值观;外部工作世界认识与探索模块的知识重点是获取探索外部世界的方法和了解本专业相应职业的职场信息;职业决策与调整模块的知识重点是让学生能理性决策并能及时调整生涯规划路径;职业生涯的实施管理与技能提升模块的知识重点是让学生能在大学四年及今后的人生中,有意识地提升职场技能,科学地管理自身生涯规划。

(三)教学方法设计

建构主义强调情景、会话、协作与意义构建,因此应注重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方法设计,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拍摄5分钟~10分钟的微视频,以供学生能随时随地线上自主学习;可以通过钉钉等线上技术,跟进学生学习进度,增加与学生之间的课程互动与交流,及时为学生答疑解惑;可以通过实践性教学、情景式教学、互动教学、支架式教学等方法的设计,进一步增强学生对生涯规划的自我构建。

表1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方法设计

(四)教学评价设计

建立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与评价方法。鉴于本课程以互动式、自主式、实践性学习为主,所以需要增加大教学考核中的平分点,细化课堂表现评分细则、线上自主学习评分细则、实践性学习评分细则;每堂课后及时反馈平时成绩。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利用钉钉课堂、超星网络课堂等平台,通过线上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答疑解惑;通过问卷星等平台发放问卷调查,及时收集学生对每节课(模块)的反馈意见和建议。要对部分专业学生开展8年~10年跟踪调查,形成本课程短期、中期、长期有效性的反馈机制。

三、课程改革可能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问题

教学模式改革,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组织者(协调者),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提前学习和问题学习,要求学生改变过去习以为常的学习模式,从传统课堂的被动接受向现代课堂的主动学习转变,并积极参与对话、讨论、实践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和时间在学习过程中去思考、去体验、去建构所学知识,从而达到一种融会贯通的学习状态;如果不能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动性,将会对教学效果提出新的挑战。

(二)学习资源的丰富多样性问题

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自主学习、意义建构的前提必须有丰富的大量学习资源,这就需要教师做大量的课前准备工作,包括教师尽可能多地准备在线案例和视频、创设情境布置作业,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随时随地学习的需求,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自主学习并进行学习测试。同时,教师还需要对课堂教学内容知识点进行分解,凝练课堂(模块)讨论的主题、案例、需要解决的问题、情景模拟的设计等,联合校友资源,提供丰富的实践性教学和案例式教学。

(三)课堂教学的高阶性与挑战性问题

“如果课堂教学中用于低层次学习任务的时间过多,那么用于高层次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时间就会减少。”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长期存在缺乏高阶性和挑战性,因此亟需改革教学手段和方法,运用互动式教学、支架式教学、抛锚式教学、案例式教学、情景式教学、实践性教学等,努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

猜你喜欢
建构主义建构技能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借鉴建构主义思想培养财会专业人才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建构游戏玩不够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
画唇技能轻松
多媒体技术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