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年红 花样百变年味浓

2021-03-16 06:14钱果果
中国新时代 2021年3期
关键词:福字门神喜庆

钱果果

作为一种重要的过年习俗,每当春节将近的时候,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挑选漂亮的年红贴于门上,用来辞旧迎新,也表达了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不知不觉,新的一年又到来,大家最盼望的春节也到了。

春节作为中国历史悠久且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经过上千年的时代变迁,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春节,各式各样的风俗活动丰富多彩,气氛浓郁。其中,贴年红是在春节文化里寓意丰富的民俗之一。

《解放日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库润数据(KuRunData)中国在线调研,在2019年进行过一项有关“农历春节习俗”的调查。数据显示,有6项习俗被超过半数的受访者选为“最了解”,其中,“团圆饭”以83.3%的选择率拔得头筹;其次是“压岁钱”,选择率是81.3%;“贴年红”位列第五位,选择率是63%。而最能体现春节团圆喜庆气氛的习俗,有3项相对集中,“团圆饭”以72.7%的选择率再度拔得头筹;排位第二的是“办年货”,占47.8%;排第三的是“贴年红”,占40.2%。可以看出来,春节将至,贴年红也是广大老百姓家中“年味”的象征之一。

种类丰富花样多

贴年红,又称贴挥春,即是贴春联、门神、年画、福字、窗花等的统称,因为这些都是在过年时,贴的具有红色喜庆元素的纸质作品,所以统称为“贴年红”。作为重要的一种过年习俗,每当春节将近的时候,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挑选漂亮的春联、年画、门神等贴于门上,用来辞旧迎新,增强喜庆的节日气氛,寄托了人们对新年、新春和新生活的美好期盼,也表达了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当家家户户开始在农历腊月二十八、二十九或者三十在自家门口贴年红的时候,也意味着春节正式拉开了序幕。

在大多数人印象中,贴春联应该是贴年红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春联,又称“春贴”“门对”“对联”,是过年时所贴的红色喜庆元素“年红”中一个种类。它以对仗工整、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美好形象,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也是过年的重要习俗之一。

根据《玉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著作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的“桃符”。北宋文学家王安石所作的《元日》一诗,就对人们新年更换桃符的习俗进行了记述:“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如今读起来,仿佛可以置身于诗句的新春景象之中。

将“桃符”真正称为“春联”,则是在明代初年。明代文人陈云瞻所著《簪云楼杂话》中明确记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传旨,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副,帝微行出观。”

时至今日,贴春联仍是千家万户过年时的一件大事。每当贴春联时,大人在前面刷浆糊,孩子则在一旁递春联,刚刚上学识字不多的小孩子们挨个儿读一遍,大红喜庆的春联一下子就浓郁了年味,烘托了过年的氛围。一副副对仗工整、平仄协调的春联,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向往,流露出人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由衷赞美,表达了人们对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热情讴歌。

除了春联,门神和年画在春节期间也少不了。门神和年画都是农历新年贴于门上的一种画类。

在中国百姓心目中,门神是司门守卫,降妖伏鬼的神明。门神作为民间信仰的守卫门户的神灵,人们将其神像贴于门上,用以驱邪避鬼、卫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等,是深受中国民间欢迎的守护神。根据史料记载,周代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祀门”的活动,那时都要对门神加以礼敬。从汉代墓葬的墓门雕刻中已现神灵的身影中可以看出门神的雏形。

在门神的传说中,神荼和郁垒的传说在民间早有流传。《山海经》《风俗通义》《三教源流搜神大全》等书都有记载。

最为人们所熟知的武门神是唐代的秦琼、尉迟恭二人。将秦琼、尉迟恭“转型”为门神,源于《隋唐演义》里:“唐太宗李世民成就帝业前,杀人无数,即位后梦寐不宁,召众臣将商议,让元帅秦琼与大将军尉迟恭二人,每夜披甲持械,守卫于宫门两旁,果然无事。然久而久之,太宗念秦琼,尉迟恭二将日夜辛劳,便让宫中画匠绘制二将之戎装像,怒目发威,手持鞭锏,悬挂于宫门两旁,此后邪崇全消。”

唐代,还有一位门神钟馗,人们常在除夕之夜或端午节将钟馗图像贴在门上,用来驱邪辟鬼。清代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称:“每至端阳,市肆间用尺幅黄纸盖以朱印,或绘天师钟馗之像,或绘五毒符咒之形,悬而售之,都人士争相购买,粘之中门以避崇恶。”

喜庆多彩的年画,可以说是从门神演变过来的。随着时间几经演变,年画逐渐形成了现在鲜艳明快的独特风格。年画多用多彩的颜色描绘喜庆的内容,大都用于过年时张贴、装饰环境。据资料记载,中国现存最早的年画是宋版《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

但其实在我国古代美术史籍中,虽然有年画题材的作品,却没有“年画”这一画种名词。除了门神之外,南北朝的顾景秀《小儿戏婴图》,隋代董伯仁的《弘农田家图》,唐代范长寿的《醉道士图》等作品,早期虽近似于年画题材,但并非如今新年时各家各户的糊壁之作,而是出自名家之笔。

直至清代道光三十年,学者李光庭撰《乡言解颐》,其中“新年十事”一节中,提及年画一事,言:“扫舍之后,便贴年画,稚子之戏身。然如《孝顺图》《庄稼忙》,令小儿看之,为之解说,未尝非养正之一端也。”“年画”一词含义,由此而起。

年画的色彩大都艳丽饱和,年画作者大胆使用红、黄、蓝表达劳动人民健康、淳朴的情趣,构图对称、丰满,色彩绚丽,常以紫紅色为主调表现欢乐气氛,唱词谣谚题于画端,堂而皇之做成了题画诗,让年画夸耀祥瑞,内容更加喜庆热闹。

新春佳节时,许多地区的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红色的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而且也为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早在未出现纸时,人们便运用薄片材料,通过镂空雕刻的技法制成工艺品,即以雕、镂、剔、刻、剪的技法在金箔、皮革、绢帛,甚至在树叶上剪刻纹样。《史记》中的“剪桐封弟”记述了西周初期成王用梧桐叶剪成“圭”赐其弟,封姬虞到唐为侯。宋代以后,剪贴窗花迎春的时间便由立春改为春节,人们用剪纸表达自己庆贺春来人间的欢乐心情。

春节贴“福”字,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是人们由来已久的风俗。

但和如今很多人所知道的“福”字倒贴不同,大门上的福字,其实正贴更好。大门上的福字有“迎福”和“纳福”之意,而且大门是家庭的出入口。一个重要的原则是,凡是庄重和恭敬的地方和场合,所贴的福字,须郑重不阿,端庄大方,故应正贴。

关于“福”字倒贴寓意“福到了”的原因,虽然没有文献证明古代有倒贴福字之俗,但清代存在大量与“倒福”寓意相同的“倒蝠”图画或图案倒是事实。“倒蝠”,即倒悬的蝙蝠形象。清代绘画及各种工艺品中不但有很多蝙蝠图像,且绝大部分都是倒悬的。倒贴福字,很可能是从清代的这种倒挂蝙蝠图像中受到启发,从而成为祈求幸福的另一种表达形式。

可以看出来,不论是春联、门神,还是年画、“福”字,越过历史长河,贴年红走到今天,在人们心中也有了巨大的变化。比如门神从最初的神明,变为现实生活中的唐将秦琼、尉迟恭,由求神到求人的过渡,表明中国人的思想观念的变化,精神寄托由神到人,认识到了人的价值、力量,思想观念越来越理性与成熟。这可以侧面展示出我们民族的风俗人情,记录了中华民族的生活场景、思想感情,成为民族共同体的历史记忆。

贴年红的文化价值

贴年红从早期人们驱鬼辟邪的功能,变成了表达人民对未来生活的期许与热盼。到了现代社会,贴年红甚至成为了过年一个必不可少的“仪式”,成为人们过年民俗事项的重要组成部分。贴年红不仅仅是一个过节的风俗,还可以从其书写内容、张贴方式、表达技巧等方面充分彰显出进取精神和个性化追求。也因此,像春联、年画、门神、窗花等有了艺术的韵味,展示书法和绘画、剪纸的艺术魅力,形式更加多样化,内容也更加丰富多彩,主要用于营造新年喜庆、吉祥如意的氛围。从另一方面看出,贴年红承载着勤劳、智慧、乐观、向上这些民族精神的优秀内核,也见证了中华民族精神的生长历程。

可以说,贴年红的文化一直从古代传到现在,仍旧被大家所推崇和传承。但是这种行为不单单是一种仪式,更是一种对于民俗文化的向往和传承。对于现在年轻的一代人来说,这种贴年红的文化,在很大程度上也让他们感受到了一种文化的熏陶,在进行这种风俗的时候,也会形成一种氛围,就是我们通俗意义上的过年。如今在我们看来,贴年红似乎也是一种能够让我们了解很多文化的方式。

在日新月异的时代,传统春节习俗被赋予新的内涵与展现方式。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都市生活节奏加快,过年意识越来越淡薄,有时候甚至会觉得“年味淡了”,但是像吃团圆饭、守歲、办年货、贴年红等习俗依旧延续下来,并且成为了农历过新年的标志。

或许对于不少人来说,小时候过年帮助大人贴年红是一件快乐的事。临近过年,买几张红纸,裁剪后请村里老先生写几副对联,大年三十中午熬点面糊糊,欢天喜地地给大人打下手,把春联和年画贴在门前,回想起来依然幸福而温馨。

猜你喜欢
福字门神喜庆
有喜庆 今生缘 中国人的喜酒
小小的家
喜庆的新年
有趣的门神
写福字
贴福字的由来
喜庆的日子
门神都是什么样
欢歌喜庆的泼水节
顺治满汉福字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