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渗透德育的策略分析

2021-03-17 22:09:41袁熙凤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1年32期
关键词:活动课德育课程

袁熙凤

摘 要:随着社会体制的不断优化与改革,在当前小学阶段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渗透德育过程中,教师不能再仅仅依靠传统的教育理念对小学班级里的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新时代背景下,教师应该注重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的德育教学,合理的运用相应的工作理念及方法,从而高效率的完成对小学生的德育课程教学。教师应该与时俱进,逐渐学习与运用当前时代较为科学的德育方法,不断地了解学生的内心情况,在日常生活学习中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谈心,制定出合理的德育课程教学模式,更好地融合心理技巧,培育实践智慧,提高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德育课程教学实效性,为小学德育课程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 综合实践活动课 德育 渗透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32.052

新时代背景下,在小学德育课程教学过程中,许多学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由于学生的基本情况不同,教师若仅仅依靠传统的教育模式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往往会使得小学德育课程教学质量降低。所以,新时代背景下,教师应该注重与学生进行深入地沟通交流,合理的运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德育课程教学理念以及方法。同时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小学生的心理变化规律,从而能够有针对性的实施相应的德育课程教学计划,最终才能高质量完成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德育课程的教学工作,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相应的保障。

一、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德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下,小学德育教学工作的效率一直比较低下,其关键性原因就在于教师在德育教学过程中,未能树立正确的德育教学观念,小学教师虽然积极地提倡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但是很多教师只是注重于德育的形式,并没有注重德育的内容和效果,导致小学德育教学一直以来只是应用流于表面的基本教学模式,并没有深入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工作的实施与开展,不利于学生基本观念的形成,另外,在应试教学的影响下,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重视学生基本文化内容的学习,并没有高度重视学生的德育教学工作,教师一度认为德育教学只是对学生的一种简单素质教学,并没有纳入考核的范围。因此,导致很多教师忽略了德育教学对学生基本素养培养的重要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运用较多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导致小学德育教学工作效率低下,同时也不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极大地阻碍了小学德育教学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渗透德育的策略

1.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合理的优化德育课堂内容

小学德育在小学教学过程中地位不言而喻,但教师在开展德育时,不能够仅仅依靠口头上的阐述与教导,教师应该有效结合德育相关的理论知识,不断地加强实践探究,注重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与成长。德育的相关理论知识本就体现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教师应该有效结合现代教育技术,借助全新的教育技术与手段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和教育,然后教师再结合相应的案例进行德育。例如在开展《勤俭节约,从我做起》的相关德育时,教师就可以合理的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对学生进行全新的引导和教育,教师可以在网络上寻找一些抓拍环卫工人在垃圾桶捡塑料瓶的画面、拾荒者捡人们丢弃的未吃完的水果的画面,然后将照片制作成PPT,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感知能力,可以有效提升德育的效率。同时,通过相应的生活案例,可以转变传统背景下一贯的教学思维模式,会将教材中抽象的基本知识内容进行合理的转化,有效的辅助学生在德育课程中学习与认知,极大地促进德育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更好地融合心理技巧,培育实践智慧,提高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德育实效性。

2.基于德育,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小学阶段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对学生各项基本能力的开发具有极大促进作用。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优化与改革,新课改更加注重对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健康的发展,所以,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活动过程中,教师可以基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基本目标与内涵,合理的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劳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例如,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课活动开展过程中,应该积极地将课堂搬到室外,促使学生亲近自然,感受自然的魅力,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进菜园,辛勤劳动,通过在劳动中教育,教育学生感受平时所食用的饭菜,都是农民伯伯辛苦劳动所换来的,感受粮食的来之不易,从而教导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教师在相关的活动过程中还应该合理的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引导和教育,渗透“一丝一缕当思来之不易”的节俭理念,使得学生在往后的生活中能够感受父母以及农民伯伯的辛苦,不能够养成挑食、厌食的坏习惯。然后经过择菜、洗菜等一系列的活动,带领学生进行实际的操作,最后将学生亲自拔的菜做成相应的午餐,可以有效对学生进行综合实践课程主题活动的指导和教育,使得学生在劳动中提升自我,并受到相应的教育,极大地提升综合实践活动中德育渗透的效率,对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也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3.基于德育,引导学生加强实践探究

德育作为小学综合实践课程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学生的教育意义不言而喻。但是在小学阶段,若一味地进行知识讲解,小学生向来会失去对课程的兴趣,无法高效的提升小学综合实践课中德育教学的效率。所以在小學实践综合活动课程中,教师应该在生活中寻找相应的案例进行德育。例如在开展《一视同仁,减少攀比》的相关德育课程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合理的结合那些勤工俭学的学生,对学生进行教育,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感知能力,可以有效地提升德育课程教学的效率。同时,教师可以借助学校统一校服的制度,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可以让学生体会攀比对自身以及他人带来的伤害。然后再结合相应的理论知识,可以极大地提升对学生基本德育,促使学生可以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有效地受到德育,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能力,并且能够提高课堂上学生地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更加高效的开展相应的德育工作。

4.教师应该合理把握德育的时机

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课堂上的主导力量,对学生自身的观念会产生极大地影响,所以教师应该合理把握德育的时机。另外,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知识内容时,还要注重引导学生的转化与提升,注重引导学生将教材中的基本知识内容合理地进行转化并应用到现实生活中,能够有效地借助教材中的基本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常见的问题与现象。例如在学习关于《不耻下问》相关知识内容时,教师就应该合理地把握德育的时机,例如许多学生在日常学习中不能够做到不懂就问,教师就应该结合部分学生的心理特征,侧面对学生进行启发与教育,使得学生通过对教材中内容的学习,不仅能够完成相应的教学计划,又能够促进教师在教学中对德育的渗透效率。同时,教师不能够树立高高在上的优越感,应该与学生平等,需要与学生之间进行互相学习,能够有效地取长补短。教师不能够将自身放于过高的位置,也不能完全主导课堂,课堂教学应该积极地与学生进行交流与互动,进行双向的分析与探讨,共同学习、共同进步。这样一来,才会有效地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德育进行合理的优化与改革。

总而言之,小学生的德育教学至关重要。这就要求学校与老师都需要共同努力,有所创新,既然传统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需要,那么就应该寻找新的教学模式,从而克服传统教学所存在的弊端。要想真正做到把德育作为目标,确保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就必须从学生的需求出发,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兴趣化教学。同时,还需选择多种教学模式和科学的策略,利用有限的时间,把课堂效率最大化才是当前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参考文献:

[1] 陆丹《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渗透德育的策略探究》,《成才之路》2017年第19期。

[2] 梅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的德育渗透分析》,《中国校外教育》2015年第6期。

[3] 梅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的德育渗透分析》,《中国校外教育》2015年第2期。

[4] 路遥《浅析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综合实践活动研究》2020年第3期。

3788501289542

猜你喜欢
活动课德育课程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中国德育(2022年10期)2022-06-20 09:09:50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计算机教育(2020年5期)2020-07-24 08:53:38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的实践探索
甘肃教育(2020年24期)2020-04-13 08:25:26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活动课
孩子(2019年3期)2019-03-12 22:36:46
让语文活动课“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