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 沈桂萍
在2017 年召开的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高度,部署了新时代民族工作战略,提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赋予新时代民族工作新的内涵和重大历史使命,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民族工作领域的具体体现。
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一般来说,民族在历史渊源、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等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中华民族指的是古往今来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各民族及其先民,以各民族共同缔造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为基础,以团结统一的中华传统思想文化为纽带,以各民族对中华民族心理认同为基础形成的“民族共同体”。
中华民族是“多元一体”的民族共同体。“多元”既指中华民族的起源有多元性,也指今天中华民族包括中国境内56 个民族和未识别民族成份的全体中国人;不同民族在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等方面具有差异性,显示出文化的多样性。中华民族与各民族的关系,形象地说,就是一个大家庭与家庭成员的关系,各民族是构成中华民族的成分和要素,是推动中华民族繁荣发展的动力。各民族成员之间的关系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关系,是骨肉兄弟、同胞手足关系。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是中华民族“多元”性的基本要求。
“一体”主要指的是中华民族的各部分及其先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共同开拓了中华民族的生存空间,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同创造了悠久的中国历史和灿烂的中华文化,共同培育了团结统一的中华民族精神。在这一过程中,各民族生在一起,长在一起,血脉相连,结合成统一而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这种不可分割性在当代具体表现为各民族在分布上的交错杂居、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56 个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
一部厚重的中国史,就是一部中国各民族诞育、发展、交融并共同缔造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逐渐形成、发展壮大的历史,更是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理性升华的历史。中华民族具有两个重要文化遗产,一是历史悠久,历经5000 年而不中断;二是团结统一的价值观内化为各族同胞的心理共识。这种民族文化特点与特殊的地理环境、大一统的政治治理模式和内部成员共生互补的经济关系等密切相关。
地理因素。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陆地面积约为960 万平方千米。这片辽阔的疆域,北部地势平坦开阔但气候严寒,西北、西南边疆高山湖泊形成自然屏障,东部面朝大海,地势西高东低。其中,黄河长江流域气候温和,土壤肥沃、资源丰富。这就决定了在这个地理范围活动的诸多古代文明集团,以黄河中下游为中心,交往交流交融,最终汇聚成中华民族。
政治因素。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将疆域内各民族置于一个国家的统一管理之中,确立了郡守、县令等地方行政长官由中央王朝直接任命的集权制度,使得王朝国家法律政策和思想文化可以有效渗透到基层社会,奠定了大一统的国家治理基础。此后,从汉、唐到元、明、清,历代中央王朝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加强了对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汉武帝于公元前124 年确立的“以儒治国”的官方意识形态,得到历代王朝推崇,在包容开放的儒家官方意识形态统摄下,历史上无论哪个民族问鼎称尊,都以中华正统自居,逐步深化了边疆地区和中原政治思想文化的一体化整合,统一的中央政权的长期存在和发展,包容开放的儒家官方意识形态的统领和整合,为形成中华民族奠定了政治基础。
经济因素。由于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古代中国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物质上互通有无成为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内容。通过“茶马互市”,边疆地区名目繁多的畜牧产品进入中原,满足了中原农业、交通和军事对马匹等的需求;中原地区诸如造纸、酿酒、制陶、纺织等生产技术和农产品传入边疆地区,深化了边疆与内地的经济联系,促进了各地区共同发展。历史上各民族之间的经济互补关系,为形成中华民族奠定了经济基础。
社会因素。由于战争、屯垦、商贸、婚嫁等多种原因,历史上曾经发生四次较大规模的民族交融。第一次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大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形成中华民族的主体——华夏,华夏是汉族的前身。第二次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长城以外的大量少数民族迁徙中原,中原汉族除了被迫大量南迁,也向周边少数民族地区迁徙。第三次是宋辽金元时期,主要在边疆地区进行,不仅大量少数民族融入汉族,而且大量汉族融入少数民族。第四次是在清代,各民族交往范围不断扩大,融合程度不断加深,逐步形成今天56 个民族“大分散、小聚居、交错杂居”的分布格局。
值得一提的是,历史上既有汉化,也有胡化。历史上的汉人,最初指汉朝人,后来指中原人。汉化主要指边疆民族在生产方式、生活习俗等方面接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因此,广义上的汉化不是汉族对少数民族的同化,而是民族文化交融。胡化主要指历史上的各个时期皆有大量中原人来到蒙古高原、新疆、东北等边疆地区,在生产、生活方式等方面接受当地文化,也是民族融合的一种形式。
一部中国史,是一部中华民族追求团结统一的历史,是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在2018 年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闭幕式上,习近平主席指出,“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始终团结一心、同舟共济,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了56 个民族多元一体、交织交融的融洽民族关系,形成了守望相助的中华民族大家庭。”(习近平: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团结统一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早在先秦时代,华夷五方之民共称天下的观念和天下大一统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历久弥坚。秦汉开创支配中国两千余年的大一统的政治格局后,团结统一逐步成为各族人民共同的心灵归宿。在团结统一的价值观引领下,历史上各民族之间,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交往交流交融,各民族对中央政权的向心力不断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日益深化。近代以来面对外敌入侵、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关头,各族同胞逐步意识到,彼此祸福与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团结统一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得到理性升华,各族同胞共同投身中华民族独立解放的斗争中,中华民族从自在的民族共同体,开始走向自觉的民族共同体。
经过70 年来的砥砺前行,“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各族同胞“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中华民族逐步实现了站起来、富起来,今天正昂首阔步走向繁荣富强。在当代,团结统一的中华民族意识集中表现为各族同胞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美丽中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历史发展证明,团结统一符合各族同胞的根本利益,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也是最高追求。在2017 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凝聚人心、凝聚智慧、凝聚力量、凝聚共识。民族工作核心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2019 年新中国成立70 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他首先指出,准确把握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把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作为各民族最高利益;他阐述了通过“九个坚持”,做好民族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再次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各民族手挽着手、肩并着肩,共同努力奋斗。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未来。
2019 年,中央部署了全面系统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战略,目标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时代的民族工作,一个重要任务是顺应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客观形势,建构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环境,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把团结统一、爱国主义的中华民族精神根植各族同胞内心深处。
总之,团结统一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表现为对中华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文化认同,对56 个民族同呼吸、共患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命运共同体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铸牢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意识,就是铸牢各民族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