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静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乳腺科,广东 广州 510120)
乳腺癌是女性高发性癌症,在当今社会,随着压力的增加,生活节奏的加快,乳腺癌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而且与情绪密切相关[1]。现在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护理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而有效的心理护理能够缓解患者对手术的恐惧,提高术后的生存质量,因此在乳腺癌术前进行综合心理护理是很有必要的[2-6]。本文通过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积极进行术前综合心理护理分析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采选我院在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进行乳腺癌手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及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以常规护理,试验组以常规护理组+术前综合心理护理。纳入标准:通过诊断确诊为乳腺癌,患者均为女性,受教育程度均为高中文化以上,无认知障碍。患者及家属知晓,自愿加入,签署同意书。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护理:术前常规健康教育,告知患者手术方法,可能出现的风险及注意事项,指导患者术前严格禁食、禁水,做好术前检查;术中密切配合医生完成手术操作,术后遵医嘱指导用药和治疗,对患者及家属提出的问题,详细解答。
1.2.2 试验组护理:在常规护理上,着重在术前进行心理护理,分析患者情绪状况,乳腺癌患者大多缺少肿瘤形成、治疗方法和康复方法的基本知识,在知道患癌症后会产生绝望和恐惧的心理,这样的心理状态需要医护人员普及乳腺癌的防治知识,详细具体地讲解乳腺癌手术实施的优点,良好的治疗效果,并列举成功病例激励患者,增强患者的手术信心,同时对家属也进行心理疏导,让患者家属积极关心患者,让患者更加积极配合医护人员。
1.2.3 患者满意度调查:在出院当天给与患者填写患者住院期间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调查问卷,患者可以选择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三个选项进行评价。
1.3 观察指标。患者在入院时和手术前2小时对患者的血压、心率进行记录,以SAS及SDS评价两组患者的情绪状态,评0-4分,评分高,情绪差。以WHOQOL-100评分评价两组生存质量。评1-5分,计算总分,化成百分制分数;评分高,生存质量佳。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2.0系统分析数据,计量资料数据以()表示,行t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1 患者入院时和术前2小时血压、心率结果比较。2组患者入院时血压、心率比较无差异(P>0.05);试验组术前2小时试验组血压及心率好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乳腺癌患者入院时及术前2小时血压、心率比较()
表1 2组乳腺癌患者入院时及术前2小时血压、心率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患者SAS、SDS、WHOQOL-100评分结果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SAS、SDS、WHOQOL-100评分结果无差异(P>0.05),经护理干预后,试验组SAS、SDS结果明显低于对照组,WHOQOL-100评分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乳腺癌患者SAS、SDS、WHOQOL-100评分结果比较()
表2 2组乳腺癌患者SAS、SDS、WHOQOL-100评分结果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 患者满意度结果。试验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乳腺癌患者的满意度比较(n,%)
护理对乳腺癌手术患者的术后康复非常重要,乳腺癌患者的心理在术前术后都会有不同的变化,术前的综合心理护理干预能缓解乳腺癌患者紧张的心理,增强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加快术后伤口的愈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7-9]。术前综合心理护理干预是在心理学理论的指导下,对手术前的乳腺癌患者通过各种积极的方式干预患者的心理情况、情绪状态,增强患者的心理,促进术后的康复[10-13]。术前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在本研究中SAS、SDS评分量表结果可以看出,在经过术前综合心理护理干预的乳腺癌患者的SAS、SDS自评结果在50分以下,WHOQOL-100评分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可见有效的术前综合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地缓解乳腺癌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态,从而促进乳腺癌患者术后的恢复。入院时和术前2小时血压和心率结果也显示,术前综合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地缓解乳腺癌患者的紧张状态。
综上所述,乳腺癌患者经过术前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后,心理的焦虑、抑郁状态得到改善,对护理工作更加配合,及满意度更高,因此,术前综合心理护理能有效地提高乳腺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