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心庆
数学建模是运用数学的语言和方法,通过抽象、简化建立能近似刻画并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强有力的数学手段。数学建模能力的培养为数学文化的传播提供载体,是传播数学文化的一种重要手段。中学时期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关键阶段,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数学课堂的学习是提高学生数学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
一、建模思想下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大多数教师对数学建模缺乏认识。他们认为数学建模就是解答复杂的数学应用题;认为中学开展数学建模活动占用时间太多,影响正常教学;认为开展数学建模教育对教学的帮助甚微;不知如何开展数学建模教学。
而在对学生进行数学建模学习模式的调查中发现:部分学生希望通过实际操作解决实际问题,而非“纸上谈兵”。部分学生认为学校没有对数学建模的学习提供知识传播平台。而是否可以参加相关大赛来检验自己的数学建模能力影响着他们的建模学习热情。
二、建模思想下数学文化的渗透策略
如何设置数学建模相关课程,实现数学文化的传播是研究的重点。下面有几种操作方式可以借鉴。
(一)打造精品课例
打造精品课例,实践者需要反复规划,设计实际可操作的案例,设置学生知识水平内可接受的问题,通过已学知识解决问题,实现数学文化渗透。
(二)开设综合实践课
学校开设符合学生知识水平的计算机软件应用课程,通过数学原理进行计算机操作,利用计算机辅助工具解决较复杂的实际问题,学生可以感受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实用性。
(三)建立数学文化社团
建立数学文化社团,举办数学史展播活动,建立数学文化角,创办数学文化手抄报,开展数学文化演讲比赛等,为学生提供交流学习的平台,让学生感受数学文化,品味数学魅力。
(四)组织数学建模大赛
大赛的设置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产生良性竞争关系,还可以检验数学文化渗透的实践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
(五)设置专题讲座
专题讲座的设置有利于数学文化的传播。开设数学知识文化讲座,不仅可帮助学生解决学习数学的困惑,也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學的信心。
数学建模是检验数学文化渗透和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工具。数学建模相关课程的学习也可作为数学文化传播的媒介,将数学的实用性、审美性渗透到日常生活中。
[本文系市级课题“基于建模思想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探究”(L182007001)结项后的推广成果,系河南省教科研重点课题“初中数学教育中渗透数学文化的策略研究”的研究内容之一,课题编号:JCJYB19031431]
(责编 侯心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