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宇 陶新兆 赵根波
摘 要:煤化工生产是石油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内容,这一环节存在诸多危险点,所以需要切实做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完善安全生产管理机制。本文从煤化工特点入手,讨论煤化工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如何提升煤化工生产安全管理工作质量,希望对相关研究带来帮助。
关键词:石油煤气化;炼化生产煤化工企业;安全管理
分类号:D631.6
近年来,全社会高度专注生态环保問题,为了达到节能降耗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目标,需要减少煤炭燃烧。因此,当前煤化工企业必须转变生产模式。不过在煤化工生产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作业人员缺乏安全意识,导致生产过程中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导致操作作业人员操作不规范等,这些都是安全生产管理对煤化工企业的影响。在煤化工期间要求企业强化管理,分析煤化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之后系统制定整改措施,这样才能确保煤化工企业的安全健康发展,以下对相关内容进行分析。
一、煤化工特点
1.安全隐患较多
在煤气化期间由于工序和流程较为复杂,所以质量要求要比其它工程更高。为了保证煤化工的顺利进行,需要施工和作业期间严格遵守相关规定。与此同时,煤气化具有程序复杂、工期短等特征,比如物料泄漏量大容易发生火灾与爆炸,所以要控制煤气化、合成氨、甲醇、加氢、煤制氢、气分、烯烃、乙二醇、醋酸、储运等流程中设备与管线的泄漏量,为了确保如期完成,要求切实做好人员培训工作,让施工人员掌握科学的施工技术,进而确保煤化工生产具有安全性[1]。
2.工程质量标准严格
在煤化工当中普遍在高温高压条件下作业,并且部分材料具有易燃、易爆等特征,由此存在较大安全隐患。要求施工人员作业期间树立高度的安全意识,而管理人员也需要发挥自身作用,严格遵守相关制度,全力保障作业人员安全。此外,要求相关管理人员进行全面监管,做好产品质量验收工作。
3.施工难度较大
煤化工的工序较为复杂,要求作业人员掌握多方面知识和技能,因此施工人员作业期间必须提升自身的技术能力,加强自我学习,定期参与煤化工企业培训工作,更好地服务于煤化工企业发展。此外,在施工和作业期间,要求不同部门和相关作业人员积极配合,以保障煤化工企业利益为目标,确保规范生产[2]。
二、安全生产管理对煤化工企业的影响
对于煤化工企业来说,安全管理是重要工作,需要采取动态化管理模式,主要目的在于对人员、环境,加强监管,确保企业处于安全生产状态下。目前煤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不仅影响到其建设效益,更关系到社会的发展。由于燃煤是煤化工企业生产的主要原料,所生产的产品多数具有易燃、易爆特点,并且部分产品带有剧毒,在产品生产、运输等环节对环境和设备要求较高。因此,需要作业人员在各个环节切实遵守相关规程,避免安全事故发生,这就要求煤化工企业切实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确保设备的稳定运转,避免有害物质泄漏。
三、煤化工中存在的问题
1.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
当前部分煤化工企业存在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问题主要原因在于安全意识较为缺乏,或者部分煤化工企业制定了完善的管理制度,但是在实际执行中流于形式,普遍为了应付上级检查,由此埋下较多安全隐患,也无法保证煤化工产品质量。此外,在煤化工作业过程中部分人员存在随意性、专业性不足,导致现场管理难度加大,并且后期未能细化奖惩机制,导致作业人员专业能力提升较慢。
2.安全管理难度大
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市场环境日益复杂,使得煤化工企业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在煤化工的过程中,需要专业人员参与,而部分煤化工企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一些人员未能定期参与培训,导致工程质量无法得到保证,也加大了安全管理难度,比如设备与管线组件的控制泄漏的应急处理质量不高,造成成本浪费,埋下诸多安全隐患。
3.安全管理意识缺乏
当前煤化工企业对安全生产问题普遍重视,然而依旧存在部分管理者重视生产效益、忽视安全环境建设的情况,比如开展安全保卫工作时不能及时察觉煤化工企业存在的安全隐患,安全人员在实际安全管理过程中流于形式,导致安全管理规范未能发挥真正作用。从作业人员的角度讲,也存在未佩戴安全设施或者不重视作业环境等情况,由于思想松懈埋下诸多安全隐患。因此煤化工企业要想实现健康发展,必须在根本上对安全管理工作加以重视。
4.管理责任未能真正落实
在企业开展安全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安全管理人员发挥其自身作用,确保各个生产环节遵守相关规定,避免发生安全事故后无法追究相关责任,损害相关人员利益。不过一些煤化工企业未能设置专门的安全管理人员或者开展安全管理工作中不够深入,没有日常化的对煤化工企业各个车间和设备进行详细记录,导致出现问题后相互推卸责任。
四、如何提升煤化工生产企业的安全管理质量
1.提升安全素质
在煤化工期间管理人员需要严格把控生产环节,具备高度的安全生产意识,以此开展好安全管理工作,提升产品质量。具体说来:煤化工企业管理人员需要定期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使其具有安全生产意识,明确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并积极配合管理人员工作,以此营造良好的生产氛围。
2.做好人员培训工作
煤化工企业需要对新入职人员和老员工制定不同的培训措施,确保在岗人员素质过关,带证上岗。在开展培训工作的过程中需要系统传输操作流程、故障处理方法,全面提升作业人员处理突发情况的能力,后期要对培训人员进行系统考核,将考核结果与薪资挂钩,通过以上措施可以确保全体人员更加重视煤化工安全生产工作[3]。
3.健全管理体系
煤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质检人员必须全面遵循相关法律规范和安全生产制度,在实际工作中能够把握煤化工问题要点,发生任何问题可及时采取措施解决,同时施工人员要积极配合现场管理人员,保证规范操作,细致的进行现场检查,之后由管理人员做好相关记录并备份,为后续设备的维修保养和问题处理提供参考。
4.加强仪器设备检查
在煤化工企业当中,工具、设备、仪器的安全管理十分关键,如果硬件设施存在问题将埋下安全隐患,所以要求煤化工企业加强相关资金投入,定期更新和维修、仪表和安全检测仪器,比如硫化氢、一氧化碳泄漏报警仪、可燃气体报警仪,之后确保装置大连锁保护,一旦设备运行异常或者作业人员违规操作可发出警报,启动连锁,避免人员伤害事故和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比如工作人员需要定期检查仪表的运行情况,通過仪表的自动化监测能够为安全生产保驾护航,避免作业员工检测不到位埋下的安全隐患。
5.加大设备检修力度
在我国工业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生产工艺也在不断更新,不过在煤化工设备多年运转后,依然会出现振动、异响和仪表指示不准确等问题,加之操作人员存在误操作情况也会导致各种安全事故出现,因此煤化工企业要定期开展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工作,不能只关注市场行情而忽视机械设备的养护作业,一旦长期带病作业必将埋下诸多安全隐患,比如做好液化气水罐管理、高压瓦斯线管理[4]。
6.全面提升应急救援水平
发生火灾爆炸等事故后,要求煤化工企业及时启动应急预案,最大程度抢救生命财产,降低经济损失。一方面,要求煤化工企业制定完善的应急救援体系,其中要涵盖安全消防部门、医疗部门、生产中心、后勤管理中心,并结合煤化工企业实际情况完善应急预案,采取分级管理的方法;另一方面,要求企业管理层以及基层工人定期学习和培训,使其具有安全管理和安全生产的意识。煤化工企业还需要定期开展应急演练,通过该措施提升全体人员的自救能力锻炼,其心理素质,进而在危险环境下最大程度减少人员伤亡,要求各班组人员定期参加之后对应急演练情况评价指出不足,并不断改进。此外,在日常安全管理过程中,需要指导生产人员熟练使用各种防火器材以此及时处理各种安全生产事故,降低企业财产损失[5]。
7.实行动火作业预申报
在煤化工企业多年安全管理在实践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动火作业,这是由于动火作业具有频繁性和不确定性特点,特别是在维修环节存在诸多危险性,每个生产装置上都有数量庞大的密封设备,存在着有害物质泄漏的情况。与此同时,装置上安装了大量排气阀也可能出现易燃易爆气体溢出的情况,一旦遇到明火就会出现爆炸,因此在化工装置内禁止明火作业,进行电焊等动火作业时必然存在风险。近年来,我国石化和煤化工企业发生的安全事故中,由于动火作业导致的爆炸案例较多,所以必须执行动火作业预申报。通过科学的管理方式减轻维修作业难度,提升安全性。具体说来,一方面,非生产急需临时动火作业时,要结合煤化工装置的性质,不限制作业时间,由安全中心和装置安全员监控动火作业数量与级别,可在一周内1-2天时间有计划的进行检修;另一方面,如果可拆卸装置,或者能够保证不在易燃易爆区域动火则尽量减少动火。此外,在动火作业前提必须科学制定作业计划上报,安全管理小组以及环保部门经批准后方可实施,通过上述管理措施能够提升临时动火的安全性。
8.做好外协保员队伍安全管理工作
近年来,我国煤化工行业飞速发展。传统的设施检修模式也发生了变化,不仅体现在信息化技术和机械设备的利用,同时外协保员队伍也在煤化工企业发展重要作用。外协保运队在在作业现场检修的过程中需要接受煤化工企业安全管理部门的监管,然而部分外协保员缺乏安全意识,将全部重点放在任务完成方面,可能存在违规操作情况。加之现场作业人员较多、设备分布点多面广,不利于现场监管工作开展。针对上述问题,要求全面加强外协保运队伍的监督管理,制定相关制度,并定期对外协保育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使其服从现场管理,做到规范维修。
9.完善安全监管机制
为了全面改善煤化工企业的生产环境需要不断完善监管机制,确保煤化工企业的规范生产。一方面,由于煤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需要利用大量化学物品存在一定的危险性,而所制定的安全监管机制必须要以降低安全事故为前提;另一方面需要加强安全风险管理,制定不同层次的管控措施,消除安全隐患,以此降低事故发生。所以在开展安全监管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制定不同等级的管理机制,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并且在开展安全监管工作的过程中必须辨别风险源,以此加强源头管理,制定相关应急预案,确保在事故发生后及时抢救员工生命财产,减少企业损失。
此外,需要对危险物料以及工艺加强监管。在危险物料监管方面,煤化工企业当中的化学品、油品含有一定毒性,需要安全管理人员对该类物品进行评估,也就是结合危险程度设计管理措施。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也需要利用催化剂加快化学反应速度,不过催化剂的稳定性偏低,对存放方式要求较高,这就要求针对不同类型的催化剂提供存放环境,使其处于稳定状态下。此外,在使用化学用品时也要严格遵守相关标准,使用后期对反应物料以及容器回收处理,以此避免环境污染问题。在危险工艺监管过程中利用合成技术所生产的乙二醇、甲醇等化学品,所使用工艺存在差异性反应过程也不同,所以需要对不同的生产环节,危险程度加以辨别,排除安全隐患。
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部分煤化工企业对安全问题重视不足,未能制定完善的管理机制,威胁了作业人员安全,也不利于企业自身的健康发展。为此,新时期要求煤化工企业完善管理机制,定期进行人员教育和培训,全面加强施工和作业管理,提升作业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后期要加强仪器设备检查和检修工作,进而推动我国煤化工工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罗克俭,陈涛. 浅析石油炼化生产企业中的安全管理意识[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2(10):3512.
[2] 陆磊. 石油炼化企业自主管理对安全生产影响浅析[J]. 现代企业文化,2018,22(17):167.
[3] 黄辰. 石油炼化建设企业安全管理方法的实践路径[J]. 化工管理,2019,15(17):97-98.
[4] 郑海蓉. 关于石油炼化企业生产计划优化探究[J]. 商情,2018,22(16):144. [5]权金. 煤化工行业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33(5):783-784.
3300500589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