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燕,杨 才,张 弦,李勇军,阮小荟
(红河州滇南中心医院肾内科,云南 红河 661000)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一种严重的肾病,因各种肾疾病持续进展所致。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是肾功能减退、代谢产物滞留及机体内环境失衡等[1-2]。该病患者可并发周围神经病变,从而增加其身心痛苦。慢性肾功能衰竭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运动神经功能及感觉神经功能异常,其肢体远端会出现痛觉过敏、麻木及灼痛感[3-4]。感觉定量检测是一种定量评价感觉神经功能的方法。本文主要是探讨感觉定量检测在诊断慢性肾功能衰竭周围神经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2017 年1 月至2020 年6 月期间红河州滇南中心医院收治的80 例慢性肾功能衰竭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及同期在该医院进行体检的80 例未患有神经疾病的受检者。将其中的80 例慢性肾功能衰竭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研究组,将其中的80 例未患有神经疾病的受检者作为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纳入标准为:1)病情比较稳定,未进行过血液透析治疗。2)能配合完成本次研究。3)未患有慢性肾功能衰竭急性并发症。研究组患者的排除标准为:1)患有血管炎。2)合并糖尿病。3)患有心血管疾病。对照组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为:1)未患有神经疾病或影响其神经功能的疾病。2)能配合完成本次研究。对照组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为:1)患有肾功能疾病。2)患有糖尿病。3)患有血管炎。4)患有心血管疾病。研究组患者中有男43 例(占本组患者的53.75%),女37 例(占本组患者的46.25%);其中年龄最小的患者30 岁,年龄最大的患者80岁,其平均年龄为(63.84±2.69)岁;其中原发疾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患者有15 例(占本组患者的18.75%),为IgA肾病的患者有10 例(占本组患者的12.5%),为膜性肾病的患者有15 例(占本组患者的18.75%),为慢性间质性肾炎的患者有36 例(占本组患者的45%),为多囊肾的患者有4 例(占本组患者的5%)。对照组研究对象中有男42 例(占本组研究对象的52.5%),女38 例(占本组研究对象的47.5%);其中年龄最小的研究对象30 岁,年龄最大的研究对象80 岁,其平均年龄为(63.92±3.23)岁。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相比,P >0.05。本次研究经红河州滇南中心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对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感觉定量检测,方法是:将屏蔽室内的温度调节为20 ~24℃。让患者进入屏蔽室,休息15 min。减少因患者生理和心理疲劳对检测结果造成的影响。将肌电仪半导体热敏探头的预置温度设置为32℃。将探头放在患者的食指上,逐渐增加探头的温度,最高温度不超过52℃。在研究对象感到温热、疼痛的时候停止刺激。记录两组研究对象的温觉阈值及热痛觉阈值。将探头温度恢复为预置温度。逐渐降低探头的温度,最低温度不低于5℃。在研究对象感到冷、疼痛的时候停止刺激。记录两组研究对象的冷觉阈值及冷痛觉阈值。将探头的基础振动幅度设置为0 μm,逐渐增加振动的幅度,在研究对象感觉到振动的时候停止刺激。记录两组研究对象的振动觉阈值。连续为患者测量3 次冷觉阈值、温觉阈值、冷痛觉阈值、热痛觉阈值及振动觉阈值。将3 次检测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患者最终的冷觉阈值、温觉阈值、冷痛觉阈值、热痛觉阈值及振动觉阈值。
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冷觉阈值、温觉阈值、冷痛觉阈值、热痛觉阈值及振动觉阈值。
将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均采用SPSS 23.0 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 标准差(± s )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以P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组患者的冷觉阈值及冷痛觉阈值均低于对照组研究对象,其温觉阈值、热痛觉阈值及振动觉阈值均高于对照组研究对象,P <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研究对象进行感觉定量检测的结果(±s )
表1 两组研究对象进行感觉定量检测的结果(±s )
组别 例数 冷觉阈值(℃) 温觉阈值(℃) 冷痛觉阈值(℃) 热痛觉阈值(℃) 振动觉阈值(μm)对照组 80 30.54±0.34 33.65±0.32 10.66±7.98 42.43±1.12 0.79±0.23研究组 80 28.43±1.11 35.54±3.23 8.21±6.54 44.22±2.88 1.68±0.65 t 值 16.2566 5.2081 2.1239 5.1811 11.5453 P 值 <0.05 <0.05 <0.05 <0.05 <0.05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存在免疫缺陷,其淋巴细胞的功能较差。该病患者对病毒的易感程度高,其皮肤移植物的存活时间长,其罹患肿瘤的几率高。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患有营养不良,会加重其免疫缺陷的程度。神经系统并发症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最常见的一类并发症。大部分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会先出现周围神经病变,再出现中枢神经病变。周围神经是指除脑和脊髓以外的所有神经。周围神经可根据传递神经冲动的方向不同分为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传入神经又被称为感觉神经,由周围向中枢传递神经冲动,使人产生感觉。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的原因是其体内蓄积多种有毒物质及水电解质失衡等。据统计,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的几率高达70%[5]。罹患慢性肾功能衰竭周围神经病变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为患者及其家属均造成较大的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6]。
慢性肾功能衰竭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受累的神经通常为股神经、坐骨神经、正中神经、桡神经、尺神经、腓肠神经及股外侧皮神经等。该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是肢体远端出现对称性感觉功能异常(如肢体麻木、有蚁走、虫爬、发热、触电样感觉等)[7]。慢性肾功能衰竭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临床症状严重的程度与其病情严重的程度不一致。部分该病患者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但其存在跟腱反射、膝腱反射、振动觉及位置觉减弱或消失等临床体征[8]。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进行治疗的方法主要是改善其肾功能、对其进行针灸和按摩等。但该病患者的预后较差。及时、准确地诊断慢性肾功能衰竭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病情是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改善其预后的前提条件。
目前临床上诊断慢性肾功能衰竭周围性神经病变的方法主要是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测量其感觉神经传导的速度。但进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检测仅能反映出患者髓鞘神经的感觉传导功能。慢性肾功能衰竭周围性神经病变患者发生髓鞘神经感觉传导功能异常的几率仅为28% ~65%。感觉定量检测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神经物理—生理学技术,可用于检测人体小神经纤维的功能。人的冷觉通过人体内小的有髓纤维进行传导,温觉通过无髓的C 类纤维进行传导,冷痛觉和热痛觉均通过小神经纤维和C 类纤维进行传导。目前国内关于使用感觉定量检测法诊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文献较多,很少有文献报道使用感觉定量检测法诊断慢性肾功能衰竭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使用感觉定量检测法诊断慢性肾功能衰竭周围神经病变可检测到患者肢体末梢的冷觉阈值、温觉阈值、冷痛觉阈值、热痛觉阈值及振动觉阈值,操作简单,不会对其造成创伤,可重复对其进行多次检测。
综上所述,进行感觉定量检测可作为辅助诊断慢性肾功能衰竭周围神经病变的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