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会会
摘要:我国国民经济体系内,工业企业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无论是安全生产,还是安全管理,都属于推动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受企业高度重视。近年来,随着工业化企业规模扩大,为了降低安全事故发生概率,做好事故风险防范,有必要基于风险分析理论,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工业安全管理,从而提升工业安全管理效率。
关键词:风险分析;工业生产;安全管理
引言:工业企业生产活动中,对其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详细分析,就是对作业活动和设备设施潜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充分研究,针对不同风险采取针对性的控制措施。风险分析的重点应当是对企业内所有作业活动和设备设施做出研究,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确定风险发生原因,落实岗位责任,按照不同风险等级提出管控措施,从而防患于未然,降低安全事故发生几率。
1.工业安全管理中风险分析现状
从工业企业发展开始,企业就高度重视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国家与地方政府颁布了安全管理政策,为企业安全管理给予大力支持。随着风险管理和风险分析方法的应用,企业工业安全事故发生概率有效降低,这对工业化发展起到积极的价值。企业安全管理模式将不断优化,相应的风险分析方法也会不断丰富,如今工业企业致力于风险管理体系的确立,以风险分析作为核心,为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必要保障。虽然我国在风险分析应用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针对风险分析的实际应用情况来看,我国风险分析还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业发展有一定差距,在分析中存在弊端,很多理论内容都是国外引进的,不利于本土企业的直接应用。从工业安全管理实践来看,企业风险分析层面较浅,没有对潜在风险做出前瞻性预测,风险评估不够全面。不仅如此,企业多数将重点放在了风险发生后的补救措施方面,或者是对事件进行经验总结,导致风险分析的实际应用价值难以提升[1]。
2.工业安全管理中风险分析内容
分析工业安全管理过程中的风险分析内容,主要包含以下几部分内容:(1)对工业系统自身的完备性做出分析,探究系统是否存在缺陷问题。针对系统安全性能做出评估,确保系统在性能方面的完备性,比如系统中机械设备和工业设施是否有缺陷,在系统运行期间是否有故障发生。可以说,完备的系统是实现工业安全管理的重要基础。(2)对工业系统流程做出风险分析,从系统材料的投入阶段开始,一直到产品最终输出,应确保整个过程没有潜在风险项,比如材料质量需经过严格检测,工艺流程应经过严格的监控,人员的操作行为经过有效约束。(3)针对工业系统关键指标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在上述两方面工作完成以后,切实了解工业系统内的重要管控点,找出潜在风险,以切实有效的办法做好风险防范,将项目风险限制在可控范围内[2]。
3.风险分析在工业安全管理中的实践应用研究
3.1明确风险分析的应用步骤
3.1.1确定工作内容和步骤
工业安全管理中,风险分析属于一项系统化工作,需要经历漫长的发展历程,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风险分析结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为了加强安全管理,应确立风险分析管理体系,并明确风险分析需要经过的步骤,确定相关工作内容。这一过程中,应确定风险分析范围,科学选择材料设施,从时间与空间两方面入手,确定潜在风险,针对潜在风险提出针对性预防措施,节约风险管理成本,实现对管理资源的优化配置。
3.1.2及时发现并确定风险
风险的发现和确定是工业企业风险分析与安全管理的核心,也是风险分析的开始。从工作内容方面分析,风险分析中包含辨别风险内容和确定风险两方面。风险辨别时,应针对所有潜在风险进行筛选。实际上,对于工业系统而言,所有对系统生产造成安全问题的因素都被称为风险因素,不同的风险因素会有不同发生可能性,所产生的危害程度也会不同,风险分析的重点在于针对严重的风险因素作出研究与分析,使风险识别更加准确。识别风险因素后,还要确定风险,通过风险的科学辨别,找出风险因素,对其潜在有害程度进行评估。比如针对风险因素,将其划分为微风险(T)、低风险(L)、中风险(M)、高风险(H),根据风险因素分类确定风险程度评估标准[3]。
强化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做好风险源的有效辨识。从企业员工入手,提高其危险辨识能力,根据企业生产标准化要求科学编制安全检查标准,编写安全检查表,保证内容详实,管理部门应对各部分的巡检或者专项检查执行情况做出监督考核。针对事故隐患采取分级管理的方法,争取做到防患于未然,将事故扼杀于摇篮中;针对重大隐患采取招标的形式,充分利用基层技术工程师和行业专家资源,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强化人员安全意识,提升安全技能水平。对于过去企业日常检查中存在的管理问题,这些问题往往只是走形式,建议按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制定关于设备设施的检查标准,以完善的制度与标准实现企业安全生产与风险分析。
3.1.3拟定风险防范对策,做好信息反馈
发现风险程度较高的因素后,针对风险项提出防范措施或者改进对策。工业安全管理风险防范对策的拟定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降低风险发生概率,采取预防性措施,将风险问题扼杀在摇篮里;另一方面,降低风险发生后的损失程度,这属于限制性措施,主要针对风险事件之后的补救工作,尽可能的减轻风险带来的经济损失。无论是预防性措施,还是限制性措施,都是为了防范风险。整个风险分析的过程中,信息反馈是最后一步工作。风险分析与方法,一方面需要依靠技术人员的经验和知识积累来判断,从而做出科学预测;另一方面应根据工业生产现场的实际检验,在安全管理工作中采集风险信息,及时做出反馈,总结经验,不断丰富风险管理体系,推进工业安全管理工作的进步。
3.2實施PDCA持续改善安全管理
PDCA中,P指的是计划,即确定目标与活动计划;D为执行,即执行计划中的内容;C为检查,总结计划结果,注意效果,通过检查找出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A为行动,就是对结果的处理,处理之后将成功的经验加以推广,对失败的经验做出总结分析,最后再将未解决的问题放入下一个PDCA循环体系中。PDCA不是只运行以此,而是要周而复始的对企业生产进行风险分析,实现其对安全管理的意义。比如持续改进企业安全管理工作,对员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在教育中发现内容不够全面,那么下一次的教育内容就会做出改进。
3.3做好工业企业安全评价分析
近年来工业企业开始广泛应用安全评价工作,随着评价体系的健全和风险分析效率的提升,安全评价在工业安全管理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体如下:(1)安全评价方式呈现出多样化的转变趋势。企业在安全评价时一般具有完整的参照标准,不同企业结合自身需要作出改进,比如中石化整合安全性评价方式,使危险性与可接受操作、道氏风险指数相互贯通,确立了一套可以根据不同评价对象提出方法的评价体系。(2)评价范围不断拓展,根据企业近期开展的安全评价活动进行风险分析,科学开展安全评价活动。安全评价前期阶段,以生产设备为评估重点,随后对生产工艺做出考量,比如由生产系统单方面评价转为基础性评价,提升工业安全评价工作的可控性,在降低安全事故发生概率的同时,帮助工作人员排查隐患,提高工作的安全性[4]。(3)实现风险控制能力的诊断,即安全考评。对于工业企业来说,风险控制能力是可以反映出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企业通过安全考评能够实现对自身风险控制能力的有效诊断。考评结果是否真实,能够有效反映工业企业在安全管理方面的水平,重点在于制定考评标准。要求考评标准在制定时参考相关原则,比如分级考评原则,逐级形成制约机制,以风险管理模式为基准,明确企业安全管理要求。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工业企业安全考评权重,根据企业安全管理的实际情况编制安全考评表。
3.4严格执行事故调查程序,找出深层次的事故原因
企业生产过程中,事故调查是掌握事故发生、发展、原因的重要工作,也能从中了解事故带来的经济损失,经过调查掌握事故发生事实,以此为基础分析事故产生原因,做好责任分工,对相关人员提出处理意见,也对未来事故的预防提出防范措施。科学建立生产事故调查流程,做好事故调查分析,特别是对未遂事故作出分析,寻找设备设施方面的安全隐患,提出整改要求,强调设备的自身安全。深入了解事故发生时在管理方面的原因,努力防范事故,采取针对性措施提升工业生产事故调查质量,避免后续生产中再次出现类似事故。
3.5工业企业风险监控与安全预警技术的应用
对于工业企业来说,任何一种有风险作业的产业,在产品生产期间都要做好风险分析工作,同时采取应急预案措施,在风险管理期间,将风险监测作为首要步骤。风险监测就是对风险信息加以采集,风险主要可以分为静态风险和动态风险两种,均可通过人工或计算机采集风险信息。为降低成本,企业会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对存储的工业物料随机抽样,特别是对化学物品进行信息采集。一般情况下,企业会安排工作人员抽样检查化学物品,采用人工与计算机相结合的方式完成风险排查,降低风险来源,收集物料存储期间的风险信息。在风险识别和管理工作中,人们将风险排查后的数据上传到计算机内,经过大数据分析发现,有的风险具有严重风险性,有的风险是十分常见的,对于不同的风险信息做出分类,分类后再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比如对隐患严重的设备,应第一时间识别风险源,做好风险排查,尽可能的消除风险,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风险信息的传输与存储分析。对风险信息进行妥善分类后,还应对其进行存储和传输,将信息通过企业内部局域网上传,完后才能信息终端存储。安全检查人员将信息汇总处理,最后上传到数据库,以便日后做参考,有的风险信息可以作为学习资料,丰富企业生产经验。制定风险预警机制,给出事故风险预警提示,使工业安全管理的风险分析工作更加合理化。预警工作的开展不仅要依靠专门人员进行预警,还要得到企业员工的高度重视,当企业在安全管理中发现重大风险隐患,要求企业在发布风险预警信息的同时,在所有员工心目中树立风险防患意识。风险预警是一种对风险的预防性工作,即在风险发生前树立预防心理和风险意识,提高企业生产安全系数,促进企业安全生产。做好工业安全动态监控,该部分工作属于动态风险的监控与分析,这样的安全动态管理应建立动态管理机制,以先进的设备完成风险信息采集、分类、传输,通过安全管理措施的应用,及时分析风险信息,实现风险的预估与评价。风险动态监控需要依靠工业安全管理的优化调整,并在政策的支持下企业制定风险预防措施,规范生产作业。
总结:总而言之,在当前我国现代化工业生产安全管理中,风险分析发挥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不仅关系到企业生产效率的提升,也关系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增长。虽然我国工业在风险分析方法的应用方面存在不足,但我们要充分意识到风险分析的应用价值,做好风险识别与评估,拟定风险防范对策,发挥信息反馈的作用,挖掘风险分析的应用价值,为工业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参考文献:
[1]夏侯振宇,杨华.钢铁企业工业信息安全风险分析和防護对策探讨[J].江西科学,2021,39(02):374-380.
[2]叶佳阳.核电厂大修期间工业安全风险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1(10):143-145.
[3]余明明.工业互联网安全风险分析及对策[J].数字技术与应用,2021,39(02):190-192.
[4]张敬磊.风险分析在工业安全管理中的有效运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0(11):16.
1006501186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