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祝元
摘 要:惯性思维是当下小学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无论是教师的教学还是学生的学习,如果被惯性思维影响,虽然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一些问题,但是不利于学生思维的成长。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重视惯性思维,将消极的思维定式化解,找到科学的方式,以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提升。本文就惯性思维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探索了化解惯性思维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 惯性思维
数学作为理科的基础内容,对学生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要求比较高,只有把握好小学关键时期,发挥数学知识的优势,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开发其创新思维和能力,才能促进其更好地适应今后的学习和成长。然而在学习中,由于各方面的因素,学生非常容易形成惯性思维,影响其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和学习能力,降低学习效果。因此,教师要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以核心素养为中心,优化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和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其大胆想象和创新,提升自身的创新思维能力。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惯性思维产生的原因
(一)旧知识对新知识的影响
小学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比较密切,而且是按照不同类型的知识进行划分,学生学起来也有先后之分。同时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有限,在学习新知识时,旧知识可能对他们的思维产生一定的影响,比如用旧知识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可能会导致新知识不适用,影响学生的理解。而且小学数学知识之间存在许多相同点,也有很多不同点,学生很可能因为理解能力的原因导致不能用新知识的视角去学习新知识,由此而产生惯性思维。
(二)受定向思维的影响
大部分的小学生在解答数学题目时,都喜欢使用正向思考的方式去思考问题,而不知道如何进行反向思考。比如有這样一道题:有26根等长的小木棒,用它们摆成等边三角形和正方形,可以有多少种摆法,每种摆法中分别有多少个三角形和正方形。很多学生都会使用26根木棒去拼一拼,按照正向思维去一次次尝试。而很少有同学去思考:摆一个正方形和三角形需要几根木棒。由反向角度去探索,实际上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提升其解决能力。所以这种正向思维会让学生形成惯性思维,常常会导致学生无法进行知识迁移,遇到开放性的题目时,就很难走出来,解题的能力降低。
(三)教师惯性思维的影响
教师的惯性思维表现在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上,很多教师可能因为教学的年限比较长,经验比较丰富,就难以去接受新的理念,自己也不愿意尝试新的教学模式,所以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没有研究和采用新的教学思路和手段,导致学生学起来也就缺乏了兴趣。同时教师的这种惯性思维也会逐渐影响学生,比如思考的角度、解题的方式以及学习的方式等,都会让学生形成一种思维定式。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化解惯性思维的方式
(一)尊重个体差异,突破教学的思维定式
数学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学习表现和课堂行为,根据学生的不同点来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方案,用不同的方式来促进学生不断思考,促进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养成创新意识,在学习中培养创造能力,消除其惯性思维。可以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在平常的教学中,多向学生传递一些创新的思维,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去思考,提升创新的意识。比如在学习有关周长的知识时,教师可以提供一些不同形状的物体,如书本、花朵、五角星、三角板等,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和测量这些物体的周长,让他们通过实践、探索的方式,找到不同形状物体最方便的计算周长的方式。很多学生也会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有一定的规律,针对这种发现,教师要予以肯定和表扬,以促进学生能够去大胆思考,消除他们的惯性思维,让学生在创新的过程中获得乐趣,摆脱思维的限制,以实现其能力的不断提升。
(二)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开拓学生的思维
课堂上,让学生处于一种无拘束的学习情境中,学生可以自由讨论,用自己的思维模式去思考问题。在实践中展示自己的独特性,同时,教师可以鼓励他们积极发言,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不断提升学生的自信心。比如在学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知识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个情景,先把学生分为3人、4人、5人等不同人数的小组,每个小组分别分发30张彩纸,然后教师让小组内的成员将这些纸张平均分给每个成员。最后每个小组来汇报成员分别获得了几张彩纸。显然,是4人一组的那个小组出现了问题,无论怎样分,都无法让每个成员得到相同的纸张数。接着就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引出除法知识,引导他们进行探索和总结,找到有关除法算法和平均数的理论内涵。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多引导学生利用创新的思维去思考,站在不同的角度探索问题,才能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强化创新意识。可以提问学生,你们是怎么得到平均数的呢?有的学生说,一张纸一张纸分发,有的小组是先随便拿,再让彩纸多的同学先给最少的同学分一些,然后再通过彼此之间的减少和增加来获得相同的数量。而无法平均分派纸张的小组学生绞尽脑汁也没有完成。在这个过程中,所有学生都开动脑筋,每一个学生都有创造的潜能,教师应该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环境,学生也将难以受到惯性思维的影响。同时,在其他同伴的激发下,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彼此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有利于不断开发学生的思维。
(三)创建问题情境,打破惯性思维
良好的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而对于比较抽象的空间与图形知识的教学来说,更能够通过具体情境的创建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结合相关的实际问题、场景或者生活情景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迁移和应用。同时还可以对知识进行整合,培养学生不断思考的习惯,逐渐消除他们的惯性思维,引导其从生活的场景上去理解知识,从对生活问题中去理解数学知识,从而锻炼学生的思维。比如在学习有关圆的性质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通过观察或者回忆,说一说哪些生活中常见的物体是圆形的。很多学生会回答:轮胎、盘子……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可以继续提问:为什么车轮要做成圆形,而不是正方形、三角形呢?很多同学都会回答圆形才能滚起来。接着教师再提问:“为什么只有圆形才能滚起来?”此时,学生大多会陷入思考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中的花瓣模拟三角形车轮的运动路线,原来三角形的车轮需要波浪形的路面才能滚起来。这种问题情境的设计,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思考层次也更加深刻,好奇心也被激发起来。通过探究验证让学生懂得,所有的惯性思维都应该进行探索和求证,才能真正掌握知识的内涵。
(四)进行科学引导,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要真正化解学生的惯性思维,就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不断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最大限度地开发他们的思维潜能,帮助学生养成敢于质疑问难的好习惯。比如在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时,教师除了要向学生传授口算和笔算的技巧之外,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探索和研究,找到快速口算的秘诀。比如25×12,可以先计算25×10,再计算250+25×2。接着让学生按照这种方式去找到更多的计算方式,很多学生发现25×12还可以按照20×12+5×12这种方式。总之,教师要相信小学生的思维能力,给予他们更多信心,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和猜测,才能有效提升创新思维能力,消除学生的惯性思维。
综上所述,在核心素养下,要不断消除学生的惯性思维,需要教师从教学理念和方式上不断创新,利用良好的教学环境,为学生营造问题情境,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鼓励其敢于质疑,并且联系实际生活来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小学数学创新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激发学生思维的成长,促进其综合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杨松雪.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定式有效化解的思考[J].新丝路(上旬),2019(2).
[2]吴秀莹,靳涌韬.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定式有效化解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9(4).
[3]刁建章.基于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定式有效化解思考的探析[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9(8).
[4]李霞.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定式的巧妙应用探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