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松
摘 要:根椐WHO2017全球结核报告,在全球七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中,中国排名第三,可见中国结核病防控任务艰巨。同时耐多药结核病仍然是一项公共卫生危机和卫生安全威胁。WHO估计,有60万利福平耐药新发病例,其中有49万耐多药结核病患者。这些患者中近半数来自印度、中国和俄罗斯。2017年11月18日,北京青年报报道,湖南桃江县第四中学暴发结核病聚集性疫情,也给中国的结核病防控工作敲响了警钟。
关键字:结核病;高校;预防
中图分类号:R181.3;R52
高校是人群高度集中的场所,具有人员密度大、相互接触密切的特点,并且学生是联系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媒介,具有较大流动性,一旦有传染性肺结核病例发生,容易造成传播流行。今年高校学生肺结核的年发病率高于全国同龄人群水平,是高校学生因病休学、请假的重要原因之一,严重危害学生身心健康,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因此高校结核病防控工作尤为重要
一、高校结核病流行现状
1.发病率。随着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的开展,我校报告结核病发病率呈缓慢下降趋势,近四年发病报告总计5例,3例肺结核病例,2例结核性胸膜炎病例。
2.发病时间。根据全国统计情况来看,结核病发病时间主要在第二季度(3-5月),其中4月份最高,其次为3、5月份,12月份最低。但是我校发病时间没有明显规律,各月份具有发病病例。
3.性别比较。我校男女比例为1:3,从我校近四年的5个病例来看,全部为男性病例, 且病例来源自同一宿舍楼。
二、高校结核病流行的影响因素
1.学生之间在一起学习和生活,不仅相互间接触密切,而且接触时间较长,学生中一旦出现肺结核病患者,若早期未发现和控制,很容易在校园内造成结核病的传播流行。
2.学生正处在发育阶段,再加上学习负担重、压力较大、精神过度紧张,再加上一些大学生生活不规律,经常熬夜、抽烟、体能锻炼较少、饮食不健康等因素的影响,都会导致自身免疫力下降,容易导致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
3.学生对结核病防治知识了解较少,自我保健意识较差,不能及时做好预防措施,这也是导致结核病在学校流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4.很多学生患结核病体征不明显,症状不够典型,容易被误诊,甚至部分同学无症状,只是体检时才发现患病,这部分同学因未能及时被发现、尽早隔离,耽误了最佳治疗时间,成为隐性传染源。
三、学校结核病防控措施
1.把好新生入学体检关。高校新生来自全国各地,且高中学习生活处于高度集中状态,再加上有的学生缺乏体育锻炼,自身抵抗力较差,容易患疾病,一旦出现结核病就很容易在校园传播,甚至流行。所以,把好新生入学体检关非常重要。入学初就做好新生的结核菌素(PPD)试验和拍摄X射线胸片,对结核菌素(PPD)强阳性者采取进一步的检查措施,对强阳性者进行预防性投药,同时要跟踪强阳性者,随时进行疾病的监测,预防结核病的发生和传播。
2.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全国结核病防治手册》。《手册》明确提出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要以控制传染源为重点。学校要加强对结核病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配合卫生部门,制订符合本校实际情况的结核病防治对策和措施。
3.配合當地卫生部门做好风险筛查工作。学校每发现一例结核病例,都要对该患者做好休学、请假等管理,并要做好密切接触者的筛查,对该病例的同班、同寝、寝室同楼层等其它接触者进行结核菌素(PPD)试验和拍摄X射线胸片,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患者经规范治疗后康复返校,需要持结核病防治机构的康复证明方可复学。结合我校近四年的发病病例都集中在同一宿舍楼这一特点,对该栋宿舍楼的全部学生进行了高风险筛查,通过结核菌素(PPD)试验和拍摄X射线胸片方式,来发现是否有潜在隐患。
4.加强对学校师生的健康教育,提高学校师生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认知水平极为重要。要根据学校师生的特点,以3月24日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为契机,开展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和健康教育活动,通过健康教育使大学生对结核病的危害及预防有一定的认识。要利用各种宣传方式普及结核病的防治科普知识。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多开窗户通气、勤晒被褥、限酒、戒烟、不随地吐痰等。注意劳逸结合、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坚持体育锻炼,合理饮食,生活规律,保持好心情,这样可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5.建立健全的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制度。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结核病的防控,成立结核病防控的组织机构。高校应根据本校的特点,结合工作实际,制定结核病防治工作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传染病疫情监测制度、发现与及时报告制度、校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方案。做到分工明确、专人管理、责任到人、落实到位、经费保障,要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合作,从而有效达到预防和控制结核病在学校传播的目的。
6.充分发挥学生社团、志愿者组织在学校结核病防控中的作用。让大学生参与到校园结核病防控工作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大学生思维活跃、兴趣爱好广泛,积极性高,参与性强,可以充分发挥大学生在结核病防控工作中的作用,培育建立大学生参与结核病防治志愿者组织,能够高效的在学生中进行结核病防治知识的推广。也可利用新媒体手段,如微信公众平台、短视频等工具普及结合防治知识,提高结核病知识普及率,增强普通人群自我保健意识。
综上所述,结核病是一种传染性和死亡率较高的疾病,高校人流密度大,一旦有传染性的肺结核病例发生,极易造成传播流行,严重危害学生身心健康。为了保障青年学生在校期间身体健康,顺利完成学业,制定出符合高校现状的结核病防控策略,控制结核病在校园内的发生和流行非常必要。
参考文献
[1]赵黔川.健康教育在疾控中心结核病防治工作中的应用.人人健康,2017年01期
[2]张凤梅,时延利,徐恒戬.高等学校肺结核防控策略探讨.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6)
[3]沈鑫,潘启超,肖和平.结核病研究新进展.上海预防医学,2016(3)
[4]孙洪林.高校校园结核病防控薄弱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社区医学杂志,2016(20)
[5]路希维.学校结核病爆发控制策略研究进展.中国防痨杂志,2013(9)
2562501186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