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下智能物流配送策略研究

2021-03-16 03:56:37简文静李仕敏刘赛夏朝泽成龙朱翠娟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 2021年9期
关键词:智能物流

简文静 李仕敏 刘赛 夏朝泽 成龙 朱翠娟

摘要:本文以在大数据和科技时代进步背景下,顺应特殊到一般的物流服务理论为指导,论述了智能物流方式的延展性、多样性和重要性,探究智能物流的全局性和制定具体任务来解决当下与物流相关的问题。通过对目前物流配送方式的现状分析,针对于在此期间物流受限而产生的一系列的问题,提出了智能物流配送方式的研究,与现实意义相结合,寻找最优方案,来实现社会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智能物流;配送策略

引言

我国的物流行业在不断地发展和健全,但是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物流配送问题对物流行业而言是一个重大挑战。这不仅要求物流配送方面需要有相应的应急措施,而且还需要为人民群众提供相应的医疗保障和生活供需。在新冠疫情为背景下,智能物流配送逐渐进入我们的视野。在过去到现在对相关方面的研究与应用中,虽然它可以为许多物流环节减轻负担,但是前期的准备与投入仍是一个巨大的难题。由于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的特殊性,传统物流配送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日常需要,所以在疫情的背景下提出了对于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下智能物流配送方式的研究,这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探索方向。最后也将具体在生活中得以实现,寻找最优的智能物流配送的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

一、研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下智能物流配送的重要性

当前的社会经济受到疫情全球性影响,几乎各个行业都受到了威胁,尤其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例如物流运输等。由于传统物流配送方式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下的背景下受到限制,例如在空间和时间上的角度上许多物流环节不能得到很好的保障,不能很好的供应社会需求和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在这种情况下,新型物流模式开始进入到我们的生活中,从而解决相关的物流问题。现在由于空间的限制,更倾向于“线上购物+线下配送”的方式来获得的生活所需[1]。由于疫情的周期较长,甚至未来很长时间仍要维持现状,因此这种助力式消费习惯的养成,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物流市场的格局与方向。

从大的方面看,要响应并落实政府在疫情下领导和防护措施,还需相应的医疗措施即供给和增援。从小的方面看,人民群众不可外出、群聚、密切接触等,人民群众的消费方式的转变,线上购物的人群急剧增长,随之而来的的配送问题,尤其是末端配送是亟待解决的。因此提出对于智能物流配送方式的研究便能很好地解决,利用智能配送的设施基础,例如智能柜、快递车和无人机等,来解决远距离、快速、无接触的问题,减少人员流动性,经营好物流配送的机制,才能更好的适应当前的社会环境和顺应时代发展。

二、智能物流配送现状分析

对于现在物流行业的蓬勃发展,但是我国的物流配送的方式和技术相对落后,对于相关的问题和设施的建立不够重视,导致物流配送方面发展缓慢。因此近几年国家对于这一问题做出了相应的政策和改观,例如国内大中型城市建立的物流仓和配送中心,顺应时代和科技的发展,相应的智能物流设施开始被建设和应用,例如在仓储作业的智能机器人,配送的快递车和智能快递柜等[2]。

当然我国目前的物流发展还存在许多问题,即配送业务的多样化、专业化和智能化,人们对于这样的物流方式的满意度不高、物流服务差等,这就需要不仅要考虑提升某个物流环节的效率,还需要制定相应的物流配送方式,才能系统的对应和解决每个物流环节的问题。

对于近几年的研究发展,虽然我国对于大型城市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来进行相应的物流规划,但是由于地域的差异、不同地区的发展不平衡、自然环境的影响和限制,这就导致我国的物流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极度不均衡。所以国家和政府应该制定相应的政策,推动地方性区域物流的发展,才能像修路一样,达到“路路通,村村通”的效果,也能更好的适应不同社会环境的影响,解决相关的问题。

综上所述,只有通过落实和解决相应的问题,才不会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将措施和建设在生活中得以实现,推动全国性的物流发展才能更好的保证社会经济效率,为人民服务。

三、智能物流配送存在的问题分析

1.配送方式存在的问题

现代物流多以传统物流模式为主和其他物流方式并存的物流模式,其中有以下几种物流配送方式及它们各自存在的问题。

(1)自营配送模式:其是指各个物流环节都有一家公司来组织运营,实现对内外部货物配送的物流模式。这样的物流模式能够很好的实现运营配送一体化,覆盖所有的业务。其存在的问题就是投资规模较大,当物流配送规模较小时将会加大其物流成本,一般多为较大规模的公司,不利于其他公司的长期发展。

(2)共同配送模式:其是指物流企业之间的合作方式,目的是来提高物流配送效率和实现配送合理化所建立的一種功能互补甚至增强的体系。其存在的问题就是这样的体系并不健全,不是能很好的实现它们的有机联系,虽然也做出了相应的体系模型及假设,但在生活中进一步落实才真正可以推广遍及。

但在环境及对象到具体技术应用下,共同配送方式有极大的优势将发展为物流行业的主流。

(3)第三方配送方式:其是指为物流公司提供部分或者全部物理服务的一方组织或者公司。这种配送方式极大的提高了物流配送效率,为物流公司减轻负担。其存在的问题就是如果供货方和物流公司一方出现问题就很容易出现物流断接,各方都应该有相应的措施及备选方案来应对。现在第三方物流已是大部分物流公司的首选,可以实现科技与人工结合使其更加具有灵活性。

(4)多种物流模式共存的配送方式:当然现存的物流配送的方式的相互结合可以很好的解决日常生活需要的物流配送问题。其问题存在于也要针对于现存的问题来寻求最佳的解决方案来应对突发状况下的物流配送 的难题,才能更好的推动物流行业的有序发展。

2、配送成本负担

我国的智能物流相对于国外而言,起步相对较晚。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传统物流会受到限制,因此某些物流企业推动智能物流行业的发展来减少成本,增加优势。物流企业对于物流基础设施的投入会相应的降低成本,但是在智能物流上的投入反而产生更多的资源浪费,不能得到很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只有少数物流公司能研究并加以适用,而大多数物流企业仍采用传统物流模式,所以配送成本的负担是限制我国智能物流发展的关键因素。

3、物流管理和运营体制的不全面

智能物流管理涉及到许多管理部门和相关行业领域,当前物流行业的管理体制和信息流动并不互通,从而浪费了行业资源。物联网技术通过建立有关资源和信息平台为物流企业的智能物流发展建设提供体制保证,从而来完善物流管理和运营体制。

4、有关行业的就业冲击和人才供需问题

随着物流行业的兴起,为提高工作效率,自动化的物流技术被广泛使用,来达到提高生产和工作效率的目的。然而这一改变引发了许多问题,尤其是对普通劳动力的就业冲击。相关行业减少相应岗位的设立,被自动化代替的人员面临失业的境遇。相对于而言就是相关技术的研发、运用和管理问题是智能物流发展的基石,需要相关的高质量人才来进行一系列的运作。其问题就是基础技术人员被淘汰,需要大量高質量的人才补给,此对于人才的培养和需求亟待解决。

四、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下的智能物流配送的策略

在疫情发生的初期,响应国家政府的政策,认真及时地做好防疫措施,随之而来的便是社会供需问题。从人民群众所需的医疗方面到衣食住行,都要有相应的保障。虽然智能物流相比传统物流更能适应当前的社会环境需要,但是它仍是不健全的物流体系。国家利用无人机实现物资的及时供应和某些城市的智能物流设施的应用,它们只是快速解决了特定地区的问题,更多的地方仍属于“盲区”,不能实现即时供需的目的。

因为对于智能物流的研究与实施还在探索阶段,某些大的物流公司只能在特定区域内实现整个物流配送的完成,还没能达到全国范围的开展与应用。不能惠及人民群众的生活,对于智能物流的发展仍居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所以智能配送要采取合适的策略。

1、建立无接触式的物流配送方式

首先,无接触配送方式是建立在人工智能和算法的基础上,利用科学技术来实现的一种物流配送模式。它主要是针对小范围、短距离且需要人与人之间接触的物流方式,例如商超、外卖、生鲜和文件等商品的全天和楼宇之间的配送。

其次,需要根据不同物流配送方式来具体分析,例如由于载质量、行驶的路线特征及复杂程度的因素限制,不同的服务对象将会有不同的无人配送工具的服务和类型来提高运输效率和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下减少人员的密切接触而带来的交叉感染和病毒携带。

再次,无人配送工具有很多种,例如常见的有快递柜、无人快递车,还有无人机和物流机器人等,它们会根据不同的生产和物流环节的需要来做不同的工作。在生活中像社区里设有无人快递柜,既方便安全的寄存货物,也有效的避免人员接触。无人快递车和物流机器人同样可以实现末端配送,也可以进行装卸作业,有利于提高物流生产的效率。无人机可以是在紧急情况下进行快速补给的作用,在此次疫情下,它可以很好的运送物资来支援一线,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利用城市网络线路来实行无人机的遍及运输,既方便了生活也能更好的应对突发情况。

接着,还可以进行无人配送与其他物流模式相结合来最佳的物流配送方式。

最后,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下,要考虑到物流在疫情下的诸多限制,例如无接触式的物流环节,因此着眼于智能物流设施的应用,无接触式的智能物流配送方式将能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运用智能机器人如无人快递车和智能柜、无人机的具体工作机制和在生活中具体实施的方式。根据“线上购物+线下配送”的消费模式,到最后配送环节的具体实施,本文进行了具体方案的实施。顾客从社区超市的平台下单,到具体配送,上门送件和自主取货,利用快递车和快递柜,很好的贯彻无接触式配送的要求,也体现了末端配送的及时性。

2、降低成本负担,实现物流一体化

目前中国现有的物流公司处京东和顺丰外,还有“四通一达”等。每个公司都有相应的管理和运营体制[3],由于行业之间的资源信息的不互通性,造成现有资源的浪费。如果考虑建设物流一体化,形成智能物流模式的共享,从而减轻各个物流环节的成本,公司的成本负担也会相应的降低。

3、健全物流行业的标准化、加强监督力度

当前我国物流行业的不断兴起,现有的公司质量相比各有优劣。例如有的企业如京东和顺丰有健全的管理和运营机制,可以实现次日达,而有些企业则需要较长的运作周期,达不到较好的物流服务水平,容易被吞并和淘汰。

政府要根据智能物流行业的平均标准来制定相关的行业标准,形成良好的行业秩序,使各个物流公司均衡、有序发展。同时在相关物流共的运作中加强监督力度,实现物流服务水平的有序进行。

4、培养和发展高质量物流人才

目前我国相关的物流技术和管理教育没有形成自己的教育体系,处于相对落后的水平,因此相关专业人才严重缺乏。我国物流人才的引进主要是行业内调入和社会招聘。

首先,无论以何种方式开展的人才培养和聘用,都应对物流行业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其次,我国应该开展有关的教育与研究,实现各个高校和社会相结合的教育体系,为物流行业培养人才。再次,仍需对相关人才的引进,还可以借鉴和结合国外的物流教育,来推动物流高素质教育的发展。最后,可以结合国内的智能物流配送的方式,有目的培养与其相关的人员的综合素质,实现在物流工作中的应用和展开,才能更好的实现我国智能物流配送在生活中的普及,实现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从而推动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

5、物流行业的信息化建设

对于信息化的建设是一个长久的发展过程,具有自身的潜力与背景。因此,应该建设长期发展的信息化战略,来完善我国的物流管理模式。信息资源的共享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措施。其关键在于对于标准和技术的采用,应结合现有的技术和管理机制来达到相关方面的有机结合,从而加强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建立物流行业的发展模式,使其标准化和规范化,来达到降低成本和共赢的发展局面。

6、第四方物流的发展

应该加大对其的宣传力度,提高现代物流的意识,来充分认识现代物流的战略意义。对于企业物流宣传需要有针对性和目的性,才能更好的帮助其实现现代物流的发展。政府应该出台政策有效的推动第四方物流的展开,它能帮助企业实现降低成本和有效整合资源的目的。利用第四方物流的开展来提高我国物流行业的质量,才能更好的面的竞争,最后实现提升我国物流行业的整体水平,推动物流行业的发展[4]。

结论

在智能物流发展和时局的特殊情况下,贴近现实生活和及时反馈,分析并研究不同智能物流配送方式,从全局展望,到小处实现。结合大数据的背景及疫情下物流行业的顺应与发展,提出新的智能物流配送方式代替传统物流模式,从而适应当前的环境状况。这样不论是在特殊还是一般的情况下,新的物流配送方式都可以很好的适应环境,从而推动物流行业的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喜崇彬.疫情之下,物流行业的应对与变革[J].物流技术与应用,2020(4):104- 106.

[2]江宏.疫情下末端物流的发展变化[J].物流技术与应用,2020(4):70-73.

[3]郭尔卓,郝艺婷,张佳伟,张琦.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对物流末端配送的启示 [J].经济师,2020(6):48-49.

[4]喜崇彬.智能自提柜能否让末端配送走进“无人化”时代[J].物流技术与应用,2019,24(02):118-120.

1497501186268

猜你喜欢
智能物流
广西百色生态型铝产业基地大型铝企业智能物流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市场(2017年26期)2017-09-09 02:35:31
“互联网+”背景下的电商智能物流体系研究
物流科技(2017年6期)2017-07-07 13:23:49
宁波制造业与物流业协同发展研究
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物流地产深度智能化研究
物流科技(2017年3期)2017-03-29 17:27:01
“互联网+”背景下农产品供应链优化分析
基于智能物流系统的物流信息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24期)2016-07-06 17:00:57
RFID时代铁路物流运输领域的研究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物流发展策略研究
浅谈物联网时代下的智能物流系统
基于ASP.NET的RFID物流仓储管理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