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妤
摘要:图书馆储有丰富的图书资源,是人们获取知识的重要场所之一。在我国不只是学校有图书馆,各个城市也有图书馆,依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数量,每个城市图书馆的规模存在着差异。图书馆可以看作是传播知识的载体,对人们获取知识和社会未来的发展都具有促进作用。就目前图书馆的现状来看,图书馆在管理方面还有些欠缺,图书馆的图书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现如今科技技术在人们工作学习生活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图书馆也在不断地转型升级,借助科学技术力量,不仅加快了图书馆转型升级的速度,而且图书馆在转型升级后可以更好的为读者服务,所以图书馆要广泛采用科学技术,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寻找正确的图书馆管理创新路径。
关键词:图书馆;图书馆管理;创新路径;管理对策
分类号:G258.6;G251
一、图书馆在管理方面还需进一步优化
图书馆是传播知识的重要载体之一,对人们获取知识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大数据、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图书馆要积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图书馆也需要改革创新,完成全面的转型升级,图书馆的管理问题直接关系到图书馆资源的利用率。除了要满足借阅者的学习需求之外,还得妥善管理图书和图书馆的相关设备,提高图书馆图书资源的利用率,尽最大努力不浪费图书馆的资源。为了使图书馆能够更好的为读者服务,应该针对图书館发展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读者实际需求,依靠信息技术,不断完善相应的对策。比如说图书馆内部的管理体制,图书馆内部普遍重视硬件建设,存在文化建设相对薄弱的现象,因此图书馆的内部职能将结合工作职责进行进一步优化,达到更加科学化、合理化发展的目标,为读者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保障。
1、 管理模式需要进行优化
在信息化技术还没有被广泛运用之前,读者常常去图书馆查阅自己所需要的信息,现在由于网络的普遍推广,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查到自己想要的信息,图书馆的影响力逐渐被削弱。由于受到城市发展地域和图书馆内部机制的限制,当下图书馆的主要管理方向是资料的收集、图书的保护和收藏等。为充分发挥图书馆的图书资源优势,随着信息化的高速发展,给图书馆的转型升级带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为图书馆的发展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技术。所以图书馆的管理模式还应该进一步优化,让各地的图书资源充分发挥它们的价值,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助力图书馆的转型升级,促进图书馆管理模式的优化,使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积极作用和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
2、 图书馆职能划分还需优化
图书馆传统的分类管理方式是按照文献资源类别进行分类的,文献资料分类是图书管理的重要流程。目前图书馆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环节,图书馆转型升级始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要契合社会发展和读者阅读的实际需求,设身处地的考虑不同年龄阶段读者的需求。图书馆在进行职能划分时要考虑周全,做到周密计划,突出人性化的服务工作。在能够充分发挥自身功能的条件下进行职能划分,以读者为中心,积极发挥图书馆的优质服务作用。
3、 加强人文建设
随着大数据技术快速发展,科技技术得以推广,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带来了诸多便利。目前,科技技术在大多数图书馆的广泛应用,给图书馆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多便利,科技技术的应用不仅简化了借阅者借书的流程,还减少了图书管理员的工作量。图书馆利用科技大力发展的大好时机。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要注重不断加强人文环境建设。只有建设良好的人文环境,营造出一种人文气息很强的氛围,使图书馆具有一种书香气息,将优秀传统人文建设和新时代的科技技术相结合,建设出具有特色的人文环境。
4 、管理人才结构应该得到优化
现在社会正处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图书馆逐步信息化、技术化。在这样一个时代,图书馆在管理和发展方面迎来了机遇和挑战。在图书馆的整体发展建设中,迫切需要懂管理、会管理以及热爱图书馆工作高质量的管理人才。在工作中,图书馆管理人员要结合工作的实际需求,不断加强对先进管理理念的学习,积极适应工作岗位的变化,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二、图书馆管理的创新路径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和被广泛运用的情况下,图书馆的发展和管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图书馆要紧跟时代步伐,就应该主动去寻找继续发展的路径。实现图书馆创新管理,就要从管理模式、管理职能、管理人才素质等方面出发,面对图书馆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应该积极主动寻求解决的方法,提高图书馆的管理水平,更好的为广大读者服务。
1 、创新管理模式
创新管理模式首先要制定科学的管理计划, 在竞争力较大的大环境下,图书馆要对自身的薄弱环节进行分析判断,明确管理发展的方向,将传统的人工管理变成数字化管理,创新图书馆的管理模式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这不仅是一个长期的探索发展过程,还需要大量的物力资源和人力资源,由于图书馆的各类文献资料数量巨大,所以图书资料的自动归档是图书馆管理非常重要的工作之一,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图书馆的文献进行管理,代替传统的人工管理,实现图书馆的转型升级。利用先进的技术和软件,将资源整合,将文献资料数据化,对图书馆实现网络化管理,为读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给读者带来便利。
2、 合理的划分内部职能
图书馆传统的分类管理都是按照文献资源类别进行分类的,在图书馆的管理流程中,第一个环节就是文献资料分类,它是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的关键环节,合理的划分内部管理职能,首先要做的就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其次要按照读者的学习需求进行划分,尽最大的努力满足读者的需求;第三要优化图书馆的人员分配,要激发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潜能和积极主动性;最后就是优化组织结构,加强各部门的协调力度,随着信息技术广泛运用,需要加强对图书馆资源的整合,合理分配各种资源,按照工作需要,对各部门职能进行优化整合,各部门加强配合,更好地服务读者。
3、 高度重视人文建设
随着科技技术在大多数图书馆的广泛应用,不仅简化了读者借书的流程,还减少了图书管理员的工作量。在加大信息技术建设的时候也要注意加大人文建设,给读者创造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图书馆的发展需要进一步创新,应该加大人文建设力度,结合社会发展和当地的人文背景特点,建成具有独特的人文环境的图书馆,在图书馆内部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为读者提供更加舒心的学习环境。
4、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图书馆的管理工作,需要高质量的管理人才对图书馆进行管理。为了提升图书馆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满足工作岗位需要,图书馆需要加大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在培训过程中,需要规范化的培训,通过理论考试、实际操作等形式,检测学习培训效果,达到考核合格的人员才能上岗,积极探索建立工作人员培训的长效机制。在招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时候,可以通过招聘高水平、高质量、高学历的优秀人才,以及热爱图书馆工作,愿意为图书馆事业积极贡献的人,选拔到图书馆管理工作岗位上。在工作中,针对岗位的工作特点,采取竞争上岗的方式,提高工作人员的内在动力。
三、 结束语:
图书馆是传播知识的载体,对人们获取知识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随着科技技术在图书馆的广泛应用,图书馆也在不断地转型升级,图书馆存在的薄弱环节直接关系到图书馆资源的利用率。图书馆涉及的内容很多,除了要满足借阅者的需求之外,还得妥善管理图书和图书馆内的相关设备,提高图书馆图书资源的利用率。为了使图书馆能够更好的为读者服务,图书馆应该从自身实际出发,认真对待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根据读者的需求,依靠信息技术,采取相应的对策,制定具有实践性、创新性、技术化、人文化的管理方式,对图书馆的各个管理方面都进行优化,以读者的需求为根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为读者服务,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方磊.浅谈高校图书馆管理方式创新[J].大观 ,2017(12):206.
[2]林淑湘.试论图书馆管理方式的改革創新[J].黑龙江史志,2015(9):282-282.
[3]苏颖.试论中专图书馆的管理方式创新[J].电子制作,2015(12):253-253.
[4]王晓涵.对信息时代下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创新分析[J].大观,2016(5):199.
[5]马滔,赵学敏.图书馆知识管理对高校图书馆管理的创新分析[J].人力资源管理,2015(9):130-131.
[6]毛文慧.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问题及措施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5(35):39.
[7]刘泽秀.高等院校图书管理工作浅议[J].成才之路,2009(12):50.
[8]王月云.论新时期图书馆期刊管理人员的素质[J].胜利油田职工大学学报,2008(04):30.
[9]李朝霞.加强医院图书管理工作的思考[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5(04):28.
[10]刘佳,周翠芹.浅谈图书管理与和谐社会建设[J].东方企业文化,2007(07):56.
[11]陈万梅.浅谈高校图书管理创新[J].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教务处,2010(33):59.
[12]张平.高校图书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J].广东海洋大学图书馆,2011(02):46.
2297501705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