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马志国
父母的婚姻模式本身是培养孩子性格的“土壤”。孩子许多性格特征的形成,表面看来似乎是父母的教育方法所致,其实从根本上说是父母的婚姻模式所致。孩子良好的性格特征,往往源于父母健康常态的婚姻模式。
前段时间,我接待了预约来访的一对父母。大凡孩子教育的问题,一般都是母亲抢先发言。他们落座后,却是父亲抢先发言。
“老师您好,请您帮帮我们。不知道为什么,我们的儿子从这个学期以来,不愿去上学了。儿子现在读初中二年级,从初一开始住校,成绩在中上游。初二开学后的前两个月,每个星期都有一两天旷课或请假在家。从上个星期到现在,已经一个星期没有上学了。在家的时候主要就是玩手机游戏,连饭也不按时吃了。只要是一提到上学,或是跟学习有关的事情,他情绪反应就很大。有时候还会把门反锁上,不让我们进去。让我们又焦虑又茫然,孩子这是怎么了?
“没办法,我们只好带孩子去看心理医生,测试结果是抑郁和焦虑得分高,医生就给我们开了药。但是,吃了几天药也没有什么好转,孩子还是不愿上学。这中间我们也隐隐感觉,好像孩子的问题不是靠吃药能解决的。
“后来,我们带他在当地也做过心理咨询,但不愿去上学的问题仍旧没有得到改善。第一次心理咨询中孩子是抱怨老师,说在学校有一位老师在课堂上拍打了他。随后,我们就去学校跟那位老师交流。了解到的情况是,他没有完成作业,又说谎想蒙混过关,老师就拿书从后背轻轻地拍打了他几下。和老师交流后,老师也跟孩子单独谈了心,表示了歉意。可孩子还是不愿去上学。
“第二次心理咨询中,孩子又抱怨同学,说有同学总跟他开玩笑,又感觉自己在学校像在监狱一样。根据心理老师的建议,我们也申请了走读,可孩子还是不愿去上学,这令我们很苦恼。
“后来的心理咨询中,孩子说我们不满足他的要求,粗暴禁止他上网。但实际情况是,我们能满足的都满足孩子了,只是为了避免他没完没了地上网,设置了每天晚上10点半后路由器自动切断。心理老师建议我们,不要再干涉孩子了,就让孩子随便玩,等玩腻了,就会想去上学了。于是,我们后面就完全放手了,期待着出现心理老师说的结果。
“可是,我们等到的结果却是,孩子每天只知道关着门玩手机游戏。到现在为止已经很多天了,他还是没去上学。孩子究竟为什么不愿上学啊?”
沉静片刻,我回应说:“虽然还不能确定原因是什么,但可以确定的是,孩子抱怨学校不好,抱怨老师打他,抱怨同学逗他,抱怨父母不满足他,都不是他不愿上学的原因,而是跟不愿去上学一样,都是结果。倒果为因,自然不能解决问题了。”
男孩的父亲点头:“我们也感觉是这样。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我引导说:“孩子性格方面是怎样的呢?”
这时候,孩子的母亲接过话来:“孩子从小比较老实,内向孤僻,不太合群,也比较软弱退缩,怕困难。还有点任性,就算他的要求我们差不多都满足了,可孩子还是会抱怨我们,会对我们发脾气。都怪我们太溺爱孩子了,尤其是他父亲更惯着孩子……”
“父亲更惯着孩子?为什么呢?”
“我是再婚,我前一段婚姻还有个大孩子,离婚的时候孩子抚养权归了父亲。因为之前婚姻的不幸,大孩子受到不少委屈,后来虽然我在努力补偿,尽量多照顾关心大孩子,但是心里还是觉得亏欠大孩子。所以,我再婚后有了这个小孩子,就想要把欠大孩子的在小孩子身上补回来,不由自主地就对小孩子加倍疼爱。
“但是,我还没有孩子父亲爱得厉害。他是初婚,跟我结婚有孩子的时候都40多岁了。他本来性情就好,即便对我的大孩子也很关心,对这个小孩子,就更是不知怎么疼爱好了。”
我回应说:“人到中年,终于有了自己的婚姻和孩子,这其间一定非常不容易。于是,这诸多的不容易都聚焦在了孩子身上,化作了对孩子的爱。然而,这种爱却过了头,让孩子出现了性格问题……”
男孩父亲有所触动:“是的,我明白了,是我们的这种爱害了孩子,让孩子养成了不好的性格,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以至于现在都不愿去上学了。”
至此,我们终于可以看清男孩心理问题的来龙去脉了。
第一,男孩为什么不愿上学?是因为男孩没有形成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难于很好地适应现实生活,出现所谓的适应障碍。男孩对学校生活的种种抱怨,以至于最终干脆逃避学校,躲到家里,甚至陷进手机游戏里,是不能很好地适应现实生活的适应障碍的表现。
第二,男孩为什么出现适应障碍?是因为男孩身上的不良性格特征,比如,内向孤僻、软弱退缩、娇气任性等等。不难理解,人一旦形成诸如此类的不良性格特征,就会导致社会适应不良,形成适应障碍,不能很好地适应现实生活。
第三,男孩为什么会形成不良性格特征?表面看来,是父母的溺爱让男孩形成不良性格,深究起来却并非这样简单。溺爱孩子就是害孩子,这是共识,甚至可以说是常识。男孩父母都是素养较高的人,为什么还要溺爱孩子?深入心理解读不难发现,这样的爱,其实是父母为了满足自我的心理需求。对于母亲来说,是因为自己的重组婚姻,觉得亏欠了大孩子,才要在小孩子身上去补偿,以求自我心理平衡,这是一种潜意识的补偿情结。对于父亲来说,是因为自己大龄成婚,经历了诸多的不易,无意之间想通过爱孩子,获得心理补偿,求得自我的心理平衡,这也是一种潜意识的补偿情结。总之,不是他们有意要溺爱孩子,而是由于特殊婚姻模式导致的补偿情结作怪,让他们无意之间去溺爱孩子。因此,与其说男孩的不良性格来自于父母的溺爱,不如说是来自父母特殊的婚姻模式。也就是说,归根结底是这种婚姻模式的本身特点,让父母在不知不觉之间“培养”了男孩的性格特征。
再换个角度说,男孩父母因其婚姻模式而对孩子溺爱,必然削弱了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权威,削弱了自己作为父母应有的影响力。一旦父母丧失了对孩子应有的影响力,可以说,这才是对孩子最大的亏欠。因为,没有影响力的父母会让孩子形成很多不良性格,甚至最终会影响孩子的人生。
心理咨询很多案例一再证实,父母的婚姻模式本身,就是培养孩子性格的“土壤”。也就是说,父母有怎样的婚姻模式,就会有怎样的亲子互动模式。孩子许多性格特征的形成,表面看来似乎是父母的教育方法所致,其实从根本上说是父母的婚姻模式所致。孩子良好的性格特征,往往源于父母健康常态的婚姻模式。同理,孩子的非常态性格特征,往往源于父母的非常态不健康的婚姻模式。比如,重组婚姻、冲突婚姻、暴力婚姻等,都会导致孩子的不良性格特征。
既然父母的婚姻模式本身就是培养孩子性格特征的“土壤”,那作为家长应该怎么办?
首先,着力打造常态健康的婚姻模式。常态的婚姻模式,是培养孩子常态性格特征的“土壤”。事实上,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人,客观上也确实选择了常态婚姻模式,非常态婚姻模式是少数。
其次,努力避免非常态婚姻模式的消极影响。由于主客观诸多原因,事实上婚姻模式总是多种多样,非常态婚姻模式,虽是少数,却也在所难免。从客观上说,有些婚姻模式已成定局。但是,从主观上说,当父母意识到这样的婚姻模式不利于孩子性格培养的时候,就应及时进行自我心理调整,从心理层面积极调整亲子互动模式。比如,像前面案例中的大龄婚姻和重组婚姻,父母就要有所警觉,有所心理准备,付出更多的主观努力,来最大限度地避免消极影响。
沟通了上面的意思,男孩父母深有所悟,几乎异口同声地说:“是的,这些年来我们就是由于自己的婚姻情况,而不知不觉地去爱孩子,现在想来,就是因此才害了孩子。但像我们这种情况,后面该怎么办呢?”
针对他们的情况,我和男孩的父母经过讨论取得如下共识:
一是积极进行认知调节。父母应深刻认识自己婚姻模式的特点,应尽最大努力避免其对孩子性格的不良影响,还要深刻认识自己潜意识里的补偿情结,不再以对孩子的溺爱来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真正为孩子着想,以更理性的方式来爱孩子。
二是积极进行行为调节。父母认识到了自己的婚姻模式特点,就要有意识地努力调节亲子互动模式。首先是父母改变对待孩子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也就是父母要学会“藏起一半爱”,对孩子要严格要求,绝不姑息,更不能把“放手”变成“放任”,从而重建自己作为家长的权威,充分发挥作为家长的影响力。接下来,父母行为方式的改变,必然会促使孩子行为方式发生改变。通过亲子互动模式的改善,帮助孩子改变自己,逐渐淡化消极性格特征,重新养成积极性格特征。可以想象,要改变十几年的亲子互动模式,对于亲子双方,特别是对于父母来说,必将是一个艰难的过程。
为了确保实效,针对孩子目前的情况,父母协商后一致决定,以比较容易操作和落实的按时吃饭为切入点和突破口,进行亲子双向行为调节。父母积极配合,父亲唱主角,母亲唱配角,如果孩子不按常规吃饭,就坚决让孩子体验饿肚子的感觉,迫使孩子从按照常规吃饭开始,以点带面,逐渐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促使孩子守规矩、讲规则、能自律、懂礼貌、尊重父母、不怕困难,养成积极的性格特征。在孩子重新养成积极性格的过程中,促使孩子重新走进校园。
最后,我们达成共识,在这个过程中,父母要避免盲目的负面评价,更不要没完没了地数落孩子的缺点和不足,而是应该聚焦孩子好的方面,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只要孩子稍有改进,哪怕是点点滴滴的进步,都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任何改变都是艰难的,改善由于非常态婚姻模式导致的亲子互动模式,更是艰难。所幸的是,过了一段时间之后,终于传来好消息:男孩按照常规吃饭了,作息基本恢复了常态。我知道,男孩父母为了化解非常态婚姻模式给孩子性格带来的消极影响,一定付出了艰难的努力,他们未来的路还很长;但是,只要亲子共同努力坚持走下去,男孩随着性格的改变,将会走上正常的生活轨道,融入到自己的校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