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锟
摘要:为更好适应国家关于建设节约型机关的政策部署,需要提高对于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的管理力度,以资金池的理念为依据,针对机关的房产收支情况展开系统化管理。通过对机关房产的建设管理,实现对机关房产处置和出租收益的清晰认知,构建“以房养房”的良好循环。基于此,本文将以对整体性治理核心要点的梳理为前提,展开对于政府办公用房整体性治理研究,以实现对于机关办公用房全生命周期的科学化管理,彻底转变我国机关办公用房的艰难处境。
关键词:办公用房;全生命周期管理;整体治理
分类号:F810.6
对于党政机关办公用房而言,其首要前提就是把控好建设关口。为更好解决我国机关办公用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江苏省常州市通过并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市级党政机关办公用房集中统一管理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希望可以以此为依据,实现对于党政机关用房建设的全面管理。针对办公用房的工作范围、内容及要求展开全面系统的管理,在《意见》中明确指出,需要借助“七统一”的模式,展开对单位办公用房的科学管理,以加快推动办公用房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进程。
一、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管理现状
1、管理理念有待优化
(1)在管理过程中过于人性化,缺乏完善的制度意识。第一,无论是机关部门的领导人员还是下辖机构的一些工作人员,他们往往都将办公用房视作自己的私有财产,完全依据自己的喜好进行办公用房管理,导致在办公用房管理的过程中出现严格的人格化管理色彩。第二,相关人员的法制化管理理念严重匮乏,导致在机关工作中存在严重的本位主义现象,也即,所有“公家的事情”都应该由政府全权负责。机关办公用房是一种公共产品,所以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所有经费都理应由政府承担,所有开支都由政府买单,因此部分人员往往不具备节约公共资源的内在推动力。在此背景下,他们可以理所应当地将自己的思想附加给单位,通过强调单位运作中的困难,试图为单位谋求更多的部门利益,而这种利益往往用于私用[1]。
(2)缺少完善的外部监督系统,相关人员的成本意识有待提升。为实现对办公用房全生命周期的有效管理,要求政府提高对于市民的管理力度,通过合理化指引让市民建立对政府建设的充分关注。长期以来,相关人员一直将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管理视作一种机关内部事务,由于对此内容的关注度较高,所以在实际管理的过程中,往往缺乏对于成本的有效控制。
(3)缺乏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的思想,限制了机关后勤服务市场的发展。由于受到思想开放性的限制,导致我国党政机关在针对办公用房实施管理的过程中,没有提前做好全面的规划,尚未建立系统化的整体性治理理念,更未将其应用于办公用房管理过程中。基于管理视角而言,在实施办公用房管理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管理人员过于关注个人利益的问题。
2、管理体制不完善
(1)现阶段,相关部门在制定有关法规时的立法程序过于片面化,使得整体统筹规划效果有待提升,在一定程度上便利了部门的“公器私用”,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使得各部门在工作过程中过于关注部门自身的利益,而忽略了企业和国家的整体利益。此外,由于相关文件的推行时间存在较大的时间间隔,不同文件中对于办公用房管理的条例也存在许多差异,存在过多的黑白地带,且没有明确的操作细则,严重缺乏办公用房管理的整体性,限制了办公用房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发展。
(2)由于管理流程过于细碎,导致在某些环节中的人员责任和权利对应不明确,不能将责任进行细化。观察我国现阶段党政机关用房管理实践可以发现,在管理过程中普遍存在办公用房房屋所有权、处置权、使用權等权利的责任人和实际受益人不符的情况,缺乏明确的权力界限和管理责任。
(3)由于数据管理时的碎片化程度较高,带来了严重的决策分析问题。许多单位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将办公用房视作一种工具,因此未能针对办公用房实施科学管理,未能充分关注图纸档案资料管理和产权登记等信息,相应的基础性资料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2]。
3、管理基础相对较差
(1)由于受到社会购买服务引入程度的限制,使得单位对于办公用房的管理效率较低。无论是前期策划过程还是后期运营阶段,相关管理人员都未能提高对于基础工作的充分关注,在资产管理的过程中未能做到账目和实际设施一一对应,使得专业化管理力量存在严重的缺失。现阶段,我国尚未建立开放性的机关不动产管理市场,相关服务的质量有待提升,只能通过各种社会中介力量展开对于办公用房的高效管理,因没有明确的制度依据,只能借助各类市场化手段实现对于办公用房的有效评估,同时,也缺乏完善的监管机制,不能针对各类技术指标展开系统化的管理。
(2)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其差距表现在办公用房建设和运营管理全过程中的各个阶段。从整体上看,我国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普遍较为落后,在办公用房运营管理过程中通常采取事后维修的形式予以管理,而管理团队则往往由物业公司担任(此处所提到的物业公司一般由事业单位改制而成)。
(3)基础管理水平有待提升,党政机关的基础管理能力难以适应时代发展,未能与时代发展趋势相结合,展开对办公用房的定期盘点,缺乏良好的制度依据[3]。
二、推动办公用房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策略
1、提高对于权属管理的关注,正视在实现办公用房全生命周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清晰明确的条例,确定办公用房权属登记的具体要求。
如果由于某些特殊原因无法进行登记,则需要通过权属备案的形式予以管理,将主管部门和办公用房使用单位的责任进行细化,构建专门的党政机关办公用房清查盘点模式,通过完善的信息统计报告和档案管理制度,在国家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上上传办公用房的相关信息,在最大程度上保障资源共享。要求针对党政机关的所有办公用房信息进行登记,通过系统化的权属管理,采取科学的管理审批形式,实现对各党政机关用房情况的合理化调配,针对办公用房的调配情况予以科学规划,同时明确调配过程中所需的条件,确定具体的调配操作流程。对机关领导的办公用房、新配置办公用房等多种类型的办公用房进行科学记录,并结合人员调配情况予以调整[4]。
2、积极关注国有资产,让国有资产实现保值增值,展开对于资产的高效管理。借助“三个强调”的形式,通过对责任流程、管理途径和服务对象等内容的强调,在最大限度内盘活国有资产。
3、严格落实《意见》的相关要求,以实现集中化的统一管理,积极推进“七统一”建设。
以《意见》的纲领为指引,将具体的细则进行完善,并提供相应的配套制度,借助规范化的实施方案,将工作责任进行细化落实,以提升办公用房统一化管理的有效性。
4、统筹兼顾,在不同部门之间形成合力。
要求积极强化与国土、财政、规划等多个部门的联系,通过系统完善的配套设施,让政策推广中的重难点问题得到妥善解决,以实现对办公用房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同时,需要积极提升科学统筹力度,让办公用房管理的有效性得到充分提升。
5、建立相应的制度,以实现对办公用房的常态化管理。
要求制定针对性的考评机制,让办公用房管理工作得以实现常态化发展。
同时,不断优化办公用房的监管体制,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推动办公用房管理模式的发展。此外,要求积极落实问责机制,促进责任的细化落实,以制度为依托,实现对于办公用房的集成化管理[5]。
结束语:笔者在深入了解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管理的前提下,探索了办公用房整体化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阻碍,明确了在推动办公用房全生命周期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在新时代背景下,借助“七统一”的形式推动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管理建设,让办公用房實现全生命周期管理,通过全新的管理模式,辅之以科学合理的制度体系,以信息化技术为依托,表现出十分良好的应用价值,可以进行深入推广,以推动我国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进程。
参考文献:
[1]余和平.牢固树立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 全面推动城乡建设管理提质增效[J].新西藏(汉文版), 2020, No.136(10):25-27.
[2]张晓卯.整体性治理视角下的节约型机关建设研究——以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管理为例[J].中国行政管理,2020(06):13-18.
[3]周海兵.聚焦解决重点难点问题 切实加强土地全生命周期管理[J].新湘评论, 2020, No.297(21):34-35.
[4]王晨昊,黄建.构筑漏洞情报机制 推进漏洞全生命周期管理[J].中国金融电脑, 2020, No.374(09):78-81.
[5]邱峰,谢思佳.利用信息化手段推进办公用房创新管理[J].中国房地产,2020(19):63-65.
1384500520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