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画·新使命·新形象
——《新中国年画宣传画》“年画卷”赏析

2021-03-16 04:06:58李菁华副编审河北美术出版社学院艺术编辑室
中国民族美术 2021年3期
关键词:宣传画年画内容

文/图:李菁华 副编审 河北美术出版社学院艺术编辑室

中华民族大团结 叶浅予 年画 141cm x 246cm 1953 年

在新中国美术发展历程中,年画作为反映社会主义建设和新生活新面貌的艺术手段之一,成为传统艺术形式在当代转化的新样式,为其他传统艺术形式的当代创新提供了参照。由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新中国年画宣传画》,以年画和宣传画的形式总结和展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人民的精神面貌和理想追求,书中每一幅作品都是对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的具体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年画这种旧有的艺术形式如何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并让其在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中发挥作用成为重要的文化议题,为此,在1949 年11 月《人民日报》发布的文化部《关于开展新年画工作的指示》中提出:“文教宣传工作中重要任务之一……应当宣传中国人民解放军战争和人民大众的伟大胜利,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宣传共同纲领,宣传把革命战争进行到底,宣传工农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在年画中应当着重表现劳动人民新的、愉快的斗争生活和他们英勇健康的形象。”而从《新中国年画宣传画》“年画卷”可以看出,其中大量作品响应了《关于开展新年画工作的指示》的号召,以年画的方式宣传和展示革命的胜利,宣传国家的成立与建设以及国家政策、新的理念,歌颂人民的新生活。经过改造后的年画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具有重要的政治作用,意义深远。

一、“新年画”的提出、特点和意义

自从1942 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号召文艺工作者利用旧文艺形式从事文艺普及运动,各解放区的美术工作者纷纷利用改造后的旧年画来传播人民民主主义思想。表面上看是为人民服务,实质上一方面是利用文艺宣传方针政策以及我党的丰功伟绩,另一方面则是以此改造文艺工作者的世界观,树立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理念,由此形成了年画的新作用。1949 年11 月,根据毛主席关于以年画作为宣传和传播形式的要求,由当时的文化部部长沈雁冰和出版总署署长胡愈之共同发布了《关于开展新年画工作的指示》,该《指示》不仅仅是对文艺的要求,也是对新中国文化的要求,更是对新的政治体制和新的时代的要求。同时,对于年画的创作有了更加具体的规范,明确了年画创作的方向和作用。新年画成为新中国画家们的艺术追求,画家们根据《指示》创作了大量关于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内容的年画,新年画得以产生和发展,并迅速普及。

新年画相较于旧年画,有以下四个特点。首先,新年画是一个政治任务。新年画的产生首先是战时需要,毛泽东指出:“就是要使文艺很好地成为整个革命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团结自己、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的武器,帮助人民同心同德地和敌人作斗争。”[1]指明了文艺或者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文艺的主旨,在革命战争时期,和枪杆子并行的笔杆子作为一种思想武器,在某种程度上更有价值,新年画就是在这样一个环境下产生的。新年画首先是为中国共产党服务、为国家服务的。其次,新年画的“新”对于年画这个画种来说是一个时间概念,是一个时期的代表,是一种对传统年画的对比与区分。“新”在20 世纪中期,所表现出来的内容是与传统年画的对立,是在深入实际生活并不断扩大视野下艺术工作者对新生活的歌颂与展望。“新”在以海派画派为代表的文化特性上,是新的出版技术改变传统年画的形态。中国共产党赋予了年画新的生命,使年画具有了新的品格和与时俱进的动感,使这个大众都能够接受的画种永保新鲜。再次,新年画与旧年画相比最主要的特点是内容和构图上的改变。从内容上看,在抗日战争时期,“新”体现在宣传我军的政策,密切配合了当时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斗争的需要,这是新年画的最初体现。在解放战争时期,新年画变得更加成熟,是新时期共产党文艺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构图上看,新年画的构图是热闹的且具有故事性,画中有戏,百看不厌。新年画从最初的向心式构图向多种样式构图展开,以所表现的内容为依据创造了不同的构图形式,使构图更加自由,从美术创作的角度来看,新年画丰富了年画的构图样式,促进了新时期美术的发展。最后,是色彩的变化。新年画相比于旧年画,色彩由单一或极少性转变为丰富多彩和更符合实际生活,给人更加明快和整洁的印象。

那达慕的冠军 包世学 年画 57.5cm x 92cm 1963 年

新年画的意义与作用体现在,其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后期至社会主义初级建设时期都起到了重要的宣传作用。年画作为民俗艺术是一种有别于文人画的大众艺术,是大多数人能看懂的艺术,是更接地气的一种艺术,新年画把一种基层的民俗文化提升到了社会政治中的重要领域并为新中国所用。同时,1942 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确定了中国文化艺术发展的方向,表明了国家对于文化的态度和指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际,国家从政治角度就年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具有特别的意义。从美术史的角度来看,新年画构成了新中国美术的重要篇章,对丰富当代美术的内涵和形式起到了参照作用。

二、《新中国年画宣传画》“年画卷”框架结构

《新中国年画宣传画》年画卷的框架结构是根据国家的建设与发展而确立的,分为领袖人物、军事国防、经济建设、教科文卫四大部分,几乎囊括了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展现了各行各业的工作状况和精神面貌,是经过历史的发展和验证而充分呈现出来的。新年画的创作内容是根据国家的文化宣传需要而不断补充和完善的。1950 年初,新年画的内容主要是反映过去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战争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反映发展工农业生产和人民民主生活,反映人民大团结及人民对领袖的热爱,以及反映中苏友好互助等。1952 年,为了进一步巩固新年画运动的成果,同时适应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的需要,文化部要求新年画在原有内容的基础上增加经济建设、抗美援朝、保卫世界和平等题材。这一时期另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一些其他画种的画家参加了新年画的创作。根据要求,画家们创作出了一批高水准的且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比如林岗的《群英会上的赵桂兰》、侯逸民与邓澍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三十周年》、李可染的《工农模范北海游园大会》、叶浅予的《中华民族大团结》、力群的《毛主席的代表访问太行山老根据地人民》、石鲁的《幸福婚姻》、阿老的《中朝部队前线胜利欢歌》、张隆金、方增先的《人民的西湖》等等,不论是从内容的表达上,还是从艺术水平的高度上,新年画都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三、《新中国年画宣传画》“年画卷”作品赏析

新年画的创作思想来自于对政治的学习和现实生活的感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画家们提供了丰富的创作内容,从抗日战争的胜利到解放战争的胜利,从艰苦探索到曲折前进,从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向社会主义建设,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到改革开放的具体落实等等,新的内容使新年画有了新的血液,从内容上与旧年画有了截然不同的面貌,使人耳目一新。新年画更重要地发挥了政治宣传功能,特别是在建国初期,有效地宣传了我党的胜利以及国家建设等一系列新政策、新制度、新生活,比如丁鱼的《女拖拉机手》,李可染的《工农劳模北海游园大会》,吴德祖的《我们安装了机械水车》,李慕白、白雪的《果园的秋天》等等。在那个特定的时期,由于新年画的推广和普及,让人们了解了国家的方针政策以及国家建设的方向,比如袁杰英的《丰收时节》,黄均的《向毛泽东号看齐》,徐寄萍的《无线电操纵飞机模型》,白逸如、谢昌一的《奖给三八红旗手》等等。同时,人们也开始了解天南海北各行各业人都在用不同的方式建设着这个新兴的国家,比如竹翔飞的《欢迎我们的新老师》,胡振郎的《兽医姑娘》,比如《储蓄员》《小马驹》等等,而这些作品也帮助人们接触到新的生活态度、新的教育理念、新的卫生与健康等等。内容之丰富,更新之迅速,发展之快捷,甚至有些文艺工作者还没能深入观察生活、了解生活、感受生活的时候,新的内容又出现了。而这些就是创作的思想,新颖而又多姿,科学而又多样,从实际产生而又与时俱进。

幸福颂 姚有多 年画 尺寸不详 1973 年

新年画创作的内容深入且多样,这离不开艺术的加工,更离不开对生活素材的收集。新年画所呈现出来的作品主题突出,同一主题角度多样,内容深入且丰富,客观地表现了现实生活和人们的情感。比如以毛主席为主题的作品有《毛主席和农民谈话》《中华民族大团结》《群英会上的赵桂兰》《伟大的会见》《开国大典》《毛主席和朱总司令》《听毛主席的话》等等,就一个主题分别从与广大工人群众、与少数民族、与劳动模范、与国外友人、与少年儿童等不同角度对毛主席进行了歌颂与宣传。再比如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主题,从实际生活中收集素材,或以天安门,以少数民族,以少年儿童,以解放军战士,以工人、农民等人物,以鱼、蔬菜、瓜果等作为创作的角度,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进行歌颂与宣传。许多作品还具有延续性、连续性和延展性的特点,比如关于学习文化的主题,描绘了学习文化的时间、季节、环境、任务、主体(男女老少皆有)等,学习的内容也很多,例如读书看报,学习农业、工业、科学、健康的生活等等,甚至还有学习的步骤和专门的方法。新年画尽可能把更多的内容深入表达出来,除了宣传还兼具实用性的功效。比如以“拖拉机”为主题的新年画,除了让更多的人认识这种生产工具外,还包括了这种生产工具的使用方法、效果以及与传统工具的比较等等,这些内容素材均来自现实生活以及人们的需要和愿望。

新年画是以展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群众健康的形象和美好的生活为宗旨的一种艺术形式。中华民族从来就是一个劳动的民族,她具有一切劳动人民所具有的美德:刚毅、坚强、英勇、智慧……她具有一切劳动人民所特有的形象:开朗、沉着、朴实、健康……这种形象不是今天才有而是从来就有的。这种健康的形象已经随着生活的向上发展,而日渐向上发展,提炼出了具有典型风格的代表新中国人民的整体形象。[2]比如刘文西的《听毛主席的话·做毛主席的好学生》,提炼出来的形象既健康又具有代表性。再比如赵友萍的《听毛主席的话·做革命的接班人》,张大昕的《捕鱼》,颜铁良的《再请战》等等,通过健康饱满的形象展示了安定、美好的生活。

美好的事物和美好的生活历来是年画的永恒主题,新年画也不例外。由于需要整年悬挂在家里,所以不管是从事件、形象还是颜色上都应该是充满喜气和生命力、含有美好意愿、给予祝福、洋溢着欣欣向荣的作品。这些内容最终构成了新年画的显著特点。新年画除了寄托着中国人民的愿望,还是中国人民现实生活的写照,同时也是中国人民生活的远景和未来。事实证明,就当下来看,中国共产党带领着中国人民努力前行,当下生活已远超当年新年画中的愿望。随着科技的飞速进步,网络时代的现代生活已经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使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变得更加便捷和迅速,也使我们的沟通变得更加多样,拉近了与世界的距离。

中国人民的大喜事 蔡振华 程十发 年画 尺寸不详 1954 年

新年画的创新与发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出版也有密切联系。出版和发行是推进年画创作和普及的重要环节,通过出版和发行工作达到宣传的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传统年画的出版一般采用传统的印刷方式,发行一般在农村的集贸市场、城市的书报摊和年画摊,就北京城区来看,大约有4.5万家销售点在销售年画,在1950 年前后,上海市区大大小小的销售点约15 万个,单一的个体销售网点非常密集,这就使得年画的发行量相当巨大,覆盖面也相当全面。以零售的方式进行年画的发行既灵活又实用,既可以定点销售,也可以走街串巷,十里八乡赶大集,在那个时期这是一种非常有效也非常实用的销售和推广方式。在技术上,必须充分运用民间形式,力求适合广大群众的欣赏习惯。在印刷上,必须避免浮华,减低成本,照顾到群众的购买力,切忌售价过高。在发行上,必须利用旧年画的发行网(香烛店、小书摊、货郎担子等等),以争取年画的广大市场。[3]新年画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除了在交通便利的城镇市集建立销售网点外,还在市集商店、摊贩、货郎摊、合作社、学校、民谣馆等地建立了发行网点,并使用橱窗、街头展览、口头宣传、流动供应队、报纸杂志、举办展览等方式进行新年画的宣传和销售,销售成果显著。新中国成立初期,1950 年全国各地年画创作有300多种,出版总数达700 多万份。1952 年全国各地年画创作有500 多种,出版总数有4000 多万份,出版数量比1950 年扩大了5 倍多。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年画运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对出版发行单位的经济效益与社会影响也有推动作用,例如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新中国年画宣传画》获得了第七届中华优秀图书(出版物)奖。

总的来说,生活的变化不外乎是社会变化的反映,其所反映的是一种从旧到新、从不美好到美好的过程,艺术工作者所表现的内容就是这些变化过程,《新中国年画宣传画》“年画卷”记录和展示的也是这个过程。翻开细读,一张张精美的新年画作品记录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辉煌、坚韧与发展。在历史的长河中,新年画虽然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得模糊,但新年画所起的作用是永远清晰的。曾几何时,新年画使人感受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使人民更加了解这个国家,更加了解自己。期待新年画在新时代有新的创新、新的发展、新的形式。新年画是一种使命,历史将永远铭记。

注释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48.

[2]蔡若虹.关于新年画的创作内容[J].美术,1950(02):19-22.

[3]苏米.党史上的宣传画(三)[J].党史文苑,2004(11):28-29.

猜你喜欢
宣传画年画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科学大众(2022年11期)2022-06-21 09:20:52
2022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主题宣传画(一)
2021年中国医师节宣传画
牛年画牛
幼儿100(2021年7期)2021-04-10 06:32:16
年画
心声歌刊(2020年4期)2020-09-07 06:37:08
2019 年“中国医师节”宣传画
医学综述(2019年16期)2019-09-17 08:30:32
缸鱼年画之旅
主要内容
台声(2016年2期)2016-09-16 01:06:53
牛年画牛等
意林(2009年4期)2009-02-11 11: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