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技术(1)

2021-03-16 17:54王毅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 2021年9期
关键词:防治策略水利施工混凝土裂缝

王毅

摘要:水利工程施工周期长、技术要求高、提升施工质量难度大。混凝土为水利工程核心材料,其凝结质量关乎水利工程整体质量,实际施工进程中,易受外界因素影响,如温度、操作等,其凝结冷却后出现裂缝较为常见,难以保证水利工程防水效果,对水利工程使用质量及年限造成严重影响。因此,需根据项目实际状况,对混凝土施工中关键点予以把控,进行针对性防治,避免产生裂缝。

关键词:水利施工;混凝土裂缝;防治策略

中图分类号:TV544

引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我国水利工程数量及规模均呈上升趋势,对其质量要求愈发严格,当前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应用较为成熟,但受各类因素影响,其裂缝问题仍为困扰施工的主要原因,使水利工程质量存在不确定因素,不利于水利工程持续性发展。文章主要阐述混凝土裂缝防治必要性,分析裂缝类型及形成因素,给予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为水利工程混凝土裂缝防治提供参考。

一水利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形成原因

1施工材料质量问题

在水利工程施工過程中,一般情况下都会用到大量的水泥、砂石来共同配比成一定比例的混凝土,水泥和砂石这些原材料的质量将直接决定混凝土的质量。如果水泥、砂石的质量不符合相关的施工标准的话,比如水泥的强度不符合使用规范,或者水泥在存储过程中出现受潮和过期等问题,会直接导致混凝土的强度无法达到水利工程的设计目标和使用标准,此时的混凝土即使使用了也会产生大量的裂缝等质量问题。

2施工技术问题

造成水利工程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包括外界气候因素导致的水分蒸发的加剧以及水泥和砂石的配比不合理等因素,但是施工技术的熟练程度也是导致水利工程中混凝土出现裂缝的主要原因之一。常见的施工技术问题包括在水利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对混凝土所采取的搅拌振实操作等,如果这些技术操作不够熟练或者存在一定的缺陷与漏洞将会直接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等质量问题。

3混凝土材料的配比问题

相较于原材料的质量和规格,不合理的原材料配比所形成的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也会存在一定的裂缝等质量隐患,水利工程项目所使用的混凝土都需要经过严格的配比才能够投入使用,如果配比的原材料比例不符合标准,很容易导致裂缝的出现。

二水利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类型

1干缩裂缝

干缩裂缝通常出现在混凝土养护两周后,混凝土在外界因素影响下,其内部水分损失较多,造成严重形变,其内部湿度变化较小,其形变程度越小。此类型裂缝多以网状细小裂缝呈现,其宽度约为0.05~0.2mm,针对较薄梁板中,主要以短向延伸分布。干缩裂缝降低混凝土渗透能力,进一步损伤钢筋,使混凝土承载能力、持久性大幅度下降。形成此类裂缝的因素较多,如水泥成分、剂量、水灰比等。

2施工裂缝

混凝土施工程序较多,施工技术要求较高,历经制作、脱模、运输等多个环节,受隔离因素影响,出现多形态裂缝,如横向、竖向、水平等,其主要由于浇筑之前未浸透、模板与混凝土粘连、堆放位置不当、拆模振动较大等均可形成裂缝。

3沉陷裂缝

沉陷裂缝形成因素较多,如地基结构不均衡、填土不充实等,尤其在冬天模板放置于冻土层上,随着气温升高,冻土层逐渐解冻,产生不均衡的沉降,使混凝土形成沉陷裂缝。此种裂缝呈现为贯穿性裂缝,其实际延伸状况与沉陷成正比,温度变更对裂缝的宽度影响不显著,待地基形变稳定后,其沉陷裂缝也定形。

三水利施工中混凝土裂缝防治

1做好设计,保证规范施工

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应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做好设计,以此为基础形成合理施工流程,确保施工顺利完成。在设计过程中,相关设计人员应严格把控各个要点,对容易出现裂缝的部位应做到重点关注,采用有效的控制手段来预防与处理裂缝,从根本上减小裂缝产生率。另外,还应做好配筋加固方面的设计,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设计相应的施工工艺,确定与配筋加固相关的操作规程,在最大程度上减小配筋造成的不利影响,避免配筋加固时产生裂缝等问题。

2做好定期检查,加强实时防控

在水利施工中,应对裂缝进行实时检查,在已经达到凝结以后,通过观察确定是否产生了裂缝。如果发生裂缝,应立即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有效处理,比如,对于深层和贯穿裂缝,应在凿除后重新进行浇筑,而对于表面裂缝,可通过直接浇筑来找平;施工中应对正常的凝结过程加以严格管控,根据凝结的实际情况做好养护。通常情况下,在凝结的初期,结果内部拉应力相对较小,可通过增加一定的内温来提高拉应力,确保内外拉应力能够保持一致。这一过程可通过覆盖塑料膜与定时洒水来实现,操作方便,比较简单。

3按照施工规范要求做好混凝土配合比的设置在混凝土施工中,对材料及其配合比都提出了十分严格的要求。为防止裂缝产生,选择材料的过程中,应优先考虑优质的原材料,包括水泥和砂石都必须满足相关规范提出的要求。在确定混凝土配合比时,应严格按照相关规范确定混凝土的水灰比。如果施工时所用骨料的收缩性相对较大,应适当提高一定水灰比,达到预期的凝结效果;在选择外加剂时,建议优先考虑活性材料,如粉煤灰等,以此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缩小内外温差,避免裂缝产生。在必要的情况下,还可通过增加配筋来增强混凝土结构拉应力,确保内外部的拉应力达到平衡,防止裂缝的产生。

四结语:

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施工质量对其工程整体质量较为关键,若其施工中出现裂缝,易造成工程坍塌、渗透等不良状况,使水利工程价值难以发挥。施工进程中,应根据实际状况,对其施工各环节加以控制,在易出现裂缝部位,应制定针对性防治措施,避免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保障水利工程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金欣.水利施工中混凝土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及防治技术[J].河北农机,2019(08):33.

[2]张士兵.水利工程施工中控制混凝土裂缝的技术分析[J].科技与创新,2019(14):62-63.

[3]董凌伯.水利工程施工中控制混凝土裂缝的技术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19):197.

[4] 郤连义.水利工程施工中控制混凝土裂缝的技术探讨[J].四川水泥,2018(11):166.

2994501186248

猜你喜欢
防治策略水利施工混凝土裂缝
桥梁高性能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和控制
探析港口施工中水泥混凝土裂缝成因
关于冷却塔的落水噪声及其防治策略探讨
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的探讨
探析生物入侵对我国生态环境的重要影响及防治策略
52例眼外伤致继发性青光眼的临床研究
建筑施工用电的安全隐患与防治策略
软土地基基础上水利施工处理方法
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及管理措施研究
浅谈混凝土裂缝的研究